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道食物,都是一场冒险;舌尖上记忆,他乡里的故乡。
有趣郑州100人计划:第29位
文/熊哒哒图/受访者供
有一本书叫《鱼翅与花椒》,是一名叫扶霞的英国女孩写的。在这本书里,她回忆了自己与中国美食的点滴,在她眼里,每一道美食都有自己独有的性格气质。
川菜的辣带着一丝丝的甜味,就像悠闲而迷人的四川人,总是带着一丝甜甜的体贴;湘菜直接又毫无妥协余地,就跟那里培养出来的军队领袖一样;扬州菜则是太平盛世的食物,温暖而抚慰人心。
从四川热闹的市场到甘肃北部荒僻的风景,从福建的深山到迷人的扬州古城,她一边感受着难以忘怀的美妙滋味,更是一边体会着风土人情,觉得美食跟人文是分不开的。
而在咱们郑州呢,也有着这样一位对美食着迷的。他叫李领起,是餐饮品牌设计师,也是食品造型师、美食摄影师,更认为美食与人文的结合是最紧密的。
“我们要去行走的路属于哪一条,要吃的食物属于哪一种,有源有流长。”
1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食品造型师”这个职业,这才算是给了李领起一个从表面到深入的契机。
或许以前只需要拍个好看的照片就行,但是现在,美术基础、PS基础、色彩学、几何学、厨艺、食材知识、采购常识、食品价格、成本控制、道具搭配、动手能力,创造思维等等,这些都是一个食品造型师应该会的,要最大限度的展现食物美学。
“那食品造型师跟拍美食的摄影师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让你简单点理解,就是做与拍的区别。”
还有一次是给一个西餐厅拍摄,从上午十点一直拍到第二天十点,24小时一直在做、摆、拍......
用土豆泥、奶油代替冰淇淋、用肥皂沫代替啤酒泡沫、用油来给食物增添光泽,我们要充当厨师的角色、摄影师的角色、设计师的角色等等,更要发挥创意与灵感,要拍的好看、好吃,更要有底蕴。
李领起说每一种食物都有性格和独有的气质,就拿法国甜品来说,那、就是咱们说的网红脸,不管你怎么拍,都很好看。那酸辣粉、胡辣汤、辣条呢?这么接地气的东西,要想拍出他们的气质,拍表面就不行,如果跟食物背后的人文相结合,那就比较容易拿捏。
2
说到这,他又给我举了一些例子:
比如说拍酸辣粉之前,我会去重庆先吃一圈,然后感受他们那里的风土人情。重庆人热情好客,并且习惯吃辣,跟火的性格很像,那我就会选用老木头作为拍摄背景,因为木生火;
酸辣粉的味道在于里面的小料,我拍的时候就会把小米椒、香菜、花生碎、豌豆等这些都会作为我的拍摄元素,包括这些配料的颜色搭配、比例摆放、切断还是切块等,都是要我来做的;
比起新开的店,我们潜意识的都比较信任老品牌、手工的、怀旧的。所以要抓住顾客的小心机,不仅要传递味道,更要传递朴实感、年代感。我会借用一双五十多岁男人的双手,比较粗糙、有岁月的痕迹,这样拍出来会比较有画面感;
李领起说:“为啥舌尖上的中国说胡辣汤不好拍,是因为他们不懂河南人。”
他一直在跟我强调,美食与人文是分不开的,不管是吃还是拍摄,只有真正深入了解,才能体会到它自身的魅力。
“我们都是世界独一无二的个体,无论你在世界那个角落,美食的灵魂在于此刻经历的一切悲欢离合。”
每次拍摄之前先去当地考察已成为他的工作标准,感受过、了解过、有记忆,回来之后他会把这些全都用不同方式呈现出来。只有这样,他才觉得这是对一道美食最大的尊重。
3
“我是在泉州上大学,早餐基本上就是白粥+花生米,这么简单的味道,我能记到现在,甚至可以说回来之后,我再也没喝过这么美味的白粥。只有在那个氛围下,我才觉得白粥是这么好喝。这就是美食与人文的结合。”
他喜爱美食,更喜欢去探究、挖掘,并且记住带给他的奇妙感。
眼睛所看到的地方都是光明,被认为疯子的人才不会在意被认为疯子的眼神。
“煲汤的时候,锅盖那里会冒出来咕嘟的小气泡,我可以一直在那盯着看一个小时。估计很多人会不理解,甚至觉得我脑子是不是瓦特掉啦?但这种体验,我觉得很珍贵。我在看,我在听,这是一道美食孕育的过程......
有时候咕嘟的比较起劲,有时候咕嘟的就很平缓,咕嘟的时候,锅里的食材都发生了哪些变话呢?它们又是怎么味道相融呢?这些都很有意思呀~”
说到这里的时候,李领起特别开心,两眼放光,语速加快,恨不得以最快速度告诉你食物是有很多魅力的!
他可以冒着被蛇咬的风险,大半夜跑到重庆山上摘一把青菜,就为了再尝一口这独特的味道;他也可以打滴滴从广州到顺德,一晚上让司机停下五次,去吃行程中有特色的美食,是真的吃干吃净......
我开玩笑的说他是大胃王,他却正儿八经的回应我:
许多人喜欢吃,是因为饿,把美食当成裹腹的,而我是把吃美食当成一种享受,自然不会感到腻。当然,我消化快也是一方面的原因~
“我每天的生活都在跟美食打交道,我把它们当成自己的朋友。每天跟这么多形形色色、性格不一、气质有别的食物呆在一起,这是除了晒太阳之外最能治愈的事情。”
4
现在的李领起不仅做食品造型师,他还有一家公司,主要做餐饮全体系设计。他觉得不仅要在美食上下功夫,更要积极让大家认识到餐饮美学。
问他未来有什么打算,他说想跟大学结合,把餐饮美学带到课堂里。我们要做的应该是放弃小我,站在人类文明的角度去看待,让美像最基本的粮食一样不可或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