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否想浏览中国自主品牌出口车型,可以为您切换到易车国际站。
467
最近的保险真是让人越来越抓狂了,特别是新能源车。
保险公司对于新能源车的嫌弃,可以说是非常明显了。
怎么说了,我知道这是一场生意。
但没想到伤害来得这么突然,这么猛烈。
但是我认同新能源车险这个生意确实不是好生意,特别是在目前数据还不足的情况下,你很难识别出优质车主。
既然识别不出来,那就全部拒之门外,反正不能让自己亏。
这可苦了咱们买车,卖车的人了。
怪不得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没有保障连干活上马路都担惊受怕。
01
有很多跑货车或者私家车的司机那是纯属躺着中枪。
他们老老实实开车,却因为这个整体背了锅。
还是那句话,没有数据,识别不出来,他们哪里知道你的情况。
而且大家要知道,保险公司,到底还是公司,公司的目的是盈利。
所以我即便没有数据,我也敢说新能源车险这个生意不行。
因为好的生意只会哄抢,哪有把好生意往外推的道理。
保险公司花大价钱请的精算师们,会把里面所有的细节都扣的明明白白的,毕竟人家吃的就是这碗饭。
做的就是风险外包的生意,能够盈利人家巴不得求着你来买保险。
你会说新能源车怎么就混成这个样子了呢?
变成这副爹不疼,娘不爱的遭人嫌弃的模样。
02
其实我们在享受新能源车红利的同时,也必然背上了一定的代价。
其中之一就是维修换件的成本变高了。
虽然新能源车的使用成本那是真的低,但很多车厂为了简化结构,在很多方面实行了集成化。
这个原本在油车上无法实现的事业,被电车发扬光大,电车没了发动机后很多部件都能做到集成化。
这就导致一个很尴尬的局面,一旦出事故,特别是涉及电池的事故,那就不是修一修完事了,可能就得整个换掉。
因为你都集成化了嘛,可不就得整个换么。
这就好像一个从没有流水记录的人去银行贷款,这样的空白人银行是不贷给他的。
保险公司面对无法核实的出险概率,再加上出险维修比油车较贵的费用,只能选择不做生意,或者提高保费。
03
当然说完车子本身可能的原因,我们也来说说人。
因为车子是人在开,人是这里面最重要,也是最不可预测的因素。
就是车子安全系数再高,也架不住有人拿他撞墙。
但你一个私家车,真的把马路当成赛道,是不是赛车游戏玩多了,搞不清楚真实与虚拟的区别了。
要知道现实里可没有再来一次的选项的。
说实在的,新能源货车和轻卡,真应该加一个职业资格培训。
再加上平时送货一着急,出事故的概率就会大大上升。
我自己就亲身开过这个车,这个距离感一开始真的不好拿捏,我还是不着急的情况下,拐个弯我都小心翼翼才通过。
你想想如果司机着急送货,在狭窄的市场里,人多货多,碰擦的概率真是会大大提升。
所以咱们司机开车还是多一份敬畏之心。
04
最后我想说现在的货运从业环境下,平台,内卷也是导致出险增多的一大推手。
就如同外卖小哥在算法下拼命狂奔,跑货车的何尝不是呢。
外卖小哥骑电瓶车有多风驰电掣,开新能源货车就有多速度激情。
不是咱们不好好开车,慢慢看路,而是环境和生活它不允许啊。
跑货车虽然没有外卖小哥被算法算死,超时就扣各种钱,但各类平台那也是欺负你没商量。
你闷头干,那你就被平台算法拿捏得死死的。
很多司机都说要跑一个平台,这样才能养号。但反过来你想想,为啥平台需要你养号才能给你货呢。
一方面确实是你好评多,数据多,平台更放心,另一方面其实就是套牢你,让你离不开平台。
为了多挣钱很多司机都是超负荷工作,疲劳驾驶那是家常便饭。
但人不是铁打的,需要休息,一旦超负荷工作,加上时效催促和多跑几趟多挣钱的想法下,出险自然就多了。
你看好像大家都是为了更好的目标努力,但恰恰是这份努力推高了保险的价格。
当新能源车的数据越来越详实,新能源货车的从业者安全意识越来越强,培训也越来越全面。
当整个货运行业回顾理性,大家不再为了眼前的利益不管不顾的时候,保险也会回归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