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保险(简称车险),是指对机动车辆由于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所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负赔偿责任的一种商业保险。
二、汽车保险行业发展历程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欧、美、日等地区和国家汽车制造业的迅速扩张,汽车保险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汽车保险逐渐成为各国财产保险中最重要的业务险种。据统计,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汽车保险已占各国财产险市场份额的50%以上。
我国汽车保险业务则于1950年起步,由当时的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开办汽车保险,后历经几度兴废。直到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汽车保有量的逐渐提高,汽车保险业务才渐渐发展起来。到1988年,汽车保险的保费收入超过了20亿元,占财产保险份额的37.6%,第一次超过了企业财产险(35.99%)。从此以后,汽车保险一直是财产保险的第一大险种,并保持高增长率,我国的汽车保险业务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
三、车险保费收入及其占财产保险保费收入的比重
近几年来,车险综改叠加非车险的崛起,车险增速放缓,保费占比也呈现下滑迹象。根据数据,2022年我国车险保费收入达8210.0亿元,占财产保险保费收入的比重为55.22%;2023年1月我国车险保费收入达827亿元,占财产保险保费收入的比重为45.22%。
四、汽车保险行业竞争情况
1985年之前我国只有1家保险公司,车险市场处于垄断格局。1986年新疆兵团保险公司成立,打破了独家垄断的局面。1988年平安保险成立,1991年太平洋保险成立,“老三家”由此而来。1995年保险法颁布后,保险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成立,市场主体逐渐多元化。从2004年开始,市场份额排名第一的人保财险份额连续11年份额下滑,平安财险和中小型公司份额上升较快,竞争格局也从人保一家独大到部分市场份额下滑,由部分中小公司挤占。
我国汽车保险行业主要参与者
2017-2020年,我国废玻璃回收量持续下滑,但降幅不大,总体回收量基本维持在950万吨以上;其后,其回收量呈现波动上升态势,2023年达到980万吨;同时其回收额整体呈现上升态势,2023年达到49亿元。回收率方面,由于生活源废玻璃相对分散、回收难度大,所以我国废玻璃整体回收率不高,近年来始终低于50%,整体提升空
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废旧轮胎回收率达到76.8%,而我国回收率为52.73%,低于全球水平,回收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未来,在“节能环保”“循环经济”的大趋势背景之下,随着我国废旧轮胎回收体系和行业标准不断完善以及社会回收意识上升,预计其回收率和回收量还将进一步提升。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提速,全国城市道路里程从1996年132583km增至2020年492650km,增长了2.72倍,年均增长率为5.6%。2022年中国城市道路长度为55.22万公里,预计2023年为56.5万公里。
随着老龄化、城镇化加速,近年我国公墓建设行业市场规模不断增长。与此同时,政府对殡葬行业的重视日益提高,各种扶持政策相继出台,也为公墓投资建设创造了有利的环境。数据显示,2018-2023年我国公墓建设行业市场规模从4140亿元增长到8556亿元。预计2024年我国公墓建设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9934亿元左右。
国际航线和签证继续恢复,利好出境游进一步修复。2023年以来我国国际航班逐渐恢复,2024年8月国际及港澳台航线旅客运输量合计740.2万人次,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93%。随着国际公商务人员往来和旅游、留学等市场的继续恢复,航空公司的航班运力调整逐步到位,国际航班将继续增加。
在政策支持下,人工影响天气服务体系构建速度加快。截至2022年底,全国共有各类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飞机56架,各地建设人工影响天气地面作业站点约1.7万个,其中标准化固定作业点6235个。2023年我国新建改造地面作业装备1600套,升级改造人工增雨飞机5架,行业仍具发展潜力。
占比方面来看,近五年我国体彩销售额占彩票销售总额比重也逐年上升。2019年我国体彩销售占比54.69%,福彩销售占比则约45.31%;到2023年,体彩销售占比提升至66.46%,福彩销售占比则下降至33.54%。
近年来随着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国家重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让人们对食品安全、营养、品质、品牌更加重视,推动我国食品包装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食品包装行业市场规模达到7609亿元,同比增长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