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造型是指建筑师在利用一定物质技术手段满足建筑基本功能目的的同时运用构图规律和艺术表现手段进行有意识的组合与设计,综合体现建筑外部整体性格形象。作为造型艺术的一种,人们对于建筑的审美与体验活动往往始于对于建筑外部形体的感知。视知觉体验是人们获取外部信息的最基本手段,视知觉主客体之间的互动则是形体审美活动中最奇妙的部分。可以说富有冲击力的建筑造型往往会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因为只有观者受到强烈吸引才会有意愿深入建筑内部一探究竟,设计师们精心构思的空间组合、表皮设计、细部构造才可能一一展现进而形成一种完整而丰富的三维甚至四维建筑体验。
成功的建筑造型设计并非毫无规律可循,相反,通过一定的案例造型手法分析和积累练习,初学者们也能开始做出精彩的建筑造型设计。
目录
01楼梯间——STANCE中国智慧工厂
02开窗——大理青绿海景度假酒店
03灰空间——赫尔辛基中央图书馆
04折板——纸鸢屋驿站
05片墙——南安普顿玛吉癌症治疗中心
06曲线——甲阳园之家
01
楼梯间——STANCE中国智慧工厂
功能:工业建筑
地址:浙江海宁经济开发区
面积:26800㎡
建筑设计:张雷联合建筑事务所
项目简介:
STANCE中国智慧工厂是一座2.68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厂房,STANCE创始人希望工厂建筑兼具创造性和艺术性,并能为员工提供足够的公共交往空间。建筑师利用简洁现代的体量、变节奏的编织肌理表皮、清晰明了的支撑结构体系和极富视觉冲击力的外挂楼梯创造了与品牌精神完美契合的现代智慧工业建筑。
照片、效果图
基础图纸
分析+总结
手法解析:
楼梯作为建筑中的主要元素和艺术语言的历史可以往前追溯很久,从中国古代的凌空栈道到巴黎蓬皮杜中心,原本普通的流线空间成为标志性要素凸显了建筑的个性。STANCE中国智慧工厂的外挂楼梯设计的成功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蜿蜒曲折的构图与建筑的大体量相适应,具有极强的形式感,形成清晰的外部廊道流线系统。
2.楼梯选用亮丽红色和致密肌理与建筑主体的灰白色编织肌理表皮相得益彰,传达出简约现代的风格倾向。
3.楼梯作为中间层次联系主体和外侧V型钢架支撑结构系统,丰富建筑层次的同时给予体验者多元的视知觉体验。
手法学习:
将楼梯作为造型语言着重表现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考虑:
1.功能流线的合理性,也即形式与功能的协调。
2.楼梯本身的造型感、形式感要足够鲜明,且这种鲜明的特性要与建筑整体风格形成对话,可以是强烈碰撞也可以是相得益彰。
02
开窗——大理青绿海景度假酒店
功能:酒店建筑
项目地址:云南大理
面积:1800㎡
建筑设计:寻常设计
酒店项目位于云南大理,面向洱海景观极佳。酒店主体由两个独立建筑组成,主体建筑之间为一片水域,与洱海遥相呼应。而悬浮于海面之上的是一轮由建筑构建的“明月”,建筑与庭院景观结合营造出了“掬水月在手”的闲适意境。
作为海景酒店设计,建筑师利用圆形窗与水院结合的手法强调出酒店的精神内核。除了满月形窗户,建筑中还多处运用半月形窗,饱满的弧线形设计渗透在水池、楼梯、室内、家具等每一处细节。两栋独立建筑中的一栋采用弧形的的整体外部造型,与独特的开窗方式相呼应,强化了酒店的特色主题。由于场地条件不同,每个客房需要以不同的开放程度对外部景观进行摄取,“明月”窗作为最具特色的客房取景框,既是观看的窗口本身也成为被观赏的的对象。
作为一种非常见效的造型手法,我们在开窗时可以考虑以下几点:
1.窗户本身造型的美感与形式感。
2.窗户形式的特征必须契合于建筑自身的气质与性格,甚至最好能够凸显建筑特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譬如本案例中古典优雅的满月形窗户、萨伏伊别墅中简洁现代的水平长窗、朗香教堂中神秘幽暗的喇叭形窗洞等等。
3.开窗造型结合建筑线条进行风格的统一,比如圆形窗与弧线的组合、菱形(方形)窗与折线的组合等。
4.开窗造型与景观设计结合营造建筑氛围。
03
灰空间——赫尔辛基中央图书馆
功能:文化建筑/图书馆
面积:17250㎡
建筑设计:ALAArchitects
项目地址:芬兰赫尔辛基
赫尔辛基中央图书馆几乎完全由公共空间构成,空间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活力开放的首层空间、宁静的顶层空间,以及介于两者之间功能更加明确的中央空间。由于极具开放性的公共空间设计理念和强大完善的功能服务系统,未来该图书馆将成为城市公共图书馆网络中的重要节点。
建筑在首层空间上方置入跨度超过100米的不对称桥梁结构,该桥梁结构由钢桁架和钢梁构成,并由两个巨大的拱形钢结构提供支撑,外部包覆以钢筋混凝土张力板。拱形的木制体量犹如连绵的波浪形成了巨大的檐下灰空间,建筑主体维护体系向内部深深退让,对面的Kansalaistori市民广场外部空间与建筑内部空间在此交融,消解了建筑与城市空间的明确界限。温暖的木质材料、通透的玻璃幕墙、连绵的无柱大空间为使用者创造了极佳的空间体验,表现出了空间的包裹感和建筑的归属感。
营造灰空间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展开设计:
1.界面设计,覆盖灰空间的顶部界面是何种形态,折板、拱顶、平顶还是其他?限定灰空间的侧界面是厚重实墙还是轻盈通透玻璃幕墙?界面设计需要与建筑整体风格和设计师所希望创造的体验感保持一致。
2.空间特质,灰空间可以是开放与外界对话的也可以是内向性的。
3.场景营造,灰空间的设计必须考虑到人的活动,设计者甚至可以主动设定场景强化空间特色。
04
折板——纸鸢屋驿站
功能:公共建筑
面积:235.8㎡
地址:上海市黄浦区成都北路1018号
建筑设计:同济原作设计工作室
案例以矩形折板为基础,采用弯折的手法打破完形实现了造型的变化,同时统筹考虑结构设计和造型设计,将结构的受力反映在建筑的形态之中。折板造型的一个特点就是能以极大的出檐与悬挑给予建筑轻盈漂浮的观感,形成引人停驻檐下灰空间。本案例的亮点之一在于利用斜板楼梯既实现了地面与屋顶空间的流动连通,又形成了贯穿场地的外部通道;另一亮点则是采用与建筑造型一脉相承的折线形式对场地进行设计,并联通公园内的路径形成室外小广场,以此来呼应公园地形、激发场地活力,形成场所感。
在利用折板元素进行造型设计时,为了能够达到更为出彩的效果,我们往往需要结合屋顶、围护、结构以及场地进行统一考虑和设计,形成一个较为统一风格的建筑,将折板的特性与优势发挥到最大化。
05
片墙——南安普顿玛吉癌症治疗中心
功能:医疗建筑
地址:英国南安普顿
建筑设计:AL_A
景观设计:SarahPriceLandscapes
位于南安普敦综合医院的最新Maggie癌症支持中心由医院以前用于停车场的一角改造,为医院的肿瘤专科部门提供支持,为该地区的320万人口提供服务。落成后的建筑呈风车状,四面简洁的片墙从中心辐射延伸而出,将外部空间松弛地限定为四部分,形成了四个小花园,整个建筑被宁静优雅的治愈系景观包裹。
案例以片墙和立方体的组合为基本单元进行风车状旋转布局,承重墙与盒子之间结合建筑功能布置而选用不同距离,同时打破均质空间划分主次。建筑的四堵承重墙体从中心辐射而出,以长短不一的参差姿态超越于建筑的主体围护结构,定义出了独立而又联通的外部离散空间。厚重墙体所采用的陶瓷叶片装饰和立方体盒子所采用的简洁通透玻璃立面相结合,片墙与花园景观有机结合相互渗透,建筑主体隐没于外部环境之中。
以片墙为主要元素进行造型设计时往往需要结合体块综合考虑,我们可以通过改变片墙与体块之间的距离、交接方式来达到截然不同的造型效果;像本案例中将片墙-体块作为组合单元进行不同形式的布局设计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的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