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想和印度打仗,但如果印度找打,中国会满足印度的想法

中国不想和印度打仗,但如果印度找打,中国会满足印度的想法

多维世界观察者

无论从双边关系的可持续发展,还是从集中精力处理中美冲突的战略需要出发,中国都不想和印度打仗。

从双边关系上说,中印互相为对方最重要的邻居之一,分别是人口数一数二的大国,两国人口合计占世界人口的32%。中印如果发生战争冲突,就意味着世界约占三分之一的人口会直接或间接受到战争带来的冲击。

对中国来说,印度的重要性还在于其潜在市场与地理位置。如果中印关系稳定,则不仅中国经由印度洋的能源与货物通道安全能得到基本保证,印度正在成长的庞大市场也将会成为中国企业海外掘金的一大风水宝地。

反之,如果中印关系持续恶化,则不仅印度市场会对中国关闭,中国还必须在西南高原边境保持重兵,中国的海上能源与货物通道,也将面临被印度袭扰的风险。

从中美冲突的战略需要看,在美国这个实力强大的对手对面,中国也绝对不想因为惹上印度而分散宝贵的国家战略资源,进一步恶化周边本已动荡不安的地缘环境。

从印度莫迪政府的需要看,印度其实也不想和中国打仗。

莫迪深知中印之间的经济与军事实力差距,知道如果中印发生大规模军事冲突,印度绝无讨到任何便宜的机会,搞不好1962年中印战争后印度蚕食中国藏南的领土也得吐出来。

就印度面临的首要任务来说,莫迪很清楚现在是印度发展经济的难得机遇期,印度不仅希望抓住新一轮国际产业链从中国转移出去的契机发展经济,还特别需要来自中国的投资用以改善印度极其糟糕的基础设施。如果这个时候和中国发生战争,所有这些东西都将成为泡影。

就中美印关系来说,虽然印度也想加强和美国的关系,美国也不断释放出想要联合印度成立美日印澳四国同盟遏制中国的信号,但是因为中国并未对印度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在外交政策上独立性极强的印度,并不愿一边倒向美国,成为美国打压遏制中国的附庸。

但,印度的国内情况与外交政策又有其特殊性,可能咖喱吃多糊了脑子,这个国家的政治精英,从尼赫鲁时代就脑路清奇,总是在关键时刻误判形势。以1962年中印战争为例,毛泽东主席就说过,他“想了十天十夜,也想不通尼赫鲁为什么要搞我们”。

印度现在的情况和当年有些相似。在社会层面,因为近些年经济上取得了一定成绩,印度精英与民众现在已经信心爆棚,整个国家弥漫着一股浮躁自大情绪。很多印度民众都认为,印度是亚洲军事强国,在中印冲突中又得到了美国的大力支持,印度政府的外交政策就是要跟美国站在一起,平衡牵制中国,对于中印实力对比,以及战争可能给印度带来的灾难性风险懵懂无知。

印度国内现在问题缠身,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完全失控,经济被严重拖累。而因为受印度国内及西方主流媒体影响,多数印度人不仅认识不到自身的医疗卫生短板和莫迪政府在疫情防控上存在的问题,反而将中国视为疫情在国际扩散的“祸首”。在此期间,印度精英人士牵头反中,民间积极响应,政府也积极推动中印脱钩,比欧洲绝大多数国家对中国的敌意都强。

而印度在1962年中印边境冲突中的惨败,以及今年6月中旬印军在加勒万河谷地区冲突中死伤惨重,又进一步刺激了印度军方与民众的民粹主义与报复心理。

所有这些因素叠加,严重绑架了莫迪政府的内外政策,迫使莫迪不得不因政治需要而放纵军方与民粹势力,牺牲中印关系,莫迪的支持率也因此而不降反升。

另一方面,中印关系却正从边境局部冲突向全面断裂蔓延,乃至有发生局部战争的危险趋势。

考虑到印度国内的特殊情况,从本国战略利益与双边关系的维持出发,在中印边界冲突中,中国始终保持着冷静与克制态度。

和美国打压遏制中国不同,中国政府从来没有打压印度的战略意图,反而把中国当成了一个重要的区域合作伙伴,中国企业也希望通过投资印度以扩大海外市场。

但正如我在之前文中说的那样,如果印度在对抗的方向越走越远,成为美国打压遏制中国的帮手,或是和藏独勾结严重威胁到中国领土完整与西南边境安全,或是对中国的能源与货物通道安全构成严重现实威胁,那么中国也要敢于下重手惩治,必要时甚至可以以武力方式,一劳永逸解决中印之间的历史遗留问题,乃至于重建南亚次大陆的地缘秩序。

当然,必须要说明白的是,通过战争方式解决问题只是应对最糟糕局面的兜底方案,在此之前,中印应尽一切努力通过和谈解决问题,避免两国走向在战场上摊牌这一步。

THE END
1.要满足这个想法,先把美国的工资打下来要满足这个想法,先把美国的工资打下来 $中国海洋石油(00883)$在中海油大跌之际,赶紧捡起共和党“2025 Mandate For Leadership”先看看关于能源的部分。总的来说,如果特朗普当选,共和党的执政方向是推翻绿色能源政策,重新支持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的发展,包括增加租赁批准、解除限制性法规、资金等支持,还具体提到要让...https://xueqiu.com/2051160532/297877971
2.第三十五章简单的满足全球惊悚:我的器官有自己的想法第三十五章 简单的满足 关于森罗所著《全球惊悚:我的器官有自己的想法》 第三十五章 简单的满足 章节点评。 21-06-03 15:54 29条 1 0 节选评论 关于"“已经完成第二位和第三位的合作了吗?我知..."段落点评。 10楼 2023-07-14 1条 0 0 ( . )妍VIP★☆ 赶过去钓鱼吗? 1楼 2023-07-14 ...http://p.faloo.com/3_944651_768083_0_1.html
3....不分对错,委屈自己,牺牲他人的满足孩子的想法,让孩子经常以为...溺爱是爱,溺爱是一切以满足孩子的感觉为主,不分对错,委屈自己,牺牲他人的满足孩子的想法,让孩子经常以为自己是动动念头一切都会自然而然的按照自己的想法来,长此以往,一旦不被满足,或者不能及其很好或打折扣的满足后,他就会觉得我不能任由意念控制一切了,他就会产生愤怒,愤怒过后然后是伤心,觉得一切辜负他的伤心,...http://qingshuo.com/qa/121313
4.列名单的方法和技巧对名单分析的目的,是为了让名单产生更高的效益,是为了在名单上更高效地工作。分析的内容,包括对方目前的可能需求是什么,要找准对方的需求,然后想法满足对方的需求,生意就是这样做成的。 不要总是想着,名单上的哪个哪个人可能跟我做合作,可以成为我的黑马。以这种心态做一定是做不好的。 https://www.meipian.cn/1tn2le5i
1.4条提升生活满足感的技巧澎湃号·湃客澎湃新闻以此类推,不断循环。 自我提升并不在哪一个终点,而是始终在路上。 希望今天的文章,能切实提升你的生活满足感,让你的生活更高效、更有条理。 你有什么事情是能够立刻去「创造印记」的吗? 不妨留下你的想法吧。 原标题:《4条提升生活满足感的技巧》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3417300
2.如何获得心灵上的满足感日记如何获得心灵上的满足感 英文中有两个词,一个叫achievement (成就感), 另一个叫fulfillment (满足感), 很多时候我们会把两者混淆,以为成就感就等同于满足感。但其实它们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含义,个人认为,满足感是比成就感更高一层的境界。 成就感,通常可以通过制定https://wap.douban.com/note/859371003/
3.MacBook工艺进化?碳纤维材料或成主流(全文)我们需要弄清楚的是:1、我们需要的到底是什么。2、满足想法需要什么样的硬件。3、软件与硬件应该如何配合来实现想法。4、软硬件与用户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把这些都想清楚,再开始动手吧。 1、笔记本需不需要触摸屏? · 触摸功能 触摸功能,在笔者看来是通过手指的单点/多点、直线/曲线轨迹的万向变化来实现替代鼠标...https://nb.zol.com.cn/325/3257652_all.html
4.一秒化身平板五种变形超极本正面对决我们需要弄清楚的是:1、我们需要的到底是什么。2、满足想法需要什么样的硬件。3、软件与硬件应该如何配合来实现想法。4、软硬件与用户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把这些都想清楚,再开始动手吧。 1、笔记本需不需要触摸屏? · 触摸功能 触摸功能,在笔者看来是通过手指的单点/多点、直线/曲线轨迹的万向变化来实现替代鼠标...https://www.51cto.com/article/361374.html
5.满足自己的想法跟杨幂排列五开奖排列五满足自己的想法跟杨幂排列五开奖,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体育彩票排列五的更多玩法及专家资讯推荐方案,如果你也对此感兴趣的可以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个所以然。https://vipc.cn/tags/manzuzijidexiangfagenyangmipailiewukaijiang
6.FITURE魔镜满足了我又臭美又想运动的想法FITURE拟合未来宅家...PP视频为您提供FITURE魔镜 满足了我又臭美又想运动的想法FITURE拟合未来 宅家运动 智能家居高清视频在线观看,FITURE魔镜 满足了我又臭美又想运动的想法FITURE拟合未来 宅家运动 智能家居主要内容:https://m.pptv.com/show/xQqwHobsXJr9eibM.html
7.降疫情管控很emo?不妨用“纸笔”存放你的不良情绪请记住能引起情绪变化的积极想法需要满足的必要和充分条件: · 必要条件:这个积极想法一定得百分百真实,或是接近百分百真实,否则的话就没有效果。如果这个积极想法只是理想化的幻想,或者说这个想法本身就不是现实,情绪就不会得到改善。 · 充分条件:积极想法需要让消极想法不攻自破。记住,当你改变你的思考方式的时候...https://www.shantou.gov.cn/stswsj/gkmlpt/content/2/2145/mpost_2145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