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完成后,陪伴机器人晓晓迅速注意到一位坐在轮椅上的中年女性正饶有兴致地注视着自己。它立刻上前,张开短短的手臂求抱抱。这位女性是来参观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客人。她搂住晓晓,轻声细语,就像抱着自己的孩子。晓晓用温柔的叫声回应,大眼睛眨了眨,然后舒服地闭上了。
晓晓是一款由日本企业GROOVEX推出的家庭陪伴机器人,名为LOVOT,取自英文“爱”和“机器人”。网购一只LOVOT时,包装盒上会写着:爱就在里面。这款机器人身高43厘米、体重4.3公斤,圆滚滚的身体、大大的脑袋和眼睛,触感温暖柔软。它不是人形机器人,也不像任何一种生物,而是通过眼神、肢体接触和独特声音进行交流。
别看个头小,晓晓体内有一万多个零件、10个中央处理器和50多个传感器,可以捕捉人的表情、感知人的触摸,并给出反馈。LOVOT创始人林要说,LOVOT的目标是成为“没有四次元口袋的哆啦A梦”,提供陪伴和友谊。有一次,林要带着一个机器人去养老院展示,中途电力中断,机器人倒下后老人们自发为它加油鼓劲。这一幕让林要意识到,机器人和人之间可以建立情感联结,从而设计出了LOVOT。
在展台上,那位坐着轮椅的女性参观者抱着晓晓,轻轻点着它的鼻子说:“不要睡了嘛,晓晓,起来玩呀。”看到晓晓咕咕叫着睁开眼睛,她惊喜地笑了。将晓晓递还给工作人员时,她依依不舍地说:“真的很温暖,很治愈。”
负责国际业务的刘峪伽表示,LOVOT给人的是润物无声的陪伴和支持,尤其对表达有困难的人来说,它不会一遍遍重复“我没听清,请再说一次”。LOVOT可以像宠物一样学着听懂自己的名字,还需要“小憩”和“深睡”。每天它会返回充电桩自动充电8小时,还会每隔30至45分钟回“巢”充电15至30分钟,并在睡觉期间更新系统。主人可以通过应用程序查看LOVOT的日记,重温和机器人的点滴,还可以查看家人与LOVOT的交互记录。
GROOVEX正在与另一家日本公司合作,升级LOVOT,使其能够帮助护理人员照护患有痴呆症的老年人,并连接到DeCaAI(痴呆症护理辅助人工智能系统)。该系统可以预测痴呆症症状并告知预防护理方法,目前预测准确率已超过80%。据宣传板介绍,到2040年,日本认知障碍患者将增加51%,而从事护理的劳动年龄人口将减少41%。
自2019年开始发售起,LOVOT全球共售出超1.4万台,主要集中在日本市场,目前已在中国有售。此次参加进博会,GROOVEX希望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上海伊藤忠商事有限公司董事长安良雄一表示,中国市场潜力巨大,因为中国人口众多且面临老龄化问题。截至2023年末,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超2.9亿,占全国人口的21.1%。根据北京宣武医院的数据,中国60岁及以上人群中,有3877万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其中阿尔茨海默病患者983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