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季度,德州市人力资源市场劳动力供求情况:
从四季度全市人力资源市场供求总体情况看,进入各级公共人力资源市场的用人单位对人力资源的总需求(即需求人数)41158人,市场总供给(即求职人数)32438人,用工需求(缺口)8720人,求人倍率1.27,供求总体仍然呈现供过于求的现象。
表1:供求总体人数
需求人数
求职人数
需求缺口
求人倍率
本期有效数
41158
32438
8720
1.27
2023年第四季度,我市吸纳就业的主要渠道是第二产业,企业用工需求行业相对集中在二、三产业。
从产业需求情况看,第一、二、三产业分别需求4231人、24099人、12828人,占市场总需求的10.28%、58.55%、31.17%。与去年同期相比,第一产业增加0.3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2.7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减少3.14个百分点。
表2:按产业分组的需求人数
产业
需求比重%
第一产业
4231
10.28
第二产业
24099
58.54
第三产业
12828
31.17
合计
100.00
从总体情况看,农林牧渔行业、制造行业和批发和建筑业为我市企业用人需求的主要领域,其用人需求分别为4231人、19638人和2842人,分别占总需求的10.28%、47.71%和6.91%,合计占总需求的64.9%。与去年同期相比,三大产业需求比重均有所上升。
表3:按行业分组的需求人数
序号
行业
需求(人)数
需求比重(%)
1
农、林、牧、渔业
2
其中: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780
18.44
3
采矿业
556
1.35
4
其中: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99
17.81
5
制造业
19638
47.71
6
其中: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
1529
7.79
7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1063
2.58
8
建筑业
2842
6.91
9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1118
2.72
10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11
批发和零售业
2804
6.81
12
住宿和餐饮业
1657
4.03
13
金融业
1231
2.99
14
房地产业
642
1.56
15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704
1.71
16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168
0.41
17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103
0.25
18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1653
4.02
19
教育
1068
2.59
20
卫生和社会工作
571
1.39
21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502
1.22
22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36
0.09
23
国际组织
0.03
三、用人单位需求状况
从本期用人单位需求来看,企业用人占主导地位,需求人数占总需求比重的98.92%。企业中,内资性质的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位居首位,占企业需求比重的88.81%。事业和机关需求为446人,合计占总比重的1.09%,需求人数相对较少。
从企业用人需求看,有限责任公司、私营企业、个体经营用人需求量相对较大,分别需求14489人、11783人和4393人,分别占内资企业需求比重的40.07%、32.59%和10.79%,合计占内资企业需求总量的83.45%。
表4:按用人单位性质分组的需求人数
需求比重
人
%
甲
企业
40712
98.92
其中:内资企业
36158
88.81
国有企业
458
集体企业
959
2.65
股份合作企业
723
2.00
联营企业
481
1.33
有限责任公司
14489
40.07
股份有限公司
2864
7.92
私营企业
11783
32.59
其他企业
4401
12.17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73
0.18
外商投资企业
88
0.22
个体经营
4393
10.79
事业
303
0.74
机关
143
0.35
其他
0
0.00
四、职业供给需求状况
从不同类型职业的供求总体情况来看,我市企业用工主要集中在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和办事有关人员,需求人数分别为18987人和5653人,分别占总需求比重的46.13%和13.73%,合计占总比重的59.86%。
从职业供给情况看,主要集中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办事有关人员,其求职人数分别为10572人和4050人,分别占求职比重的32.59%和12.49%,合计占总比重的45.08%。
表5:按职业分组的供求人数
劳动力供求人数比较
求职比重
倍
单位负责人
1759
4.27
1444
4.45
1.08
专业技术人员
4070
9.89
3807
11.74
0.96
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
5653
13.73
4050
12.49
商业和服务业人员
3352
8.14
3193
9.84
0.95
农林牧渔水利生产人员
1761
4.28
1709
5.27
0.93
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
18987
46.13
10572
1.51
5576
13.55
3353
10.34
1.42
无要求
4310
13.28
五、最短缺及供给量最多的职业
从全市总的情况看,本期检验、检测和计量服务人员和绿化与园艺服务人员占据需求大于求职缺口数最大职业的前两位,求人倍率均为12.75和11.83,求职人数较为紧俏。
石棉制品工和纺纱工供求缺口明显较大,占据求职大于需求最大职业的前两位,求人倍率分别为0和0.36。受经济大环境影响,普工求职者很难维持稳定工作,2024年各县市区将继续大力发展建设公益性质零工市场,逐步完善功能设施,提升就业服务能力。
表六:需求大于求职缺口最大的前二十个职业(职业细类)
职业代码
职业名称
需求人数(人)
求职人数(人)
缺口数(人)
求人倍率(倍)
40102
销售人员
826
276
550
40501
银行服务人员
722
284
438
2.54
40199
其他批发与零售服务人员
713
301
412
2.37
39900
其他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
588
201
387
2.93
20803
幼儿园教师
373
167
206
2.23
40302
餐饮服务人员
633
431
202
1.47
20508
护理人员
48
154
4.21
40910
绿化与园艺服务人员
142
130
11.83
40401
信息通信业务人员
291
211
80
1.38
40799
其他租赁和商务服务人员
120
46
74
2.61
40399
其他住宿和餐饮服务人员
131
58
2.26
40601
物业管理服务人员
148
84
64
1.76
40899
其他技术辅助服务人员
151
96
55
1.57
40106
电子商务服务人员
45
51
2.13
20603
会计专业人员
62
50
5.17
20708
检察辅助人员
196
146
1.34
20899
其他教学人员
180
30101
行政业务办理人员
63
47
3.94
40805
检验、检测和计量服务人员
12.75
40702
商务咨询服务人员
92
41
1.80
表七:需求小于求职缺口最大的前二十个职业(职业细类)
2021301
邮政工程技术人员
187
114
0.62
4100703
宠物美容师
102
104
0.50
2021102
电缆光缆工程技术人员
283
0.64
6040201
纺纱工
54
150
0.36
6060101
制材工
133
215
82
6050105
服装水洗工
6290105
架子工
107
188
81
0.57
6050102
裁剪工
183
0.56
6060400
家具制作工
191
77
0.60
6050103
缝纫工
87
164
0.53
6290101
砌筑工
66
0.46
4100103
保育师
113
75
2021101
电工电器工程技术人员
109
177
68
4120301
家用电器产品维修工
95
163
0.58
6040603
印花工
110
0.42
4100101
婴幼儿发展引导员
0.43
4120402
修鞋工
85
147
4110101
供电服务员
61
115
5010202
园艺工
108
53
0.51
6150804
石棉制品工
35
六、求职人员类别构成状况
2023年第四季度,我市求职人员中新成长失业青年居首,求职比重为40.6%。
从总体情况来看,新成长失业青年、本市农村求职人员和失业人员占据求职队伍前三名。其中,新成长失业青年13170人,失业人员4297人,本市农村求职人员11335人,分别占求职比重的40.6%、13.25%和34.94%,合计占总求职总比重的88.79%。
表8:按求职人员类别分组的求职状况
新成长失业青年
13170
40.60
其中:应届高校毕业生
5930
45.03
失业人员
4297
13.25
在业人员
1129
3.48
退休人员
253
0.78
在学人员
本市农村求职人员
11335
34.94
外地户籍求职人员
1683
5.19
七、招聘、应聘条件状况
(一)按年龄分组
从年龄要求看,企业对25-34岁人员和35-44岁人员需求较大,分别有13262人和10087人,分别占总需求比重的32.22%和24.51%,合计占56.73%,对45岁以上人员需求较少,有2531人,占需求比重的6.15%,另外有24.25%的企业岗位对用工年龄没有要求。不难看出,本季度企业对求职者的年龄要求不大。
从求职者的年龄构成看,25-34岁和35-44岁、45岁以上的求职人员占比较大,分别有9105人、9055人和9676人,占总求职比重的28.07%、27.91%和29.83%,16-24岁的求职人员相对较少,有4602人,占总求职比重的14.19%。近两年受大环境因素影响,不少用人单位以招聘普工类岗位为主,此外,高校毕业生考公、考研人数处于递增趋势,毕业即就业的人数也有所减少。
表10:按年龄分组的供求状况
16-24岁
5292
12.86
4602
14.19
1.46
25-34岁
13262
32.22
9105
28.07
35-44岁
10087
24.51
9055
27.91
45岁以上
2531
6.15
9676
29.83
9986
24.25
(二)按文化程度分组
从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文化程度要求看,高中和大学相对其他学历的需求较大,分别有11284人和7167人,分别占总需求比重的27.42%和17.41%。另外有30.14%的企业岗位对用工的文化程度没有要求。
从求职者的文化程度看,高中学历和大专学历的人员要高于其他学历的求职者,分别有11240人和7610人,分别占总求职比重的34.65%和23.46%。
表11:按文化程度分组的供求状况
初中及以下
3312
8.05
7033
21.68
0.85
高中
11284
27.42
11240
34.65
其中:职高、技校、中专
3914
34.69
4290
38.17
2.02
大专
5899
14.33
7610
23.46
1.16
大学
7167
17.41
5829
17.97
1.61
硕士以上
1091
726
2.24
1.89
12405
30.14
(三)按技术等级或职称分组
从用人单位对求职人员的技能需求看,企业对求职者无技能要求的有24501人,占比59.53%。对职业资格五级和初级职称的人员需求量相对较大,分别为7680人和3089人,分别占需求总量的18.66%和7.51%。
除无技术等级或职称以外,其他各技术等级的求人倍率均大于1,用人单位对有一定技术人员的需求较高,我市从业人员中,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在求职过程中,备受用人单位的青睐,由此看出,求职人员应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水平,才能更快的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
表12:按技术等级分组的供求状况
职业资格五级(初级技能)
7680
18.66
6341
19.55
1.97
职业资格四级(中级技能)
2938
7.14
3174
9.78
1.68
职业资格三级(高级技能)
763
1.85
954
2.94
1.55
职业资格二级(技师)
830
486
1.50
2.46
职业资格一级(高级技师)
326
0.79
357
1.10
1.67
初级职称
3089
7.51
3616
11.15
中级职称
791
1.92
782
2.41
1.77
高级职称
240
255
1.70
无技术等级或职称
16473
50.78
0.76
24501
59.53
100
八、全市平均工资价位情况
从汇总的市县两级人力资源市场招聘信息提供的工资信息数据来看,按行业区分,制造业平均工资价位较高,有3514元;按岗位区分,部门经理工资较高,有4260元;从技能等级来看,平均工资水平与技能技术等级高低成正比;大学应届高校毕业生平均工资价位为2463元。
表13:德州市平均工资价位情况表
一、按行业分组的平均工资价位
2906
其中:制造业
3514
3276
2796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2858
二、按岗位分组的平均工资价位
2819
其中:餐厅服务员
2525
裁剪缝纫工
2563
纺织、针织、印染工
2818
电子元件、器件制造工
2985
机械冷加工工
3599
机械热加工工
3449
推销展销人员
2835
营业人员
2738
机动车驾驶员
3130
文秘人员
2805
行政办公人员
2834
部门经理
4260
三、按技能等级分组的平均工资价位
3375
其中:初级技能
2785
中级技能
3551
高级技能(技师、高级技师)
3758
四、应届高校毕业生平均工资价位
2463
九、本期特点
第四季度,线上线下招聘活动持续开展,用人单位依然存在招工难的问题,给今年稳就业工作增加了不确定性和风险挑战。目前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就业总量的压力,结构性的矛盾都依然存在。制造业、服务业等面临着结构性的长期缺工,也有季节性、订单性的短期缺工,技术工人短缺,毕业生就业压力不断加大。
就我市公共人力资源市场供求信息来看第二、三产业所属行业依然是用工的主要市场。同时企业对技术技工类人才需求量无变化,仍是供不应求,反映出企业仍最注重技工类人才的培养,具有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和技能人才的就业形势依旧良好。
十、预测结论
2024年我市将根据省里统一部署安排开展企业用工保障服务专项行动,结合我市劳动力市场特点,组织开展一系列线上、线下招聘活动、企业对接服务活动等,缓解我市企业用工压力及求职压力。同时继续推进零工市场发展建设工作,丰富本地的零工市场配套设施,为灵活就业人员和用工单位提供免费公益基本公共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