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发力,监管医保骗保及过度医疗

当前,医保欺诈的形势相当严峻。药店卖生活用品、倒卖医保药品赚取差价已是“小儿科”手段,医保欺诈的数额越来越大,手段也不断花样翻新。“骗保不再仅仅是个人行为,不少医药机构也加入了骗保套现的行列。”浙江省医保中心主任卞正法说。

舟山市一家眼科医院打着“光明行·免费义诊”的旗号,吸引大批病人就诊。浙江省医保部门组织的专项检查发现:从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6日,该院白内障手术病人300人次,发生医疗费用164.76万元,涉及医保基金98万余元。而这家医院实际上是通过虚开化验单、伪造住院病历等手段将门诊进行的白内障手术,以住院形式刷卡结算,大量套取医保基金。

近年来,此类涉及范围较广、金额较大的骗保行为,不断浮出水面。浙江省2014年组织了为期6个月的医保反欺诈“亮剑”专项行动,包括核查大额报销票据、检查定点医疗机构、巡查定点零售药店、排查门诊医疗费较高人员等6项主要内容。截至2014年12月中旬,仅杭州市就有近200家医药机构因为冒名就诊、挂床住院或利用社会保障卡非法牟利等行为受到处罚。

卞正法告诉记者,有的犯罪团伙以医疗机构为活动场所,以参保病人为目标人群,提供制售虚假发票骗保的“一条龙服务”。义乌市的王某从朋友那里学到这个“发财路子”后,先后多次利用虚假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等医疗机构的发票,骗取医保基金55万余元。

“面对海量的数据、信息,如果仍像过去那样依靠人工手段审核,发现问题无疑像大海捞针。”有专家表示。

大数据全程监控

为遏制骗保案件频发及过度医疗问题,浙江省在加大打击力度的同时,通过信息化手段,建立起“智能化”的长效管理机制。

——5000万参保人信息整合,走遍全省一张卡。以往新农合医保报销都是先自费,再通过发票手工操作报销,信息上的滞后统计使不法分子能够在不同医院,以医保的价格囤积大量同类药品,再以市场价售出,在套取现金的同时赚取差价。

2014年9月,浙江省实现居民医保与新农合的合并统筹管理,全省5000多万居民只要有一张社会保障卡,就能在省内定点医疗机构看病就医,并且能够实时结算。“参保人信息的整合是实现智慧管理的第一步,统一报销标准、提高信息化程度是大数据监管的基础。”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医保处处长王平洋表示。

——医保医师“一人一码”,规范准入和退出机制。“病人的大部分医保基金,都是通过医生的处方用出去的,只有管理好了医保医师,才能真正管好老百姓的救命钱。”王平洋介绍说,违规开大处方、超量配药、跨科室跨病种配药等违反医保管理规定的行为都会被“记录在案”,扣完了分数的医生必须重新参加医保政策培训,通过考试后才能恢复行医资格。

同时,建立医师准入和退出机制。医保经办机构可以中止或解除医保医师服务协议,情节严重的可注销其服务编码,省内五年内不与其签订医保医师服务协议。“由于现在大部分正规医疗机构都是医保定点医院,这样相当于该医生在省内不会有正规单位聘用了。”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宣传教育中心副主任诸葛晓荣说。

——智能审核,医生身后有“电子眼”。病人在医院看个感冒,常常会要求医生“您顺便帮我开两盒降血压的药吧”,以往医生都会顺手帮病人这个“小忙”,但是有了医保监管平台后,再这么做电脑就立刻会跳出警示语——违规操作。浙江省组织专家制定了首批60个门诊常见病诊疗用药规范。“生什么病,用什么药,大概需要多少费用都在监管平台上有规定。”王平洋说,有了这个智慧系统,就像是在医生身后安装了“电子眼”,时刻规范医生的行为。

医保监管平台还运用大数据,按照预先设定的规则参数,对医院上传的结算数据逐一检查,筛选并标记出可疑数据。“智能审核系统彻底改变了对海量信息逐一审核的传统方式,转变为从可疑信息中发现问题,提升了审核效率。”卞正法表示。

异地医保更需“大数据一盘棋”

不过,浙江通过“智慧平台”实现医保监管方式重大转变的同时,也遭遇了一些需要上级部门协调帮助才能破解的难题。例如异地医保欺诈难题,就不是浙江以一省之力所能彻底解决的。

2014年上半年,浙江省医保中心工作人员多次奔赴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地,追查大额报销票据的真实性。“事前要与外地医疗机构取得联系,得到其配合,发现发票造假情况后,还要向公安部门报案。异地追查牵涉多地多部门,工作难度很大。”卞正法说。

此外,医保管理人员的思维也需要转变。互联网思维最重要的一点是重视客户体验。对于医保监管部门而言,医疗机构、医生、病人都是“客户”,以往“我出文件你执行”的传统管理思路难以应对监管的新形势,也无法调动医务人员控费控药的积极性。王平洋等认为,未来应寓监管于服务之中。“虽然监管更严格细致了,但老百姓和医生应该感受到的是看病更方便、报销更快捷、基金使用更透明。”(半月谈记者黄筱岳德亮)

THE END
1.智慧医保已覆盖13.3亿参保人原标题:智慧医保已覆盖13.3亿参保人 我国智慧医保已覆盖13.3亿参保人,随着“一单一清分”的推动,未来每笔医疗费用的来源、去向、分配都能被清晰精准地追踪和记录。这是记者从昨天举行的2024全国智慧医保大赛颁奖典礼上获悉的。 智慧医保是指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赋能医保改革管理服务...http://sc.people.com.cn/n2/2024/1106/c345460-41032868.html
2.医疗大数据:数据驱动的降未来医疗大数据医疗大数据推动了医疗服务的数字化转型,促进了人工智能和数字疗法的发展。通过将医疗数据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可以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 医疗大数据具有巨大的潜力,但也面临一些挑战,如数据孤岛、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数据质量、合规性风险和技术挑战等。 http://www.cn-witmed.com/list/34/11618.html
3.国家医保局:推进医保信息业务编码贯标工作加强医保大数据应用证券时报网讯,据国家医保局10日消息,国家医保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黄华波7日上午赴北京市调研医保信息化标准化工作。黄华波强调,要加强平台安全运维,高标准高质量做好平台验收工作,不断提高平台的安全性稳定性。要锲而不舍推进医保信息业务编码贯标工作,加快提高数据质量,加强医保大数据应用。要深化医保电子凭证全场景、全...http://www.stcn.com/article/detail/791288.html
4.医保基金大数据监管平台通过规划全程监管、协调监管、大数据监管和智能监管4大体系,能够构建全领域、全流程的医保基金安全防控机制。本方案规划了一整套的大数据技术手段来提供医保基金监管技术支持,具体来说就是8个基础库,2个平台,3套治理流程和4个基础支撑。 咨询我们 行业优势 https://www.cecloud.com/solution/7041961049704108032.html
5.医保反欺诈大数据监管系统运用大数据与机器学习技术,从海量医保数据中筛查出违规问题和风险,锁定医保基金使用违规行为,实现精准打击欺诈骗保。 背景与需求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医疗保障基金监管制度体系改革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0〕20号)、《“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反欺诈大数据监管试点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国家医保局...http://a-eye.cn/product/software/medical-insurance-anti-fraud-big-data-supervision-system.html
1.医保“总额预付”的利弊争议11月6日,在清华大学医疗服务治理研究中心承办的“医疗/医保大数据及医保支付与医院发展”论坛上,广东省人民医院副院长袁向东坦言,DRGs最大的挑战是数据的准确性。 “比如阑尾炎,也可以称创口性化脓性腹膜炎,这两者的支付相差过万。如果医院病例首页反馈的信息不准确,那怎么形成数据,进行医疗服务质量和绩效的评估,以及...https://www.yicai.com/news/5176825.html
2.浙江大学医疗保障大数据和政策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医疗保障大数据和政策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于2019年12月成立,是浙江大学和浙江省医疗保障局合作共建的全国首个局校合作的医疗保障方向的研究机构。中心深入聚焦医保医改领域重大政策和改革任务,开展前瞻性和战略性的研究,充分发挥大数据和互联网+的力量,组建公共卫生、临床医学、信息技术等多学科交叉团队,着...https://cbm.zj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