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学专业的前景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植物保护通论实验;专业调研
TheTeachingReformandPracticeofExperimentofGeneralPlantProtectioninLocalCollege
ShenDengrongetal.
(HongheUniversity,Mengzi661199,China)
Abstract:Theteachingreformandpracticeofexperimentofgeneralplantprotectioninlocalcollegeasanexample,throughprofessionalresearchandstudentquestionnairesurvey,analyzestheexistingproblemsofexperimentteachinginlocalcolleges.Putforwardthediversifiedexperimentteachingoutline,thechangingofteachingmethodandmeansandthediversifiedpracticeassessmentsystem,provideareferencebasisfortheexperimentalteachingreformandpracticeinlocalcollege.
Keywords:Localcollege;Experimentofgeneralplantprotection;Professionalresearch
1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基于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当前实验课程的教学环节中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问题[3,4]。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在本实验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
1.1实验教学手段单一、呆板实验课教学目前主要采取“教师讲解―标本展示―学生模仿验证”的方式,在实验前教师介绍实验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与步骤,学生完全是在指导教师设定的范围内,机械地完成操作,缺少主动的思考,一旦离开了教师,学生就无从下手。
1.2实验设置不合理,内容针对性不强实验开展的项目主要依附于理论教学的验证性实验,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的设计性、综合性和研究性的实验较少,从而造成孤立单元实验多,经典实验过多,反映学科前沿的实验过少。由于部分实验课程的教材内容具有明显的地域性,许多内容与地方农业产业结构联系不紧密,从而造成实验内容与培养地方区域性人才的矛盾日益突出。
1.3实验标本数量不足、标本老化本实验的主要内容是植物病虫害的识别与鉴定,重点培养学生掌握鉴别病害、昆虫种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近年来教学经费的缺乏和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给植物病虫害标本的采集和保存带来严峻的挑战。此外,植物病虫害标本经过长期保存后,在形态、颜色等方面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失去了识别鉴定的主要特征,从而难以在教学中发挥实际的作用。
1.4实验教学考核单一、不合理实验教学环节成绩评价没有合理规范的评价体系。目前实验教学考核成绩由平时成绩(60%)和期末成绩(40%)组成,平时成绩主要由实验报告和出勤率构成。以实验报告为主的考核方式难以保证学生的参与度,学生之间实验报告的抄袭现象严重,从而影响了实验教学的效果。
2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2.1多元化实验教学大纲的建立将实验教学划为三类,分为基础性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研究性实验。(1)基础性实验:以传统植物保护学基础实验为指导,结合本地区植物病虫害的发生与危害现状,包括植物病害症状观察、临时玻片制作、病原物的分离与培养;昆虫的形态观察、重要目科的鉴定、植物病虫害的田间调查、病虫害标本的采集与制作等。(2)综合设计性实验:在基础性实验的基础上,构建完善、实用且可行的综合性教学实验。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学生个人兴趣,自己动手设计实验方案,独立或以团队的形式一起完成实验。(3)研究性实验:从基础性、综合设计性实验入手,开展研究性实验,围绕生产上重要病虫害的发生,展开研究探索。在教师指导下,参加指导教师的科研课题或参加大学创新实验及创新训练计划为主。教学大纲将综合设计性实验比例由16.66%提升到33.33%,重在强化学生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
2.3实践考核方式的多样化实验教学考核体系的构建见表1,平时成绩比例由原有的60%调整为30%,期末成绩维持不变。新增实践成绩(标本采集),比例20%,专题互动成绩,比例10%。实践考核方式调整后考核方式多样化,实践成果、互动式专题讨论和实验报告撰写以考核学生运用知识的综合能力。例如随机选取鲜活的实物标本,考查学生对生产中重要病虫害的识别与诊断能力;每阶段实践结束后,学生以团队的形式,以多媒体等方式展示学习笔记、实验报告、讨论讲座、实践成果展示。
3结语
深化实验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不断进行探索、总结和完善[5,6]。在实验教学改革需要考虑学校自身的特点和定位,从而避免改革过程中的生搬硬套。本研究以红河学院开设的植物保护通论实验为例,通过对教师、学生的调查问卷,找出问题存在的症结所在,同时为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寻找路径提出对策建议,为地方本科院校的实验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黄华明,吴傲冰,王萍.重在创新构建艺术设计专业实验教学体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5):3-6.
[2]段海明.园艺类《植物保护通论》课程学生学习动机的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4,20(18):139-142.
[3]樊东,赵奎军,张伟,等.新世纪植物保护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2,(3):41-44.
[4]姚安庆.植物保护专业的发展方向及其人才培养方案的理论探讨[J].高等农业教育,2004,1(1):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