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中之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成败关系到一个国家政治、经济的稳定与发展。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养老保险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养老金;股市;投资安全性
一、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定义及入市进程
养老保险入市的进程可以追溯到2011年12月15日,证监会主席郭树清首提养老金入市,2011年12月20日地方养老金预计今年在投资管理方面有重大进展,2012年01月14日戴相龙称成立专门机构运营养老金入市势在必行,2012年01月20日人保部对外宣称正在研究养老金投资运营办法,2012年02月03日消息称国务院拟成立专门机构负责养老金投资,2012年03月20日国务院批准,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受广东省政府委托,投资运营广东省城镇职工养老金1000亿元。自此,养老金拉开了入市的序幕。而距今已经过去了一年半有余,中国社会养老保险金入市的成果还未向世人揭开神秘面纱。
二、国外养老保险入市的借鉴
世界上很多国家的养老金,无论是政府的社会养老保险金还是私人企业的企业年金,都会有相当一部分投放到资本市场中。例如。1993年美国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基金有52.13%投资于股票;英国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基金有79.02%投资于股票;日本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基金有29.19%投资于股票;加拿大这一比例则为35.46%。
三、对于地方养老金入市的担忧
由于养老金关系到一个国家未来万千民众的生活水平,也是一个国家社保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的安全性就是国家未来社会的稳定性保证。所以,安全性是养老金入市最让人深忧的问题。
除了安全性的死结以外,就是公开透明问题了。笔者在2013年8月随着中国家庭金融调查研究中心进行入户调查时发现,在我所访问的40户居民中,有一半以上的受访户对于个人养老金账户的个人账户价值,自己缴纳具体值不明确,并且我所访问的还是在长三角省份的省会城市主城区(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由此可见,民众对养老金账户的认知令人担忧,也就反映了政府在账户公开透明的欠缺。养老金入市,说到底是对五险基金的管理权争夺战,地方政府面对庞大的五险金规模可以发挥腾挪术,而社保基金当然是管理的资金越多越好,人社部、财政部等在谈判中也不甘落后。大笔资金在前,人人奋勇争先。可是,对于这笔资金攸关的民众和企业却不能实时实施知情和监督,因此,无论谁在管理着养老金,都必须坚持遵循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原则,其最终的所有权也归个人所有,遗憾的是,在现在的情形下,这一点也是让人担忧的。
总的说来,养老金入市是趋势也是必然,但是其入市后所带来的风险和忧虑怎样才能处理好,才是现阶段需要解决的。
参考文献:
【1】蒋丹平.浅议国外养老金进入资本市场对我国的借鉴作用[J].企业导报,2012(7):21-22
【2】林义.社会保险[M].中国金融出版社第三版,2010,8
【3】刘纪鹏,沙玉兰.地方社保基金入市安全第一[J].经济,2012,4:046.
【4】叶檀.养老金入市亏损算谁的[J].商周刊,2012(7):17-17.
摘要:本文简要分析了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养老保险制度的对策。
关键词:养老保险存在问题对策分析
1、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1.1、空帐问题仍悬而未决,隐性债务巨大
“空帐”实质上是对个人账户预筹和累计资金的提前动用,包括两部分:一是“老人”和“中人”这部分人个人账户的空帐;二是社会统筹挪用在职职工个人账户导致的“新人”的空帐。
1.2、保险费征缴困难,养老金缺口较大
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执行的力度显著不够,很多企业或个人不愿意缴纳养老保险,却没有普遍的强制措施;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带来的养老保险经费支出飞速增长,对养老保险基金造成了很大压力;养老保险费限定缴纳期限短;空账和隐形债务的影响。综上几个因素,导致了养老金缺口较大,部分省份尤其明显,基金一直入不敷出,需要国家大量补贴。
1.3、基金保值增值压力大
随着人口寿命的延长将要形成社会性的老龄化趋势,如果养老保险基金不能有效地增值,支付退休金的压力将会越来越大。但是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规范规定,养老保险基金的结余部分除去预留相当于2个月的支付费用外,剩余部分全部购买国家债券和存入银行专户,严格禁止投入其他金融和经营性事业。这种规定在在目前金融法治不健全条件下的确能够最大限度的保障基金安全,但是,随着金融法制的进一步健全,基金保值与增值有可行性也有必行性。
1.4、覆盖人群的范围具有很大的限性,各阶层人员养老收入差距大
一方面,《社会保险法》在附则规定:“进城务工的村居民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参加社会保险”,这一规定未分明农民工享受各项社会保险待遇的具体措施。农民工流动性较大,和城镇职工存在很多不同之处,享受待遇也应该做相应规定。另一方面《社会保险法》第十条规定“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养老保险的办法由国务院规定。”公务员等未纳入社会保险法的范畴,从侧面证明了公务员及其群体较好的福利待遇,严重影响了养老保险的公平性。
1.5、中国社会保障基金运营面临风险
《社会保险法》第七十八条规定“财政部门、审计机关按照各自职责,对社会保险基金的收支、管理和投资运营情况实施监督。”关于行政处罚的主体,有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财政部门和审计部门,如果同时并列三个主管部门,实际上就模糊淡化了,最后导致没有办法问责。现行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即2009年开始试点实施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具有一定的进步性,采取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筹资模式,首次明确了政府责任,而且设计了不同的缴费档次,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仍存在不完善的地方,较低的统筹层次,对解决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管理难题、发挥养老保险制度的互济性作用、解决不同类型的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问题、以及有效解决劳动力跨省、跨地区流动时养老保险关系的转换问题,带来一定的局限性。
2、完善养老保险制度的对策
2.1、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障资金,解决养老保险基金缺口问题;做实个人账户,解决“空帐”和隐形债务问题
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障资金,要做好以下方面:一是政府部门已社会保障为先为重,适当加大财政投入,提高其所占比例;二是开征征缴专项税种,例如社会保险税,通过税收筹集养老保险资金;三是政府财政信用,发行社会保障长期债券,通过多种形式筹集养老保险资金。对于“空帐”和隐形债务问题,政府方面一是从现有的国有资产存量中取相应一部分补漏充缺;二是国家财政应划拨资金对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进行援助。各级政府应该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减少财政“越位”支出和不合理支出,增加养老保险补助支出,同时注重养老保险制度的精算设计,才可能建立养老保险制度的长效机制,实现其可持续发展。
2.2、解决征缴费困难
只一方面在加大对逃费行为处罚的同时,建立有效的激励和制约机制;另一方面加快开征社会保险税。现在热议的延迟退休年龄和增加缴费年限势在必行,可由此也会对个人缴费者造成困难。在合适的缓冲期内逐步推行这两项政策需要慎之又慎。
2.3、实现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和增值
2.4、加快养老保险并轨
如今社会上养老并轨呼声越来越大,并轨刻不容缓。参照1986年开始的传统养老保险调整与改革阶段,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也应变为单位与个人共同缴费,把公务员养老制度并入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考虑到公务员的职业特殊性,有必要建立一套适当的公务员补充养老保险制度,类似于企业年金,这样不会导致现任职公务员与已退休公务员养老金差距过大,既实现了养老保险制度并轨,又充分考虑到了公务员职业的特殊性。
2.5、逐步完善农村养老保险
一是明确制定出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法律法规,依法监督、管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实施,并确保农村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二是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全方位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实现城乡养老保险的衔接和转化;三是加大新农保宣传力度,调动参保积极性;四是适当提高缴费标准,增加基本养老金,缩小与城镇养老待遇差距;五是重构中央地方财政关系,加大中央财政补助,缓解地方财政压力。
[1]杨广林.对养老社会保险费征缴困难的思索和对策研究[J].职业技术,2012,(12).
[2]郝晓明.浅谈我国养老金双轨制[J].东方企业文化,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