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股作为最难的财报,又逢会计新规IFRS17执行,更是难上加难。
本文将一页一页教投资者看懂保险股的财报。
知识点包括:合同服务边际余额、偿付能力充足率
保险公司财报之所以难,主要是因为它有3个不同的财务体系:内含价值体系、营运利润体系、财务会计体系。
其实每个财务体系并不复杂,他们只是从不同角度表达同一事物。
就像平时你我在CBD的写字楼里叫David、Vivian,过年回村就叫二狗、翠花一样。都是同一个人,只是称呼不一样。
投资者想要读懂保险股财报,第一步就是要理清每个指标的含义,以及它所属的财务体系。
合同服务边际余额,是会计新规IFRS17执行后的一个新科目。它是资产负债表-负债-保险合同负债下的二级科目
因此它属于财务会计体系。
它的含义是保险公司在未来提供保险合同服务而将于未来确认的未赚利润。这个官方定义有点绕,老必用简单出报大法解释:
合同服务边际可以近似理解为“留存利润”
这样是不是轻松+愉快
另外,在阅读往年保险股财报时,大家可以看到旧准则中有一个近似的词叫“剩余边际”。它是什么意思呢?
合同服务边际类似于旧准则的剩余边际
【官方都采用老必的这种“类比”方式解读财报】
所以投资者可以将剩余边际约等于合同服务边际,再进一步就有:
合同服务边际=剩余边际=留存利润
无论新准则财报,还是旧准则财报,老必在阅读初期时都会将这个2个较生僻的科目改为“留存利润”写在旁边。
这样即方便又好记。
投资者只需多看几次,自然就能记住“XX边际”这个保险股的专有名词。
另外,投资者要将合同服务边际的英文名混个脸熟:CSM。
自此,投资者掌握了这个复杂的科目。
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是保险公司特有的指标。
它不属于任何财务体系,这是一个监管指标,用来反映保险公司赔付能力。通俗的解释:
偿付能力就是保险公司对所有报单按照风险概率和出现金额计算,可以赔付的次数。
下面红线是平安寿险的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212%,大意就是:可以赔2次。
这个指标不仅寿险有,财险也有。含义可以通用,没有区别。
财报第9页下半部分就有“财产保险业务”的该指标:
财险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也是218%。
至于这个指标如何计算,投资者并不用搞的太清楚。
要相信审计和监管部门不会在这种计算题上出错
未来在财报P24页时有计算内容和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届时老必在进一步解读。
相信不会再有任何难度。
如果未来忘记某个知识点,投资者可以直接拿出本文,像查字典一样翻阅每个指标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