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事故频发不仅给受害者本人及其家庭带来严重伤害还对企业和带来挑战。我国高度重视工伤保障工作,不断完善工伤赔偿制度。本文以工伤赔偿金额为87万元的实际案例为切入点解析保险缴纳与赔付。
2017年11月29日,章某成(1963年出生)在工作进展中不被物体撞击,后经抢救无效死亡,获赔87万余元。章某成生前从未娶妻生子,母又先于其死亡。
(1)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按照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升级至87万元以上。
(2)丧葬费:按照当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个月计算。
(3)供养亲属抚恤金:依据死者生前工资收入的一定比例支付,更高不超过死者生前工资的100%。
本案中,由于章某成生前无配偶、子女,母已先于其死亡,赔偿金额主要由其兄弟姐妹等亲属协商分配。
依据我国《工伤保险条例》企业理应遵循以下缴纳工伤保险费:
(1)企业职工工资总额的0.5%至2%。
(2)依照企业所属行业、工伤事故发生率和工伤保险基金支付能力等因素,可以适当调整缴纳比例。
(1)工伤医疗费用:包含治疗工伤所需的挂号费、医疗费、药费、住院费等。
(2)工伤伤残补助金:依据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更高不超过本人工资的27个月。
(3)工伤复费用:包含复治疗、复训练等费用。
(4)供养亲属抚恤金:依照死者生前工资收入的一定比例支付,更高不超过死者生前工资的100%。
企业应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升级员工安全意识,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同时应加大对违法企业的处罚力度,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我国持续完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增强社会保障待遇水平,保障工伤职工得到及时、足额的赔偿。
在工伤赔偿方面,应适时调整赔偿,保障工伤职工及其家属的生活得到保障。
工伤赔偿87万元的案例让咱们看到了工伤赔偿制度的完善和保障力度。在今后的工作中,、企业和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加强工伤预防升级工伤保险待遇,为工伤职工提供更加全面的保障。同时广大劳动者也要增强法律意识,及时申请工伤认定,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