她从来没想到看个病原来这么复杂,也没有提前挂号,来到医院又是挂号、排队、检查、交费,一通操作下来就到中午了。
当医生提出再去做个详细的检查时,张阿姨生气地说道:“我一早就来到医院了,现在中午了也还没搞定,一直就是排队,你们是怎么搞得?”
周围的人都劝张阿姨冷静一点,说看病就是这样的,张阿姨就纳闷了,为何自己去医院看病会如此劳心又劳力呢?
一、“活到27岁,才第一次进医院看病”
说来有点自豪,NA姐活到27岁了还是第一次进医院看病。我平时都比较注重锻炼,而且生活习惯也比较好,虽然平时有个感冒发烧什么的,但是基本上扛几天就好了。
但是,就在上周,早上起来就感觉喉咙十分难受,本来以为多喝水就能好,没想到越来越严重,而且还发烧了,同事都叫我去医院看看。
于是我也决定去医院看一下,也可以借此熟悉一下就医的流程。第二天早上提前1小时就出门了,出门的时候只带了手机和身份证。
来到医院门口,人来人往,车水马龙,我一脸茫然,看到有个指引牌于是就跟着过去了,由于自己没有提前在网上挂号,所以只能排队先挂号。
挂号时也是随便选了一个医生,然后我又问了好几个工作人员才找到就诊室,等了大约一个小时才轮到我,没想到医生只是问了几句就结束了。
然后我又去排队交费、拿药,搞得晕头转向,直到走出医院的时候都还是很懵,看着周围很多来看病的老人,我感到十分佩服。
二、你知道去医院看病的大致流程是如何的吗?
首先,要准备好看病需要带的东西:身份证、社保卡、病历,也有一些医院需要办就诊卡。如果没有病历,可以在医院挂号的时候买一本,填好封面上的信息。
最后,要准备好如何向医生描述自己的病情。有些人在就诊的时候会比较紧张,不知道如何描述病情,所以要提前准备好。
三、都说“看病难”,可能是你不知道这些常识
很多人都会抱怨看病难,其实,如果你掌握了看病的一些技巧后就会发现,其实看病也没有那么难。
看病前做好准备工作
当身体不舒服要去看医生的时候,首先要选择去哪家医院看病,如果是急诊最好就选择最近的医院,等病情稳定了再去考虑其他的选择。
注意和医生的沟通技巧
找医生看病的过程中要注意沟通技巧,医生和患者之间就是一个人与人之间沟通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医患双方是平等的。
平等的两个人为了一个相同的目标来作出沟通和交流,患者付出了诊金,医生为此付出了自己的劳动,所以双方都是平等的,应该要相互尊重,才能让就诊的过程顺利进行。
四、有人觉得找熟人看病会更好,真的是这样吗?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选择经验比较丰富的几家医院来进行对比,然后再综合考虑各个医院的建议,来做出更全面的治疗。
其实,找熟人看病也不一定能获得更好的医疗服务,虽然医生的态度可能会有不同,但是治疗的结果都是一样的。而且找熟人往往会给别人带来麻烦,一般正常挂号也能得到很好的治疗。
除了看病的技巧外,在看病的时候还有一些事情需要注意:
不要带着情绪就诊:如果患者在就诊的时候,首先就认定医生都会过度治疗,想讹钱或不负责任的,那么这种先入为主的成见就会影响医生和患者的正常沟通。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的前提不应该带有成见,不管看什么病都要清楚自己不是医生,只有医生才能为自己提供专业的帮助。
不要先给自己预设好答案:
对医生的提问不要隐瞒:
在描述病情和病史的时候要有问必答,尽量不要打断医生的话,这是医生和患者在沟通时最基本的礼貌。
五、关于看病的一些疑问,一一为你解答
①看病是否需要家人陪同?
②普通号,专家号,专科门诊,如何选择?
初诊的时候并不需要挂专家号,挂号的时候要把握3个原则:
初次就诊--普通号
在初诊的时候,医生都会根据患者的症状来进行检查,所以可以先挂一个容易挂的号,在做完检查后再决定是否要去上级医院找专家。如果一开始就挂了专家号,也是先会让患者做完检查再来复诊。
看疑难杂症--专家号
如果患者患的是疑难杂症,在多家医院就诊后都无法确诊,这时候患者可以选择知名专家看病,以便尽快确诊和治疗。
有慢性病--专业门诊
对于慢性病可以考虑直接看专业门诊,现在不少医院都有开设专业门诊,比如糖尿病门诊、脂肪肝门诊、腹膜透析门诊、高血压门诊等,慢性病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疾病来挂号。
③什么时段去看病?
通常周一到周三是门诊患者最多的日子,特别是周一或在长假后的第一天患者最多,周六周日的患者相对比较少。
当学会看病的流程、技巧和注意事项后,你会发现,其实看病也并没有那么难。
参考资料:
[1]《聪明看病掌握9个技巧:初诊别挂专家号》.生命时报.2015-01-08
[2]李增平.看病有技巧省时效果好[J].养生保健指南:中老年健康,2014:65.
[3]王炳元.去医院看病的注意事项[J].肝博士,2008: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