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筋膜疼痛源自肌肉、筋膜及连接它们的所有结缔组织。在犬类中,骨骼肌约占体重的44%,而在格力犬(Greyhound)中甚至高达57%。尽管如此,多年来肌肉和筋膜并未被认为是小动物疼痛的潜在原因。
“
爱护小动物,别忽视筋膜健康!
肌筋膜触发点(MFTP)是肌筋膜疼痛的特征。它们通常被描述为位于紧张肌肉束内的僵硬结节。
在触诊时,这些触发点会引起疼痛,并引发典型的抽动反应,还可能产生向身体远端区域转移的疼痛模式。
MFTP可能导致局部运动变化,例如无力、运动准确性降低和肌肉疲劳增加,以及自主神经变化,如毛发竖立、温度变化、潮红、出汗等。在犬类中,已经描述了被毛图案的变化(图1)。
图1.肌筋膜疼痛可能导致毛发纹路的变化,如这只骑士查理王猎犬。注意肩隆后面的横线。对这种狗的针灸治疗有助于减轻肌筋膜疼痛。
肌筋膜单元
筋膜的功能多种多样,包括支持身体结构和器官、保护、力量传递、身体感知和协调。据信,肌肉产生的30%的力量是通过筋膜传递的。筋膜确保所有肌肉单元能够共同运作,同时组织层滑动自如,从而实现最佳运动。
由于所有肌肉通过筋膜相互连接,因此局部健康、硬度或形状的变化可能会影响整个身体。
筋膜是高度神经支配的纤维结构。筋膜的微小变形会产生局部变化,这种变化像水的波动一样传播,称为机械转导,途中改变筋膜的形状和化学特性。由于所有肌肉通过筋膜相互连接,局部健康、刚度或形状的变化可能会影响整个身体。
肌筋膜疼痛及综合征的病因
肌筋膜触发点(MFTP)的确切成因尚不清楚。有学者假设,MFTP可能源于运动终板功能障碍和乙酰胆碱的释放增加。这将导致局部肌肉持续收缩,随后出现局部缺血、缺氧及pH值降低。这些化学变化刺激自由神经末梢产生痛觉输入,同时还改变正常的肌肉功能,诱发无力和运动不准确。
肌筋膜疼痛可能主要由于疲劳、肌肉过载或肌肉/筋膜损伤。当没有诊断出其他潜在疾病时,这被称为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狗的原发性肌筋膜疼痛有不同的模式,具体取决于活动水平、运动或工作活动。例如,梨状肌综合征是一种梨状肌刺激同侧坐骨神经的疾病,在人类中有具体描述,最近在狗身上也有被描述。
肌筋膜疼痛也可能是由于潜在的疼痛状况引起的,例如骨关节炎、脊椎旁病、神经损伤等等。神经源性炎症、慢性炎症和周围敏化等都是潜在的原因。
由于潜在内脏疼痛引起的肌筋膜触发点(MFTP)病例在人体中也有描述,这一过程被称为体内脏融合。腹部MFTP可能在内脏炎症消退后仍然存在,从而在没有内脏疾病的情况下再现腹痛。
表现和诊断
犬类和猫类的MFTP患病率未知。这可能是由于这一状况最近才被认识,且目前的诊断主要依赖临床,只有少数临床医生受过识别该状况的训练。已经有研究在人类中探索客观诊断工具,如诊断超声、振动声弹性成像、Doppler血流研究和磁共振弹性成像,但尚未得到明确的可靠性。
姿势不对称、步幅缩短和尾部位置异常可能是肌筋膜系统发生变化的线索
临床医生在寻找肌筋膜疼痛时,应首先对患者进行详细观察,包括动态(步态和小跑)和静态(站立、坐下、躺下)。姿态不对称(图2)、步幅缩短和异常的尾部位置可能是肌筋膜系统变化的线索。
对传统止痛药物,尤其是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反应不佳可能暗示肌筋膜疼痛。诊断基于详细严格的身体检查和触诊,寻找肌肉张力变化、MFTP、肌肉和筋膜柔韧性受限、无力和疼痛。
根据作者的经验,在小动物中紧张束并不总是易于识别。临床医生还应寻找潜在的原因。
图2.姿势不对称可能表明肌筋膜受限和疼痛,就像这只边境牧羊犬的情况一样。
大多数肌肉都可能受到触发点的影响,尽管某些肌肉更常被提及,如股四头肌、缝匠肌、臀中肌、阔背肌、三头肌、耻骨肌和竖脊肌。有趣的是——
许多触发点在中医里也被称为针灸点。
在临床上,肌筋膜触发点(MFTP)被分为两类:
活跃型:在触诊时疼痛明显,典型的“跳跃反应”。会出现明确的回避反应,甚至表现出攻击性(例如试图咬人、嘶叫或逃跑)。这些触发点在未触诊情况下依然会导致持续疼痛。
潜在型:仅在触诊时发现。一旦停止触诊,就不会感到疼痛,这在动物中更难以客观评估,因为它们无法表达疼痛。
关于治疗
在治疗肌筋膜疼痛后,建议实施一项康复计划,包含拉伸和量身定制的增强练习。事实上,肌筋膜触发点通常是肌肉疲劳、过度使用或功能障碍的症状,尽管可能存在潜在的肌肉骨骼或医学问题。不解决导致因素可能会导致MFTP的复发。
结论
小动物肌筋膜疼痛的诊断和治疗仍处于起步阶段。肌筋膜疼痛的治疗需要多模式的方法,因为对治疗的反应可能具有变异性且因个体而异。需要更多研究来描述该病状、潜在原因和最佳治疗方案。提高兽医临床医生对这种疾病的认识,可能有助于推动知识的进步,从而更好地促进患者护理和疼痛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