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比较2017年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和2009年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的差异,探讨《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特点,为新一轮省级医保目录调整提供参考。方法分别从治疗分类、药品名称、剂型和支付范围4个方面,采用Excel2016对两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纳入的药品进行比对分析。结果2017年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包括调进调出、修改支付范围、调整药品分类和编码等。新增339个品种,其中西药133个品种,增幅约11.4%,中成药206个品种,增幅约20.0%,此外,149个品种新增剂型。新增品种及剂型主要集中在治疗高血压及糖尿病等慢病、肿瘤等重大疾病的药物,创新药以及儿童用药。结论2017年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体现了“补缺、选优、支持创新、鼓励竞争”的政策思路。同时,其治疗分类、药物名称及编码更加科学合理。
医保药品目录是参保人用药的基本政策标准。2011年实施的《社会保险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以及急诊、抢救的医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中支付”。药品目录长期未调整导致参保人员目录外药品费用负担较重、与临床用药需求脱节、创新药品无法进入目录等问题逐步显现,迫切要求调整发布新版药品目录。
2017年2月23日,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关于印发<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17年版)>的通知》(人社部发[2017]15号),这是我国医保药品目录第4次调整。同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规定各省(区、市)应于2017年7月31日前发布本地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调整的数量(含调入、调出、调整限定支付范围)不得超过国家乙类药品数量的15%。在此背景下,笔者将2017年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与2009年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进行比对分析,探求医保目录调整特点,为新一轮省级医保药品目录调整提供参考。
分别从治疗分类、药品名称、剂型和支付范围4个方面对2017年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和2009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进行比对,各数据采用Excel表录入并进行分析。
根据药理学特点和临床用途,2009年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西药共分为23个治疗大类,107个亚类;2017年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依据解剖-治疗-化学分类对此进行了大幅调整,删除了2009年版根据药理特点进行的分类,例如解热镇痛药及非甾体抗炎药、镇痛药物、治疗精神障碍药物等,最终将西药分为14个治疗大类,84个亚类,见表1。中药部分,两版目录均分9个大类,2017年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未做调整,仅在2009年版分类的基础上将民族药细分为藏药、蒙药和维药三个亚类。
Tab.1ComparisonoftheclassificationofwesterndrugsbetweennationalHealthInsuranceDirectory(NHID)2017versionandNHID2009version
2017年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共有2535个品种,包括西药1297个,中成药1238个(含民族药88个)。与2009年版比较,共增加了339个品种,增幅约为15.4%。从西药来看,2017年版《药品目录》增加133个品种,增幅约11.4%,其中甲类品种53个,乙类品种80个,与市场预期也基本相符。从中药来看,2017年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增加品种206个,主要以乙类品种为主,增幅约为20.0%,其中民族药增幅为95.0%,这体现了国家对中成药和民族药的重视与扶持。此外,2017年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还增设了拟谈判目录,共有45个品种。
西药部分新增品种中心血管、消化代谢、血液和造血器官用药的数量明显高于其他,共占了38.1%。此外,肿瘤及免疫调节,全身用抗感染、神经系统,肌肉-骨骼系统用药也有较多药物入选,此次调整主要集中在大病、特病和慢病用药上,解决临床需求,具体见图1。同时2017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版剔出多柔比星、阿米三嗪萝巴新、蓖麻油、地匹福林、丁咯地尔、二氮嗪、复方丙氧氨酚、谷氨酸、黑豆馏油、茴拉西坦、卡巴克络、苦参素(苦参总碱)、雷公藤多苷、硫酸钠、氯美扎酮、人工泪液、噻氯匹定、透明质酸钠、土霉素、西咪替丁、溴米因、鸦胆子油、依托必利、转化糖等。
Fig.1Newvarietiesanddosageformsofeachclassificationofwesterndrugs
中药部分新增品种中3个为注射液,分别为舒肝宁、瓜蒌皮、益母草注射液。新增品种最多为民族药43个,清热剂、祛痰剂和祛湿剂21个,其次为骨伤科用药、外科用药、化痰止咳平喘剂、妇科用药和耳鼻喉科用药,增加品种均在10个以上,见图2。中药部分剔出10个品种,均为乙类,分别为小儿感冒片、痰咳净散(片)、精乌胶囊、天麻素注射液、武力拔寒散、康肾颗粒、爱活尿通片、六神软膏、得力生注射液、白带丸。
Fig.2NewvarietiesanddosageformsofeachclassificationofChinesepatentdrugs
西药部分新增剂型的品种有89个,其中神经系统、消化道和代谢以及呼吸系统新增剂型品种位居前位,具体分布见图1。新增剂型以口服途径和外用途径为主,特别是增加了适合儿童服用的剂型,如口服液体剂、颗粒剂、栓剂和咀嚼片等,以保障儿童用药。中成药部分新增剂型的品种有60个,其中妇科用药、扶正剂和解表剂新增剂型品种位居前三,具体分布见图2。剔出3个品种剂型,分别为降脂灵胶囊、乌鸡白凤口服液和复方青黛丸。
西药部分,大部分药品放宽了支付范围,包括取消限工伤保险、限生育保险、限二线用药等。2009年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共有20个品种限工伤保险,4个品种限生育保险;2017年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限工伤保险品种减少到5个,限生育保险品种减少到3个。2009年版限二线用药品种42个,其中25个品种在2017年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中取消了限二线用药,以肿瘤科用药居多,包括化疗药物白消安、多西他赛、奈达铂和长春碱,5-羟色胺3受体拮抗药昂丹司琼、格拉司琼和托烷司琼。此外,部分品种取消参保人员住院使用时由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按规定支付,门诊使用时由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支付的限制。对少部分药品提高了支付标准,如头孢哌酮舒巴坦从无限制到限重症感染,拉氧头孢和氨曲南从无限制到限有药敏试验证据等。中药部分,对大部分药品放宽支付范围,包括53个乙类品种调整为甲类;91个品种取消参保人员住院使用时由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按规定支付,门诊使用时由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支付的限制;8个品种取消限儿童。然而,中药注射剂的支付范围不但没有放宽,反而更为严格,见表2。这一调整推动在2017年底开始对中药注射液进行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重新评价。
*1标有“◇”的药品,因其组成和适应证类似而进行了归类,所标注的名称为一类药品的统称
表22017年版与2009年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中23种中药注射剂支付范围比较
Tab.2Comparisonofpaymentscopeof23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alinjectionsbetweenNHID2017versionandNHID2009version
医保直面医疗机构和患者,应该在“医”“患”之间起到沟通桥梁的作用,反映患者需求,约束医疗机构行为;但医保以往大多扮演付费者的角色,其作用仅停留在报销医疗费用上,对患者的需求反应不敏锐,对医疗部门的约束也往往不足。谈判目录的增设,不但体现了保障重特大疾病患者用药的考量,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突出了对于弱势群体的保护,更体现了今后医保管理方向和角色的转变——订制服务,从被动的付费者转变为主动的投资者,走向战略性购买。
2009年之前的目录调整,基本上以专家的评议作为主体评价手段;2017年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的评审过程中,对于大数据的应用更加全面深入。本次评审主要以循证为基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每年从全国抽调60万例住院患者的住院用药数据,和550万例参保门诊患者的门诊用药数据,通过这些数据详细分析目录外产品的使用频次、次均费用等各方面指标,为这次药品目录评审提供了技术支持,也降低了人为操作因素。在大数据起到重要作用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专家评议遴选的作用,由来自全国各省(区、市)的近4000名临床医生、药师以及医保管理专家通过多轮评审,确定最终的目录名单。形成了一套科学的决策机制,加强了医保目录的公正性与科学性。
《国家医保药品目录》的调整不仅关系着人民的健康福利,对医药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及我国医药产业的结构调整都具有深远意义。因此,《国家医保药品目录》的调整工作需要各方努力,积极配合,创新政策,探索机制,完善程序。高效有序地推动创新药品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将促进我国医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Theauthorshavedeclaredthatnocompetinginterestsexist.
通信地址:武汉市蔡甸区中法生态城同济医院专家社区C栋平层《医药导报》编辑部,邮编:430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