懵!“新冠肺炎”更名后,赔付门槛竟被抬高!“新冠险”理赔,太难太难

连日来,多位市民通过今日头条上海频道“头条帮忙”入口向“新民帮侬忙”反映,在申请“新冠确诊险”保险金时,遭遇理赔难。过去的1个多月,从“新冠肺炎”到“新冠感染”,疾病更名、居家隔离……引发了种种“新冠险”理赔纠纷。保险公司为何屡屡拒赔?对此,记者展开调查。

不是肺炎拒绝赔付

去年3月,市民陈先生购买了某新冠险,被保险人为投保人陈先生的父亲。根据保单约定,保险责任包含“新冠确诊津贴”,保险金额5000元。其中特别说明:本保险新冠确诊津贴是指被保险人在保险期间首次确诊罹患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保险人按约定的确诊保险金额进行一次性赔付。

陈先生的父亲在2022年12月30日感染新冠,次日前往宝山区一家三级医院就诊。除了病历,患者还有核酸阳性记录。之后,陈先生向保险公司申请理赔,但保险公司拒赔。“他们要有做CT显示的肺炎表现,没有就拒赔。”陈先生讲,当初在手机上购买时,投保页面根本未显示确诊必须“绑定”CT,电子保单上也根本没有提及。

在多次交涉中,保险公司态度多变,由一开始的“拒赔”转为“赔付300元”,继而是“赔付500元”。在一段通话录音中,保险工作人员表明理赔金额将定为500元,而非保单中的5000元。遭到陈先生拒绝后,1月17日,保险公司发送了《不予赔付通知书》,对此案件结案,拒赔原因为“其他”。

居家隔离无法证明

在“新冠确诊险”理赔过程中,保险公司通常会要求被保险人发送医疗机构出具的确诊报告,但“新十条”出台和降级实施“乙类乙管”后,轻症患者普遍居家隔离,根本没有上医院的经历。市民裴先生说,去年3月,他购买了“畅无忧互联网—蚂蚁版”,保费69元,保险期1年。被保险人是其本人。关于新冠病毒确诊,这份保险的赔偿限额是20000元。

裴先生在去年12月17日感染新冠,他向保险公司报案,然而至今等待了一个月,仍然没有结果。记者了解到,保险公司告知裴先生,给付确诊保险金,需要被保险人去二级以上医院开具新冠确诊证明。这让裴先生非常犯难:生病时他居家隔离,手上仅有核酸阳性检测记录。康复后,他去医院要求开确诊证明,遭到院方拒绝。

理赔门槛擅自抬高

理赔难,问题到底出在哪?保赔网首席律师刘健一指出,2022年12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焦点在于,在更名之前,保险单上写明的为“新冠肺炎”,现在变成了“新冠感染”,部分保险公司以疾病名字不同为由,擅自增加“要有肺部检查影像”等理赔条件,抬高了被保险人的理赔门槛。刘健一认为,此次更名属于政策性调整,若合同中并无关于“影像诊断”的特别约定,被保险人出具医疗机构的确诊证明,保险公司应当予以正常赔付。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海本轮感染高峰中,多数患者居家自我隔离,没有医疗机构的确诊证明,只有核酸或抗原阳性的检测结果,不符合保险合同中的赔付条件。刘健一表示,《民法典》第五百三十三条规定:合同成立后,合同的基础条件发生了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无法预见的、不属于商业风险的重大变化,继续履行合同对于当事人一方明显不公平的,受不利影响的当事人可以与对方重新协商;在合理期限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解除合同。他建议,保险公司能应适当放宽赔付门槛,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与被保险人合理协商。

新民晚报记者夏韵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xinmin.cn2024AllrightsreservedTech-vm-2-10

THE END
1.精典歇后语大全(1)八百吊钱掉井里——难摸哪一吊 八百年前立的旗杆——老光棍 八宝饭上撒胡椒——又添一味 八辈子的老陈帐——说不清 八寸脚穿七寸鞋——别别扭扭 八哥啄柿子——拣软的欺 八个老汉划拳——三令五申(伸) 八个钱的膏药——沾上了 八个歪脖坐一桌——谁也不正眼看谁 ...https://www.360doc.cn/article/200521_9719294.html
1.“隔离险”调查:保费9.9元,隔离一天真能补贴1000元?不少投保人抱怨:“理赔太麻烦,一生气就放弃了”。 而“被保险公司的文字游戏忽悠了”是大家的共识。 为什么“隔离险”理赔难? 从调查看,“投保门槛低,理赔限制多”是“隔离险”类产品的“通病”。 某保险经纪公司经纪人透露,真正“躺赚”的恐怕是保险公司: ...http://www.syxc.gov.cn/sywmw/wljw/20220126/019003_ef95e5e2-42f1-4eb6-b322-a3e49e9b6d86.htm
2.支付宝保险理赔太难支付宝保险投保方便价格实惠,但也有一些网友反馈说支付宝保险理赔太难,今天小编要跟大家聊的就是关于支付宝保险怎么理赔的问题,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接着往下看哦。其实只要满足理赔条件,支付宝保险理赔还是非常简单的,小编观察了网上吐槽支付宝保险理赔太难... ...https://m.shenlanbao.com/he/331509
3.蚂蚁金融是如何大数据分析的蚂蚁金融的运作模式蚂蚁金服金融科技区块链以联盟链为目标,突破商业与金融应用场景,率先实现有自主权的工业级与金融级区块链系统,具有高可靠性、高可运维性、高安全性和适配全球部署等优势。 区块链 BaaS(Blockchain-as-a-Service)平台依托蚂蚁金服金融科技(简称“金融科技”)平台开放行业领先的金融科技区块链服务。提供简单易用,一键部...https://blog.51cto.com/u_16099196/8788636
4.蚂蚁保险有人理赔过吗蚂蚁保险也是支付宝涉及的保险业务。很多人加入了这个行列,因为他们发现在网上购买保险很方便。但也有不少网友回应说,收钱容易,理赔难。有人索赔过吗?是骗人的吗? 赔偿难吗? 其实只要满足索赔条件,蚂蚁赔偿还是比较容易的。很多网友说支付宝保险赔付难度太大,大多是不符合理赔条件造成的。所以平时大家一定要多了解一些...https://wz.yuzhua.com/consulte/336503.html
5.互联网保险为啥难“互联”?奇葩险频出,理赔不便——中国青年网互联网保险的兴起让买保险变得十分便捷,但购买的过程虽然简单方便了,后续的服务、理赔体验却让不少人感到失望。与此同时,互联网保险也存在这各种各样的问题和风险。此前中国保监会就披露,2017年互联网保险消费投诉同比增长了63.05%。互联网保险为啥这么难“互联”? 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news.youth.cn/sh/201803/t20180301_11455292.htm
6.相互宝再曝理赔难,中国人寿理赔相互宝却拒赔,用户已发起诉讼“2018年90后女生因怀孕时精神焦虑,看医院门诊,后2021年患癌,本以为参加的相互宝可以提供30万的医疗费,没想到相互宝以她有精神病为由拒赔。”8月10日,浙江汉鼎律师事务所律师张永辉在微博中称,相互宝存在理赔难。 上述“90后女生”陈女士向雷达财经表示,中国人寿已经对自己的病症进行了理赔,但相互宝始终不愿赔付,并...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4001429
7.大变局2018中国保险八大争议事件“相互保”是不是保险? 2018年10月15日,蚂蚁保险、信美人寿相互保险社联手推出的“相互保”上线,不到一个月参与人数超2000万人。但几乎与此同时,“相互保”涉嫌违规和可能无法持续的质疑声也开始漫延,最终于11月27日被迫升级转型为互助计划。而对于“相互保”如何定性也一时引发行业热议。 https://www.kuaimenkeji.com/website/a/YVhFbU9GaGdHek1kR0gzKzl5T3k4Zz09fG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