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黄晓明约满将跳寰亚调查事态进展黄晓明 华谊兄弟

虽然开年之后,黄晓明和周迅被寰亚挖角的新闻已经炒过一轮,而且还被双方否认,到现在提起这个问题,黄晓明和周迅的经纪人要么否认,要么就是闭口不提,只说“还不到提这个的时候”,但是近来“华谊一哥一姐跳槽”的消息再次在圈内传播,而且尤其是黄晓明要过档寰亚的消息,似乎已经呼之欲出。不止一位资深经纪人向本报记者证实,“一些香港电影公司要直接在内地设分部,黄晓明就是笼络对象。”

虽然华谊上市之后发展势头迅猛,似乎有一家独大之势,但是圈内人都认为,“有了这样的名声和地位,就算离开华谊,一样少不了好剧本和好角色。”

香港媒体年初爆出寰亚给黄晓明开出的条件是:帮他打进国际市场。不过寰亚方面一直对此保持缄默。记者日前又收到线报说,黄晓明与华谊兄弟续签几成定局。昨日,本报记者向黄晓明经纪人周嗣伟求证此事,他表示:首先,黄晓明跟华谊的合约没有到期。第二,黄晓明跟华谊公司没有分歧。来找黄晓明谈合作的公司确实非常多,但都只是拍片方面,没有更深的。合约没有到期,跟谁谈都没有用。

看样子,一哥到底走不走,扑朔迷离。

演艺事业:没有叫得响的角色,2010年“零参与”?

黄晓明因为拍《夜宴》而和冯小刚熟悉。2007年4月,骑着王中军的爱驹高调签约华谊,在签约仪式上,冯小刚摘下自己的名表相赠,黄晓明也公开表态,“我现在最缺的就是电影作品,这是我签约以后主攻的方向。目前我正在努力学习英文,希望可以进军国际影坛。”

更让人奇怪的是华谊2010年目前公布的就有八部新片上映计划,华谊新签的小生陆毅、邓超都有不少机会,但是黄晓明却是零参与,反倒是在《赵氏孤儿》、《唐伯虎点秋香》、《叶问2》这些与华谊关系不大的电影中接连出现。

其实黄晓明在加盟华谊之前星途就已很顺,《大汉天子》和《神雕侠侣》顺利帮他奠定了一线小生的基础,加盟华谊之后的《鹿鼎记》其实并没有对他的形象提升有很大帮助。在《鹿鼎记》之后的让黄晓明真正红遍全国的《上海滩》,但这部电视剧其实在黄晓明签约华谊之前就已拍好,所以和华谊关系不是很大。

黄晓明作为一个演员,显然给自己设定了更高的目标———进军国际影坛。黄晓明在华谊三年时不仅没有走向世界,而且连一个电影男主角都没有,反观张涵予却因为一部《集结号》而爆红,片约不断、奖项也拿了不少。

如果黄晓明要离开华谊,黄晓明和华谊公司在某些理念上的不合可能是一个原因。不止一位圈内人说过,黄晓明加盟华谊之后不久就接下《鹿鼎记》,但因为华谊炒作他和戏中几位女主角的绯闻,害得他和当时的女友分手,之后黄晓明对华谊炒作绯闻的要求,就只有一个字“NO!”

不过在《鹿鼎记》经历重重波折终于开播之后,在接受采访时,黄晓明语出惊人,“张导(《鹿鼎记》的总导演张纪中)的戏,一般布景制作都很舍得花钱,所以演员的片酬就很低了,只有一般的三分之一吧,而且因为这个戏一拍就半年,我剃了光头又不能接代言,损失大概有一百多万吧。”

这种合作不顺利的阴影,或许是张纪中之后策划《西游记》时曾一直希望找黄晓明主演,最后还是换人的最主要原因。

据说黄晓明对剧本非常挑剔。他曾不止一次地表示,自己希望成为制片人,但是“不是管钱”的制片人,而是专门负责选剧本,或策划剧本的制片人。这也是他近年作品不多的最主要原因。华谊去年接连签下陆毅和邓超,陆毅多年的经纪人刘韬还得到了一个华谊经纪事务联席总裁的头衔。这令人猜想,是否因黄晓明挑作品严苛,让华谊少了不少赚钱的机会,因此签下和黄晓明同类型的两名男艺人来补缺。华谊今年两部大戏《线人》和《唐山大地震》里都有陆毅的出现,如果黄晓明离开,华谊很可能转捧陆毅。

黄晓明与华谊之间的经济账,一直令外界揣测。黄晓明在他担任制片人的电视剧《暗香》上档前,在接受采访时曾公开地表示,“我希望能成立一个演员工会,演员可以公平、公正地自己谈钱,而不像现在,没有规矩。”在记者追问他是否真的有意离开华谊时,他却欲言又止,“这个事情其实因为很多事情,算了,现在不想说。”

今年年初,黄晓明和王珞丹代言苏宁电器的新闻发布会上,苏宁方面宣称,是王中军的推荐令他们决定邀请黄晓明代言,而一开始黄晓明开价十分之高,王中军出面游说一哥给个“优惠价”,于是黄晓明爽快地同意打折。公司不帮艺人提价也就算了,反倒帮产品方压价,这样不合常理的事件是否说明了黄晓明和华谊之间的矛盾?本报向黄晓明经纪人求证此事,他表示这不是事实,艺人的代言价格都是公开的,商家都了解,不可能出现艺人开价偏高找老板来压价的情况。

180万股华谊原始股,限制他离开?

黄晓明留在华谊的理由看起来很多,比如声势颇大的华谊笼络了不少影视制作资源,留在华谊可以有不少的好电影好角色,但是从前面的分析来看,华谊似乎没给黄晓明单独准备什么角色,而且凭黄晓明本身的实力和地位,自然不愁没戏接。

那限制黄晓明离开华谊的原因就只剩下一个———股票。黄晓明手持180万股华谊原始股,按目前单价计算,纸面财富超过1亿人民币。但是这180万股原始股有一年锁定期,也就是说直到今年10月30日才可以出手。如果黄晓明想离开华谊,势必要好好考虑一下手里这180万股如何处理。

善于理财的黄晓明肯定清楚,如果自己要离开华谊,势必会对股价造成影响。黄晓明自己的财富也会不可避免地有所损失,如果他想一手全部抛掉,必须通过大宗交易市场,接盘人肯定不会照流通价吃进,多少要打些折扣。更重要的是,大宗交易获得的利润必须交纳个人所得税,税率相当之高———20%,以目前华谊股票价格来计算,黄晓明可能要交出二千万左右的税款。但是如果一点点慢慢地割,虽然可以少交税款,但这180万股也真够他割一阵子的。谁也保证不了这期间华谊的股票会不会上演大跳水的戏码。

如果黄晓明离开华谊,想接手的公司肯定不会少。但是以黄晓明国际化的眼光来看,肯定是人往高处走———内地能和华谊比肩的公司还真不多,跳来跳去的意义不是很大,CAA虽然有好莱坞大背景,但是在中国动作不大,唯一的选择可能就是香港公司,而有过多次合作的寰亚自然是最好的选择。

之前在第一次传出黄晓明要过档寰亚新闻时,就有人反驳说华谊这几年和寰亚合作无间,从《夜宴》开始,包括《集结号》在内华谊多部电影都有寰亚投资、海外发行的参与,所以林建岳不可能拆合作伙伴的台。但其实,华谊和寰亚的合作已经是过去时,否则为什么寰亚和内地合作成立公司选择了上影而不是华谊?而华谊今年的电影,几部大片比如《线人》、《少林寺》的合作伙伴都换成了英皇。既然合作关系不在,挖墙脚之说也就不成立了。而林建岳的寰亚在陈冠希离开之后,公司一直缺一个头牌小生,再加上开拓内地市场的需要,知根知底的黄晓明自然是上上之选,以林老板的势力和影响力,为黄晓明度身打造几部大片自然也不用费太大的力气。

如果黄晓明真的转投寰亚,其实经济上的分账比例可能并不是重点,关键的是林建岳许诺的多部大片主角、和杜琪峰等有国际影响力的导演合作,作品可能去戛纳、威尼斯,这才是对上进心颇强的黄晓明最大的诱惑。

在第一次传出黄晓明要离开华谊之后不久,王中磊便出面辟谣,很快,王中军也喊话,“如果签了香港的公司,发展空间会变小,而内地的公司不会有一家比华谊更大”,这话听起来并没有挽留的意思,反而像很多老板都会对员工说的话,“你走了,没有公司会给你更好的条件”,完全没有什么说服力。在娱乐圈,明星的的去留都是正常现象,正如冯小刚在2007年黄晓明签约华谊仪式上所说,“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我看见了一拨拨人在华谊成长,然后离开,我不敢说晓明会一直和我们合作,希望每一个离开华谊的人都对这个大家庭留下深刻的印象。”不过,如果黄晓明真的要走,华谊肯定会尝试挽留,而本报近日也收到线报称,黄晓明与华谊兄弟续签几成定局。华谊到底开出了什么挽留条件,令人好奇。

THE END
1.通知公告二是严格落实每月“党员主题日”收缴党费制度,对今后不按时交纳党费的支部和个别党员及时做出严肃处理。三是对于局直属改制企业(市粮食局综合食品厂、综合经销公司、澶都急冻食品有限公司)的党员,局直属单位开展了摸底排查,核实后进行了分类处理,对于失联党员按照《关于做好与党组织失去联系党员规范管理和组织处置工作的...https://pygrain.puyang.gov.cn/news_view.asp?id=361
1.员工对公司意见建议(推荐3篇)员工对公司意见建议 篇1 目前公司的情况是新人办完入职手续之后,基本上进入自学自熟阶段,间或会有老员工给予指点,但同时附赠些公司的负面信息给新人,造成新人对于公司及个人发展的迷茫,找不到归属感的占大多数。 于此,建议人力资源部和用人部门对新人进行持续跟踪和扶持“软着陆”。具体执行可从新员工正式报道开始,人...https://www.wenandaquan.com/word/871173.html
2.对公司的感悟心得体会(通用15篇)对公司的感悟心得体会(通用15篇)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有时会因某件事或某个人而产生新的想法,这个时候,就可以把这些感悟都写下来。那么,要怎么写感悟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对公司的感悟心得体会,欢迎阅读与收藏。 对公司的感悟心得体会 1 https://www.ruiwen.com/xindeganwu/8101316.html
3.个人感想对公司的建言(精选10篇)篇3:个人感想对公司的建言 关键词:公司解散清算,强制清算,清算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 (二) 》 (以下简称《公司法解释 (二) 》) 和2009年11月4日最高院发布的《关于审理公司强制清算案例工作座谈会纪要》 (以下简称《纪要》) 明确提出了公司强制清算的原因、强制清算的提出主体、清...https://www.360wenmi.com/f/filec2bm61tl.html
4.个人对公司合理化的建议和想法范文个人对公司合理化的建议和想法范文 我们在公司岗位上工作的期间,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把自己的建议和想法提出来。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对公司的建议和想法有哪些,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对公司的建议和想法篇一 尊敬的领导: 我于20**年3月4日成为公司的试用员工,到这天3个月试用期已满,根据公司的规章制度,现申请转...https://mip.oh100.com/a/201205/92786.html
5.对公司的选择和个人职业发展规划的一些想法对公司的选择和个人职业发展规划的一些想法 小弟的处女作博客,开此博客是希望能够结识到IT行业中更多的志同道合的人,希望通过这些博文来记载自己成长道路上的一切一切,希望能够从其他人的评论中认识到自身的问题并向此学习,以此来互勉。 首先自我介绍下自己,鄙人现大三学生,准备奔四了,现在在一通信公司研发部担任一名...https://blog.csdn.net/mike166767/article/details/7717529/
6.机械设计个人工作总结(精选9篇)爱习作提供的机械设计个人工作总结(精选9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机械设计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我叫xxx,大学文化,20xx年大学毕业进入xx集团公司炼钢厂上班,所学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现在是设备技术员。自参加工作以来,在政治上积极上进,始终以一个进步青年的标准要求自己,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一...https://www.aixizuo.com/article/42216.html
7.对公司建议和意见(通用8篇)对公司建议和意见(通用8篇) 建议,是个人或团体,对某件事情未来要如何的操作,提出的解决问题的办法。下面跟着小编来看看对公司建议和意见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对公司建议和意见 篇1 当公司竞争环境更加激烈,除要求公司“埋头拉车”追求卓越之外,还须“抬头看看”做好自已的战略规划。因此经营战略、发展战略、竞争...https://www.fwsir.com/dangzheng/html/dangzheng_20150327151107_294461.html
8.关于公司个人的工作总结(甄选4篇)以上这些工作的完成,直接促进了我们公司各项经济指标的完成,获得了利润。然而我个人认为,我们目前做得还很不够。公司是我们的事业平台,所以我希望真正做些能推动事业发展的事。找出我们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弊端,然后我们大家一起端掉这些绊脚石,让公司站稳,把公司做大!下面我就来谈谈自己的想法! https://www.yftxt.com/word/zongjie/234800.html
9.如何顺利完成从员工到管理者的角色转变?(一)来自Google、Apple、Twitter等公司的管理经验 Kim Scott在Google、苹果、Dropbox、Twitter和Square等知名公司都工作过。她将自己的管理经验总结为以下四点:关心员工、残忍的同理心、提供方向、因材施管。 (一)为什么要关心你的员工 很多人有一个很奇怪的想法:成为管理者,就意味有很大的压力,不能再多去关心其他...https://www.36kr.com/p/5103663
10.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3、 近期要组织三大集团总部、各地区公司举行恳谈会。以后要把座谈会形成一种机制,每年安排一次高层领导跟大学生的互动,老板亲自参加,每季度集团总部组织总裁与总部员工座谈会,每月各地区组织高层领导和员工交流问题和想法,结合工作案例,探讨怎样解决,加强对员工价值观的引导。 http://tianjin.ustb.edu.cn/stopic/zhjtalkrec.html
11.就业与创业指导专刊2018年2期(总第123期)有一位业内资深人士建议,简历不要写得太“满”,简历并不是“个人自传”,而只是个人经历的简介,因此只要抛出1/3最精彩最吸引人的部分,另外2/3的部分留待面试时再说,这样可以增加面试成功的几率。 此外,不要在同一个公司申请两个以上的职位。不要以为HR会喜欢“全能冠军”,对HR而言,“术业有专攻”比“全能冠军...https://www.czzy-edu.com/23/30/181/184/content_3999.html
12.第一天入职心得(精选17篇)我也曾有过这样的想法,但是你不妨去看一下公司其他的同事对比一下,为什么会输给他,总会有人更努力,在你抱怨的时候,别人还是在努力,所以工作就认真的工作,需要去想的就是怎么去实现自己在公司的个人价值,而不是想去想为什么自己得不到赏识,是你的那么终究都是你的,早晚会来。https://www.yjbys.com/xuexi/xinde/4435728.html
13.个人缺点总结(精选23篇)3、全局意识不够强。有时做事情、干工作只从自身出发,对公司及车间作出的.一些的重大决策理解不透,尽管也按领导要求完成了要做的工作,心理上还是有一些其他的。想法。在工作中还存在看到、听到、想到但还没做到的状况,还需要进一步增强事业心和职责感。 https://www.unjs.com/fanwenwang/gerenzongjie/20220901112328_5548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