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带动和促进整个行业发展的同时实现自己的价值。
——牛光斌
本期嘉宾
派菲尔德宠物医院院长
上海市畜牧兽医学会小动物医学分会理事长
(点击头像查看医师学术贡献)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小动物医学分会首批软组织外科及内镜专家和猫科专家。
他说非常荣幸能够获得行业的认可和肯定,对他而言,这不仅是一种归属感和荣誉感,也是对他的一种激励,让他不断提高个人能力。
他也希望能像前辈一样,在精神传承和专业技术上为行业的发展和年轻人的成长带来帮助,激励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这个行业中。
希望他们遇到困难不被轻易击倒,坚定自己最初的选择,相信自己工作的价值,并为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01
兴趣所在动物医学专业
牛光斌医生老家在山东泰安,从小生活在农村的他,家里养过各种小动物,鸡鸭鹅羊等家畜家禽,还有猫咪狗狗。
他说他对小动物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至今想起放假时无忧无虑去山上放羊的时光,还会觉得非常怀念。
2000年牛光斌医生参加高考,邻居家的伙伴当时在山东农业大学的食品专业就读,建议他可以选择动物医学专业,以后的就业前景非常不错。
当时有些懵懂的他,一方面觉得自己很喜欢小动物,对这个专业很感兴趣。另一方面,山东当时是个畜牧业大省,动物医学方面人才稀缺,家人也觉得掌握一门技术对以后就业来说很有帮助,于是当年他报考了山东农业大学的动物医学专业,并被顺利录取。
“当时教我们外科课的是前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外科分会的理事长王春璈先生,他在行业里非常有名望,外科功底在全国也相当有名,我们这届学生有幸成为他带教的最后一届本科生。
王春璈先生是我专业上的指路人,对我选择外科方向起到了非常大的影响,当时他给我们讲课是不需要带书的,讲课内容和形式都非常生动形象。
专业课他讲的非常细致,包括到临床一线跟诊他的时候,经常可以看到他接诊奶牛病例,比如奶牛的剖腹产、瘤胃积食、真胃变位等疾病的诊治。而且他非常尊重和关心每一个客户,那时我们意识到原来临床兽医师能把工作做的这么好。
大学毕业后,我决定考研,继续攻读小动物临床方向,我选择了领先学府中国农业大学,并通过自己的努力被录取。”
整个读研期间,牛光斌医生的收获是巨大的,中国农业大学作为行业标杆,不仅拓宽了他的视野,让他了解到了行业的最新发展,还能够接触到行业内的前辈和专家,学习他们的经验和技术,对他专业的提升和职业发展都非常有帮助。
另外读研期间参与到临床工作后,也建立了牛光斌医生对行业的深刻理解和认识,为他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02
宏观看宠物医疗行业发展
2007年牛光斌医生研究生毕业,当时上海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正在招聘人才,想大力发展宠物医疗方面的工作。
通过校招牛光斌医生顺利入职,从事的工作内容有兽医公共卫生、城区动物防疫、狂犬病免疫点的管理、执业兽医继续教育等。除此之外还有对外诊疗服务的窗口,这样他还能继续从事热爱的宠物临床工作。
(在上海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工作的牛光斌医生)
今年已经是牛光斌医生参加工作的第16年,他说这些年来最大的感受就是宠物医疗行业发展真是日新月异。
在行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很多宠物医生都在不断成长。牛光斌医生目前兼任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小动物医学分会副秘书长、上海市畜牧兽医学会小动物医学分会理事长、中国兽医协会宠物诊疗分会理事。
因为之前的工作有很多关于行业业务管理方面的工作,所以哪怕是自己创立医院后,他考虑问题的角度也不仅仅只局限于临床,而是从宏观的角度去看待整个行业的发展。
更好地在主管部门、兽医同仁以及上下游产业之间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行业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这么多年我一直没有放弃对临床专业技术的追求,在专科上也取得了一些沉淀。”
牛光斌医生目前还担任中国农科院研究生院研究生导师,他认为临床和科研之间是相互促进、相互支持的关系,通过将临床问题与科研紧密结合,可以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和手段。
牛光斌医生因宠物志愿服务工作做出突出成绩,荣获团中央百位最美青春故事奖和上海市优秀志愿者称号。
在上海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期间,兽医公共卫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牛光斌医生认为让广大市民了解并正确认识宠物医生这个职业是非常有必要的。
之所以在繁忙的工作中还要抽出一份精力来做志愿工作,就是希望能有更多的宠物医生能够参与进来。
通过组织养宠沙龙、宠物俱乐部、与居委会和物业共同合作开展义诊和宣传活动、帮助导盲犬及流浪动物救助等项目,让更多的人了解宠物医生这个职业,同时也让人们了解更多正确养护宠物的观念以及人畜共患病的预防措施等等。
“我们的最终目的就是希望人和动物在一个和谐的环境中共存,宠物医生这个职业在社会上是不可或缺的角色,在国外是备受尊重的。
我们也希望通过多方面的努力,让国人更了解、理解、认可我们,提升宠物医生在社会中的声誉和好评。”
03
软组织外科、猫科专家
作为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小动物医学分会首批软组织外科及内镜专家和猫科专家、中国兽医协会了不起的宠物医生软组织外科杰出宠物医生奖获得者。牛光斌医生说选择外科是他大学时期就定下来的主要方向,他喜欢外科的动手实操。
研究生阶段他也选择了兽医外科学方向,从大学到考研再到工作,他一直围绕着外科疾病方向发展。
通过外科的知识和技能,能够很快解决很多临床实际问题,得到宠主和行业的认可并获得成就感,这些都让他更加坚定了这个方向。
外科是一门需要大量学习和不断总结的学科,因为它是动手的,需要熟能生巧。学习外科需要不断学习新材料、新技能和新方法,才能保证技术不断更新和进步。学外科不只是简单的模仿和重复,更需要不断总结和创新,还要有一些“悟性”。
接触到越来越多的养宠用户,牛光斌医生发现猫主人对于医疗要求更高,他深研猫科也是希望继续提升猫科专业能力,能够帮助更多猫咪主人解决实际问题。
“猫科医疗相比狗科更为复杂,因为猫的疾病比较隐秘,需要更缜密的思路和更深入的了解。
猫科医生需要熟练掌握内外科技术,同时也需要不断总结临床经验,并对猫的物种特性、行为学等进行深入研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好猫科医疗。”
04
付出100%努力,只为给宠主信心
2009年,还不到三十岁的牛光斌医生,在临床上碰到了一个让他至今记忆犹新的病例。
一个近八十岁的老奶奶,带着她十三岁的猫咪,从郊区赶到了市内来找他看诊。
猫咪在另外一家宠物医院确诊了子宫蓄脓,虽然手术操作对医生来说并不困难,但是因为猫咪年纪大了,会有较大的麻醉和手术风险,就和老奶奶说猫咪有可能下不来手术台。
听了这话,老奶奶内心非常焦虑,因为对她来说,这只猫咪是她最好的伙伴和朋友。
当时老奶奶的眼睛出了问题,仅有一点视力,平时不怎么出门。这么多年以来,儿女因为工作忙碌很少陪在她身边,是这只从小养到大的猫儿一直在默默陪伴她。
老奶奶的女儿当时认识牛光斌医生,她非常了解猫咪对母亲的意义,也了解牛光斌医生的专业能力,所以为了让老人家更放心,让母亲来牛医生这里做手术。
接诊过程中,老奶奶不停地抚摸着猫咪,并没有表现出过分担心的情绪。但是当牛光斌医生从手术室出来,对她说完手术很顺利,不用担心这句话后,老奶奶直接给他跪了下去!
牛光斌医生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回过神来赶忙搀扶起老奶奶。
“老奶奶让我触动非常大,我哪能承受得起啊?那时候就真的能够体会到,猫咪对她来说,就像家人甚至是她自己的生命一样重要。
从那时我就觉得,我们的工作是非常有意义的。包括后来我们也会参与导盲犬的一些服务工作,更能感受到部分特殊人群对动物的依赖和情感。
所以我一直在努力提高自己的诊疗技术,目的就是能帮助更多的毛孩子和养宠家庭,给他们带来希望和快乐。”
在和老奶奶沟通的过程中,牛光斌医生对她说,他了解猫咪对她来说有多么重要,而且自己是外科出身的,这个手术对他来讲并不是很困难,他也会在麻醉上做好万全的准备,一定会付出百分百的努力去尽力治好猫咪。
听了这些真诚的话语,老奶奶算是放下心来,对他产生了信任。
牛光斌医生认为,作为一名医生,无论是人医还是动物医生,因为看到过太多医患纠纷,所以在和病患沟通的时候,会非常谨慎小心,这完全能够理解。
但人都是将心比心的,医生和病患之间始终应该站在同一战线,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疾病。
所以在沟通的过程中,医生要给到宠主自己会付出百分百努力去救治动物的决心,尽量给他们信心,让他们放心。
牛光斌医生表示近些年来国内的宠物医疗行业发展迅速,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必须不断向国外成熟的经验和前辈学习,这样才能紧跟时代步伐,取得更高的成就。
他希望未来中国兽医能有越来越多的话语权,也希望能通过一些大型会议和舞台,展示中国兽医的良好的形象和专业度。
一个人的力量是薄弱的,大家结合起来的力量是庞大的。他也希望发挥自己的作用,继续做好行业社团工作,调动起大家的激情,营造一个好的学术交流氛围,并搭建一个上下游之间合作的平台,让更多的兽医接触到又新又好的产品、技术和方法,助力大家稳步快速成长。
今日精彩课程推荐
合理的外部治疗,往往能直接、快速地缓解症状,但如果选择不当也会有皮肤药物副反应的风险。本节课程将带你了解外部治疗的本质,包括各种药物的剂型、成分及作用以及如何合理选择外部治疗方案,让皮肤病的治疗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