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科学与技术》形考任务参考答案电大之家

1.科学认识发生和发展的动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存在于科学外部的,是社会的经济发展需要;二是存在于科学内部的,是科学认识本身的

2.原子核的半径约为

m。

3.基因是含特定遗传信息的核苷酸序列,是遗传物质的

功能单位。

4.当今新材料发展有以下特点:

、智能型材料的开发、少污染或不污染环境、能再生、节约能源、长寿命等等。

5.作为高等动物的人类大约出现在

万年前。

答案是:

1.逻辑(规律)

2.10--14

3.最小

4.结构与功能相结合

5.300

计算机与我的工作、生活。(800字以上)

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是地壳、地幔和

海沟

地貌

内核

地心

答案是:地心

1953年,美国沃森和英国克里克利用X射线衍射技术确立了

的分子模型。

DNA双螺旋结构

细胞

蛋白质

核酸

答案是:DNA双螺旋结构

工业革命起始于

19世纪初

20世纪中叶

21世纪

18世纪后期

答案是:18世纪后期

读《居里夫人》心得体会

全球主要环境热点问题是温室效应、酸雨和

臭氧层破坏

火山爆发

洪涝灾害

沙尘暴

答案是:臭氧层破坏

简述大爆炸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宇宙大爆炸的过程。

“宇宙大爆炸理论”是现代宇宙学中最著名、也是影响最大的一种学说,它是到目前为

止关于宇宙起源最科学的一种解释。大爆炸理论的主要观点是认为整个宇宙最初聚集在一个“原始原子”中,然后突然发生大爆炸,使物质密度和整体温度发生极大的变化,宇宙从密到稀、从热到冷、不断膨胀,形成了我们的宇宙。最初那次无与伦比的爆发就被称为大爆炸,这一关于宇宙起源的理论则被称为宇宙大爆炸理论。(8分)

根据大爆炸宇宙学模型的观点,宇宙演化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宇宙的极早期;第二个阶段是化学元素形成阶段,大约经历了数千年;第三个阶段是宇宙形成的主体阶段。(7分)

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19世纪的下半叶,马克思在考察了近代欧洲科学技术发展和产业革命的历史以后,提出了生产力包括科学技术的著名论断。邓小平同志坚持马克思主义,进一步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邓小平同志的论断强调了在现阶段科学技术不仅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当今,高科技及其产业不仅可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而且高科技领域的每一个突破都会带动一大批新产业的建立,深刻地改变着传统产业的技术面貌。因此,两者的关系应该是指数规律,即:物质生产力=(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管理+……)高科技。显然,这是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最直观描述。(15分)

(2)科学技术进步改变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18世纪中叶产生的蒸汽技术革命,导致了人类社会的第一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以电能的开发和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电力技术革命,在世界范围展开了新的工业革命的浪潮。20世纪下半叶,以微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工程和新材料为核心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已经拉开帷幕,科技进步对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比过去显得更加强烈。科学技术革命的迅速发展的另一方面,也改变着人的生活方式。在科学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改变着人的知识能力,创造了现代文明。导致了整个人类的生活方式发生着深刻的改变。(15分)

科学发展的内部和外部因素是什么?

答:科学认识发生和发展的动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存在于科学外部的,二是存在于科学内部的。

(1)科学认识发展的外部动因

恩格斯曾经指出:“经济上的需要曾经是,而且越来越是对自然界的认识进展的主要动力

般地说,在19世纪中叶以前,科学是落后于生产和技术的,它的发展是在生产需要的推动下进行的。而从19世纪下半时以后,科学理论研究不仅走在技术和生产的前面,还为技术和生产的发展开辟了各种可能的途径。进入二十世纪以后,现代科学产生了空前的先行作用,科学变成了超越一般技术进步的因素。

(2)科学认识发展的内部动因

科学作为系统化的理论知识体系,有其自身的不盾运动和继承积累关系。科学发展的内部矛盾运动是它的内部动力它表现为:

1)新事实和旧理论的矛盾

2)各种不同观点、假说和理论的矛盾

在一定条件下,能产生电阻趋近于零现象的材料,称为

答案是:超导材料

宇宙

宇宙是天地万物,是广漠空间和其中存在的各种天体以及弥漫物质的总称。

你如何理解“人和环境和谐相处”的思想?(15分)

人与自然的不和谐,产生了环境问题。说到底,环境问题的实质就是发展问题。虽然世界各国发展阶段不同,经济结构、产业政策和环境政策不同,所面临的环境问题也是不一样的。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个良好的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要建立起一种既协调、又演进的关系,这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

人类应当享有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过着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的生活,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也不损害、削弱子孙后代的生活权力。这种思想是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观。可持续发展是指社会、经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以及长期延续的发展,它是一种健康的、公正的发展。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营造“合理、优化、有序、文明”的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既满足当代人不断增长的需求,又泽及后代并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基因表达

基因表达就是遗传信息表现为生物性状的过程。

试叙述大爆炸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宇宙大爆炸的过程。

答:“宇宙大爆炸理论"是现代宇宙学中最著名、也是影响最大的一种学说,它是到目前为止关于宇宙起源最科学的一种解释。大爆炸理论的主要观点是认为整个字宙最初聚集在一个“原始原子"中,然后突然发生大爆炸,使物质密度和整体温度发生极大的变化,宇宙从密到稀、从热到冷、不断膨胀,形成了我们的宇宙。最初那次无与伦比的爆发就被称为大爆炸,这一关于宇宙起源的理论则被称为字宙大爆炸理论。根据大爆炸宇宙学模型的观点,宇宙演化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二个阶段是化学元素形成阶段,大约经历了数千年。化学元素从这一时期开始形成。中子和质子开始核聚变过程,所有的中子迅速合成到由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构成的氦核中,余下的质子就成了氢原子核。这一时期还合成了其它轻元素,如氘、氚、锂、铍、硼等,此时宇宙间的物质主要是这些比较轻的原子核和质子、电子、光子等,光辐射很强,但没有星体存在。

第三个阶段是宇宙形成的主体阶段。这个阶段,物质的微粒相互吸引、融合,形成越来越大的团块。又过了几十亿年,中性原子在引力作用下逐渐聚集,先后形成了各级天体。气体逐渐凝聚成星云,并逐渐演化成星系、恒星和行星,再进一形成各种各样的恒星体系,成为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五彩缤纷的星空世界。在个别天体上还出现了生命现象,人类也终于在地球上诞生了。

简述科学认识发展的动因。

科学认识发生和发展的动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存在于科学外部的,二是存在于科学内部的。

(1)科学认识发展的外部动因(8分)

恩格斯曾经指出:“经济上的需要曾经是,而且越来越是对自然界的认识进展的主要动力

一般地说,在19世纪中叶以前,科学是落后于生产和技术的,它的发展是在生产需要的推动下进行的。而从19世纪下半叶以后,科学理论研究不仅走在技术和生产的前面,还为技术和生产的发展开辟了各种可能的途径。进入二十世纪以后,现代科学产生了空前的先行作用,科学变成了超越一般技术进步的因素。

(2)科学认识发展的内部动因(7分)

科学作为系统化的理论知识体系,有其自身的矛盾运动和继承积累关系。科学发展的内部矛盾运动是它的内部动力。它表现为:

1)新事实和旧理论的矛盾

分子生物学诞生的标志是

DNA

双螺旋结构的分子模型的确立

染色体复制

核酸组成

遗传因子

答案是:DNA双螺旋结构的分子模型的确立

1996年,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多利面世,这是世界上首次利用

技术而培养出的克隆动物。

细胞融合

细胞核移植

细胞膜嫁接

细胞培养

答案是:细胞核移植

安全炸药的发明者

牛顿

诺贝尔

爱因斯坦

达默

答案是:诺贝尔

世界上第一个提出集成电路思想的人是

答案是:达默

简述生物技术的安全性问题。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基因污染,基因污染是指在天然的生物物种基因中掺进了人工重组的基因,并且这些外来的基因可随被污染的生物的繁殖而得到增殖,再随被污染生物的传播而发生扩散,因此,基因污染是一种非常特殊又危险的环境污染。(5分)

(2)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关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目前尚无定论,因此,用转基因生物生产的转基因食品和药品要进入市场,必须进行消费安全评估。(5分)

(3)基因治疗的不确定性,以目前的技术水平,基因治疗有较大的不确定性。(3分)

此外,还存在异种移植的危险性、生物武器的恐慌等种种安全性问题。(2分)

计算机病毒

计算机病毒是仿造生物病毒建立起的概念,它是指可以制造故障的一段计算机程序或一组计算机指令。

简述你对网络道德问题的看法。(15分)

答:(1)网络道德失范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网络的“个人性在真实的社会,个体的人一举-动都在众人的“监视”之下,人们要顾及自己的身份、地位、角色,所以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了自觉和不自觉的约束和控制,这就是道德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然而人们在网上的时候,人与人之间存在距离,只能靠所提供的信息来相互认识和理解,基本上无法约束个人的行为。这种极端个人化的境况,容易使人暴露出自私、贪婪、欺骗的本性。

(2)网络道德失范的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网络的“虚拟性”。当人们卸去了现实生活中的粉饰,再把自己的身心投入到虚拟的世界时,人们是以一种匿名的方式出现在网络社会上的,容易淡忘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网络的虚拟性,给子我们充分想象的空间的同时,也给与各种欲望的膨胀留下了一片的“天土”。于是,-切在现实社会中视为离经叛道、另类甚至卑鄙龌齪的事都可以在网上为所欲为,大放厥词。

(3)网络道德的问题也折射出真实社会的问题,社会上的种种道德问题在网络中都有表现,只不过由于约束的松懈,得到不同程度的放大而已。

(4)网络道德失范特别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成长。青少年处于成长期,对于是非的判断力和自我约束能力十分薄弱,相当一部分生活在网络中的青少年存在双重人格的倾向。青少年学生较难完全协调好网上与网下的关系,他们对自己在现实社会与网络社会的道德要求不一样,实行的是双重道德标准。

(5)要解决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必须从几个方面考虑:第,建立符合网络特性的网络社会的道德规范;第二,加强真实社会的道德建设:第三,提高每个人自身的道德修养。

细胞全能性

细胞的全能性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的潜能。

1.科学是技术发展的

基础,技术是科学发展的手段,他们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转化。

2.一般认为,我国的高新技术群是

、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和海洋技术。

3.工业革命的标志是

的使用。

4.板块构造说的理论是在

学说、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的。

5.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布了一份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首次提出了

的概念。

1.理论

2.生物技术

3.蒸汽机

4.大陆漂移

5.“可持续发展”

1.科学与技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科学是技术发展的理论基础,技术是科学发展的

2.高新技术通常是具有突出的社会功能及极高的经济效益,以最新的

为基础,具有重要价值的技术群。

3.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是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和

4.工业革命的标志是

1.手段

2.最新的信息技术

3.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4.蒸汽机的使用

简述现代化学发展的特点。

答:研究层面由由宏观向微观发展;

研究方法由定性向定量发展;

研究对象由静态向动态发展:

研究结果由描述性向推理发展。这些特点表明了现代化学总的发展趋势是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一方面,在高度分化的趋势下,现代化学从自身产生了很多新的化学学科分支,如:无机固体化学、配合物化学、分子动力学等。另一方面,化学又与其他自然科学相互渗透交叉,产生了一系列新的边缘科学,如:量子化学、核化学、生物化学、地球化学等。

物质生产力与高科技的关系式

物质生产力=(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管理+……)高科技

1.全球主要环境热点问题是温室效应、酸雨和

2.我国环境的基本情况是

相当严重。

3.环境科学是研究自然环境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环境质量

,环境质量

和环境质量

的科学。

4.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布了一份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首次提出了

1.臭氧层破坏

2.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3.变化规律

4.可持续发展

论述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答:通常科学和技术总是共同存在于一个特定的范围内,这是因为两者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它们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科学是技术发展的理论基础,技术是科学发展的手段。

科学常常可以启发我们提出新的、以前没有想到过的事物特性,进而导致新技术的产生。反过来,技术也为科学提供了眼睛、耳朵和一部分肌体,扩展了人的触觉、听觉和感觉。例如,电子计算机使气象研究、人口统计、基因结构研究和其他以前不可能进行的复杂系统的研究取得巨大进步。对某些工作来说,技术是科学的基础。例如测量、数据收集、样本处理等等,人们运用技术,发明了越来越多的新仪器和新技艺,进而推动了各方面的科研研究。技术不仅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工具,而且还可以激励理论研究动机并提供方向。例如基因工程技术促进了绘制整个人类脱氧核糖核酸基因构造的工作,这项技术不仅提供了绘制基因结构的理由,也使绘制工作成为可能。

随着现代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的兴起,科学与技术近来越趋向一体化。技术变得越复杂,与科学的联系就越紧密。在某些领域,例如,固体物理学(包括晶体管和超导体),由于研究物质的能力和制造物质的能力相互依赖,以至于人们不可能把科学和技术截然分开。现代技术的发展也越来越依赖科学的进步,许多新兴技术尤其是高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就直接来自现代科学的成就。总之可以认为科学是技术的升华,技术是科学的延伸。科学与技术的内在统一和协调发展已成了当今“大科学"的重要特征。

自然界中一切物体的相互作用,都可以归结为四种基本的相互作用,即引力、弱力、电磁力和

相互作用。

分子力

结合力

强力

地磁力

答案是:强力

简述宇宙的未来。(15分)

简述生物技术的定义与范围。

答:生物技术也成为生物工程,它是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等的理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个综合性技术体系。生物技术可分为传统生物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两大类,传统生物技术是应用发酵、杂交育种等传统的方法来获得需要的产品,现代生物技术是以生物化学或分子生物学方法或分子生物学方法改变细胞或分子的性质而获得需要的产品。这也是我们一般所认为的生物技术。随着显微镜的发明和微生物的发现,二战期间抗生素的特殊需求,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现代生物技术的雏形逐步形成,20世纪70年代DNA体外重组的成功,标志着现代生物技术的正式诞生。根据操作的对象和技术,现代生物工程一般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和蛋白质工程,其中,基因工程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技术。

基因是含特定遗传信息的核苷酸序列,是

的最小功能单位。

氨基酸

遗传物质

答案是:遗传物质

核能

核能是在原子核变化过程中,从变化前后原子核质量亏损的质量差转化来的能量。

核力

原子核中核子之间存在的作用力。

为什么说核能是高效、清洁和安全的能源?

答:核能是高效的能源,千克天然铀所能够发出的电量是同量木材,煤,石油等燃料所发电量的

万倍以上,也是太阳能,水能等天然能源发电量的万倍以上。核能是清洁的能源,一座的核电站每年卸出的燃烧后的乏燃料所产生的污染要比一座同功率的燃煤电站所产生的污染要小得多。当然,由于核电站的乏燃料都是放射性元素,处理时要解决特殊的科学技术问题。但总量少、总容积小是其基本特点。

核能是安全的能源,核电站和原子弹所用的核燃料浓度不同,工作原理不同,不会发生类似原子弹的爆炸现象:核电站的乏燃料中的放射性物质被层层包围在包壳,压力壳和安全壳三道屏障内,不会释放出来危害人类和生物。历史上的美国三里岛事故和前苏联(乌克兰境内)切尔诺贝利事故,是由于人为的操作不当造成的,总结这些经验教训,核电站的安全乃是有充分保证的。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相信核电是高效,清洁和安全的能源

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和要求有哪些?(10分)

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双刃剑”的说法?(15分)

1.原子核

2.核能

3.纳米材料

4.超导材料

5.细胞全能性

6.基因工程

1.原子核是原子中非常小的核心部分,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与正电荷。

2.核能是由原子核的变化释放出的能量。

3.纳米材料就是用特殊的方法将材料颗粒加工到纳米级(10-9米),再用这种超细微粒子制造人们需要的材料

4.超导材料是能产生电阻趋近于零现象的材料,称为“超导材料

5.细胞全能性是在多细施生物中每个体细惠的细胞核具有个体发有的全部基内,只要条件许可,都可发育成完整的个体。

6.基因工程又称为重组DNA技术,是按着人们的科研或生产需要,在分子水平上,用人工方法提取或合成不同生物的遗传物质(DNA片段),在体外切割,拼接形成重组DNA,然后将重组DNA与载载体的遗传物质重新组合,再将其引入到没有该DNA的受体细胞中,进行复制和表达,生产出符合人类需要的产品或创造出生物的新性状,并使之稳定地遗传给下一代。

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0分)

答: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它既促进了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又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白然环境造成冲击和破坏,它具有两重性。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现代物质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和最主要的推动力量。如今,高科技及其产业不仅可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而且高科技领域的每个突破都会带动大批新产业的建立,深刻地改变着传统产业的技术而貌。因此,许多学者赞同如下的描述公式:物质生产力二(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管理....高科技。

(2)科学技术进步改变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

工业革命、电力革命在历史上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如今信息技术、生物工程和新材料为核心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比过去显得更加强烈。科学技术的进步影响人的生活方式,导致了整个社会人际关系发生着深刻的改变。

(3)科技革命与自然环境的冲击和破坏

随着人类开发利用白然界的能力不断增强、规模不断扩大,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日益膨胀,对自然的索取更加变木加厉。在过去百多年中,人类大规模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不仅直接消耗大量资源,还把大量的废弃物返还自然,使自然环境日益恶化。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破坏、海洋污染等等现象接踵而来。被人类破坏的环境又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条件产生不利的影响和严重后果。现在,我们必须对科技发展的模式进行深刻的反省。

(4)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人类必然的选择

人类是自然的产物,地球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唯-场所。人类在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必须关心自然和爱护自然,学会使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处于和谐发展的状态。因此,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人类必然的选择。

1.在“朋友圈”做一调查,说明生物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至少3例,800字以上)

2.高科技新材料给生活带来的两面性

科技改变了一切,大到

一个国家,小到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它改变了人类的历史,使人们迈向更高的文明,我们应该感谢它,但是当人们在享受科技带来的巨大好处的同时,也逐渐意识到科技是一枚双刃剑。二科学技术给人类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科技同样也是一把双刃剑。我们感谢科技丰富了我们的生活,提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但我们也无法阻挡科技负面影响的产生。现代科技给我们提供了我们所需求的东西,而沉溺其带来的便利使我们失去了很多选择的机会和能力,依赖其飞速的发展也使我们成为了现代科技的一部分,被工具化和模式化。要说对人远在大洋彼岸的家人也马上能知道。

一个国家,小到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它改变了人类的历史,使人们迈向更高的文明,我们应该感谢它,但是当人们在享受科技带来的巨大好处的同时,也逐渐意识到科技是一枚双刃剑。二科学技术给人类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科技同样也是一把双刃剑。我们感谢科技丰富了我们的生活,提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但我们也无法阻挡科技负面影响的产生。现代科技给我们提供了我们所需求的东西,而沉溺其带来的便利使我们失去了很多选择的机会和能力,依赖其飞速的发展也使我们成为了现代科技的一部分,被工具化和模式化。要说对人事情,走上犯罪的道路;长期上网会引发青少年网络孤独症,人

际情感淡漠,对现实社会产生不认可甚至逃避的心理,诱发青少

由无数恒星和星际物质构成的巨大集合体称为

星系

星际

星云

星空

答案是:星系

支持宇宙大爆炸理论的依据有

、微波背景辐射、宇宙元素的丰度、宇宙的年龄等等。

星系绿移

星系黄移

星系红移

星系兰移

答案是:星系红移

1.宇宙中最主要天体类型是

2.板块构造说的理论是在

学说、

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的。

3.世界上第一个微处理器是

,诞生于

年。

4.世界上第一个提出集成电路思想的人是

1.恒星星云

2.大陆漂移海底扩张

3.Intel40041971

4。英国科学家达默

目前生物技术的应用主要在哪几个方面?试举例三个方面。

答:伴随着生命科学的新突破,现代生物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农牧业、医药、环保等众多领域,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生物技术在材料方面的应用材料是一个社会经济

建设的重要支柱之一,,通过生物技术构建新型生物材料,是现代新材料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一。首先,生物技术使一些废弃的生物材料变废为宝。其次,生物技术为大规模生产一些稀缺生物材料提供了可能。例如,蜘蛛丝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其强度大约是钢材的5倍,而可塑性比钢材高30%,可用于生产防弹背心、

降落伞等轻而坚固的用品,但是我们无法像养蚕样饲养蜘蛛而获得大量的蜘蛛丝。美国怀俄明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将编码蛛丝蛋白的基因转入细菌获得表达,产生的蛛丝蛋白与蜘蛛丝中的蛋白质相同,有可能通过发酵途径大量生产。而加拿大研究人员将

蛛丝蛋白的基因在

山羊的乳腺细胞中成功表达,这种转基因山羊产出的奶便含有了能制造蜘蛛丝的蛋白质,然后利用特殊的溶剂,就可以从羊奶中“抽出”连续不断的纤维,这种纤维在机械强度上可以和真正的蜘蛛丝媲美。因此,用这种“活体生物反应器”同样有可能大量生产优质的“蛛丝蛋白10生物技术在能源方面的应用能源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动力。能源分为不可再生能源(如石油、天然气、煤)和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生物技术一方面能提高不可再生能源的开采率,另一方面能开发更多可再生能源,因而生物技术与能源的研究及开发备受世界各国的重视。首先,生物技术提高了石油开采的效率。在石油开采过程中,石油通过油层的压力自发地沿着油井的管道向上喷出,但通过这种方式开采到的油量只

有油田总储量的1/3左右。二次采油常用的方法是强化注水以提高油层的压力,此外,也利用微生物进行二次采油。微生物在油层中发酵产生大量酸性物质,降低了原油的粘度,使其容易流动,微生物还可产生气体,增加地层压力,这两方面都提高了采油率。美国德克萨斯州一口40年井龄的油井中,加入蜜糖和微生物混

害虫产生了抗药性,而且污染了环境,用基因工程方法培育出的抗虫害作物,不需施用农药,即提高了种植的经济效益,又保护了我们的环境。(2)畜禽生产生物技术用于畜禽生产的目标,

地球外部圈层结构

地球外部圈层结构指地球外部离地表平均800千米以内的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1.臭氧层破坏

2.物质生产力表达式

3.自然

4.可持续发展

1.臭氧层破坏:是指高空25千米附近臭氧密集层中身氧被损耗、破坏而稀薄的现象。

2.物质生产力表达式:物质生产力=(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管理+..)X科学技术或物质生产力=(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管理+...)高科技

3.自然:天然,非人为也。广义指具有无穷多样性的一切存在物,与宇亩、物质、存在、客观实在等范畴同义,包括人类社会。

4.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换句话说,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1.原子的范围是________m。

2.原子核的范围是________m。

3.夸克的的范围________m。

4.原子能释放的方式有三种,分别是原子核衰变、________、原子核聚变。

5.在原子能三种释放形式中,其中利用最多是________?

6.核电站是利用________反应所放出的核能,驱动汽轮发电机组进行发电的设施。

7.三大合成高分子材料是塑料、合成纤维、

8.分子生物学诞生的标志是

9.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是

10.核酸的基本单位是

1.10-10

2.10-14

3.10-20

4.原子核聚变

5.核裂变

6.核聚变链式

7.合成橡胶

8.DNA螺旋结构的分子模型的确立

9.氨基酸

10.核氨酸

当代新材料发展方向是什么?

答: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总是不断地对材料提出新的要求。当今新材料的发展有以下几点:

1.结构与功能相结合,人们开发一种新材料,首先要求材料具有结构上的作用,其次还要求具有特定的功能或者具有多功能,2.智能型材料的开发,所谓智能型是要求材料本身具有一定的“感知”也就是具有自我调节和反馈的能力,犹如具有模仿生命体系的作用,即具有敏感又有驱动的双重功能。

3.少污染或不污染环境。新材料在开发和使用过程中,甚至费

弃后,应尽可能少的对换及产生污染。

4.能再生。为了保护和充分利用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开发可再生

总之新材料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的创新过程,在新世纪里,我们要加强材料科学的基础研究,依托新理论、新构思、新设想、新工艺,创造更多、更新的材料,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目前生物技术的应用主要在哪几个方面试举例三个方面。

简述电力革命的意义。

电力革命是继工业革命之后的第二次技术革命,它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进步。首先,电力革命在工业革命的基础上,再次大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电能为动力,有效促进了生产过程的机械化和自动化,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使社会生产力呈直线上升。(5分)

再次,电力革命在工业革命中建立起来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电力、电子、化学、汽车、航空等一大批技术密集型产业兴起,使生产更加依赖科学技术的进步,技术从机械化时代进入了电气化时代。(5分)

计算机语言

计算机语言就是一套计算机能识别的指令系统

高新技术通常是具有突出的社会功能及极高的经济效益,以最新的

答案是:科学发现

新技术革命的意义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新技术革命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对整个社会的影响(10分)

其他高新技术也同样改变了世界图景。材料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新材料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将加速社会发展的进程;生物技术的进展,使人类获得了主动创造新生物和新生命的创造力;新能源技术将解决困扰人类社会的能源危机;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的发展,标志着人类社会从被束缚于地球表面的“地球公民时代”,进入一个陆海空立体新时期。

(2)对世界经济的影响(10分)

新技术革命对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新技术革命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新技术革命通过对社会生产力各要素的变革,充分体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另一方面,新技术革命使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新技术革命推动了传统产业部门的改造,使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迅速崛起,并且推动了第三产业(通信、运输、商业、金融等服务性行业)迅速发展。总体来说,新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使世界经济的运行进入了知识经济的时代。

(3)对人类生活的影响(10分)

现代传媒手段的普及和推广,加强了人们的社会联系,互联网络更加扩大了人们交往的范围和信息交流的速度,使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关系更加密切并日趋一体化;

机械化、自动化和智能化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导致社会生活和业余活动内容及结构的变化;

家庭电气化和家务劳动自动化,从而改变了人们的家庭生活方式。

总之,新技术革命为人类生活提供了先进而高质量的物质条件。

新技术革命的成果还对人类的传统观念带来巨大的冲击和挑战。人们的伦理观念、价值观念和需求观念也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变化。与此同时,人们的思维方式从封闭走向开放,从一维走向多维,从单层次走向多层次多角度,从片面走向全面,人们视野将变得更开阔。人类还将更加重视创造性思维,富于创新精神。

新技术革命的发展一方面扩大了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领域,提高了人类向自然作斗争的能力,从而把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推进到一个前人所无法想象的新高度;另一方面也带来一系列棘手的社会问题,如:生态环境的恶化、自然资源和能源的过度消耗以及核灾难的威胁,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将使人类的处境受到越来越严重的困扰。

材料是人们用来制造有用物品的各种

元素

分子

物资

原子

答案是:物资

1.星系

2.地球圈层结构

3.CPU

4.计算机病毒

1.星系:也叫恒星系,星系是有千百亿颗恒星以及分布在它们之间的星际气体、宇宙尘埃等物质构成的、占据了成千上万光年空间距离的天体系统

2.地球圈层结构:地球的圈层结构是指从它的核心到外部由不同的圈层构成,每个圈层都有各自的物质成分、物质运动特点和物理化学等性质,厚度也各不相同。这些都以地心为共同的球心的同心圈层,分为外部圈层(大气、水、生物)和内部圈层(地壳、地幔、地核)

3.CPU:通常将运算器和控制器合起来称为中央处理器,简称CPU(中央处理单元),CPU是整个计算机系统信息控制和加工的核心。

4.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是指可以使计算机系统产生故障的一段程序或一组计算机指令。它可以在计算机系统之间复制、扩散和传播并造成大面积的计算机系统的破坏,犹如生物病毒使生物染病一样,故命名之。

调查自己学校或居住小区的自然环境状况,写一篇调查报告。(800字以上)

我们天天生活在社区里,但对它的环境和遭到的破坏有多少了解呢,我们该如何来保护我们居住的社区的环境,通过调查分析对社区的生态环境作出正确的评价,并提出积极有效的建议。此次调查范围是所在社区各街道,垃圾处理点,人群聚集点。调查方法是实地调查,问卷调查。

在非城镇地区,则可理解为村及农村人口相对集中的区域。本文的社区调查对象

是城镇居民小区。

环境是指与人类生存、发展有密切关系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主要有空气、

水、阳光、土壤、动植物等等,我们天天生活在这些自然因素之中,和它们息息

围的空气、水面、植物、风景名胜、城镇、乡村及配套的商业、服务、交通、医

疗、学校等设施。生态是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生态环

境也就是生物的生存环境,即影响生态系统发展的各种因素,如气候条件、地理

条件、土壤条件、生物条件及人为造成的诸如对空气、水、植被等的影响。

在调查中,我发现以前的随处可见垃圾现象明显减少,但不完全排除,在便

道上依稀可见有小包装袋,很多是由居民行走时乱丢弃的,有的居民把自家垃圾

装入一个大的塑料袋中放在指定外位置,等社区清洁工来处理,我们不得不承认

这是种好方法。但往深处思考,也就不难发现问题的所在之处,食物腐蚀很容易招引来苍蝇,而且会发出刺鼻的臭味,影响整个社区的形象。不少居民对绿化建设持有满意态度,但也有极个别居民对所居住区域不满,居委会管理不当,只顾形式不顾质量的情况大有人在。噪声污染也需要及时解决。现在很多社区都有健身器材,按耐不住爱玩的心理的孩子们会在饭后集中去健身处,也就无法避免大声喧哗,其实他们已造成了噪声污染。100户社区居民中对环境保护认为很满意的占3.03%;满意的占35.35%:般的占41.41%;不满意的占19.19%;很不满意的占11%。不满意理由,认为污水处理不彻底的占37.14%:垃圾没进行无害化处理的占14.29%:公共场所放养宠物的占48.57%。

原子能释放的方式有三种:原子核衰变、原子核裂变和

答案是:原子核聚变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它的核心内容是什么?你是如何体会的?

(1)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布了一份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人类应当享有与自然和谐的方式,过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的生活权利,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也不损害、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可持续发展是指社会、经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以及长期延续的发展,它是一种健康的、公正的发展。(10分)

(2)其中心思想可以表述如下: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这种发展应是不断满足当代人和后代人的生产、生活和发展,以及他们对于物质、能量、信息和文化的需求。

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是“公平”,这种公平体现在代际之间用公平的原则,去使用和管理属于全人类的资源和环境,每代人都要以公正的原则担负起各自的责任,当代人的发展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发展为代价。

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合作”,在国际社会和地区际之间应体现均富、合作、平等的原则,在空间范围内,缩短同代人之间的差距,不应造成物质上、能量上、信息上乃至心理上的鸿沟,以实现“资源—生产—市场”内部之间的协调和统一。

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是“协调人类社会要营造“自然—社会—经济”支持系统适宜的外部条件,使得人类生活在一种更严格、更有序、更健康、更愉悦的环境之中。(10分)

(3)可结合近几年频发的自然灾害,谈谈自己的感想。(10分)

1.科学

2.技术

3.电力革命

4.新技术革命

1.科学是反应客观事物本质和运动率的知识体系,是人们分析研究事物的一个探索过程,是一项全社会的事业。

2.技术是为某一目的共同协作组成的各种工具和规则体系,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各种工具、方法和技能。

3.电力革命是指19世纪后半叶到20世纪初,发生的以新的电能(代替了燕汽动力)开始作为主要的能源形式支配社会经济生活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变革。

4.新技术革命是20世纪开始,信息技术作为新技术革命的先学与核心,协同其他高新技术:格人类社会带入信息时代的技术革命。

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是

、水圈和生物圈.

矿物圈

地质圈

微生物圈

大气圈

答案是:大气圈

爱因斯坦质能关系式说明了什么?

答:爱因斯坦在关于狭义相对论的第=篇短文中论述了质量与能量的关系△E=(△m)c式中的E为能量,m为质量,c为光速。光的速度为c=3X10km/s,是一切物质运动速度的最大极限。从公式中可以看出,,物体的能量每增加△E,相应的惯性质量也必定增加△m=△E/c;反之,每减少△m的质量,就意味着释放出△E=(Am)C的巨大能量。也就是说:质量与能量是等价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少量的质量能够转换为十分巨大的能量。这是一个惊天动地的理论,它揭开了宇宙的一个巨大奥妙,为核能的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因此,这质能关系公式被后人称为“改变世界的方程”

简述爱因斯坦质能关系式及其意义。

爱因斯坦在关于狭义相对论的第二篇短文中论述了质量与能量的关系

△E=(△m)c

式中E为能量,m为质量,c为光速。光的速度为c=3×10km/s,是一切物质运动速度的最大极限。(8分)

从公式可以看出,物体的能量每增加△E,相应的惯性质量必定增加△m=△E/c;反之,每减少△m的质量,就意味着释放出△E=(△m)c的巨大能量。也就是说:质量与能量是等价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少量的质量能够转换为十分巨大的能量。这是一个惊天动地的理论,它揭开了宇宙的一个巨大奥妙,为核能的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因此,这一质能关系公式被后人称为“改变世界的方程(7分)

纳米材料

纳米材料就是用特殊的方法将材料颗粒加工到纳米级(

10-9

),再用这种超细微粒子制造的材料。

材料

材料是人们用来制造有用物品的各种物质。

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是

技术。

微电子

纳米

超导

生物

答案是:微电子

光纤通信利用光纤来传送

信号,它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通信方式。

机械

答案是:光

简述

新材料发展的方向。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总是不断地对材料提出新的要求。当今新材料的发展有以下几点:

(1)结构与功能相结合。即新材料应是结构和功能上较为完美的结合。(3分)

(2)智能型材料的开发。所谓智能型是要求材料本身具有一定的模仿生命体系的作用,既具有敏感又有驱动的双重的功能。(3分)

(3)少污染或不污染环境。新材料在开发和使用过程,甚至废弃后,应尽可能少地对环境产生污染。(3分)

(4)能再生。为了保护和充分利用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开发可再生材料是首选。(2分)

(5)节约能源。对制作过程能耗较少的,或者新材料本身能帮助节能的,或者有利于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的新材料优先开发。(2分)

(6)长寿命。新材料应有较长的寿命,在使用的过程中少维修或尽可能不维修。(2分)

科学与技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科学是技术发展的理论基础,技术是科学发展的

THE END
1.高中物理课程标准[雨花台中学](三)在课程内容上体现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 高中物理课程在内容上应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加强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及科技发展的联系,反映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成果和新的科学思想,关注物理学的技术应用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和对社会负责任的态度。 http://www.yhtzx.net/xkjs/wljyz/wljydt/cms/post-277272
2.山西农业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科目考试大纲8.温室降温方式依其利用的物理条件可分为哪几类? 六、设施湿度环境及其调控 1.设施内湿度环境有什么特点?如何对设施内湿度环境进行调节和 控制? 2.阐述设施蔬菜和果树的需水特点。 3.简述设施主要灌溉系统及其应用条件。 4.如何对温室滴灌和微喷灌系统进行设计? 5.简述设施栽培中地膜覆盖灌溉技术和农艺节水技术。https://mtoutiao.xdf.cn/kaoyan/202312/13554077.html
3....全国事业单位联考《职业能力倾向测验c类》真题及答案A.液态的水在冻结成冰的过程中密度会逐渐增加 B.从高密度水域驶向低密度水域时船吃水会减少 C.气象探测气球里所充气体的密度小于空气密度 D.同一支密度计漂浮在不同液体中所受浮力不同 8、小明同学对生活中发生的现象做出了相应的解释,其中解释正确的是: ...http://luzai.cn/html/12049.html
1.科技界动态这些新发明将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简介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科技的进步无疑是最显著的一面。最近的新闻摘抄展现了这一点,无论是人工智能、量子计算还是生命科学领域,都有着令人瞩目的创新和突破。以下是一些最近科技界动态中引起广泛关注的新发明,它们不仅改变了我们对技术的看法,也影响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首先,我们需要提到的人工智能(AI...https://www.jtofnfktyu.cn/xing-jia-shi-jiao/170099.html
2.释放巨大的威力科技革新如何重塑未来世界在当今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科技不断进步,带来前所未有的威力。以下六点讨论了科技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和世界。 科技创新的无限潜能 随着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领域的突破,我们正处于一个创造性爆炸期。这些创新不仅推动了工业革命般的变革,还赋予我们处理复杂问题、新发现解决方案的能力。这是因为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和实验,...https://www.0zlw2vgr.com/ke-yan-jin-zhan/328397.html
3.科技的翅膀人类智慧的无限跃进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科技创新的火花 当理论与实践交织在一起时,就产生了一种不可思议的力量——创新。这不仅是技术层面的飞跃,更是社会变革和文化演变的一部分。在工业革命中,以蒸汽机为代表的一系列发明,改变了生产方式;而后来的信息技术革命,则让计算机和互联网成为现代生活中的不可或缺之物。 https://www.gkmhatqkj.com/xing-ye-zi-xun/409840.html
4.科技发展的好处100条我来告诉你这些让人眼前一亮的变化你知道吗,科技的进步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从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觉,每一刻都因为科技而变得更加便捷和高效。今天,我就来告诉你这些让人眼前一亮的变化。 早晨第一件事,不用再点燃火柴或开启煤气灶,微波炉能快速烹饪你的早餐。 智能手机让我们随时随地与家人朋友保持联系,无论身在何处。 https://www.qoqyvmbk.cn/xing-ye-zi-xun/352412.html
5.物理《声的利用》教学设计(通用9篇)物理《声的利用》教学设计 篇1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参观或看录像等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获得社会生活中声的利用方面的知识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了解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进一步增加对科学的热爱 ...https://www.ruiwen.com/doc/1704914750.html
6.大学物理教学设计同时利用我国在这些领域取得的`伟大成就来增强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敬业精神和责任担当,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引领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总结拓展 结合当前复杂的国际局势,我国强大的科技保障了我国的和平和繁荣,也是世界和平...https://www.9136.com/jiaoyufanwen/jiaoxuesheji/171313.html
7.物理科技论文12篇物理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科学,与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有密切联系,物理定理、定律本身就是物理学家对自然界的现象通过假设、实验后总结出来的。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尽可能地联系实际的生产和生活,突出物理知识的实用性,使学生认识到物理学知识在生活、生产及一些高科技领域中的应用,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树立良好...https://www.unjs.com/lunwen/wuli/20220108093705_4650271.html
8.浅谈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性论文(通用10篇)摘要:当今社会是一个高科技的信息化社会,信息的传播方式在不断的改进,由人工传递到有线网络的传递,由有线网络到无线网络的传递, 随着网络日益成为各行各业快速发展的必要手段和工具,网络的安全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关键词:网络;信息安全;重要性 网络作为当前社会传输信息的一种重要工具和手段。其网络的安全性从本...https://mip.wenshubang.com/xinxianquanbiyelunwen/179638.html
9.上海音乐学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文评选活动通过对古今物理学成就的介绍,可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我国古代许多的物理学家,对物理发展有过很大的贡献,不少研究成果长期居世界领先地位。如在磁体和磁场一课中,讲到指南针的发明与应用,不仅在我国古代军事、生产、日常生活中起过重要作用,且对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世界的发展都有功绩。沈括在《梦溪笔谈》中,第一...http://www.zysy.edu.sh.cn/info/1036/1866.htm
10.大学物理高中论文范文(精选16篇)它能够培养出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能够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活跃、也能够使他们在适应科学发展的综合能力等方面得到显著的提高,是其他实践类课程不可替代。 因此,对当代大学生来说学好大学物理是非常的重要。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及应用,也意识到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在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中巨大作用,就是要加强对大学...https://www.rajj122.com/jiaoxuelunwen/wulilunwen/785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