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保黑产”的活跃舞台,还不止于此。南都记者注意到,“全额退保咨询”通过一些网络平台传播教唆恶意逃废债内容,甚至在网购平台上公开叫卖,指导债务人批量向监管机构投诉、举报保险公司,以此要挟保险公司全额退保,并收取消费者高额手续费。
保险已经成为社会及家庭的稳定器。自诩可以“全额退保”的中介人员,到底如何侵害消费者及正规保险机构的合法权益?疫情当下,“退保黑产”不收敛反而有抬头趋势,根源何在?“退保黑产”扩大的同时,背后又该如何进行整体反思?而作为“保险重镇”的深圳,该如何“先行先试”,在打击黑产链条中扮演好探路先锋的角色?
案例
保险业务员“监守自盗”?
“当时保险公司业务员跟我妈说,这份保险月交1000多元,相当于每天一顿饭钱,在享受高额保障的同时还能存钱,但是,买完保险后我妈连保单都没收到。”
陈小姐研究了这份保单,觉得保障条款与所交保费不匹配,且销售过程中存在话术诱导,于是其便向保险公司要求退款。吊诡的是,之后,该保险公司代理人称,如果要全额退保需跟他再买一份保险。“这种保险大概是一种分红险,年交2万元,10年后能返还本金,最后保单结束能拿回两倍的钱,但是,该分红险与我想退的保险来自不同的保险公司。”
显而易见,保险公司派过来处理退保问题的代理人“监守自盗”。在推销保险不成功的情况下,该代理人又抛出第二个方案,“他说他有办法全额退保,但要收取5000元手续费。全部保费是5.6万元,也就是说他收了差不多10%保费的手续费。”该保险代理人称,如果陈小姐自己向保险公司申请退保,大概会扣掉20%-30%的手续费。
“他称这5000元是给领导喝茶用的,”自己向保险公司退保要损失至少一万二,让该代理人退保只损失5000元。在心里算了笔账后,陈小姐让该代理人操作,并且退了费。但唯一让她困惑的是,这个保单自己去保险公司退到底能退回多少?
“割肉退保”幸好及时醒悟
如果说消费者退保确实存在销售误导的客观因素,那么,不法中介承诺的“全额退保”就更像是天上掉馅饼。
不久后,公司工作人员接到客户张某本人来电,告知公司千万不要将保单退保,近期已经出险需要公司理赔。
在问清原因时,客户张某告诉工作人员,因最近经济紧张看到朋友圈有代理退保的消息,就通过他人代理退保,想以此缓解经济压力。幸亏公司及时发现,挽回损失。工作人员告知客户,代理退保会被对方要求支付高额费用,更会获取客户信息相要挟要求支付代理费用。客户了解事情严重性后,准备公司理赔后通过法律手段处理代理退保事宜。
“这种典型的黑产案例,让自己失去正常保障风险,破坏了其他客户的合法权益,也扰乱监管秩序危害行业发展。”业内人士如是坦言。
退保人需新办手机卡,绑定银行卡
在深圳宝安一家汽车服务有限公司,该公司明面上经营汽车租赁、贷款服务,实际上兼做退保中介的业务。
对于潜在希望退保的客户,该服务公司的中介人士表示,想要做到全额退保,首先要找到保险代理人的瑕疵,比如说违规返佣、承诺保单贷款、送礼品、条款介绍不清楚等等。
如果保险代理人并不存在上面提到的违规操作,该人士进一步表示“对方没毛病,那就给他找‘毛病’,反正咬死了对方存在欺骗和诱导行为就好。”
这名中介人士称,为了提防客户退保后不给佣金,他们不仅要收取一定的“代理定金”,而且退回的保费,都在他们手上掌握着。在办理业务前,他们会让退保人新办一张手机卡,并且将新手机卡绑定退款到账的银行卡,同时提供查询密码和银行卡一起交给他们。“如果退保人中途想放弃退保操作,那么定金是绝对不会退还的。”
链条
“左手赚高额手续费,右手鼓动你下新单”
高额返佣二次获利,“全额退保”产业链背后中小保险机构、理财机构若隐若现
20%到60%的服务费,是明面上的利益驱动。但是,背后是否有更大更高的利益驱使或更复杂的生态?“全额退保”产业链的背后,有着什么样的江湖水深?
“代理退保”也存在“退保门槛”
而关于退保服务费方面,多家“代理退保”的商家给出的服务费大概在10%至30%不等,对比“行规”低一些。但是实际上,多家“代理退保”商家对所退的保险会有个衡量,假如保险销售过程中,瑕疵不大、退保理由不充足,则收取的服务费比例会相对较高。当记者把自己前几年买的一份销售过程合规、保障项目齐全、购买过程几乎没有瑕疵的保险合同发给某“代理退保”商家时,对方称,“虽然保险销售瑕疵不大,但如果你急着用钱,也可以帮你退。”该商家还表示,“我们有专业的退保团队操作,保证全额退保,不过服务费方面可能要高些。”
有中介向险企索要高额“调解费”
“代理退保”背后,折射出一个成熟的黑产操作体系。实际上,近期各地监管机构频繁接到消费者反映在金融机构办理贷款业务时,在其本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购买了信用保证保险,很多相互之间无关联的投诉人诉点、诉求甚至是表述措辞均高度一致。
从以往掌握的案例来看,这些退保中介,往往还从事保险业务。当你成功退保后,中介可能秒变推销员,诱导消费者买别的保险,赚取双倍利润,实现二次获利。
离职人员和专业律师让退保“产业化”
到底什么人是“代理退保”的操盘手?一些知情人士透露,目前退保模式已经产业化,这里包括了很多离职的P2P从业人员、离职的保险代理人和电销坐席人员。更关键是,有了专业的律师团队加盟串联,共同钻法律空子。
“左手赚你高额的手续费,右手拉拢你买新的保单或者理财产品。”有深圳业界知情人士向南都记者透露,左右手都可以从客户身上赚取大量佣金,而链条更深层的背后则有一些中小保险机构、理财机构的影子若隐若现。
某大型保险公司负责人告诉南都记者,恶意“维权”已经形成黑色产业链,黑产中介以盈利为目的,通过网络平台公然教唆、鼓动、代理客户投诉,损害消费者利益,占用了大量行政资源,同时也危害行业发展。
“代理退保”黑产运作模式
南都记者走访了解到,专门从事“代理退保”的组织及人员,其运作存在零门槛易复制、零监管难制约、隐蔽性高等特点,经过演变发展,已经呈现出“产业化”、“专业化”的趋势,经整理发现其总体运作模式如下:
●广泛发展下线
●网罗潜在客户
●控制手机号、银行卡
阻断保险公司与客户联系
●签署协议制约客户
与客户签订所谓的“代理维权协议”,收取定金
●指导钓鱼取证
●监管投诉施压公司
●退保成功,获取利益
“代理退保”组织向客户收取全额保费的20%-60%不等的手续费
●投保新单,获取佣金
引导客户撤旧投新或购买理财产品
算账
代理退保一张单或获利万把元顾客欲放弃要付违约金80%
“100%全额退保“听起来很美,但是实际到底如何?一些保险代理人告诉南都记者,正常的契约合同退保,只能取回现金价值,大约是所交保费的20%到30%。以每年保费一万元为例,三年后现金价值正常可能只有6000元左右。
“我们正常销售一张单,代理员要和顾客见面5到6次,才可能签下来,佣金也不高。”一些知情人士称,代理退保的当前“行规”是20%-60%的返点。一张单获利空间万把元左右,还可以批量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