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在2019-2020学年中,全日制在校生数为3746人。其中,中职学生数为2776人,五年制高职学生数为906人,综合高中学生数为64人。本学年度新生中职、高职总注册人数为1314人,无综合高中新生数。毕业生均为中职学生,共为1189人,学生巩固率达96.7%。学生中:单招、3+3、五年制高职、中职各占本学年度学生总数的15%、8.7%、24.2%、51.2%。我校上学年度在校生数为3524人,其中,中职学生数为3053人,五年制高职学生数为407人,综合高中为64人。本年度新生注册人数为1403人。学生中:单招、3+3、五年制高职、中职各占该年度学生总数的15.8%、17.4%、39.5%、27.2%,毕业生数为1645人。综上所述,本年度与上年度相比,全日制在校生数增加158人,学生巩固率较上一年度下降1.2%。中职学生人数减少277人,五年制高职人数增加499人,中职毕业生数减少456人。2020年社会培训人次达4000人次以上。
1.3教师队伍。
2020年度我校教师总数为221人,全日制在籍学生总数为3746人,师生比为1:17。其中专任教师为175人,均为本科以上学历,其中高级职称30人,正高级讲师1名,占比18%;研究生(含学位)46人,占比26%;专任专业教师有97人,其中双师型教师41人,占比42%;骨干教师35人,占比20%。其中,研究生占比与上一年度相比略有增长。本年度新增高级讲师2名,研究生4人,双师型教师2人,新增1名市特级教师,4名教师获得创新创业培训讲师资格,5名教师新获高级以上职业资格,其中3名获技师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兼职教师由于学校专业设置的调整,人数有所增加,本年度兼职教师46人,占比26%。
1.4设施设备。
2.学校党建
2.1健全党建管理体制。
2020年,学校党总支始终坚持全面从严治党。2020年,学校党总支立足学校实际,将党建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与学校中心工作相融合,狠抓疫情防控、平稳复学和“江苏省领航职业学校”建设工作,促进学校各项工作蒸蒸日上。学校各层级党的工作常态有序,党建引领,责任到位,每一级每一层每一人,在学校党总支领导下,严格执行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履行管党治党责任,有效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党的组织建设。学校党总支坚持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学期之初认真制定《党总支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清单》及领导班子成员个人责任清单,并进一步增强了党总支书记的“第一责任人”意识。党总支书记做到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点环节亲自过问、重大事项亲自督办,严格执行“三重一大”议事规则,确保管党治校没有真空地带。各党支部书记和领导班子成员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强化日常监督,定期对照梳理,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为了体现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学校对重大事项实行提案制,由各部门提交党总支委员会讨论,上下结合确保主体责任层层落实。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做到重大问题自觉请示报告,坚持实事求是、权责一致、及时准确,坚决落实上级党委的指示、决定。
2.2推动德育思政工作。2.2.1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情况
在“潜能德育”育人理念指导下,以培养学会自信、学会自律、学会自立、学会自强、学会自觉“五自”为目标,构建“潜能德育”体系,即:文化潜能养德、行为潜能铸德、活动潜能育德、劳动潜能砺德、评价潜能明德,培养“五自”德技并修的现代服务业高素质人才。通过“用好德育阵地,开展全员育人”“加强校企合作,推进全程育人”“统筹校内外教育资源,实现全方位育人”等措施来实施“三全”育人,构建协同育人机制;通过“建设特色校园文化”“打造养成教育品牌”“构建劳育校本课程”“构建立体评价体系”“打造德育品牌活动”等措施来构建“潜能德育”体系,激发学生德行成长潜能。通过组织“最美教室”评比、“我为妈妈做顿饭”、“舞以伦比的你”舞蹈比赛等德育活动,把学生的专业技能学习和德育相融合,让学生不仅充分发挥专业特长,提升基本技能,而且大涨了专业学习的自信心,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通过“百优十佳”表彰、“梅苑之星”宣传、评选国家奖学金等活动,树立了学生身边的榜样。
2.2.2推进师德师风及政治思想建设、作风效能建设情况
课程内容家务劳动自我服务形象设计、衣橱整理等家庭服务保养维修、美化装饰、卫生劳动、厨艺乐家等交往服务待客有道、赠礼有方等校内劳动规范劳动“5S?6W”管理生活劳动“一人一责”、抹地大赛等技能劳动“我爱为师,我出彩”、“我爱小炒,我勤学”、“我爱展示,我有才”、“我为妈妈做顿饭”、民俗美食讲堂等特色劳动刺绣、剪纸、中秋祭月、中秋月饼秀、模拟法庭我体验、跳蚤市场我乐学、画灯笼庆元宵等班级服务打造“最美教室”、争做“最美旅商人”校外劳动职业体验“我爱扬州,我代言”、“我爱礼仪,我奉献”、“我爱国防,我乐训”等农庄体验割草喂鱼、种菜喂猪、喂鸡放鸭等民俗实践民俗社会实践调查、DIY手绘风筝等公益劳动“志愿同行”、“慈善助学一日行”、共享单车管有序、防艾禁毒我宣传等课程实施实施途径制度研修、生活劳动、技能比赛、志愿活动实施方法实践锻炼法、自我教育法、榜样示范法、情感陶冶法、品德评价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