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很多人有个很大的误区,那就是,学而思就是应试,就是奥数。
其实,像学而思这种培训机构,他是会根据社会需求,去不断的迭代更新他的课程的,现在能做到这点的培训机构,国内可能也就是他和新东方了,新东方应该还不如学而思。
拼奥数这种东西,根据我的理解,基本就是拼天赋,前面几年还可以练套路,但到后期,一层层选拔下来,到了小升初根据奥数成绩选拔的时候,好的初中只会选拔真的奥数尖子,所以这其实是一条对多数人来说,不适合的路。
事实上,我从一开头就没有想过女儿能跟人去拼奥数,几次数学辅导下来,我就发现了她在数学上的先天水平大概在哪里,智商这个东西,骗不了人,我女儿属于用心能学会,但跟那种smart的,还是有差距。
所以我给女儿报了学而思的基础班,跟上就行。
学而思的好处是,他的大数学课程经过这几年的迭代,也吸收了国外基础教育的一些套路,这基本还是在保证你能应付学校考试的基础上,不偏离真正的数学思维的轨道。几节课下路来,我至少认为,它们教的东西,例如对进位、立体、找规律等题目的讲解,是一种成熟的套路,但它并不违背数学思维,相当于数学基础教育针对国内考试的一种针对性优化。
这个,一般家长还真教不来。
另外,除非你读很贵的国际学校,从小到大都按照很纯正的steam教学体系去培养,否则,在国内体制内培养孩子,同时也要以steam理念为中心,我认为学而思倒不失为一个妥协的不算差的方案。
不要把做题目看得那么可怕,做题目,完全也可以很有乐趣。尤其在低年级阶段。但不要去刷题目,那没必要。我完全就是把学而思当做给女儿增长见识,同时也是提前适应一下将来考试的情景。
事实上,心态放宽松,不要那么紧张,学而思也非常有乐趣。
我觉得很多家长最毒害孩子的,就是快节奏思维,生怕孩子落在别人后面,非想赶到前面去,然后把这种焦虑全传导个还。
我是两个原则性的坚持:
1.孩子确实应该多学多接触各种东西,但一定不能跟别人去比,一定不要有功利思维,比如弹琴,按照正常思维,就是去考级,然后班级里一比,比谁先过级,没过的焦虑死,家长一旦有这种思维,真的害死孩子。
2.如果你无法摆脱焦虑,就提高自己,多想办法挣钱,升职加薪,或者拓展生意,提高自己的成功水准,为孩子的将来提供更多可能,而不是去逼孩子。
所以,我焦虑的时候,更多的是钻研投资,不会去逼孩子。
事实上,早有社会统计表明,孩子未来的位置,大概率取决于父母的社会地位,所以,从经济学的角度,父母想办法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远比把孩子逼的从小失去灵气沦为应试的机器,要来得高效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