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19.07.18
中文名称:蚁科
拉丁学名:Formicidae
别称:蚂蚁
界:动物界
门:节肢动物门
亚门:六足亚门
纲:昆虫纲
亚纲:有翅亚纲
目:膜翅目
亚目:细腰亚目
科:蚁科
总科:蚁总科
颜色:黑色、褐色、黄色或红色
特征:体躯平滑,或有毛刺、刻纹和瘤突
蚂蚁是一种有社会性的生活习性的昆虫,和胡蜂是近亲。蚂蚁已知最早在白垩纪就出现,可能是从侏罗纪出现的原始胡蜂演变出来的,主要区别是蚂蚁的触角是明显的膝状弯曲,胡蜂的腹部是一个整体。蚂蚁一般都没有翅膀,只有雄蚁和雌蚁(雌蚁具有生育能力,但只能繁殖出雄性繁殖蚁)在交配时有翅膀,雌蚁交配后翅膀即脱落。
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六足,体壁薄且有弹性,有膜翅,硬而易碎。
口器发达,上唇退化,上颚有各种形状,在宽而大,或长或短,也有直的或弯的,或有简单的齿,下颚正常,有1~6节。内颚叶简单。下唇有须,亚颏,有中唇舌和两个小的侧唇舌;下唇舌1~4节。
第一腹节(并胸腹节与后胸相愈合而伸长。腹部位于并胸腹节之后,腹部前端显著缢缩成为腹柄。
腹柄为一节或两节,如有两节,其第二节称为后腹柄。每节上有一个或两个背瘤,或有直立的或倾斜的鳞片。柄后节膨大形成腹部,由7~8节组成,雄蚁较雌蚁多一节。腹部有气孔8对。若干属有摩擦发音器,由后腹柄上的一个锉与柄后节第一节上的摩擦面构成。
分为雌性与雄性
雌性繁殖蚁:俗称"公主,"大小、形状与蚁后一致,区别在于雌性繁殖蚁未受精,具有翅膀,只能产出单倍体的雄性繁殖蚁,与雄性繁殖蚁交配后脱翅变为蚁后。
雄性繁殖蚁:或称父蚁。头圆小,上颚不发达,触角细长。有发达的生殖器官和外生殖器,主要职能是与雌性繁殖蚁交配。
蚂蚁因食性分为:低等种类,肉食性,以昆虫、小动物乃至病、死的大动物为食;臭蚁亚种,切叶蚁亚科及蚁亚科中的较高等种类,对动植物均能取食,尤喜蚜、蚧虫分泌的"蜜露";其他大部分蚁类为杂食性,多以种子、果实、虫子等为食。
例如双齿多刺蚁拥有较高等杂食性种类,可喂米糠、麦麸、豆类、糖类、瓜果类及动物性饲料如鱼粉、蚕蛹、骨头、鸡蛋、死活虫等,也可用鸡饲料或自配饲料。
猛蚁亚科与行军蚁亚科的蚂蚁一般只以肉食作为食物。
种类甚多。
一、群居性,有明显的多型现象,包括雌蚁、雄蚁与工蚁三种不同的型,有时尚有由工蚁变型的兵蚁。成虫体小,多呈红褐或黑色,一般雌蚁与雄蚁有翅,工蚁与兵蚁无翅。触角膝状,弯曲.腹部有一、二节呈结节状。大多数种类挖土筑巢,亦有栖息树枝等孔穴中的。食性复杂,较低等的种类为肉食性或多食性,较高等的为植食性。有些种类能贮藏种子、培养真茵或收集蚜虫及介壳虫体上的蜜露作为食料;在室内常取食人类的食物。
三、有些种类能贮藏种子、培养真茵或收集蚜虫及介壳虫体上的蜜露作为食料;在室内常取食人类的食物。
中国的蚂蚁类群的分类(中国有记录的子阶元)
(一)猛蚁亚科Ponerinae
大齿猛蚁属OdontomachusLatreille
钩猛蚁属AnochetusMayr
隐猛蚁属CryptoponeEmery
猛蚁属PoneraLatreille
姬猛蚁属HypoponeraSantschi
细颚猛蚁属LeptogenysRoger
双刺猛蚁属DiacammaMayr
穴猛蚁属BothroponeraMayr
短猛蚁属BrachyponeraEmery
匿猛蚁属BuniaponeSchmidtandShattuck
中盲猛蚁属CentromyrmexMayr
扁头猛蚁属EctomomyrmexMayr
埃猛蚁属EmeryoponeForel
真猛蚁属EuponeraForel
中猛蚁属MesoponeraEmery
小眼猛蚁属MyopiasRoger
矮猛蚁属ParvaponeraSchmidtandShattuck
宽猛蚁属PlatythyreaRoger
修猛蚁属PonerinaeDonisthorpe
拟猛蚁属PseudoponeraEmery
(二)行军蚁亚科Dorylinae
行军蚁属DorylusFabricius
双节行军蚁属AenictusShuckard
粗角蚁属CerapachysF.Smith
克雷蚁属ChrysapaceCrawley
滑蚁属LioponeraMayr
卵角蚁属OoceraeaRoger
旁影蚁属ParasysciaEmery
扁蚁属SimoponeForel
影蚁属SysciaRoger
云蚁属YunodorylusXu
(三)细蚁亚科Leptanillinae
穴细蚁属OpamyrmaYamaneetal.
原细蚁属ProtanillaTaylor
(四)伪切叶蚁亚科Pseudomyrmecinae
细长蚁属TetraponeraSmith
(五)切叶蚁亚科Myrmicinae
沟切叶蚁属CataulacusSmith
举腹蚁属CrematogasterLund
瘤颚蚁属StrumigenysSmith
塔蚁属PyramicaRoger
心结蚁属CardiocondylaEmery
火蚁属SolenopsisWestwood
盲切叶蚁属PheidologetonMayr
铺道蚁属TetramoriumMayr
角腹蚁属RecurvidrisBolton
小家蚁属MonomoriumMayr
红蚁属MyrmicaLatrsille
棒切叶蚁属RhoptromyrmexMayr
无刺蚁属KartidrisBolton
大头蚁属PheidoleWestwood
扁胸切叶蚁属VollenhoviaMayr
双凸切叶蚁属DilobocondylaSantschi
平胸蚁属RotastrumaBolton
细胸蚁属LeptothoraxMayr
犁沟蚁属VombisidrisBolton
棱结蚁属GauromyrmexMenozzi
切叶蚁属MyrmecinaCurtis
瘤胸蚁属DacatriaRigato
盘腹蚁属AphaenogasterMayr
收获蚁属MessorForel
刺切叶蚁属AcanthomyrmexEmery
安尼切叶蚁属AnillomyrmaEmery
叉唇蚁属CalyptomyrmexEmery
摇蚁属ErromyrmaBoltonandFisher
真粗毛蚁属EurhopalothrixBrownandkempf
蓬莱蚁属FormosimyrmaTerayama
高黎贡山蚁属GaoligongidrisXu
盗蚁属HarpagoxenusForel
冠胸蚁属LophomyrmexEmery
弯蚁属LordomyrmaEmery
盾胸切叶蚁属MeranoplusF.Smith
后蚁属MetaponeForel
脊红蚁属MyrmicariaSaunders
华丽蚁属Paratopulawheeler,W.M
奇蚁属PerissomyrmexM.R.Smith
棒角蚁属RhopalomastixForel
窄结蚁属StenammaWestwood
圆颚切叶蚁属StrongylognathusMayr
脊蚁属SyllophopsisSantschi
切胸蚁属TemnothoraxMayr
毛切叶蚁属TrichomyrmexMayr
(六)臭蚁亚科Dolichoderinae
酸臭蚁属TapinomaFoerster
狡臭蚁属TechnomyrmexMayr
穴臭蚁属BothriomyrmexEmery
臭蚁属DolichoderusLund
光胸臭蚁属LiometopumMayr
虹臭蚁属IridomyrmexMayr
凹臭蚁属OchetellusShattuck
时臭蚁ChronoxenusSantschi
菲臭蚁/凹头臭蚁属PhilidrisShattuck
(七)蚁亚科Formicinae
刺结蚁属LepisiotaSantischi
斜结蚁属PlagiolepisMayr
前结蚁属PrenolepisMayr
蚁属FormicaLinnaeus
立毛蚁属ParatrechinaMotschulsky
拟毛蚁属PseudolasiusEmery
毛蚁属LasiusFabricius
多刺蚁属PolyrhachisSmith
弓背蚁属CamponotusMayr
悍蚁属PolyergusLatreille
尖尾蚁属AcropygaRoger
捷蚁属AnoplolepisSantschi
丽蚁属CalomyrmexEmery
箭蚁属CataglyphisFoerster
平头蚁属ColobopsisMayr
海胆蚁属EchinoplaSmith
真结蚁属EuprenolepisEmery
短角蚁属GesomyrmexMayr
伊比蚁属IberoformicaTinaut
长齿蚁属MyrmoterasForel
尼氏蚁属NylanderiaEmery
织叶蚁属OecophyllaSmith
拟立毛蚁属ParaparatrechinaDonisthorpe
原蚁属ProformicaRuzsky
俄蚁属FormicinaeValid
(八)卷尾猛蚁亚科Proceratiinae
卷尾猛蚁属ProceratiumRoger
无齿猛蚁属DiscothyreaRoger
小盲猛蚁属ProbolomyrmexMayr
(九)刺猛蚁亚科Ectatomminae
曲颊猛蚁属GnamotogenysRoger
(十)钝猛蚁亚科Amblyoponinae
矛猛蚁属MyopoponeRoger
迷猛蚁属MystriumRoger
锯猛蚁属PrionopeltaMayr
点猛蚁属StigmatommaRoger
从卵到成虫约要经过15天(一些大型蚁需要20几天),通过幼虫、蛹等两个环节。卵为白色或淡黄色,细长形,大小为0.5毫米,形如米粒状。幼蚁为乳白色,前端较细,常做弯曲状,易被人们误认为是"蚁卵"。蛹是最后一龄,幼蚁体缩短,不食不动,被称为前蛹,前蛹蜕皮后即为蛹。蛹初为乳白色,后渐变为黄褐色。常堆放在一起,也被误认为"蚁卵"。
蚂蚁是完全变态型的昆虫,要经过卵、幼虫、蛹(或茧,看具体品种而定)阶段才发展成成虫,蚂蚁的幼虫阶段没有任何能力,它们也不需要觅食,完全由工蚁喂养,工蚁要先把食物吃进去,然后再吐出来喂养幼虫,成虫之间也以这种方式交换食物,幼虫的发育需要一定合适的温度,因此工蚁经常将它们搬来搬去,维持合适的发育地点,蚂蚁一般按照不同的任务分为工蚁、雄蚁和雌蚁,幼虫发育成哪种蚂蚁完全取决于幼虫阶段的喂养条件。
一般的蚂蚁都是雌性的,但它们不负责生育,只有蚁后生育。一个蚁巢中也培养一批雄蚁和雌蚁,它们不工作,只是进食生长,都有翅膀,到成熟后一起飞出蚁巢交配,交配后雄蚁很快死亡,雌蚁寻找一个合适的地点筑巢,脱去自己的翅膀,成为蚁后,产卵发展一个新的蚁巢。
蚂蚁的寿命比较长,个别蚂蚁的寿命长得惊人,蚁后寿命可长达20年。但一只离群的蚂蚁只能活几天。这是由于蚁群内部明确分工和各负其责、相互依存的群体结构所致。这是其繁荣的基本因素。
蚂蚁的繁殖的过程一般分为交配、产卵、婚飞三个部分。当一窝蚂蚁达到一定数量时,蚁后就提前繁殖出雄性繁殖蚁和雌性繁殖蚁,时机成熟后繁殖蚁飞出巢外交配后开始繁殖后代成为一个新的家族。
蚂蚁属完全变态的昆虫。完全变态就是由卵到成虫要经过幼虫期和蛹期这样一个变化过程。
蚂蚁在15-40℃之内都可正常生长,但最佳温度为25-30℃之间。冬季低于10℃会进入洞穴,但不会冬眠。只是不再频繁活动,它们在洞内吃秋天储存的食物。
蚂蚁的土壤湿度应控制在10%-20%之间;空气相对湿度应控制在70%-90%之间。
在野外,野蛮收获蚁自己建巢时,它们会把平时栖息活动的地方跟储藏种子的储藏室分开,储藏室的位置比平时栖息活动的地方高一些,保持储藏室内处于干燥的环境,种子就不容易发芽了。
蚂蚁用两个大牙叮咬的方式进行攻击或自卫,咬时会分泌出蚁酸(甲酸),刺激被叮咬的伤口红肿疼痛。
懒惰蚂蚁
蚂蚁具有抗炎、镇痛、镇静、解痉、护旰、平喘、抗惊厥、抗癫痫、增强红细胞变形性、抑制胃酸分泌和阻止急性溃疡等广泛的保护作用。
(1)骨关节系统:类风湿、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腰腿痛;
(2)心脑血管系统:冠心病、心肌梗死、脑血栓后症、心绞痛、心肌炎、肮心痛;
(3)呼吸系统:气管炎、哮喘、肺结核;
(4)泌尿系统:肾炎、阳萎、早泻、性冷、前列腺炎;
(5)神经系统:头痛、失眠、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6)免疫系统:红斑狼疮·硬质病、皮肌炎、结节性动脉炎;
(7)其它:糖尿病、少白头、牙齿脱落等,起帮助调节、恢复作用。
蚂蚁的药用价值极高,作用很广泛,蚂蚁与酒制成的饮品能起到护肤、抗炎、抗衰老、平喘、镇静、解痛等作用。
①蚂蚁干一般作泡酒饮用。半公斤(500克)蚁干可泡白酒5公斤(5000)克,泡20天以上可慢慢饮用,饮时每次倒出半公斤,饮完之后再倒出半公斤,直至饮完为止。每天饮用2-3次,每次饮50-100克,(酒的度数和饮酒量,视各人酒力和习惯而定):饮完这5公斤蚁酒后,剩下的蚁干就不要了,要也无用了,因为蚁干中的有效成份,部通过酒"泡"之后,都释放到酒里了;蚂蚁干不要直接放到嘴里嚼服,这样吃法,太粗,不好吸收,也难以吞咽。
②蚂蚁粉一一日服3次,每次5克左右。饭后服用较好,特别是有胃酸多的人更应饭后(约半小时)服用。因为蚂蚁含有蚁酸,故有胃酸多的人服后,有的有胃部或腹部不适,(有胀或闷或微痛)等的感觉,遇此情况,可适当减量服用,并加服胃舒乎片。服蚁粉时,可先把蚁粉(5克,约半汤匙,多些少些无关系,有的人每次服用7-8克也行),放到嘴里,再喝一口温开水,蚁粉在嘴里很快溶解,即可吞到肚里,再喝几口温开水即可,这种吃法,既快又方便,为了使口感好些,也可用蜂蜜与蚁粉调匀后服用,一般半公斤蚁粉配50克左右蜂蜜,拌匀后,用一个有盖的容器装好,每次食半汤匙至1汤匙。(若是患糖尿病的人,不宜用此种服用方法,因有糖尿病的人不宜吃糖)。一般一包重量为450-500克的蚁粉,町服用-·个月,3包可服用3个月。为一个疗程。有的人想买蚂蚁干回去,自己再研成蚁粉,这样是很麻烦的,因为蚂蚁含油质较重,(特别是冬天的蚂蚁含油份更多),是很难研成粉的。
③蚂蚁粉胶囊一一日服3次,每次服5粒左右(多服几粒也行),一般每瓶装100粒,每人每月用量为5瓶左右,一个疗程(三个月)用胶囊15瓶,吃胶囊最为方便,口感也好些。
《礼记》记载:"蚳醢以供天子馈食。"蚳即蚁卵,蚳醢是周朝时采集蚁蛹加桂皮,姜末等制成,是帝王食补。
唐代刘恂《岭表录异》卷下说:"交广溪峒间酋长,多取蚁卵,淘泽令净,卤以为酱,或云味酷似肉酱,非尊贵不可得也。"
南宋陆游《老学庵笔记》载《北户录》云:"广人于山间掘取大蚁卵为酱,按此即所谓蚳醢也,三代以前固以为食矣。"
蚂蚁自古以来是一种药引,《本草纲目》载:"蚁力最大,能举同身铁,故人食之亦力大也。"又载:"益气力,泽颜色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