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宠物解剖生理课程类别:职业技术课
课程编码:205111004学分:5
适用专业:宠物养护与驯导专业学时:75
编写执笔人:
编写日期:2016年4月
专业建设委员会审定(负责人签字):
审定日期:2016年4月
一、前言
(一)课程性质
《宠物解剖生理》是高等职业院校宠物养护与驯导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职业技术课,是讲授正常宠物有
机体的形态、结构、机能及其活动规律的课程。目标是使学生具备应职岗位所必需的宠物解剖生理方面的基本
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掌握犬各系统器官的位置、形态、结构和组织构造及其生理功能的基础上,了解猫、兔和
鸟类的机体结构和功能。同时进一步深入研究宠物有机体的生理机能和生命活动规律、掌握机体的形态、结构、
功能及其与外界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动手能力,从而达到培养独立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和
继续学习能力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二)课程定位
该课程是宠物养护与驯导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在本着专业基础课程为专业课程服务的思想,《宠物解剖
生理》既是有关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先导,又为学生拓宽知识面和提高其适应能力奠定坚实的理论和技能基
础,为后续《宠物病理》、《宠物内科》、《宠物药理》、《宠物微生物》、《宠物繁殖》、《宠物外产科病》
能力培养奠定基础。
(三)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1.课程设计理念
本课程的设计理念结合社会人才需求情况制定,符合高职院校宠物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对学生职
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与其他课程衔接非常密切。倡导项目课程的教学理念,并
根据本课程特点,着力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动手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同时注重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培养。
2.课程设计思路
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
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掌握关键知识为主线,以实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从基础理论性
和实践性特点出发,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科学的设置,在知识点和能力点的构建上,遵循学生学习认知规律和
为后期专业课学习奠定坚实基础的要求。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按照学院人才培养要求,积极探索以实践能力
考核为主的课程评价方法,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本课程以培养学生宠物专业岗位能力为重
点,从探索、实施课堂与实训一体化,项目导向为突破口、将教、学、做一体化融入教学全过程,充分体现了
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课程设计理念,形成了认知教学、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三模块的课程教学体系。努
力实现课程内容设计与职业岗位能力需求的完美统一。
本课程共开设75学时,其中实践20学时。
岗位任务分析与课程设置示意图
二、课程基本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熟悉基本概念和机体的基本结构。
2.掌握犬运动系统的组成,全身主要骨骼、肌肉的位置、形态构造。
3.了解皮肤及其衍生物的形态构造。
4.掌握犬消化、呼吸、泌尿、生殖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形态构造、组织构造和位置。
5.掌握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的组成以及各器官的位置、形态构造、组织构造。
6.了解神经系统组成以及各器官的位置、形态构造和组织构造。
7.掌握眼、耳构造。
8.掌握内分泌腺的种类、位置、形态构造。
9.熟悉猫的解剖生理特征。
10.熟悉兔、禽的解剖特征。
(二)技术技能目标
1.显微镜构造、使用及保养技能。
2.能在镜下识别四种基本组织。
3.能在骨骼标本上识别全身各骨、主要关节组成及骨性标志,在尸体标本上识别主要的肌肉。
4.能在标本上识别消化、呼吸、泌尿、生殖系统各器官以及位置和相互关系。
5.镜下识别肠、肝、肺、肾、睾丸、卵巢等器官,找出各自组织构造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