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手工制作范文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幼儿手工制作,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一、意图阶段的指导

1、创设环境,激发兴趣。

如:在开展折纸教学活动中,首先在教室内布置好折纸环境。这对幼儿折纸的兴趣极其重要。为了给幼儿一个身临其境的感觉,我用五颜六色的纸折出各种蝴蝶在飞舞,用绿色纸折出许多可爱的“小青蛙”,和幼儿起名为“青蛙合唱团”。用红色的纸折出各种花,用黄色的纸折出美丽的小金鱼,还有“鸟的世界”等等。一一装饰在室内,有的小朋友高兴的说:“老师,我们的活动室真漂亮。”有的说:“老师,快教我们折纸吧!”幼儿在这个时候兴趣被调动起来,萌发了折纸的愿望

2、给幼儿提供与材料充分接触的机会。

幼儿的手工制作意图大多是在过程中逐渐产生的,因而要多为他们提供与材料充分接触的机会。如:让幼儿在使用各种软硬不同的纸等活动中,了解纸的软硬程度及易变化、易造型等特性;还可以让幼儿在玩纸的同时进行各种活动,让幼儿在于材料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对折纸活动产生兴趣,愿意去操作。

3、在玩耍与欣赏中明确制作意图。

幼儿手工制作的意图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渐产生的,因而在手工游戏中教师要引导幼儿逐渐明确制作的意图。如:幼儿拿了一张纸,在无目的地玩耍,教师可以启发他们联想:“你想用纸折成好看的东西吗?”“你想折个什么东西呢?”等等。在引导幼儿的欣赏折纸作品过程中,也可以向他们提问:“你想不想也来做一个?”以此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使他门产生明确的意图。

二、构思阶段的指导

幼儿明确了意图以后,他们的手工制作就进入了构思阶段,而构思就是立意、创意。它是指在头脑中通过想象和思考,对制作的造型、色彩、装饰、成品效果等各构成因素进行全面计划与思考的过程。由于幼儿的思维是直觉的半逻辑思维特点,因而他们对手工制作早期很少出现“胸有成竹”的状况,大多是在行动中“迁想状物”。如:幼儿拿到一些碎纸他们会想象成“雪花”,再比如:在泥工活动中,幼儿将在手中团、搓、捏、压,随着泥巴的变长,他们会联想到“小棒”的形象,随着泥巴的变圆,他们会联想到“皮球”“圆宵”等形象。根据幼儿这一特点,在构思阶段教师的指导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帮助幼儿积累多种表象。

手工制作中所需要表象的积累应特别注意表象的空间存在形式。教师可让幼儿看一看、摸一摸的方式加强对表象形体的记忆。如:知道幼儿对一只动物的形象进行分析,教师可启发幼儿思考:它们的整体形态是怎样的?头是什么样?耳朵是什么形状?尾巴是长的还是短的?.......教师在分析时,还可利用儿歌、谜语等来帮助幼儿加深对表象形体的记忆。如:在分析兔子的形象时,可让幼儿背诵儿歌: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红红的眼睛短尾巴,蹦蹦跳跳真可爱。

2、提供多种材料,引导幼儿进行联想。

材料是构思、设计得以物化的基础,不同的物质材料具有不同的工艺性能和特征,分别适用于不同的造型要求。幼儿在手工制作活动时,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活动材料,还创设了美工区。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意图选择材料,充分发挥想象力,构思出多种制作方案。如:请幼儿折出一架机关枪可用哪些材料(可用纸、剪刀等)。

三、制作阶段的指导

1、学习各种工具和材料的基本使用方法。

教师首先要注意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有选择地引导幼儿学习一些工具和材料的基本使用方法。不论是进行平面手工活动还是立体手工活动,教师首先要哟难道幼儿了解和认识制作工具的特征及用途,并学习其使用方法。只有让幼儿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各种工具和材料的基本使用方法,才能帮助幼儿形成技能,并将技能迁移到手工制作活动中去。所以,在制作手工时,教师可让幼儿先思考,发现问题所在,然后再用确切、浅显的语言讲解制作步骤,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思考,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技能技巧。

2、提供练习机会,锻炼幼儿手的灵活性。

3、引导幼儿将手工制作与绘画结合起来。

手工制作与绘画结合起来,可以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在手工制作中添加绘画,能激发幼儿对手工制作的兴趣,发挥其制作与装饰的能力。例如:当幼儿用纸盒制作出“电视机”后,可引导幼儿用彩笔画上荧光屏及各种功能海关,为作品修饰、增色。在幼儿折纸完毕后,可引导幼儿将作品贴在底纹上,鼓励他们通过想象,添画上富有新意的形象,组成一幅有立体感的画面,增强作品的表现力,从而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进而提高幼儿的手工制作水平。同时想象力、探索能力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她们的思维也得到了发展。

4、将幼儿的手工制作与游戏相结合。

幼儿喜欢游戏,游戏几乎和他们的其他活动紧密相连,把手工制作富趣味教育于游戏之中,潜移默化地使幼儿在玩中学、玩中玩、寓教于乐,达到游戏和教育的双重目的。例如:折纸示意图是幼儿看不清,感到有困难,我就以游戏“我是示意图”的形式,向幼儿介绍几种常见的折叠符号,和幼儿一起去认识、去记忆,如折叠线、折、剪开、反折等,这样幼儿在游戏中就逐步认识了符号,开阔了幼儿的思路,激发了她们的兴趣和热情,充分调动了她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孩子在宽松的环境中学习,对培养孩子的手工技能有很大帮助。我采取“小老师”的作用,允许她们之间互相交流。每次折纸活动之前,我都有意把动手能力较强的幼儿安排在每个小组中,同时差的安排在“小老师”的旁边,这样可以起到帮助作用。这样既减轻了教学上的压力,有发挥了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增加了孩子们之间的交互交往的能力,同时达到获得成功的喜悦。

幼儿的手工制作主要有折纸、粘贴等形式,是培养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的过程,也是启发幼儿创造性思考的手段。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可以尽情的表达自己心中的想法,将抽象思维与具体环境相结合,进行积极的手工制作。

在开展折纸活动时,应先把教室布置成与其相应的环境,如各色小花、小飞机飞在空中等。这样,才会使幼儿乐于参与活动,并把自己的创设才能很好的表现出来,极大的激发了幼儿的动手兴趣。还要让幼儿与操作材料充分接触,幼儿的手工制作兴趣、意图,很多时候是在不断接触材料的过程中逐渐产生的。因此,在活动中要多增加幼儿与材料接触的机会,或让幼儿在手工制作前看一看,摸一摸,让幼儿感知它们的不同,从而培养幼儿手工制作的兴趣,使幼儿产生创作灵感的火花。

手工创作不是在说教中让幼儿明确创作意图,而是在玩耍与欣赏中明确制作意图。手工制作的意图需要由教师的引导,教师可以在开展游戏或作品欣赏的过程中使幼儿明白制作的意图。例如,树叶拼贴小动物可以和《美的秋天》相结合,让幼儿说说秋天的景色,特别是落叶的情景,谈谈叶子的形状,也可以与生活相结合,让幼儿在秋天的野外捡树叶美化环境等,让触觉、嗅觉相结合。在手工制作中,培养幼儿观察、分析和判断能力,使其养成浓厚的兴趣。

孩子有了浓厚的兴趣,那么,教师应如何指导幼儿进行手工操作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学习各种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方法,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方法是手工制作的关键所在。因此,教师要根据幼儿身心的发展的年龄特点,有选择的引导幼儿学习一些手工工具和材料的基本使用方法。

3、引导幼儿将手工与绘画相结合,起到互相促进的作用。在手工制做中添加绘画,这样就大大激发了幼儿对于手工制作的兴趣,更好的发挥幼儿的创作能力。幼儿用纸盒制作了“电视机”后,教师不失时机的引导幼儿用彩笔画上荧光屏及各种功能开关,为作品装饰、增色,这样就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提高幼儿的手工制作水平。

4,将幼儿手工制作与游戏相结合。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之一,把手工制作富于趣味教育与游戏之中,潜移默化地使幼儿在玩中学,玩中玩,寓教于乐,从而达到游戏与教育的双重目的。如在一次“化妆晚会”的活动中,我用做游戏的口吻:“今天,我们要举行一次服装秀,所有的小朋友都必须穿上自己制作的衣服上台表演,你们愿意吗?同时,我们要比一比谁做的最有特色,好不好?”话刚说完,幼儿就你一言我一语的说了起来。有的说:“我要做一条漂亮的裙子!”有的说:“我要做一条好看的围脖!”……这样幼儿的兴趣就像水被蒸发到了沸点一样,热情高涨,纷纷投入到手工制作中。

一、幼儿手工作品在室外环境装饰的应用

二、幼儿手工作品在室内环境装饰的

应用

三、幼儿环保型手工作品在幼儿园环境中的应用

环保教育,已成为学校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教师有意识地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可以让幼儿从小养成环境保护的自觉性。比如,教师可以指导幼儿利用牙膏盒制作“高楼”,利用药盒制作“火车”,利用鸡蛋壳制作“不倒翁”,利用多种果皮拼贴出漂亮的图案等,并将这些环保型的手工制品进行展示,从而使幼儿在积极投入材料搜集和手工制作的过程中,其环保意识、动手能力和创造性都能够得到进一步培养和提高。

关键词:手工制作幼儿园现状分析不足建议

手工制作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项活动,它有许多的表现形式,如:折纸、撕纸、剪纸、染纸、泥工等。它是培养幼儿动手、动脑,启发幼儿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手段,是教育者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直接用手操作简单工具,对各种形态的物质材料进行加工、改造,制作出占有一定空间的、可视的、可触摸的多种艺术形象的一种教育活动。它对培养幼儿认真观察、有意注意及耐心细致的习惯,以及对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形成立体空间观念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手工制作在幼儿园中的现状分析

(一)手工制作在幼儿园中的主要形式。

1.平面手工活动类型

(1)粘贴

该类型的手工活动在幼儿园中主要以粘蛋壳和贴树叶方式存在。

(2)剪贴

最普遍的剪贴的面状材料是各色的纸、布、树叶等。

(3)撕贴

撕纸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锻炼学前儿童的手指肌肉动作及其控制能力。

(4)染纸

染纸的目的在于让儿童在染的过程中了解、感受色彩位置排列所造成的变化。

2.立体手工活动类型

(1)折纸

折纸是利用双手的活动将纸折叠成立体的活动。

(2)厚纸制作

厚纸制作是运用铅画纸、卡纸一类略硬的纸,通过剪、折、贴、组装等技法制作出三维形体的活动。

(3)泥工

泥工活动的目的是锻炼幼儿的三维空间感觉,以及动手能力。

(4)废旧材料制作

废旧材料制作是利用废旧日用品等自然物,通过联想,“因材施艺”地进行建构,制作出立体形象的活动。

(5)立体组合构成

立体组合构成是指幼儿运用小型玩具(如塑料雪花片、塑料管等)或积木,通过自己的想象加工,有意识地创作出立体形象的活动。

(二)手工制作在当前幼儿园教育中的地位。

二、当前幼儿园手工制作活动中的几点不足之处

幼儿手工活动的目的主要是学习多种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方法,塑造和制作不同形态的手工作品,从而表现自己的意愿,以及锻炼手的协调灵巧。在实际手工活动的指导中,教育者往往太过理论化而忽视了儿童自身的感受,其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一些教育者忽视儿童对手工作品造型的认识和审美感受,所传授的只是某种物品的制作方法,而不是向儿童展示不同材料或同一材料在制作上不同表现的可能性,这就很容易造成手工课变为“劳作”课。

其次,活动过程中有些步骤幼儿不易模仿,但教育者的指导有时又不够充分,致使部分幼儿不能独立操作完成,从而失去信心。

最后,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往往只是根据自己事先设计好的教学步骤对幼儿进行教育指导,而缺少对幼儿自主思维的引导,这样就不能发挥出幼儿的自主积极性,从而不能有效提高幼儿的创新能力和审美情趣。

三、对幼儿园手工制作活动的建议

学前儿童手工活动有其自身的特点,它大约经历了激发创作兴趣到构思设计,再到制作修饰这样一个流程。每一个阶段又有不同的特点,教育者应根据这个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一)创设环境,感受氛围。

首先,我们应当创设一个开放性的手工制作教学环境,给儿童提供与材料充分接触的机会。幼儿的手工制作意图大多是在过程中逐渐产生的,幼儿只有在与材料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了解了各种材料的特性之后,才能对手工制作产生兴趣,愿意去操作。

其次,将游戏渗透到手工活动中来。幼儿喜欢游戏,游戏几乎和他们的其他活动紧密相连,把手工制作置趣味教育于游戏之中,潜移默化地使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寓教于乐,达到游戏和教育的双重目的。

(二)走入环境,引导构思。

首先,利用多元刺激的方法帮助儿童积累多种表象。教育者可让幼儿以看一看、摸一摸的方式加强对表象形体的记忆。

其次,要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活动材料,还应创设一定空间的美工区,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意图选择材料,充分发挥想象,构思出不同的制作方案。

再次,在活动前可引导儿童多欣赏佳作,学习其造型、色彩、构成等特点。通过欣赏,能开阔儿童的视野,同时他们也从中获得启发。

(三)融入环境,突破创新。

在制作阶段的指导中,教育者可以引导幼儿将临摹、仿制与独创结合起来。教育者在指导中要鼓励幼儿在掌握基本技法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制作出与众不同的形象,使幼儿的创造力逐渐地得到发展。

另外,在手工制作中添加绘画元素,不仅能激发幼儿对手工制作的兴趣,还能增强作品的表现力,从而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进而提高幼儿的手工制作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在学前儿童的手工活动中,幼儿有时虽然有一定的创作意图,但由于其手部肌肉发育不成熟、手的动作不灵活、手眼不协调等原因,这些意图却不能完全实现,从而给他们带来一定的失败感,并且可能对进一步的手工活动失去信心。因而,教育者应在技术上给予一定的支持,使他们能产生一种成功的体验感,激发他们对手工活动的兴趣。当然,这种技术上的支持不是手把手的包办代替,而是通过启发的方式来进行。

(四)积极正确评价学前儿童的手工作品。

作业是评价学生知识技能掌握程度和课堂教学效果的标准之一,但学生完成的作业(制作的工艺品)并不能完全代表一切,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获取经验和教训这才是最重要的。在幼儿手工制作活动中,有些幼儿担心自己做不好,产生了心理压力。为了减轻幼儿的心理负担,增强其创作的信心,我们应当为幼儿营造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只要幼儿的作品能够表现出工艺品的特点,就可以算是成功的作品,让对幼儿作品的评价从像与不像的“旧框”中走出来。手工制作活动是一种艺术创造活动,应鼓励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大胆地想象、深入思考,在制作中允许反复修改,或用完全不同于常规的方法来制作,根据自己的个性制作出一个“美”的作品。这样幼儿就可以轻松愉快地学习,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综上所述,指导好幼儿园手工制作活动,应努力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活动环境,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尊重其个性,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积极开展实践活动,从而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制作出更多具有创造性的作品。但在当前的幼儿园中,手工制作活动的开展还不够规范,幼儿园手工制作活动的发展依然任重道远。我们希望能通过各种途径来加强学习与交流,使幼儿园的手工制作活动能更好地发挥其教育作用,全面提高幼儿园手工制作活动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沈建洲.手工基础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6.

关键词: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手工制作

在幼儿园手工制作活动过程中,要将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充分融合,遵循科学与艺术两个领域的特点,选择合理的指导策略和教学素材,提供幼儿宽阔的探索空间,提高幼儿的探索意识,进而促进幼儿的综合发展。

一、改变手工制作活动的思路

当前,传统手工制作的制作思路相对简单,未能深入涉及科学教育。因此,教师一定要改变传统手工制作的思路,探索物体的具体性能,进而引导幼儿发现这种性能的原理或者原因,开展科学设计,将艺术教育和科学教育充分融合。例如,在不倒翁的制作中,教师要引导幼儿对不倒翁的外观进行详尽的观察,在对其外形特征具有一定的认知后,进而探究它不倒的具体原因。教师要鼓励幼儿扩宽思路,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教师对幼儿的想法进行验证,如果不能找到不倒翁不倒的原因,幼儿就做不出真正的不倒翁。在不倒翁具体制作中,教师还要适当加入一些探索环节,例如,让幼儿通过自主探究,发现固定重物放置的位置和方法,并且不断对设计进行科学调整,进而在制作过程中实现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的交融。

二、挖掘手工制作中的科学教育价值

(一)将科学规律与形态分析有机结合

(二)科学设计和探究手工制作的过程

(三)科学开展小组合作制作

如在制作不倒翁的过程中,画草图是重要环节,幼儿将脑中的思路画在纸上,实现思维的客观化以及外在化转变,让制作变得更具有操作性。草图绘制就是幼儿自身想法的体现,通过草图幼儿可以与小组成员进行讨论和研究,同时,草图可以为不倒翁的制作提供提示线索和背景因素,充分表达幼儿的情感。因此,在手工制作中,教师要对幼儿科学分组,开展小组合作制作,并且引导幼儿以草图的形式将自己的设计与构思展示给小组成员,组内开展讨论,提高幼儿多方面的能力。

三、实现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融合的条件

教师要深度挖掘手工制作的现实价值,真正实现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的完美融合,教师要耐心、积极地引导幼儿,提供给幼儿更大的探索空间,并且尊重幼儿的个性化设计,不能用统一的规范要求以及限制幼儿。

(一)合理选择制作素材

例如,传统的“纸工老虎”,幼儿只需要按照规定好的虚线以及实线进行剪裁和对折就好,这种手工活动不利于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因此,教师要合理选择制作素材。例如“建造房屋”,需要幼儿自己收集各种资料,进而画出草图、开展小组合作,分别扮演粉刷匠、水泥工、木工、水电工以及设计师等角色,考虑如何设计门窗、房顶的结构以及如何开展制作等多方面内容。

(二)充分挖掘素材功能

幼儿园课程通常划分为健康、语言、艺术、社会以及科学等几个领域,教师在组织开展手工制作活动中,要注重各个领域的联系和融合,实现幼儿教育的根本意义。例如,在不倒翁制作中,教师要充分挖掘制作素材的教育功能,实现幼儿经验以及能力的全面提高,将制作过程变为幼儿建构以及获取知识的过程,体会到创造的美和探究规律的乐趣。

在手工制作活动中,将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充分融合,可以培养幼儿创造美、感受美以及欣赏美的能力,提高幼儿的情感认知,同时,还可以促进幼儿的探究意识以及发现能力。科学与艺术是幼儿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课程,实现两者的统一与融合,对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具有积极意义。

三角龙怎么折把角打开,把边向内折。把小角左右折,然后把中间的角捏起来,另一边同样操作。

三角龙怎么折把上边的角同样中间的角捏起来,然后把下面的两个角拉开。把边斜着向外折,再向外折一次。

三角龙怎么折把下侧的边向后折,然后从中间对折。再开始折身子,把两角对折。然后把角向着折痕对折,另一侧的边也折过去。

把上边的角向下折,然后把角折到后边。打开把纸中间对折。把纸转一下,把下侧的边向上折。看折痕处折一下。

把上面的部分折到里边。然后把右边向左折。打开后,把角向左折。

关键词: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幼儿手工活动;策略

手工活动是培养幼儿艺术创造能力的有效方式之一。如何有效地在手工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让每个幼儿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出来,是当下幼儿手工教育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六大解放”的创造教育思想,在今天看来仍然对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有重要的启示,若将陶行知先生“六大解放”的儿童创造教育思想应用于幼儿手工教育中,将会更加有效地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

一、陶行知“六大解放”的幼儿创造教育思想

1.解放幼儿的头脑,使之能想

要激发幼儿的创造力,首先要解放幼儿的大脑,教师要引导幼儿大胆思考和想象。

2.要让幼儿双手动起来,使之能干

要开发幼儿的创造力,一定要让幼儿的双手动起来,要给幼儿动手操作的机会,做到手脑并用,有利于创造力的发展。

3.要用眼睛去看

我们要走进大自然,去观察,去感受,看到美好的景象,使幼儿的性情得到陶冶,意志得到锻炼。

4.解放幼儿的嘴,使之能讲

教师要改变传统守旧的教育思想,鼓励幼儿提出问题,让幼儿有更多的空间去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

5.解放幼儿的空间,使之能接触大自然和社会

二、“六大解放”在幼儿手工教学活动中的应用

传统教育教学过程中,没有给幼儿自主学习的机会,也没有为他们提供进行探究的渠道。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幼儿创造力的“六大解放”,讲的是幼旱匚坏闹匾性。幼儿创造能力的培养是通过他们自己平时的不断体验和探索而提高的,并不是一味地靠书本及教师的讲解来完成的。笔者根据陶行知先生的“六大解放”儿童的创造教育思想,并结合幼儿手工制作的教育实践经验,总结出在幼儿手工教育中培养幼儿创造力的有效教学策略――“五大给予”教学策略。

2.给予幼儿动手的机会

解放幼儿的双手,教师要支持并引导幼儿主动创造的能力,并让幼儿有机会去练习。在手工活动制作中,教师不要按部就班地把幼儿的一切准备工作都做好,而是要支持、鼓励幼儿,让幼儿有自己动手的机会,营造更好地创造氛围和空间。教师要细心指导并鼓励幼儿多想象,多发挥,从而培养幼儿的自我表现能力。

3.给予幼儿欣赏的条件

解放幼儿的眼睛,给予幼儿欣赏的条件,使幼儿积累更多的表象。在幼儿手工活动教学中,教师要解放幼儿的眼睛,为幼儿欣赏创造条件,给幼儿看的机会与空间,幼儿看得多了,欣赏水平自然就提高了,丰富的感性认识为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提供了沃土良田。

4.让幼儿大胆发言

要让幼儿大胆发言,大胆想象,大胆发挥,相互讨论学习,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在幼儿手工活动教学中,要给幼儿问的自由,要给幼儿讲的自由,要给幼儿充分发挥的自由。教师要激发幼儿的创造创新能力,引导幼儿自我评价,这样也能提高幼儿的审美学习能力。

为了培养孩子与家长们的亲子感情,帮助孩子们养成环保意识,增强孩子们“废物利用”的动手能力,小班组将组织“我们一起DIY”亲子手工制作活动,现制定活动方案如下:

活动流程:

一、亲子创意设计

1.家长课堂:教师制作课件与幼儿及家长一起欣赏优秀的布绒作品

2.老师引导家长、幼儿一起讲述自己收集的废旧用品的用途及质地,并讲讲自己的创意,想做什么玩具。

二、亲子手工制作活动

1.组织幼儿、家长利用各种废旧衣物物品制作布绒玩具。

2.目的:以各类废旧衣物、材料等布类物品为主,帮助幼儿养成废物再次利用的良好习惯。

3.分组活动:

A.区域(桌面)活动创设材料;

B.布绒玩具制作区;

C.桌面活动创设材料;

三、亲子参观活动

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在院内小班中参观欣赏其他班作品。

四、活动准备及要求:

1.召开班主任会,布置安排此次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2.教师下载有关DIY布绒玩具的的音像资料,在活动期间播放,供家长幼儿欣赏,渲染气氛。

3.各班可在资料室领取适量制作材料,以备急用。

4.提前一周出通知,请家长做好材料准备,设计好创作思路。

五、安全预案:

1.亲子活动人多拥挤,各班要调整好班级用品摆放,妥善安排家长座位,使活动有序开展。

2.手工制作期间注意剪刀等危险用具的摆放及使用;户外要管理好幼儿,防止乱跑、打闹、拿走他人作品等,确保幼儿安全。

3.管理好家长没来的幼儿,防止人多走失。

西安市第二保育院

小班组

2013年10月16日

亲子活动通知

为了培养孩子与家长们的亲子感情,帮助孩子们养成环保意识,增强孩子们“废物利用”的动手能力,小班组将组织“我们一起DIY”亲子手工制作活动,邀请全体小班幼儿家长参加。

2013年10月17日(周四)下午3:00-5:00

活动宗旨:

通过和爸爸妈妈一起收集废旧布料、衣物,一起创意设计布绒玩具制作活动,感受父母亲情,增进家园共育,培养幼儿的环保节约及动手能力。

1、亲子创意设计——家长在家通过收集废旧衣物,选择合适材料创意不同的布绒玩具。

2、当天家长和孩子一起进行手工制作。

3、班级作品展示评价。

家长配合工作:

1、了解并创意适合幼儿布绒玩具的的制作方法。

2、收集一些废旧物品准备亲子活动所需的环保材料。

一、以课程为载体,积累传统手工艺教学经验

结合纲要精神,根据各年龄阶段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发展情况,结合不同年龄段幼儿手部肌肉能力、动作发展、认知经验和接受能力以及审美的能力态度的差异性,制订和细化目标,确定研究方向和目标。我们的研究内容涵盖了纸艺、民间剪纸、泥塑、超轻黏土、绳编、雕塑、陶艺等方面,这些内容渗透于一日活动的教学、游戏中,而且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更为完善的教育内容不断充实到我们的传统手工艺研究体系中。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以观察记录为载体,让每一份记录表来固化某一次研究的具体细节,从而逐渐累积、探究规律与幼儿发展过程。每一次活动的记录表,不仅仅是一份手工作品的记录表,他考量评价教师对本班幼儿经验的把握,又能根据幼儿的制作能力和本次手工制作的需求,提供适合便于幼儿操作,又能提升整个作品的材料。如记录表《传统手工艺在幼儿园的开发与利用》《幼儿手工制作星级评价表》《每月主题手工制作记录表》等,均起到量化评价和详实记载的作用,三份记录表相辅相成,共同完善原始素材的积累。

二、以材料为媒介,挖掘传统手工艺制作的内容

在挖掘传统手工艺教学内容时,我们对“材料”这个命题做了梳理,发现材料的选择和运用对传统手工艺教学是否有效起决定作用。如研究纸艺的班级,其幼儿作品大都是纸,这样显现了狭隘使用材料的弊端,直接导致的表象是作品的“劣”。怎样从做“手工”到做“手工艺”,我们的做法是将手工材料进行整合,精做手工。在每班一种材料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再添加其他材料,这样既能拓展手工艺制作的方法,又能提升手工艺成果。

三、以教学为突破点,探索提高手工艺制作技能的有效途径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可能很多人都认为手工艺制作应该落实在“做”上,“熟”便能“生巧”,经常操练便能掌握,其实不然,一味机械记忆,则只能模仿,而不能举一反三。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引领者,发掘了丰富的制作内容、材料、方法等。那么怎样才能将这些信息传递给幼儿呢?最合理的方法就是让幼儿自主学习,内化经验。在具体的实施策略上,则是以幼儿的经验积累为主线,内容为先,方法在后,激l学习动机。

关键词:幼儿手工活动思维创新能力培养方法

创新能力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创新思维能力的活跃程度高低。创造性思维并不是那些伟大的发明家所独有的,而是隐藏在每个人的身心之中,需要采用恰当的方式方法将其激发。对于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而言,其由于受到的束缚较少,敢于天马行空的大胆想象,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首先,敢于提出自己对于事物的看法和见解,不被他人的目光影响;其次,对生活中新接触到的现象乐于接受;再次,拥有大胆进行实践的勇气。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面临进入小学的升学压力,很多家长对于幼儿的思维创新过分压制,将幼儿强制性地束缚在知识学习中。对于幼儿自发的手工活动制作,常常不屑一顾,甚至多方阻挠。而且随着我国越来越严重的教学压力,幼儿教育出现很难扭转的小学化倾向,幼儿的思维能力在这一阶段被严重抹杀。面对这一严重的社会现实,幼儿园大班的教师需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尽可能为幼儿提供手工制作的机会,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在教学中恰当进行手工制作,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兴趣是起点

幼儿最大的特点就是对于感兴趣的事物愿意且乐意付出努力,并进行探索。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幼儿的思维创新能力,需要从心理出发,了解幼儿的兴趣及爱好,因材施教,这样才能使手工活动达到最佳效果。

在幼儿园大班进行手工活动教学中,激发幼儿兴趣需要做到关键两点,即“趣”和“巧”。“趣”指的是在手工制作过程中需要根据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选择色彩鲜艳、明亮的材质,这些材质必须在生活中司空见惯,这样一来,能激发幼儿对于这一材质新的认知,并在此基础上展开联想。“巧”指的则是所选取的材质对于幼儿来说,在其能够顺利摆弄的范围之内。

二、挖掘幼儿的潜能

幼儿的潜能实际上是无穷的,但是在现实中被很大程度地忽视了。新的幼儿教育指南明确提出,在幼儿教育过程中,需要侧重幼儿的情感体验,支持幼儿的个性化与创造性的表达,并避免在幼儿教育中过分强调技巧及标准化的要求。

如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制定一个主题,提供一定范围的材质,鼓励幼儿大胆自行选取材质,完成主题。比如“制作服装”这一主题,教师可以提供废旧报纸、易拉罐、麻袋等材质,询问幼儿对于这些材质的看法及幼儿对于完成这一主题的想法。幼儿园的小朋友思维活跃,可以给出无限可能的答案。除此之外,可以进行同一材质、不同成品的手工活动。如一次性纸杯,既可以以帽子的形式呈现,又可以以小裙子的形式呈现。在手工活动中,不需要幼儿制作的作品有多么的形象,只要能够说明问题即可。

因为幼儿的思维模式与成人不同,幼儿在手工制作过程中,经常性地会出现“四不像”的现象,因此,教师在手工教学过程中鼓励幼儿对不同材质进行不同程度的处理,可以采用剪剪纸、串串珠子等形式,并对其进行组合。即使幼儿在手工参与过程中,无法作出优秀的成品,但是可以在参与过程中感受到愉悦,树立对手工制作的信心和乐趣。

三、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手工活动课的关键环节在于“动手做”,与想象思维相比,幼儿的动手能力相对较差。活动课上教师能够明显发现,很多幼儿的构思很好,但在实现过程中,由于手部动作不灵敏,导致成品与构思相差甚远。因此,活动课上,教师有必要对幼儿进行必要的基础操作性教学。如在使用纸杯进行操作的过程中,最关键的是对裁剪部位的粘贴、组合,教师对胶水的使用方法进行详细说明;在用废旧材质制作衣服的过程中,进行次数最多的操作是缝补,但是使用针线对于幼儿来说难度相对较大,因此教师可以选取其他方法代替,如使用订书机进行缝补。

在制作过程中,教师不能在开始之前,幼儿进行制作方法的讲解,而是根据幼儿制作的过程中使用的程序对其进行制作方法的讲解。如在制作过程中,让幼儿自行探索,在幼儿遇到不懂的情况下,教师再进行示范,帮助幼儿明白其中难点和重点。比如在制作项链这一手工活动中,在开始之前,因为绳子上缺少打结,穿进的珠子容易滑落,在幼儿操作中初次遇到这一难题时,教师及时示范,解决这一难题。但是在珠子与打结之间的搭配及珠子色彩等的搭配上,教师放任幼儿自我创造。

四、成果展示培养自信心

[1]赖锦霞.在手工制作活动中培养幼儿创新思维能力[J].教育导刊,2012(11).

[2]岳彩丽,崔颖,东玲.在探索中进行手工活动――培养幼儿思维和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J].山东教育,2010(9).

THE END
1.多彩秋天,留住美好——四辛庄幼儿园手工制作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指南》精神,培养孩子们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艺术修养,激发孩子们热爱生活艺术和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四辛庄幼儿园以“留住秋天”为主题的手工制作活动 秋天是金黄的,是丰收的;秋天是凉爽的,是快乐的;秋天是湛蓝的,是芳香的。教师和孩子们一起动手,一幅幅美丽的手工作品跃然纸上,把自己...https://www.meipian.cn/38nyulbv
2.幼儿园立体手工作品diy创意手工小汽车制作diy材料包自制玩教具六...幼儿立体手工:页数:每本12张(可做12个独立的手工)全套6本.不能指定品种.用双面胶制作. 全套6本目录 1、动物 2、交通工具 3、生活用品 4、建筑 5、左右脑 6、玩具 本品特色. 1.设计独到.可画画练字. 2.质量比较好.色彩鲜艳. 3.比较大.达20多厘米.共12张 ...http://www.15xdd.com/goods.php?id=109118
3.叶甸幼儿园举行“秋之印象”创意果蔬亲子作品展为了丰富幼儿对秋天农作物的认知,结合“秋天”主题活动,近日,叶甸幼儿园开展了“多彩的秋天”变废为宝亲子手工制作活动。 家长们和孩子利用晚上的时间一起精心构思、细心挑选、认真粘贴,制作出了一幅幅别出心裁、富有创意的作品。本次活动以“秋天”为主题,利用秋天的各种树叶、果实、农作物等材料进行制作,得到了家...https://www.jycfd.cn/html/album/1468/2023/10-26/224306888-71963.html
4.幼儿园废物利用秋季手工:一叶知秋,树叶做出酷酷的皇冠与小彩灯幼儿园废物利用秋季手工:一叶知秋,树叶做出酷酷的皇冠与小彩灯 一眨眼,秋天已经来了这么久!为了迎接秋分与中秋节日的到来,Yoyo稍微收集了一些简单的树叶手工教程!有树叶做成的皇冠、面具、涂鸦作品,还有中秋节可以用的树叶小彩灯。 秋天你绝对不可错过这些,一起来学习吧!https://m.sohu.com/a/191737101_614843
5.[顶]汇·慧·会:幼儿立体作品“HUI”创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内容摘要】在”安吉游戏”背景下, 幼儿掌控环境和材料的过程也是探索自我发展的方式与路径的过程,在立体作品创作中体验到自由、创造、探究和惊喜,教师则是观察幼儿的兴趣和需求,给幼儿充分的自由发挥空间,尽情表达自己的创意和想法。而立体造型是幼儿园作品是幼儿通过自己的双手直接操作各种各样的材料,制作出事物的各...https://aj.zjer.cn/index.php?r=space/person/blog/view&sid=624613&id=39138552
6.学前一系2014级《幼儿艺术教育与活动指导》补考试卷*92. 幼儿模仿学习艺术技能时,教师应给一个固定、系统和专业的艺术技能示范,以免幼儿出错。 对 错 *93. 教师根据活动开展的情况进行活动效果分析与反思,有利于教师发现活动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对 错 *94. 幼儿园艺术区域活动,教师支持、启发和引导幼儿进行自主性的艺术学习。 对 错 *95...https://www.wjx.cn/jq/15155149.aspx
7.幼儿园给孩子布置手工作业,家长用树叶做了只鸡,成品惊艳荣获第一名10月16日,河南三门峡。1家3口捡树叶,制作出立体的大公鸡惟妙惟肖。 妈妈苗女士称,幼儿园给孩子们布置了主题为"拾秋"的手工作业,希望孩子们发现秋天的美,他和老公、孩子一起捡了各种各样的树叶,动手做了一个树叶版的立体大公鸡,成品十分惊艳,孩子也十分开心,后来作品在幼儿园得了特等奖,第一名。https://mkan.china.com/article/2792124.html
1.幼儿园中班手工教学方案创意篇篇1:幼儿园中班手工教学方案创意篇 活动目标 1锻炼幼儿双手协调能力,掌握粘,扣合等组合方法。2激发幼儿独立思考,在老师帮助下完成作品。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在玩盒子时,着重动手粘出不同形态。 难点:如何更好引导幼儿独立思考。 活动准备 1不同大小的纸盒(如食品包装盒,药盒)2双面胶带3水彩笔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6jsedf7.html
2.亲子美术活动方案14篇5、用易腐烂的.豆类、米粒等制作的作品及手工立体作品须拍成照片参赛 6、参赛作品须在右下角贴上参赛卡,电子作品须在拍照前贴好。 评选标准: 以创意、原创性、线条造型、色彩、构图作为评分主要标准,评委会由幼儿园教师集体评选。选好后上传至大赛组委会。 https://mip.wenshubang.com/huodongfangan/234461.html
3.2024年幼儿园立秋节气活动方案(通用6篇)幼儿园操场及各班级教室 五、活动内容: 立秋知识小课堂 在班级内,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向幼儿介绍立秋节气的由来、气候特点以及相关的民间习俗。 互动问答环节,激发幼儿参与热情,加深对立秋节气的理解。 “秋意浓浓”手工制作 组织幼儿利用彩纸、剪刀、胶水等材料,制作秋天的树叶、果实等手工作品,感受秋天的色彩与氛围...https://www.ruiwen.com/fangan/8252079.html
4.幼儿园手工作品“逼死”爹妈,快点来看看我们是怎么做手工的!3、幼儿园卫生纸筒废物利用 手工制作立体小猫 适合幼儿园小朋友的废物利用小制作,把卫生纸筒做成立体猫咪,卡通的造型很可爱有木有!~喜欢这样的萌猫?跟着下面的详细图解学起来吧~ 需要准备2个卫生纸筒,先把一个做成猫猫的身体。 再把另一个卫生纸筒剪出猫猫的头部。 https://www.jianshu.com/p/f58ed2539254
5.原来家里的墙面,可以还有这么多“神操作”澎湃号·湃客之前考察幼儿园的时候,我看到幼儿园有一整面墙都做了可以玩水的水管墙,当时就感觉很好玩的样子。 后来我们自己安装时,对管道进行了升级改造,不仅从简单平面组合扩展到了有进深的立体组合,还在水池里加入了蓝色的食用色素,让水流的过程更加清晰直观。 水管墙最棒的地方就是,它是一个可以探索立体空间和逻辑关系的道具...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4467666
6.创意美术活动方案7篇5、用易腐烂的豆类、米粒等制作的作品及手工立体作品须拍成照片参赛 6、参赛作品须在右下角贴上参赛卡,电子作品须在拍照前贴好。 评选标准: 以创意、原创性、线条造型、色彩、构图作为评分主要标准,评委会由幼儿园教师集体评选。选好后上传至大赛组委会。 https://www.cnfla.com/huodongfangan/3100861.html
7.中班美术教案《秋天》(通用20篇)1.了解秋天的具体特征,秋天有多彩的树,开放的菊花和丰收的果实。 2.能够合理构图,画出秋天美丽的景象。 3.感受作品成功带来的喜悦,增强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彩笔每人一盒,画纸每人一张,课件《我眼中的秋天》,歌曲《秋》。 经验准备:观察来幼儿园路上的风景。 https://www.jy135.com/ziyuan/jiaoan/567586.html
8.亲子活动方案主题2.幼儿园材料提供:画纸、记号笔、油画棒、水粉颜料、毛笔。 3.作品以家庭亲子合作的形式制作。 三、活动时间:XXXXXXX 四、活动地点:幼儿园操场 五、参与人员:每班10对家庭 六、活动形式: 每班派出10对家庭,在规定时间内用绘画的形式表现"畅想"主题,绘画的种类不限。 https://www.yuwenmi.com/fanwen/huodongfangan/4146699.html
9.幼儿园美术课程实施方案(精选12篇)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效开展,时常需要预先开展方案准备工作,方案的内容多是上级对下级或涉及面比较大的工作,一般都用带“文件头”形式下发。那么什么样的方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美术课程实施方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美术课程实施方案 篇1 ...https://www.unjs.com/fanwenku/158456.html
10.你好,秋天!这些孩子用手工把秋色定格~一幅幅生动且充满秋意的手工作品还出现在了朱桥幼儿园。“秋天是放风筝的好时候”“秋天各种香喷喷的瓜果丰收了”“秋天有很多漂亮的落叶”……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力,用小手做出了自己心中的秋景。 朱桥幼儿园老师赵佳英介绍:“嘉定区朱桥幼儿园践行‘幼儿发展优先’教育理念,为幼儿搭建一日课程中的自主探究平台。通过...https://www.jfdaily.com/sgh/detail?id=1442113
11.小班第一学期《高高兴兴上幼儿园》主题活动实施方案1.知道自己上幼儿园了,对幼儿园产生亲切感,愿意亲近班级的老师和小朋友,逐步习惯和适应集体生活,能高高兴兴上幼儿园。 2.了解幼儿园及班级名称,能关注同组及同班的小朋友,愿意和他们交流,学会一些表达亲近的方法(如拥抱、拉手等)。 3.初步建立集体生活所需的卫生、活动等基本常规,如:能在集体中听教师讲话,愿意...https://tayey.rdedu.net/bbjy/xb/xyb/content_16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