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韵味丰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艺术设计是一种重要的文化创造活动,承担着延续文化的重要任务。20世纪中期以来,我国艺术设计一直深受西方设计理念的影响,导致我国传统文化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薄弱和缺位,难以形成具有民族特色、体现传统审美价值追求的设计产品。但是在现阶段,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现代艺术家开始意识到,艺术设计对于文化传承和审美表现的重要意义,其代表的不仅是艺术本身,更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和精神根基,失去了传统文化元素支撑的艺术设计如同没有土壤的鲜花,难以长期生长。优秀设计师大都是立足于传统文化这一活水源头之上来完善艺术设计。因此,在现代的艺术设计中,运用传统文化元素将会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也是全新的时尚潮流。
传统文化元素的丰富意蕴
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来看,在中华民族遭遇内忧外患的情况下,能转危为安,一直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起决定性作用的正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正面的部分。正如马克思主义所强调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们要用一分为二的态度正确认识传统文化中的内容。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分子,我们每一个人都长期生活在传统文化的滋养和氛围之中,这些理念概念、风俗习惯早已经根植于我们的内心深处,潜移默化地对我们的行为举止产生影响,并指导着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中华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来没有中断过,并且一直在不断地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迎接新的时代,彰显出极强的凝聚力、生命力和向心力。
传统文化中的各种元素有着丰富的可视形象,这些形象都是传统人文思想的象征和载体,体现了中国式的思考和智慧,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价值追求,印证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在修养、操守和品德。这些元素所凝聚成的形象可能存在于大自然中,也有可能在生物中,甚至在生活器具或者建筑中,如火、云、鱼、莲花、扇子、亭台楼阁等,都是非常形象的视觉传达语言,并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容。比如“岁寒三友”松、竹、梅是文人墨客自古以来用以言志的代表,其中融入了他们所向往的高尚、和谐,在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生活方式中倡导天人合一、五行协调;再如太极图则展现了道家哲学思想中阴阳对立、互相转化的物质观和世界观,其中的内敛、平衡、轮回的特征一直被广泛运用在很多文化形式之中;还有寿星、寿桃、年年有鱼、五谷丰登等传统文化元素中体现了农耕文明背景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背后所体现的正是深刻的传统思想。这些多元化的中华传统文化元素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丰富的精神世界的表征,这些元素正深度参与着当下的艺术设计,由此可见现代艺术设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现代艺术设计中的传统文化元素
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艺术设计中运用良多,大致可见以下几方面:
最后,艺术设计中的汉字元素。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现在的汉字作为一种文化元素,已经不只是沟通和传递信息的工具,更成为丰富的设计之源和审美之源。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就是对汉字元素的完美应用。会徽由中国印、拼音“Beijing”“2008”、奥运五环三个部分组成,主体部分为中国印。这一近乎椭圆形的传统中国印章图案,选择了代表吉祥的红色作为背景色,上面用篆书刻有“京”字,这一“京”字又和“文”字有所相似,寓意着悠久的中华传统文化。同时,“京”字还像一个正在向前奔跑的运动员。这一图案不但表现了运动员不断奔向终点的努力,还象征着中国人民对世界友人的热烈欢迎。会徽的设计理念中还富含“天圆地方”的基本理念,展现出崇尚自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充分结合了多种传统文化元素,向全世界巧妙地展示了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传统文化元素是我国历史发展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但体现了我国悠久的民族风情,更是对民族精神的时代性传承。而传统文化和现代艺术设计之间更是联系密切,传统文化元素和艺术设计的结合已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很多意蕴丰厚的艺术设计也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在现代艺术设计中,我们更应该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的多种设计元素,在更新自身创新理念的同时,促进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将传统文化中深刻的设计思路融入现代艺术设计之中,不断为中华文化创造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