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了解不同动物耳朵的外形特性,并熟记儿歌。
2.运用多种感官,理解儿歌内容。
课程准备
1.PPT课件
2.小动物耳朵图片(兔、马、象、猫、猴、狗)
课程过程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教师播放不同的声音,让幼儿通过聆听来分辨
师“听听这是什么声音(鸟叫)
你是用什么知道的呢?(耳朵听到的)
我们的小耳朵作用可真大,现在请小朋友相互看看同伴的耳朵长什么样?
通过耳朵引出活动主题
(二)活动展开
1.教师出示各种耳朵的图片,让幼儿观察
(出示驴耳朵)请小朋友们动脑筋想一想,这是哪个小动物的耳朵?长什么样子?幼儿观察驴的耳朵有什么特征。(长长的)
(3)(接着出示马耳朵)马的耳朵(短短的),大象的耳朵(大大的),猴的耳朵(圆圆的),小猫的耳朵(尖尖的)谁的耳朵听的灵,听的远。狗的耳朵(耳朵灵,听得远)
2.教师朗诵儿歌,使幼儿整体感知儿歌
提问“谁的耳朵圆”猴;“谁的耳朵短”马……
3.幼儿学习儿歌朗诵
(1)师幼共念儿歌
(2)幼儿自己边拍手打节奏边念儿歌
(3)儿歌念完做游戏
老师说上一句请小朋友们回答下一句。
4.幼儿为儿歌编配动作,表演儿歌
(1)念儿歌就把好看的动作带进去再来一遍
(2)全班幼儿用自己编创的动作来表演儿歌
5.游戏:找朋友
(三)活动结束
活动延伸:
将活动延伸至图书区,让幼儿在图书区去看看其他动物的耳朵长什么样。
课程反思
1、认知:学会如何讲卫生和卫生的重要性。
3、技能:让孩子养成讲卫生的习惯。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5、初步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突出故事《长树的耳朵》中的孩子不讲究卫生的后果和之后如何讲卫生。
活动准备
准备故事《长树的耳朵》和配图。
活动过程
1、讲《长树的耳朵》的故事,播放其配图。
2、让孩子回忆并讲出故事中的小男孩有那些不讲卫生的习惯极其后果。
3、告诉孩子讲卫生的重要性。(影响生命健康、习惯的养成等等)
4、放生活中的一些图片,告诉孩子在这些方面如何讲卫生(例如:吃饭、洗漱、公共场合等卫生)。
5、让小朋友模拟实验生活中讲卫生的细节。
教学反思
小朋友在听故事中很专注,通过这节课的卫生教育,孩子们懂得了更多生活中的卫生细节,不再随便吸手指和含东西,减少了乱扔垃圾的现象等,不足之处是没有让孩子说说他们平时是如何讲卫生的,如果以后再上类似这样的课,应该让孩子多多发言。3.幼儿园小班爱耳日教案及反思篇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