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队2小时,看病2分钟”,是很多人在一线城市三甲医院看病就诊后的真实印象。人口众多,人均医疗资源不足,的确是不争的事实。因此现如今和看得起病同样重要的,是看得上病、能好好看病。
如果说过去三四十年大家都扎堆在公立医院看病,那么现在的就医选择是多样化的。除了公立医院的普通部,还可以选择人流量相对少一些的特需部;如果去公立医院看病麻烦,还可以选择就近的私立医院。
尤其在你配置了一份中高端医疗险后,你会发现,像特需部、VIP部、国际部等很多特定的就医地点都能报销。这些名字听起来很高大上的部门,和普通部有什么区别呢?今天魔方君就来和大家说一说。
本文内容:
特需医疗服务的起源
特需部/VIP部/国际部都是什么
医疗费用、就医环境对比分析
◆◆特需医疗服务的起源◆◆
其实无论是特需部、VIP部还是国际部,它们都属于特需医疗体系中的一部分,只是具体的承载形式不同。而特需医疗体系是相对于普通医疗体系而言的,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当时特需医疗提供的服务相对简单,比如提供家庭病床、支持点名医生出诊等,为的只是提升就医的便利性。后来,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不断推进,特需医疗体系也开始展示出不同的服务形式:
(出处:朱继/徐怀伏,我国特需医疗服务发展历史梳理)
图中可以看出,特需医疗服务的后续阶段,已经逐渐从提供便利性的初衷转向个性化服务和高端服务;而且从2013年起,特需医疗也不再是公立医院的专属,逐步拓展到了私立医院;整体的服务形式也更多元化。
◆◆特需部/VIP部/国际部◆◆
严格来说,这三者是并列关系,相互独立存在。目前很多公立医院的实际运作中,由于不同医院在医疗水平和投入资源两方面存在的差异,导致特需医疗(特需部、VIP部、国际部)会按照不同收费标准、医资力量,分成不同类别。简单理解就是,特需医疗也是分等级的。一般而言,国际部等级最高,特需部比较基础,很多医院都有。p.s.目前各家医院对于“特需医疗部”的定义和叫法,会存在一定差异,举例来说:有的叫国际医疗部,有的就叫国际特需部,还有的叫VIP部。
(1)公立医院—特需部先来说说特需部,比如常见的特需门诊,就属于特需部。不同医院的特需部还可以继续细分,比如基础特需部、特需内宾部、特需外宾部。
其中的基础特需部,和普通门诊区别不大,有些医院的特需部会和普通门诊设在同一楼层;条件好一些的会单独成楼。但如果是一线城市的大型知名三甲医院,尽管是看特需,仍然少不了挂号难、排队等的情况。
第二种特需内宾部,费用要比基础特需贵一倍,因此人相对较少,挂号也比较容易了。
第三种是特需外宾部,价格比国际特需内宾部又要高一倍左右,更多是针对外宾开放。
特需门诊相较于普通门诊,就医环境一定是有所提升的,比如基本可以避免面诊时旁边站着一堆吃瓜群众的情况;而且特需门诊的出诊医生一般都在副主任医师级别以上;如果是住院,一般也会安排单人间。
(2)公立医院—VIP部
VIP部相较于特需部而言,在公立医院中不太常见,它一般指的是医院为病患设立的特殊病区,以住院为主。
以北京公立医院设立的VIP病房为例,硬件设施堪比高级宾馆:不光病房的面积大,私密性佳,而且还会配备专门的卫生间、热水器、冰箱、电视、沙发、衣柜等。除了提供舒适的住院服务,还配以一对一护理、更深入的诊疗服务以及尖端的诊断仪器等,处处体现专业性。
(3)公立医院—国际部
国际部,顾名思义,更针对于向外宾提供的就医服务,比如说外国访华首脑及驻华使馆人员、商业机构高管、来华旅游外宾、港澳台同胞等,不过发展至今,很多国内的高端人士也可以来此就诊了。
一般来说,国际部的成立资质必须是三级以上的大型综合性医院,医护人员还需要过语言关(比如至少掌握两门及以上外语)。
(中日友好医院国际部)
国际医疗部一定是具备独立的就诊空间:门诊、急诊、检查科室和病房一体化的医疗服务体系。医生方面更不必说,通常都是由院内知名医学专家团队出诊。
(4)私立医院&昂贵医院
除了以上介绍的属于公立医院的特需医疗部门以外,私立医院同样可以提供更优渥的就医服务。比如常见的普通私立医院和昂贵医院。私立医院大家都比较熟悉,它属于民营机构,不能享受医保报销,截至2013年3月末,我国的民营医院已经发展到1万所。而昂贵医院指的是超出该地区惯常医疗费用水平的昂贵医院。如果说到私立医院就诊费用高,不能报销,那么昂贵医院的费用就更高。
在高端医疗险中,不同产品包含的昂贵医院范围也不同,魔方君以招商信诺家的高端医疗险为例,各地区昂贵医院名单如下:
(国内昂贵医院清单列举)
这些医院的医生,不乏很多从大医院跳槽过来的骨干力量,专业能力很强。而且这类私立医院会秉承很多更为健康的医疗理念,比如少打针吃药,不滥用抗生素等等。
◆◆就医环境、医疗费用对比分析◆◆为了让大家深入了解特需医疗的就医环境和收费标准,魔方君绘制表格如下(医院为北京三甲医院,数据均为大多数情况下的均值)。
出诊医生以门诊为例,医院会根据出诊医生的年资(年历和资历))分级,一般可分为三大类:一类是普通门诊(主治医师),一类是专家门诊(副高或正高,俗称的副主任医师或主任医师),特需门诊(科室业务骨干或亚专科学科带头人)。虽然不能绝对的将医生职称和能力划等号,但职称越高的,能力至少不会是差的。因此等级越高的特需部门,医生的资历也就越老,疑难疾病、复杂疾病的处理能力也就更强。
硬件条件除了基本不用排队,人少相对环境安静以外,检查设备、治疗手段也更为先进、齐全。以住院为例,不光有单人病房,避免了重复感染和喧闹的影响,还可以指定医生进行手术治疗;如果行走不便,有护士全程陪同等诸多提升舒适度的服务。
写在最后:
特需医疗能带给我们更专业、优质、舒适的就医服务,尤其当我们配置了中端及以上商业医疗险,更可以放心的到这些地点就医,不用再为挂号难、入院难、人流量大而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