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介机构”通过各种网络渠道招揽有套现意愿的用户,并联系提供套现业务的商家,三方隐蔽合作。
有信用卡消费的地方,就有套现的存在。如今的消费金融发展迅速,对于网购“剁手族”来说,资金不再是问题,因为他们除了可从银行申请信用卡,还能从蚂蚁金服、京东金融等互联网金融机构获得贷款。
蚂蚁花呗是蚂蚁金服推出配备消费额度的网络支付服务。用户开通后,可免费使用蚂蚁花呗的消费额度购物,且确认收货后次月再还款。而京东白条则是一款面向个人用户的信用支付产品,白条用户可选择最长30天延期付款、或者3个月至24个月不同期限分期付款等两种不同消费付款方式,最高可获得15000元信用额度。
据《证券日报》深入调查后发现,这些中介往往会收取不菲中介服务费,一般10%-30%比例,甚至更高。一些所谓的“中介”机构通过各种网络渠道发布消息,招揽有套现意愿的用户,并联系提供套现业务的商家,三方隐蔽合作,试图躲过花呗及白条风控,实现套现。
目前诈骗分子通过蚂蚁花呗及京东白条套现方式大致分为几种类型:第一,账号被盗,不法分子利用被盗账号套现;第二,骗取客户信息,冒名申请蚂蚁花呗及京东白条进行套现;第三,账户转借他人,被利用套现还款纠纷频发;第四,自己刷单赚取差价的套现行为;第五,配合中介合伙套现,反被骗取个人信息。
但可悲的是,很多消费者参与花呗与白条套现之后的结果是套现不成,反倒掉进骗子们设下的陷阱里。针对目前消费金融领域屡遭套现一事,《证券日报》记者进行了深入调查。
“偷鸡不成蚀把米”
套现骗局频现
近日,四川成都曝出一位专门协助他人套现的钻空者涉嫌诈骗被抓的事件。他的获利方式就是让资金需求方在京东网购物品并寄给他,他再支付现金给需求方,如果仅仅是这样,这还只是一种违规行为。问题在于,在拿到货之后,钻空者并未向需求方支付现金,需求方套现未果,反被吞货,最终愤而举报,使得这场套现交易在进行了90单后东窗事发。
为了了解套现其中的门道,11月24日,《证券日报》记者以需要套现为由,联系上一位可以帮助套现的中介。
“目前在大众点评和美团套现秒提现,其他途径会慢。”她对《证券日报》记者极力推销套现业务,自称是正规商家并非中介。同时,她表示:“淘宝可以套现。可以先小额套现试试,以验证我们并非骗子。”
该商家提供给《证券日报》记者一个大众点评网站链接,该店铺名为“XXX韩味亭”。而该网站域名与大众点评域名十分相似,但仔细看就会发现这并非大众点评的官网,该商铺并没有主页链接可以返回。当记者以此质问该商家时,她则避重就轻地绕弯子,不断强调:“一天能接到无数套现的单子,不信你可以用100元先套现试试。”
为了让记者相信,她发了大量成交截图来以证明可靠性。在其中一张截图中,《证券日报》记者发现,与其合作的花呗商家达191家,其中花呗客户为118人。《证券日报》记者以考虑一下为由停止了对话,随后又联系了另一位自称可以套现的中介。她宣称可以在淘宝商家套现,并提供给了记者一家淘宝名为“XXX衣阁”的商铺,“刚刚一个用户套现成功了,套现了2万元。”她还告诉记者,“大众点评及美团套现比较快,其他相对较慢。”“该店铺每天晚9点30分以后发货售后,确认收货,申请售后,退货退款模式进行套现。”
蚂蚁花呗清理不法商铺数千家
京东拦截风险订单过亿元
在前述的四川案例中,京东也有所动作。据了解,在这90单中,京东的违规交易拦截系统拦截了其中95%以上的交易,而那名钻空者已被公安机关带走。不仅如此,蚂蚁花呗更为了打击套现清理上上千家涉嫌套现的不法商家。
据悉,目前蚂蚁花呗已跟淘宝、微博等平台建立起联防机制,蚂蚁花呗会定期向社会公布套现打击情况,通过互联网技术、法律等手段,多管齐下严厉打击套现行为。
在分析人士看来,白条、花呗等产品的初衷是便利消费者,是一种减轻现金压力的分期工具,但被不少投机者扭曲成套现工具,演变成一场套现分子和从事金融业务机构的猫鼠游戏。花样翻新的骗局,不仅套现者权益受损,也考验着互联网平台的风控和交易监控拦截体系。
套现未纳入刑法范围
仍可按诈骗罪追责
目前征信系统中个人信用报告会显示三类信息,一类是个人基本信息,包括姓名、证件类型及号码、通讯地址、联系方式、婚姻状况、居住信息、职业信息等;第二类是信用交易信息,包括信用卡信息、贷款信息等,它主要是核实最近个人五年内的贷款情况、是否有信用卡逾期记录等;第三类是其他信息,包括查询记录等,一般会显示个人或是机构什么原因、通过什么方式、查询的次数等内容。
京东白条方面也表示,“已在积极对接央行信用系统,互通信息,交叉筛查,只要在白条上违约,用户很可能从银行渠道无法完成借贷。”
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于2009年颁发了《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其中规定如果使用销售点终端机具(POS机)等方法,以上述方式向信用卡持卡人直接支付现金,情节严重的,应当依据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不过,刘春彦认为,如果用户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套现京东白条、花呗数额巨大的,到期不予偿还,尽管不能以信用卡诈骗罪追究法律责任,但仍然可以按照诈骗罪追究其责任。
在京东商城、苏宁易购、天猫、1号店和亚马逊这5家综合性购物平台购买了智能手环和家庭装洗衣液两种商品。综合来看,1号店在退货政策执行上表现比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