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哪些疾病会导致猫黄疸?如何确诊?
谢倩茹医生:临床上黄疸一般分为肝前性、肝性或肝后性黄疸。这个前中后其实说的就是胆红素排泄或代谢的哪个通路受到了影响。
肝前性黄疸一般指红细胞破裂、溶解导致的黄疸。这个时候要考虑溶血性贫血的问题,包括免疫介导性的传染性病原,例如白血病病毒、艾滋病病毒或者传腹病毒导致的这种溶血。非感染性原因包括输血反应、低凝血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遗传因素等等。
肝性黄疸指的是肝脏本身疾病导致的黄疸,例如猫比较常见的脂肪肝、胆管性肝炎、肝脏弥散性肿瘤等等。
肝后性黄疸的病因包括胆汁淤积、胆红素排泄障碍、胆红素排出中断等等。
从我们的常规认知上说,黄疸多继发于胰腺炎、三体炎、胆囊结石、胆管结石等等,还有一些通道上的疾病,如十二指肠大乳头堵塞或者十二指肠肿瘤。
检查项目要针对不同通路,例如溶血性贫血要优先要看一下血常规上的贫血指标、看一下血涂片有没有溶血、感染性的病原,同时再做一些生化检查,包括各种肝胆释放酶、肝细胞损伤酶、胆汁淤积酶等等。
当然还有胆红素,它是定性黄胆的一个定量指标。还有肝功能的检查,包括血氨、胆汁酸胺等等。还有一些就是区分肝性或者肝后性黄疸的影像学检查,主要是超声。
当所有的检查都做了却无法明确原因的话,我们可能会考虑两种方式。
一种是在对症治疗的情况下观察动物的发展情况,再考虑有没有必要去做重复性的检查,筛查是否有遗漏。
另外一种更积极的方式就是进行肝细胞活检或胆囊穿刺,来排查其他检查无法发现的病症。
Q2:脂肪肝猫的护理宣教需要注意哪些?
谢倩茹医生:脂肪肝这个疾病不像肾脏或者胰腺疾病,在急性发作之后可能会转归为慢性。大部分脂肪肝的猫好转之后,对肝脏的影响不大,相当于没有后遗症,所以碰到脂肪肝的猫主要考虑导致这次脂肪肝的原因是什么。
一旦出现食欲的持续下降或者厌食,要尽快带到医院去做营养管理。
如果这只猫的脂肪肝是继发于原有的疾病,例如胰腺炎、猫传腹,则需要针对原发疾病以及潜在病因去做管理或者管控。
Q3:什么情况下应该进行猫的肝脏活检?
谢倩茹医生:临床上很不幸的是,很多肝脏疾病到晚期之前都没有任何特异性的临床症状或实验室指标异常。肝脏活检类似于预防性检查,目的是尽早发现疾病。
所以当猫的一些肝酶出现持续性的升高,或是有一些肝脏指标的检查得不到准确解释的时候,都需要做肝脏活检。
如果在影像学上发现了明显的肝脏实质性的变化,比如团块性病灶、弥散性病灶,要去做肝脏活检。
对于曾经做过肝脏活检的猫,在治疗后监测疗效时,也需要再次进行肝脏活检。
还有一些情况是血液学指标明确告诉你这个猫的肝胆有重大或是急需解决的问题、而你又没有办法定性时,也可能会建议进行肝脏活检。
Q4:谷丙、谷草、碱性磷酸酶等指标的升高,除考虑肝胆疾病外,还要考虑哪些非肝胆疾病?
谢倩茹医生:像这种肝细胞损伤酶和胆汁淤积排泄受阻的酶类指标升高,只能说明动物的肝细胞受损或者胆汁的排放受阻,没有办法说明动物的肝功能下降,所有引起肝脏损伤的疾病都有可能导致这些指标的升高。
除了原发的肝胆疾病以外,可能优先要考虑胰腺炎、甲亢甚至十二指肠的阻塞。
心脏病继发的肝脏缺氧损伤也可能会导致这种肝酶或肝胆指标的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