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四合,华灯初上,一辆辆私家车陆续驶入五星商业步行街。车主们掀开汽车后备箱,通过简约的装饰,摆上自制的食物饮品,一个“微缩版店铺”就此落地。
咖啡甜品、精致手作、潮流配饰、潮玩萌宠……“店铺”虽小,内藏乾坤,极具个性的装饰和精致丰富的产品吸引市民驻足。
五星商业步行街的“后备箱集市”。
满足有兼职想法的年轻人
2月17日下午4点半,市民张巧巧驾驶着新能源汽车来到五星商业步行街。她打开后备箱,拿出折叠桌、桌布和一些厨具,将设备连接到汽车反向供电,短短10分钟便准备就绪,开始售卖藕粉和奶茶。
多人来到“后备箱集市”购买美食。
今年2月初,张巧巧在社交平台看到此地正在招募“后备箱摊主”,自己刚好买了新车,也符合报名条件,就想尝试下。
当晚,记者在现场看到,20多辆装扮时尚的汽车整齐摆放,主要以柳产新能源车和改装车为主。“后备箱摊点”所售卖的产品大多为小吃和饮品。很多市民即买即走,边逛边吃。
“我觉得这样的集市很有意思,摊主都是年轻人很聊得来。”购买了一份芋泥奶茶的韦女士说,她喜欢这种户外的摊点,感觉自在舒服。
后备箱里摆放的物品。
服务多元化更有互动感
在我市这样的“后备箱集市”还有不少。在柳北区、柳南区的多个商业广场和夜市附近,不少路过的市民都被这样精致小巧的“后备箱”吸引。
“汽车和夜市摊结合得很好,很有柳州特色。”18日晚,一位来自四川宜宾的外地游客陈先生驻足在柳北区一新能源汽车“后备箱集市”前,他说此次来柳访友,他对柳产新能源汽车特别感兴趣,于是在朋友的带领下参观。“这些汽车太可爱了,我们都称之为‘宝宝巴士’,拍了很多照片。”
用来做“后备箱集市”的“宝宝巴士”。
在走访中记者还发现,“后备箱集市”流通的不仅是商品和服务,还有体验、氛围等更多维度的附加值。摊主康康告诉记者,除了常规产品的售卖,有些摊主会带来自家宠物吸引客流,“撸猫”“撸狗”这种新奇服务,给消费者带来更多参与感,更有摩托车爱好者们借“后备箱摊位”进行交流。
“不仅扩大了交际圈,更让年轻人的创业梦有处安放。”彭先生说。
“后备箱集市”的夜市摊点。
就业灵活自带“新潮味”
“后备箱经济”是一种怎样的新业态?
在区内筹备过多场“后备箱集市”的招募负责人唐女士介绍,“后备箱经济”实际上就是夜市地摊经济的一种新形态,将传统摆在地面或手推车里展示售卖的商品放进了汽车后备箱,装点上彩灯跟招牌,精致个性。唐女士说,“后备箱”里充斥着年轻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摊主在“后备箱集市”售卖东西。
潘大庆还提醒,尽管“后备箱经济”十分火热,但还应理性看待,避免盲目跟风、一拥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