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中国保险业在营销观念上有了长足的进步和提高,但是还存在诸多的问题:
3、保险团队的素质问题。当下社会就业压力非常大,而保险公司又是国内少数待遇、福利有极好的一些单位之一,因此成了很多人眼中的“香饽饽”。不少国家的退伍军人、干部都被安插到保险公司,还有一些人通过走关系的方式,进入保险公司。因此,现在中国的保险公司,特别是国有保险公司的员工素质都缺乏保证。并且,保险公司对公司员工的培训不够,企业缺乏凝聚力,没有形成一种团队精神和企业文化。
中国保险市场已从垄断市场演变为竞争性市场。针对市场转型带来的消费行为的变化和金融一体化进程,传统保险营销模式面临诸多挑战。要保持保险业持续发展,必须改变营销方式,调整营销策略。
1、加强保险宣传,强化保险意识
中国的保险市场虽然潜在需求量为世界之最,但真正推动市场的是市场需求而不是潜在需求。由于中国受东方文化的影响,解放前的经济长期以自给自足为主人民的保险意识很差。解放后的几十年中,又长期搞了计划经济,人们有着时时处处依赖国家的心理,对保险这种现代化的经济补偿制度认知度很低。这就需要保险公司加强宣传,大力普及保险知识,使全社会进一步认识和理解保险作为风险保障手段的必要性,以及这种服务性商品的特殊性,树立健康的保险消费观念和消费心理,使保险意识深入人心。
2、创建良好的企业营销文化
企业营销文化是在营销策略中所形成的一种文化现象,它是一个企业内独特的并得到员工认同和接受的价值准则、信念、期望、追求、态度、行为规范、历史传统乃至思想方法、办事准则等。
3、组建高素质的营销团队
4、注重发展的品牌营销策略
在市场转型过程中,保险市场的竞争最终是品牌与服务的竞争,如何把品牌、服务与营销机制融为一体,构建出以客户为核心、以品牌形象为价值标准、以服务为整体功能的品牌营销模式,是近几年来国内各家保险公司孜孜以求的目标。随着全面开放保险业承诺期限的临近,保险市场的竞争将更趋激烈,通过品牌营销策略占据目标市场,把握好发展方向,无疑是各保险公司业务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5、顾客分析是保险营销的关键
顾客分析是保险战略营销计划过程中的核心问题,事实上,任何有效率的保险行销都应以精心的顾客分析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