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宠商业秘密:猫一生或消费20万,宠物医疗保险殡葬向人类看齐

一只猫的一生意味着什么?是十几年的寿命?是“铲屎官”们的幸福时光?当人们被萌宠外表所吸引的时候,宠物背后产业链发展壮大的速度与规模远超出一般人的想象力。

第一财经记者近期多方实地走访调研发现,一只名种宠物猫可以卖到7万元、去宠物医院看病动辄耗费数千元、也有为了繁育纯种猫而一年花费500万元的人……

在一只猫的背后,从繁育、食品、生活用品、零售、医疗、保险、洗护服务甚至到殡葬业都能掘金。《2021年中国宠物消费趋势白皮书》显示,2020年我国宠物行业市场规模接近3000亿元,未来3年行业将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复合增速预计可达14.2%,2022年养宠市场规模达3960亿,到2023年市场规模将达4456亿元。

年耗500万元的养猫人

猫的一生当然要从繁育出生开始。

穿着一身中式长裙,家里满屋子都是猫咪画像和摆件的钱正是一位有着20年养猫史的专业养猫人,她是ICE国际爱猫博览会创始人,也是一名纯种猫全品种裁判。

即便如此,也不能保证繁育出的猫一定是符合要求的,有些猫舍繁育出的宠物会存在先天性“失格”,比如“地包天”的长相或并非蓝眸的布偶猫等。如果是先天品相较好的猫狗则会去参加比赛,获奖后繁育人和参赛猫狗都会获得业内认可,继而身价倍增。

“纯种猫分为比赛级,繁育级和宠物级等。繁育级有时转让给业者、比赛级用于比赛、宠物级则会转让给爱猫人士。纯种猫的价格从数千元到数万元不等,要看品种和品相。”钱正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看起来纯种猫的价格不菲,那么繁育者是否赚到盆满钵满?

“不一定。就拿我来说,我最近刚转让出去的一只波斯猫价格是7万元。但其实我的投入更大,比如波斯猫的繁育量并不大,一年做两季,数量不多,但投入不小。一般猫舍,要进5~6只种猫,平均2万~3万元一只,要十几万到20万投入,然后繁育的地方、用品、食品和基础医疗等至少10万,参加赛事等都需要成本。每年可能要几十万到上百万元的投入。我此前每年要从国外引入种猫,加上国外的比赛等高费用投入,我一年的耗资一度在500万元。但是繁育是有风险的,未必每次都能繁育成功,我算了一下,20年来我的投入是大于收益的,整体亏损。”钱正给第一财经记者算了一笔账。

在江西省玉山县从事了10多年宠物销售的王明月大概一年能卖出40只猫狗,单只售价2000~3000元。

王明月销售的都是较为大众的猫狗品种,除此之外,还有一种猫狗养殖户,养殖的是比赛级宠物。王明月透露,单从国外引进一只珍贵血统的或者是比赛级的猫狗,就需要上万元。为了维持毛色的美观,它们用的沐浴露价格都是人使用的沐浴露价格的3、4倍。食物方面,普通的猫狗吃的是5元一罐的罐头,但赛级猫狗吃的罐头就不叫罐头了,而是人为加工出来的纯肉,还是限定特定部位的肉。至于盈利方式,王明月表示,一方面是靠比赛盈利。另一方面,若是比赛完了,有的养殖户也要靠出售宠物赚钱。

谈及近年来的疫情,王明月认为,对宠物行业还是有些影响。由于其销售的宠物是从外地运进县城进行售卖的,所以疫情有时候会让运输不太方便。此外,买的人可能也会少一点。在玉山县这个有着50万人口的小县城,大约有4家有一定规模的宠物店。王明月十几年的从业的经历让她觉得,在宠物行业还是服务与口碑比较重要,因为宠物服务的门槛并不是特别高,各家的差异化也不是很明显。

“星期宠物”的猫腻

正规宠物繁育人付出良多,疫情之下,生意也有所影响。但也有部分“黑心”商贩从中获取不菲利益。

有宠物业内人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猫狗市场今天的繁荣,与购买渠道变得多样化有关,特别是网络销售和宠物大卖场等形式的出现,直接拉低了宠物市场价格,加速了市场的繁荣,但也带来了一些新问题。因为对于大部分消费者来说,都是养宠的“门外汉”,也形成了一种信息的不对称。

不过在加好友后,店主报出的宠物价格却不再是网店标注的价格。有店主称网店所标注的价格仅为定金,而实际犬只的价格要比标注价格贵2~3倍;而另一家店主则表示,网店售价是一般犬只的价格,品质更高的价格则要比标价贵一倍,且表示销售并不会走电商平台,而是给卖家账户打款的方式。对于消费者最为关心的宠物健康问题,店主大多含糊其辞。在沟通中,店方均表示,自己销售的活体已经经过检疫和检查,收到犬只后可以再去医院做检查,但当被询问具体做了哪些免疫时,店方均没有正面回答。

上述业内人士表示,宠物活体买卖特别是犬类,目前还属于一种自发无序的状态,在一些农村的狗厂,繁殖户就是当地的村民,一般是笼养+人工授精的方式来繁殖小狗,狗贩在繁殖户处定期收购小狗,进行简单的驱虫和检疫就在网上销售。由于繁殖户的水平和卫生条件相差很大,狗的健康状况也很参差不齐。

这也而带来一系列问题,狗贩子在线销售为了招揽客户和应对竞争,不得不把价格压低,同时减少成本,也会存在以次充好的问题;而繁殖户出售小狗所得不多,也没有提高养殖质量和水平的动力。

第一财经记者还了解到,在宠物养殖和销售行业,存在蓄意售卖“星期猫”和“星期狗”的商家。所谓“星期猫”和“星期狗”,即买的时候,宠物非常精神且活泼,可是饲养几天就开始生病,严重的还会出现死亡。

北京萌宠世界商贸有限公司创始人陈建亮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宠物买卖方面市场空间很大,但也存在规范难的问题。如果要规范,最合理的方式是宠物贩子和养殖户签约,长期固定回收健康达标的猫狗,但这一模式就意味着要在前端养殖部分投入较大,宠物贩子的成本也更高;但在市场端,多数消费者在购买宠物活体时并无法简单分辨活体的健康程度,后者也很难量化,反而更多是在价格方面做比较。

北京云嘉律师事务所的赵占领律师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宠物买卖本质也是买卖合同法律关系,与其他普通货物买卖本质相同。只是因为宠物是活物,这种商品有其自身特性,容易携带病毒,不仅可能买回不久就生病甚至死亡,而且还可能有潜在动物疫情风险和公共卫生安全风险。所以买卖宠物也有一些特殊的规定和要求,比如需要取得检疫合格证、办理养狗证等。如果经营者明知所售宠物不仅未取得检疫合格证,甚至已经带有病毒,而刻意隐瞒,进而使得消费者误认为符合交易要求而购买,则这种情况下,经营者构成欺诈,依法需要承担退一赔三的法律责任。如果经营者交付时并不清楚宠物已经患病,虽不构成欺诈,但仍属于交付的商品存在质量问题,需要承担退货、退款及赔偿损失等法律责任。

萌宠的衣食住行

繁育和售卖环节过后,就是萌宠的生活阶段了,作为宠物,它们的消费可不仅是吃喝。艾媒咨询调查显示,在中国宠物人群饲养宠物观念调查中,将宠物视为孩子的养宠人群最多,占55.0%,其次为将宠物看成亲人,占27.8%,即近八成用户视宠物为孩子与亲人,只有1.0%的养宠人群将宠物认作功能性动物。

《2022年中国宠物行业趋势洞察白皮书》显示,2021年我国养宠家庭已达到9147万户,预计2022年将超1亿户。今年双十一期间,京东京造的宠物生活销售额同比去年增长319%。养宠家庭不断增多的同时,国内消费者养宠理念同样越发科学化,宠物产业链得到快速发展,从上游的宠物养殖和贩卖,到中游的宠粮、宠物零食、宠物用品,再到下有的宠物医疗、宠物美容,上中下游迎来千亿级蓝海市场赛点。

苏州狗道宠物服务有限公司创始人殷皓原本是学外贸英语专业出身,但由于热爱小动物,于是在2004年大学毕业后开起了宠物用品店,从一家小店铺开始,随着养宠人群扩大,殷皓在2017年将门店开进了购物中心,并开始连锁化经营。

在殷皓的宠物用品店内,第一财经记者看到,宠物用品从食品、玩具、服装、推车、洗护到摄影服务等品类繁多,门店内还有宠物售卖和付费撸猫馆。每个品类还有众多细分,比如食品分为干粮和湿粮、不同年龄段的食品、饮水机、给粮机等。玩具更是五花八门,还有仅限于猫狗能听见的声波段玩具、外出推车、美容用品、猫砂、猫抓板等。

根据殷皓的描述,其麾下宠物店在疫情发生前,客单价在150元~180元,每月平均销售额在100万元左右,其中70%源自于宠物食品和用品,宠物售卖、洗护和其他服务占比不高。疫情发生后,门店生意有所下滑。

“现在有不少客户选择在线购物,但有些需要体验感的宠物玩具还是更适合线下购买,所以我依然会继续在华东市场进行实体店扩张。至于投资回报,就宠物赛道来说,投资回报期3年左右。”殷皓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陈建亮也是宠物界的“老一代”创业者。2008年,学习动物防疫的他不甘心从事本职,毕业后就在北京开设了自己的第一家宠物店。当时国内宠物行业刚兴起,市场需求旺盛,陈建亮乘着风口开过宠物美容连锁店、还在宠物连锁企业做过业务负责人。

欧睿数据显示,2022年,预计宠物商品零售线上渠道分销约占总量的52%,而宠物食品则达到了63%。陈建亮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家宠物店一天可以清洗和美容10只宠物犬,平均收费100元/只,一个月收入在3万元左右,但考虑到门店人工、水电、租金、耗材等成本,实际上留给宠物店的利润远没有想象中那么多。

相对而言,食品是刚需,比较稳定。

2022中国宠物行业发展报告显示,在经历了2017到2019年连续3年的双位数高速增长之后,国内猫狗数量近3年来处于滞涨状态,但国内宠物市场整体规模依然保持着快速增长,预计2022年国内宠物市场零售额将达到1706亿元,而宠物食品在其中占到相当大的比例。

这也让宠物食品企业在这一轮中国宠物市场爆发中收获颇丰,雀巢在今年10月发布的三季报中表示,雀巢旗下的普瑞纳宠物护理用品在中国市场实现了近双位数的增长。健合集团近日公布的三季报也显示,其宠物营养及护理用品业务营收同比增长26.1%,达到10.7亿元。

雀巢大中华大区雀巢普瑞纳宠物食品业务负责人陈晓东表示,中国正逐渐成为全球最大的宠物市场,宠物数量也达到了全球第二大,而且每年还有接近1000万的新增宠物数量,因此中国宠物行业处于高速增长期,预测在未来的3到5年应该会继续保持这一趋势。在巨大的存量和增量竞争中,品牌厂商不能丢掉速度,否则会面临很大的问题。

随着宠物经济升温,宠物食品行业的“内卷”也在加剧,产品升级分化也在加剧。在刚刚结束的进博会上,雀巢、健合等企业展出的宠物食品新品中,多位功能化和配方化产品。在业内看来,在宠物健康需求的驱动下,功能性宠物食品逐渐向人类保健品靠拢,向不同宠物品种、不同年龄段、不同预防功能逐渐细分,体现在市场上,尽管现阶段中端粮依然占据了主要食品市场份额,但高端粮的增长更为强劲。

虽然宠物食品正在加速升级分化,但行业发展也面临标准缺乏的难题。截至2022年4月,我国宠物行业现行国家标准12项、行业标准16项、地方标准15项和团体标准近30项。整体来看,宠物行业标准体系缺口较大,对行业的长期规范性发展有一定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宠物营养与食品科学团队首席科学家王金全在不久前举行的行业论坛中表示,宠物食品市场目前也面临一些新问题,比如行业中出现了猫粮盲目追求高蛋白的问题,其产品蛋白含量远高于行业标准,但实际情况是宠粮中并非蛋白越高越好,这对于犬猫而言会造成营养不均衡,反而是一种误导消费者的恶意竞争行为。

根据部分养宠人士反馈,一只猫每年的基本开销包括食品、用品、保健药品、洗护、体检等约5000多元~1万多元不等,其中食品可达3000多元、洗护500元、体检和疫苗约2000元,还有其他生活用品、玩具等。如果宠物生病频繁或重病,那么一年的开销可达数万元,按照品种猫狗约1万元的购入价,假如萌宠的寿命15年左右,按照每年近1万元计算,加上重病尤其是晚年的高级护理费用,一只宠物猫的一生可能要花费主人20万元甚至更多。

高价高投入的宠物医疗

解决了基本生活需求,必须要注意的是,宠物也是会生病的。因此宠物医疗必不可少。

80后郭一珉是申普宠物医院的总经理,30年前,他的父亲创建了这个宠物医院,但他学习的专业是法律。多年后,不忍心年迈的父亲继续忙碌,于是他放弃法律界工作,接管了宠物医院。

走进申普宠物医院,第一财经记者看到,这里从内科、外科、口腔科、眼科、住院部等分类非常细化,且猫和狗分别是不同的看诊区域。

小黄养猫多年,据她描述,猫的食品、玩具、生活用品、服饰等花销,一年近1万左右,可一旦需要就医,就难说了,有一次猫咪心情不好,绝食了一阵,去检查和挂水,再加上其他药物治疗,花费了数千元。如果是重大的手术,那就要数万元了。

在宠物医院,第一财经记者看到价目表显示,根据治疗科目的不同,价格从几十元的输液到10万元的手术不等。

“我们一共有5家医院,病例量3000~4000例。很多人觉得宠物看病很贵,这是因为宠物不会说话,我们需要通过各类机器来进行诊断,而医疗器械的投入是高额的。比如CT等机器动辄数十万元到数百元,我们这家总院的投资额达到1000多万元。正因为宠物不会说话,如果等到它们都显示出来非常痛苦了,其实为时已晚,因此现在不少主人会定期带宠物来做体检,这高度依赖仪器设备,我们的投入很大。我们的硬件成本、耗材和用药成本等占总成本的30%,医护人员成本占40%,其他支出占30%。大部分的宠物最常见的绝育手术、打疫苗这些,这些都不贵,基本在数百元,我们半小时就能做好一台绝育手术。住院部中ICU的费用会贵一点,可达数百元到上千元一天;体检费用在数百元到1000元不等。根据收支来看,小诊所约3~4年可回本,大型宠物医院则需要8~10年回本。”郭一珉向第一财经记者解释道。

在资本的助推下,国内宠物医院大举扩张。根据上海宠物行业协会的数据,截至目前,全国宠物医院已经达到2万多家。高瓴资本早在2015年起就已经开始涉足宠物医疗行业,高瓴资本通过控股或参股拥有宠物医院超过700家,包括芭比堂和安安集团。达晨创投也投资了宠物医院瑞鹏,瑞鹏旗下运营医院达400余家。

即便是在疫情期间,宠物医院仍在继续扩张,资本也没有停止对宠物医疗健康领域的投入。今年9月,成立仅一年的瑞辰宠物医院集团完成新一轮战略融资,由知名私募机构KKR领投,老股东晨壹投资跟投。这也是KKR首次涉足宠物医疗领域投资。

上海市宠物业行业协会会长、上海爱侣宠物医院院长杨其清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宠物医院不是一个暴利的行业,因为仍然需要很高的成本投入,且刨去这些人力、固定资产等成本之后,实际的利润率也就在15%左右。“人力成本占到40%,药物成本占20%,房租占10%和运营管理成本占15%,剩下的利润能够保证15%就已经不错了。”

杨其清向第一财经记者介绍,宠物的单个医疗检查的费用、拍片费用都要比人的费用要高,例如影像磁共振的费用平均是人的费用都2~3倍。“因为宠物的设备使用率没有人那么高,而且没有像公立医院这样的政府支持,因此宠物医院要保证合理利润,诊断费用高于人医是合理的。”

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养宠人数急剧上升,而宠物繁育市场标准参差不齐,繁育机构的不透明化,导致携带遗传疾病的宠物数量增加,这也催生了宠物基因检测的需求。宠物遗传病在医疗临床中十分常见,基因检测方式在临床中的应用,对于宠物遗传病诊断的准确性、临床医疗安全性及医院顾客满意度方面都有显著的提升。

据统计,犬猫遗传疾病平均发病率为21%,每5只宠物里就有1只患遗传疾病,而部分遗传疾病发病率高达80%。例如,猫的传染性腹膜炎是一种病毒感染,致死率几乎百分百,诊断依赖于基因检测特定的突变位点。

伴随着医疗发展,宠物用药赛道也在崛起。全球动物保健巨头勃林格殷格翰中国动物保健业务负责人刘静娴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养宠物,所以我们觉得宠物这个市场无论在渗透率,还是在消费上,都会有非常快的成长。动物也在进入老龄化时代,这又会催生新的市场机遇。当宠物进入老年后,可能发生关节炎,需要止痛药,或者有心脏病隐患。这些治疗药物,我觉得未来几年会迅速发展。”

杨其清表示,目前北上广深等大城市的宠物药市场已经非常发达,可以用到全球最好的宠物驱虫药、皮肤病药、疫苗、牙科保健及处方粮等。

此外,宠物生病后也要通过医疗影像进行诊断。开发了多款宠物影响CT、磁共振设备的医疗设备厂商美时医疗中国区副总经理侯国平告诉第一财经记者,针对宠物的影像设备近年来销量火爆,给企业提供很大的发展机会。“在宠物诊疗及医院领域,我们可以实现各类宠物影像诊疗,尤其在宠物脏器肿瘤、脊髓神经损伤、四肢关节病变等各种疾患的影像学诊断。”

业界认为,我国宠物医疗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预计在未来5年内,中国优质的、高端定位的、覆盖宠物服务半径的连锁规模机构将快速发展,而宠物在线问诊也将进一步发展。

动物医学人才短缺

虽然宠物医疗和用药领域前景不错,但是专业人才却比较匮乏,甚至出现某个年龄段的兽医断档。

“现在动物医学人才的缺口很大,比如上海缺乏这方面的人才,我们从外地引进,可是如果他们做了几年觉得也难以在这里安家落户,那么就又返回了家乡。好在有一部分95后,他们是真爱动物,有出国留学读动物医学专业的。说起来有点难过,兽医似乎处于‘鄙视链’下方,觉得给人看病的才是医生。其实兽医是非常专业和具有难度的,人会说话,而动物不会,做兽医不仅考验医术,还考验耐心和爱心。”郭一珉对第一财经记者无奈地说。

宠物医院数量大幅攀升,让符合要求的人才供给变得捉襟见肘。杨其清表示,兽医人才矛盾近年来更加突出。“医院扩张过快,人才培养来不及跟上,这限制了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我们医院已经算是历史比较久的,有30多年历史,从大学引进毕业的兽医后,有师徒带教制,能够自己培养人才并留下来。资本的进入可能促进行业人才的流动,这就让一些兽医难以在一个地方安心地学习和成长,增加了人才的不稳定性。在国外,兽医人才一般都要经过6~8年大学教育才能执业。我们还没有像西方那样建立一套兽医培训的体系,高校的兽医教育在小动物临床方面投入不足,这些都是限制行业发展的根本因素。我国兽医人才仍然远远无法满足宠物疾病治疗的需求。”杨其清说。

陈建亮在2017年后把主要业务精力都转向了宠物人才培训领域,他告诉记者,目前宠物方面的人才缺口很大,特别是一些专业人才,比如其培训机构有一项业务是帮助外地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到北京宠物医院实习和就业,在北京的宠物医院中,70%都有其培训机构引入的学生。

不过由于大量资本的投入,国内兽医的收入正在提升。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年资在10年以上的资深兽医平均年收入可达50万元以上,工作5年左右的兽医月收入可达2万元左右,刚毕业兽医的年薪约十几万元。

此外,宠物医院的专科能力也正在得到进一步提升。杨其清所在的医院为一家转诊中心医院,其中除小动物内外科之外还涵盖神经外科、CT及磁共振高阶影像诊断、麻醉及疼痛管理、肿瘤科、猫科医学、皮肤科、心脏科、微创及腔镜专科、异宠科等十几个专科领域。

宠物保险殡葬服务知多少

从繁育出生,到平时的衣食住行,再到生病就医,宠物十几年岁月的一生也会有终结之时。和人类一样,它们的生命中也会涉及保险和殡葬。

近年来,不少商业保险公司都在涉足宠物保险领域。这主要是因为宠物保险的需求真实存在,能够在宠物生病的时候减少宠物主的负担。不过宠物保险在中国的发展仍然处于初期阶段,商业模式有待进一步探索。“现在因为宠物保险的购买数量还是相对较少,因此每年支付的保险金以及保险公司的赔付金额都比较高,很多保险公司的宠物险产品都是亏损的。”杨其清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针对一些保险公司线上销售保费较低的险种,杨其清认为,这种方式通过获取宠物主的一些数据来实现盈利的目的,这样的盈利模式不是保险的根本,偏离了保险的本质。

“真正健康的宠物保险市场应该有相当数量的宠物主来购买保险,那么就可以赔付给真正生病的宠物,降低宠物主的负担,但现在很多保险设计有点走样,所以几乎没有能够挣钱的保险公司。且宠物主对保险公司的赔付额以及服务都不是很满意,所以仍然需要探索一种针对宠物的良性的保险方案。”杨其清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宠物其他有待的打破制度和政策瓶颈的服务包括宠物死亡后的“无害化处理”。根据目前的《动物防疫法》,所有病死的动物都要进行无害化处理,而宠物医院办动物诊疗许可证的时候,也需要与第三方签署动物死亡后无害化处理的协议。

“我们这里是一个公益组织,通过基金会和捐赠来维系运营,社区的流浪猫可以送过来,我们会进行绝育、驱虫和疫苗注射等,然后把猫放归到我们湖心的猫岛,如果游客过来,也可以直接领养。对于我们而言,流浪猫狗可能原本也是宠物,后被弃养,然后他们的孩子成为了流二代。如果不进行管理,那么他们的繁育、疾病传播、殡葬等都会成为问题。所以我们这是教育和示范基地,主张科学养宠,不要随意弃养和掩埋动物尸体。这些细节的忽略都会造成疾病传播。我们会按照流程把动物尸体交给无公害化处理中心处理,不主张就地掩埋。”上海小桔灯城市流浪猫管理中心负责人查振良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据了解,目前宠物医院发生的动物死亡,都会统一送到专门的动物焚烧场。宠物医院会向宠物主收取200~300元的服务费,包括火化前的冷藏费用等。宠物主也可以选择自行与动物焚烧场联系,这样支付的费用可以大大降低。而市面上的宠物殡葬一条龙服务价格在500~1000元,包括火化、赠送骨灰盒、祈福、毛发留存、消毒清理、爪印纪念、顺丰寄送等服务。王明月介绍,关于宠物骨灰的留存方式,宠物善终师他会帮忙做成一个小的坛子,也可以做成饰品或花瓶,当然有的人会选择撒入河海里。不过,目前宠物殡葬的普及率还不是特别高。

THE END
1.2024宠物猫的品种及价格怎么样?相对而言,高端猫舍由于其主要面向中高端市场和注重宠物颜值品相的高端家庭,因此其价格受冲击相对较小。绝育猫的价格大致保持在1至3万元之间,而繁育猫的价格则至少为1.5万元。 目前,中低端市场的整体价格已降至2022年的一半左右。例如,英短蓝猫、蓝白、银渐层、金渐层、美短和布偶等品种的宠物猫,现在基本上只需花费...https://www.yoojia.com/article/9060130259660424553.html
2.男子欠钱不还,12只猫咪被拍卖!动物活体拍卖不再罕见南方plus黄某欠季某货款8万元却不执行,法院裁定拍卖黄某的宠物猫,这些猫咪的起拍价从500元到2000元不等,将在8月26日进行第一次司法拍卖,网站显示已有人报名。 ▲被拍卖的猫咪 作为执行依据的(2022)苏0582民初65号民事判决书显示,季某儿子付款给黄某81250元用于购买种猫,之后黄某未购买猫。为此黄某于2021年6月23日...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208/21/c6811937.html
3.宠物猫品种大全及价格七种适合新手养的宠物猫 1、中华田园猫 说到中华田园猫,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土猫。是的没错,它们就是土的不能再土的猫了。然而土猫也有土猫的价值,它们的颜值一点不输品种猫,且在身体素质方面有着压倒性的优势。田园猫分为很多种,包括狸花猫、橘猫、狮子猫等。最重要的是,田园猫的价格还很低,大多不会超...https://www.douban.com/note/839043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