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主要课程大学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分析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化学、食品工程原理、现代工程制图、食品生物技术、食品机械与设备、食品质量与安全、水产食品学、食品发酵学、食品分析与检验、食品营养与卫生、罐头食品加工与软饮料工艺学、海洋生物资源综合利用工艺学、食品工艺原理、食品工厂设计基础、粮油加工学、畜产品加工、食品添加剂。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以生命科学和食品科学为基础,研究食品的营养、安全与健康的关系,食品营养的保障和食品安全卫生质量管理的学科,是食品科学与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食品与预防医学的重要桥梁。食品专业就业率是比较高的,这个也是一个很实际的问题,看你是什么学历,当然这个专业毕业后肯定能找到工作,社会上对于这类人才上的需求量还是非常高的。
拓展阅读: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就业方向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食品领域从事食品生产技术管理、销售、品质控制、产品开发、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等方面工作。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快速消费品、制药、农业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快速消费品(食品、饮料、化妆品);
3农/林/牧/渔;
4餐饮业;
5新能源;
6贸易/进出口;
7互联网/电子商务;
8其他行业。
从事岗位:
毕业后主要从事化验员、食品研发工程师、研发工程师等工作,大致如下:
1化验员;
2食品研发工程师;
3研发工程师;
4销售培训生;
5业务员;
6品控官;
7研发经理;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生命科学、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及信息科学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医学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科学研究能力,能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医学仪器以及其它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产业等部门从事研究、开发、教学及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命科学、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电子技术、信号检测与处理、计算机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的基本训练,具有生物医学工程领域中的研究和开发的基本能力。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就业方向
毕业后主要在医疗设备、护理、制药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医疗设备/器械;
2医疗/护理/卫生;
3制药/生物工程;
4新能源;
5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
6其他行业;
7计算机软件;
8仪器仪表/工业自动化。
毕业后主要从事算法工程师、售后工程师、销售工程师等工作,大致如下:
1算法工程师;
2售后工程师;
3销售工程师;
4硬件工程师;
5维修工程师;
6注册专员;
7技术支持工程师;
8产品经理。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就业前景还挺好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这个名字大家一听到就会以为是医学专业,其实它是属于计算机、电子、医学交叉的一个专业,生物医学工程不归医学类专业管辖,而是不折不扣的工科专业,毕业后授予的不是医学学士,而是工学学士。
目前,生物医学工程是综合了生物学、医学和工程学的理论而发展起来,由于是多学科的有机融合,它与生物学、医学这些传统的经典学科又有所不同,也有别于纯粹的工程学科。
生物医学工程是工程学与生命、医学紧密交叉的学科,它致力于用工程学的手段解决生命、医学及健康领域的问题,特别是研究、开发创新型的医疗设备、检测方法、材料制剂等。生物医学工程是极具前景的朝阳学科,将在本世纪为整个工程科学、生命科学与医学科学带来深远变革,更将成为促进全民健康事业发展的核心力量。
一、生物工程专业就业现状
二、小学期情况简介
三、基于就业导向的生物工程专业小学期课程设置
(一)基本操作技能实践
(二)专项操作技能实践
(三)综合能力技能实践
(四)创新创业技能实践
在当前新形势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大学教育至关重要的内容,对大学生进一步深造和将来的就业都具有重要意义[5]。通过该实践,引导学生不断地开展技术改造革与新,到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去创业,实现自身价值。本实践利用大学一年级到三年级的暑假小学期开展,在低年级阶段,由于学生掌握的专业知识有限,可引导开展创业实践,如“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等学生较好地掌握了专业知识和技能后,引导他们在大三年级的暑期小学期开展创新实践,鼓励他们“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数学建模大赛”各级各类创新竞赛,锻炼他们的创新思维,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精神以及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进一步创新创业奠定基础。
四、有效的实施方法
(一)建立主体明确的责任制
蚌埠学院生物工程专业暑期小学期实行项目制,指导老师全权负责学生的项目实施情况,对学生全程进行指导,引导学生强化动手能力,勇于面对困难,通过主动学习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时进行总结。
(二)建立合理的考核方式
对于实践性的课程,向来很难给出科学又明确直观的分数,因此**学院生物工程专业暑期小学期考核采用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评价采用百分制,形成性评价占50分,总结性评价占50分。在小学期期间,指导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进行定性评价,小学期结束后,指导老师在根据学校所制定的评价表对学生参加学习的结果进行打分,最后计算总分。
(三)加强与企业的合作
以前,蚌埠学院生物工程专业虽建有多个实践教学基地,但企业参与学生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不高,很多合作流于形式。在将小学期与就业实践相结合后,由于学生的小学期课题与企业的生产实际紧密结合,通过指导教师的紧密参与,可给提供一些免费的技术指导与咨询,提高了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保证了小学期的教学质量。
五、结语
临床医学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常见病、多发病诊治和预防能力,以及危、急、重症的初步判断和处理能力,从事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工作的高素质实用型医学专门人才。
临床医学专业就业难不难
近几年根据市场调查来看,很多临床医学中医药的学生对于自己的择业定位,往往都锁定在大城市或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在找工作的时候,总是会选择大城市,大医院,经济效益好的单位,普遍对于就业的期望值过高。
所以,大城市和发达地区的医疗卫生机构日趋饱和,医学人才市场上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造成一种就业难的现象。但其实,如果把条件放低,临床医学专业的人才找工作还是比较容易的。
很多人会说,我的要求已经很低了,为什么还是找不到工作,相信这就要从自身来找原因了。大家都知道,临床医学人员的需求量很大,但同时对于人才的自身实际水平要求也很高,所以,这也导致了临床医学专业的录取分数高,学制长,而且一般临床医学的学生都得考研或是出国深造。所以,如果找工作困难,那可能是自身水平还有待提升。
临床医学专业的毕业生相对于其他专业的毕业生来说,确定性会比较强,这几年的就业形式也一直比较强,就业前景很好。
临床医学专业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医疗卫生单位、医学科研等部门从事医疗及预防、医学科研等方面的工作。
毕业后主要在医疗、制药、新能源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医疗/护理/卫生;
2制药/生物工程;
3医疗设备/器械;
5美容/保健。
毕业后主要从事医药代表、销售代表、护士等工作,大致如下:
1医药代表;
2销售代表;
3护士;
4内科医生;
关键词:学生就业运行机制“四包”责任制全员服务就业
一、落实责任,实行“四包”促就业
2.落实就业工作目标责任。2009年2月19日,我院召开了2008年就业工作总结表彰大会,兑现了2008年就业工作奖励,院长与各系书记签订了2009年就业工作目标责任状。在学院签订责任状的基础上,各系还与专业教研室主任和各班辅导员分层逐级签订了就业工作目标责任状,切实将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分解落实到每个教职工身上,让全体干部和教师都来关心每一名学生的就业。
3.落实就业工作奖惩措施。黄职校字[2009]14号文《黄冈职院关于做好2009年度学生就业工作的意见》明确:将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系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学院对就业工作综合考评在全院前三名的系、年底综合就业率高于90%的系、为系就业工作付出努力并取得实效的人员予以奖励。将系就业工作质量与系招生计划、经费指标、表彰奖励等挂钩,将教职工个人就业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与年度考核、津贴奖励、晋职晋级挂钩,切实兑现奖惩。为落实就业工作“四包”责任,我们实行了“每月就业率通报、平时四率考核、年底综合考评”的就业工作考核办法,开创了我院全员服务就业工作的新局面。
二、部门联动,齐心协力谋就业
1.抓好市场调查环节。在就业处进行市场调查的基础上,就业处和教务处于暑假联合组织了各系开展人才市场调查和毕业生跟踪调查,以了解用人单位和社会公众对学院的认可度、满意度,听取对学院人才培养的意见,修订完善09版人才培养方案,深入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就业处还组织各系开展了“全球金融危机情况下的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和学生就业意向调查,为搞好教育教学改革和就业指导服务提供了可靠依据。
2.抓好教育教学环节。学院教务处、校企合作处和就业指导处,强化教育教学与就业需求的连接,指导各系按人才市场要求落实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组织教育教学改革,指导各系将校企合作、订单教育、资证教育、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教学活动与学生就业紧密结合起来。全体教师将就业创业教育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结合授课计划,联系就业实际,联系市场需求,自行设计与就业的教学联结点,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学生工作处和就业指导处根据培养职业人的要求,共同开展系列的就业创业教育活动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学生全面提高职业素养,树立科学务实的就业观念,积极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积极引导和鼓励毕业生艰苦创业。
3.抓好条件保障环节。院招生处按人才市场需求和各专业就业情况协商确定招生方案,合理分配各专业招生计划,引导淘汰就业率低的老专业,鼓励开发就业前景好的新专业。人事处、财务处、国资处和后勤处尽量创造条件,为就业工作提供人员、经费、场地和设施保障。就业指导处按照“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的要求,科学构建就业工作服务体系,开展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
1.当好学生就业的营销员。我们积极组织就业岗位信息,当好学生就业的营销员。全体干部和教职工都带着深厚的感情,以对学生高度负责的态度,寻找就业岗位。经全体教职工多方联系,2009年我们先后组织了招聘单位475家,提供了就业岗位29300个。党委书记张鹤桥蹲点的土木工程系联系了嘉禾装饰集团等用人单位,院长陈年友蹲点的生物工程系联系了李时珍药业集团等用人单位。按生物工程系“四包方案”规定:系领导负责20人,教授负责15人,副教授负责10人,科级干部和其他人员负责2―8人。他们超额完成了就业推荐任务,2009年取得了就业工作全院第一的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