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敦煌市鸣沙山月牙泉景区的交通信号灯“行人红灯”亮时,驼队有序通过,游客在一旁等候。新华社发(张晓亮摄)
于月仙遭遇的这场车祸,有很多问题值得思考和警惕。开车突然撞到动物,要担责吗?有哪些法律责任?怎么避免发生类似交通事故?
现象
汽车与骆驼相撞并非偶然
有拍客于9日晚连夜赶往车祸发生地探访,视频画面显示,事发路段少有车辆通行,其路面平坦、路况较好,汽车具备可行驶到较高速度的条件。事发现场除了有明显的刹车痕迹,以及汽车撞击后产生的碎片,还有骆驼毛以及骆驼粪便。
在阿拉善当地人看来,汽车与骆驼相撞的悲剧并非偶然。
8月10日,阿拉善右旗当地居民胡女士告诉记者,事发路段常有动物出没,不仅是骆驼,还有羊、马等横穿公路。事发S228线公路部分路段设有隔离护栏,但也有一些路段没有安装护栏。
“车撞骆驼的事情不算少见,不过出事的大都是外地车。”胡女士告诉记者,此前她开车时,曾多次在公路上遇见骆驼,基本都是等着骆驼走远之后,再继续前行。特别到了夜间,必须严格控制车速,“最多只能开到60到70码。”
胡女士说,许多外地来的司机都缺乏在公路上应对骆驼的经验,更不了解骆驼的习性。一般情况下,骆驼看到车是不会主动避让的,无论是闪灯还是鸣笛示意,它们也只会慢悠悠按照自己的节奏来。
记者梳理发现,自2016年至今,阿拉善盟区域内,已发生过多起公路上车辆与骆驼相撞的车祸事故。
阿拉善左旗人民法院公布的一则通报提到,2016年8月30日凌晨,阿左旗张查线发生了一起大货车撞死10峰骆驼案件,经阿拉善盟左旗交警大队组织当事双方进行调解,李某向骆驼的所有人赔偿了20000元。
在距离于月仙车祸现场相隔不到40公里的位置,也曾发生过一起车辆撞击骆驼的事故。2019年10月18日21时40分许,驾驶员刘强(男,39岁)驾驶重型半挂牵引车,由北向南在内蒙古阿拉善右旗省道228线481公里加400米处时,与王某某所属的2峰骆驼、另一当事人王某某所属的1峰骆驼发生碰撞,无人员受伤,王某某所属的2峰骆驼死亡、另一当事人王某某所属的1峰骆驼受伤,重型半挂车受损。
解析
开车突然撞到动物,要担责吗?
其实,开车遇到动物这种情况在现实中并不少见,特别是在城乡接合部行车时,遭遇鸡鸭猫狗等都是常事。如果是撞上小动物,可能会造成车辆的损坏以及小动物的死亡;如果是体型较大的动物,例如野猪以及骆驼等,可能对人员造成伤亡。
2020年,辽宁一女子在高速路上正常行驶时,突然遇到一头野猪,避让不及发生车祸,最终导致了女车主受伤。
2018年某一天,一辆满载铁矿石的半挂车本来是正常行驶,为了躲避路上的一只野狗,结果驶向了反道,与对面驶来的小轿车正面碰撞,造成了一定的伤亡。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四十五条即饲养动物致害责任的一般规定,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担或者减轻责任。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依法赔偿。
对策
公路设计已考虑到动物穿行问题
近年来,我国道路里程迅速增长,自驾游也成为大众热衷的出行方式。在这种情况下,野生动物和放养的大型牲畜上路,对交通安全的影响日益显现。对此,当前已经有一些相应的制度建设,也有不少的探索实践。比如,在公路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已经考虑到动物穿行等问题。《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就规定:“公路应结合沿线放牧及野生动物迁徙需要,选择合理位置设置必要的动物通道”“穿越草原区域的封闭公路,应根据放牧等需要修建沿公路通行的便道(牧道)”。
事实上,在畜牧业发达或有动物迁徙活动的地区,还需要单独设置大型动物通道。比如京新高速建设时,就针对动物活动习性设置有动物通道。再如,在青藏铁路设计时,根据沿线野生动物的生活习性和迁徙规律,在相应的地段设置了野生动物通道,以保障野生动物的正常生活、迁徙和繁衍。
提示
怎么避免车撞动物悲剧发生?
对于动物饲养者,户外遛犬必须要拴犬链,是起码的法治要求。绝大多数犬只被碾压的案件,都是不拴犬链任由犬只户外活动所致。在公共场所束缚犬只,一方面保护了自己心爱的犬只,另一方面也是对公共安全的维护。
每起交通事故案件都具有独特性。比如有些小动物从车辆侧面窜出来或者司机在倒车时发生碰撞,这时候不能过度强调司机的注意义务。但是如果小动物出现在司机视线前方,应当在保持车辆安全情况下,采取必要措施(制动或规避)避免碾压。
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在驾校或者日常城市驾驶车辆所熟悉的交通法规规则和在乡村或者郊外行车要求不完全一样。比如在省道、县道行驶时,会看到提示乡村的提示标志,这时就提示司机必须要降低车速,确保安全。因为乡村道路狭窄,民居距离道路较近,道口多、视线较差。一旦发生碰撞事故,往往会推定司机为全责。
此外,现在机动车电子辅助功能越来越丰富,比如自动驾驶、车头的雷达传感器等,但这些设备并不能完全应对复杂的市郊或偏远山区道路通行状况。因此,还是需要司机做好充分准备,避免疲劳驾驶,不要过度依赖于辅助设备介入。对于司乘人员,都务必系好安全带,以最大限度降低意外可能带来的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