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大数据”战略研究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大数据”战略研究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大数据;互联网;金融服务‘转型升级

一、引言

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本质。而在当前,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传统的金融服务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金融服务需求,商业银行积极寻求转型升级的契机。这一方面是“新常态”经济背景下金融改革的现实需求,另一方面也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良性刺激所致。作为一种区别于传统的直接金融和间接金融的第三种金融模式,互联网金融独特的优势挑战着传统金融的权威,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消费习惯,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据iiMediaResearch的研究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互联网金融产品的网民渗透率高达61.3%,超过六成的中国网民使用过或者正在使用互联网金融产品。与此同时,互联网金融思维的逐渐深入人心也为传统金融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在信息化时代,对数据的挖掘与分析深刻地影响着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大数据”作为互联网金融的核心思维和技术基础,为商业银行的转型升级开辟了一条新生路。

在中国金融庞大的消费市场下,积极探索“大数据”战略与银行转型升级战略有机结合的并轨研究,一方面可以为商业银行转型升级开拓新的实现路径,加快银行转型升级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商业银行转型升级的客观需求也为互联网金融的创新发展提供强大的驱动力。基于互联网思维,充分利用大数据、云服务等先进的网络技术手段来实现商业银行在信息化时代的转型升级,成为当前银行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准确地分析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实施“大数据”战略的内外部环境,确定科学的发展目标和战略定位是银行实施“大数据”转型战略的必要前提。同时,商业银行必须根据自身发展特点,围绕科学的战略目标,切实采取具有前瞻性的战略措施,以保障银行未来发展的持续与稳定。

二、文献综述

(一)“大数据”概述

(二)银行转型与大数据关系研究现状

在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回落以及互联网金融模式蓬勃发展的背景下,面对存款流失严重、利差收窄加速、竞争愈加激烈等问题的考验,我国商业银行转型压力逐渐凸显。作为金融业的核心,各商业银行必须从战略的角度重新审视新时代下银行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手段。商业银行的转型是复杂的制度化变迁和结构性转换,转型必须实现两个层次的目标:

一是构建内涵式、集约化、精细化的现代银行,提升银行竞争力;

二是全面增强金融服务功能,更有效地服务实体经济(周民源,2012)[4]。

商业银行的转型升级与“大数据”战略的有机结合,不仅有利于提高商业银行转型升级的效率,更有利于互联网金融功能的进一步发挥。

首先,商业银行拥有实施“大数据”战略的数据基础。在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商业银行长期占据了社会信用和信息中心的地位。银行凭借其庞大的资金优势,向企业和个人提供信用,在社会信用关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同时,企业和个人为了获取信用主动向银行提供信息,促使银行积累了海量信息和数据资源,为商业银行开展“大数据”战略的研究和应用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三,商业银行运用大数据技术是实现银行转型升级的客观需求。金融创新推动商业银行的改革发展,是培育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周密等,2007)[7]。而银行转型升级的关键就在于金融创新,大数据分析与挖掘技术正是商业银行深入挖掘数据资源,推动经营管理创新的新手段。因此,将大数据思维融入商业银行的转型之路,有助于提升银行业务拓展能力、服务客户能力和决策判断能力,可以为我国银行业改革创新提供新动力。

因此,基于“开放、共享、平等”的互联网金融思维,构建商业银行的“大数据”经营管理战略对于银行转型至关重要。在商业银行未来的长期发展过程中,随着网络化、信息化金融模式的不断成熟,对于大数据思维的应用是一个具有前瞻性、全局性的战略方向。

三、“大数据”战略实施的内外部环境分析

商业银行实施“大数据”战略的本质是为了明确银行在互联网金融时代发展的方向。而一个明确的战略管理过程通常包括明确战略目标、分析战略环境、制定战略方案、实施和评估战略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不断调整,形成一个循环的系统,如图1所示。因此,在进行商业银行“大数据”转型战略的定位时,首先需要对银行内外部环境进行深度分析。在互联网金融和信息化经济的时代背景下,借助SWOT分析法对商业银行转型升级的外部机会与威胁、内部优势与劣势进行分析,为“大数据”战略的最优选择提供依据。

(一)银行“大数据”战略SWOT要素分析

1.内部优势分析

从大数据技术运行的条件来看,商业银行“大数据”战略实施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数据资源优势、资金资源优势以及人力资源优势三个方面。

第三,在人力资源上,商业银行拥有一批卓越的高素质银行家,牢固的专业知识和通观全局的领导才能促使他们能够准确地把握住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树立大数据思维推动银行的转型升级。同时,银行在发展过程中也培养了一大批专业的客服人才,他们充满活力和创造力,对于新事物、新技术的接受能力较强,在大数据时代,利用更全面的客户信息,精确分析客户的不同需求,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

2.内部劣势分析

在“大数据”战略实施的初期,商业银行由于其自身的限制,受到互联网金融的冲击,银行经营管理面临巨大的挑战,其劣势集中体现在数据处理能力不足和法律保障缺失两个方面。在数据的收集和处理上,银行不仅需要收集来自物理网点、消费者账户的结构化数据,更需要来自移动互联网、电商平台以及社交网站的非结构化数据信息。然而,如今商业银行还处于大数据运行模式的探索期,由于缺乏专业的数据分析人才,传统的事物型数据库难以满足海量数据非结构化数据的分析需求,对于大数据的分析处理缺乏精准有效的技术支持,严重限制了商业银行的数据处理能力和银行竞争力的提高。在法律保障上,大数据与商业银行的跨界融合是金融创新理念在互联网经济时代的成功应用,然而互联网行业与金融行业本质上的区别导致大数据与银行业的商业规范、监管模式存在明显差异。商业银行作为现代金融的合规行业,受到严格的法律约束和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督,而互联网领域的大数据并不受其限制,至今为止,还没有一部专门的法律对大数据在金融行业中的应用进行规范。因此,缺乏明确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保障导致银行大数据战略“无法可依”,这势必会造成银行大数据的滥用,威胁商业银行的持续发展。

3.外部机会分析

“大数据”战略是商业银行顺应中国经济金融互联网化变革的必然选择。面对互联网金融的挑战,商业银行运用大数据思维打造符合自身发展的创新性战略模式。虽然“大数据”战略尚处于初创阶段,但是电子信息技术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为银行的战略布局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其次,在政策环境上,《中国银行业“十二五”信息化建设规划》明确提出要提高数据作为银行业战略资产重要性认识,加快中国银行业信息化建设,全面优化银行信息化的发展环境,商业银行“大数据”战略的实施有助于加快银行的信息化转变。此外,为了确保中国数据产业的健康发展,2013年1月,由工信部、发改委等联合发布的《关于数据中心建设布局的指导意见》提出“以市场为导向,促进数据中心的合理布局”的发展目标,为中国数据中心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从政策上引导和规范了行业数据建设的布局,为银行业建设大数据中心提供了保障措施。

第三,在社会经济环境上,“新常态”背景下,经济增速换挡回落、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导致金融生态的变化,外部经济的变革要求银行进行深刻的转型发展。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思维与金融发展的融合逐渐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互联网金融的“普惠”思想创造了更多的社会价值,行业规范化程度越来越高。商业银行以大数据思维推动银行现阶段的转型正符合当前信息化经济发展的潮流。

4.外部威胁分析

将大数据思维融入银行转型升级战略顺应了互联网金融时代商业银行的发展要求。然而互联网金融企业的竞争以及大数据本身存在的风险为商业银行实施“大数据”转型战略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另一方面,大数据的风险威胁主要表现为两点:

一是信息扭曲风险,在大数据“信息爆炸”年代,数据量的大幅增加导致了规律的丧失与数据的严重失真,大量无序、低效的无用信息混进数据库形成“信息噪声”,增加了信息误读的风险。信息的扭曲加剧了市场波动,造成市场失灵;

网络系统与数据中心存在的漏洞导致大量客户信息和个人隐私的泄露,“棱镜门”事件、支付宝漏洞以及携程网用户支付信息泄露等一系列信息安全事件的爆发,严重地威胁了企业的发展和消费者的人身安全。商业银行运用云服务、云平台构建大数据终端来实现数据资源的共享,但是同时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一旦数据泄露,将会对银行业务经营以及客户安全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

WO战略(扭转型战略)是“大数据”战略进入规范阶段,商业银行利用外部机会,克服内部弱点的一种稳定型发展路径。商业银行“大数据”战略制定的关键在于充分利用市场潜藏的机遇,学习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先进技术,加强对银行内外部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培养数据分析人才,打造一支更具专业性的大数据人才队伍,克服银行数据处理能力不足的弱点,规范服务流程以提高业务办理效率。此外,在各银行之间建立云共享数据平台,制定统一的大数据运行规则,同业之间相互学习、相互监督,形成规范化的行业准则,以弥补法律保障的缺失。

ST战略(多元化战略)要求商业银行发挥内部优势,规避外部威胁。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商业银行面临的不仅是同业的竞争,更有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威胁。深入挖掘自身特点,走差异化发展之路是银行赢得市场先机的基本策略。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商业银行必须加强与互联网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建立客户信息共享机制,打破“信息孤岛”以提升银行的数据整合能力,同时加快建立大数据的风险防范制度体系,防范银行数据的信息安全风险。

WT战略(防御型战略)是商业银行在内部阻力和外部冲击双重因素制约下的必然选择。在此阶段,商业银行需要进一步分析和调查银行大数据运用的风险,以审慎的态度推进银行转型。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导致银行客户和资金的大量流失,采用防御型战略要求商业银行以规范的操作流程,完善的管理制度,健全的培养机制做支撑,全面开展与互联网企业的合作竞争,进行优势互补,通过科研创新与品牌建设逐个击破外部挑战,重塑商业银行内部竞争力。

无论是增长型战略、扭转型战略,还是多元化战略、防御型战略,在商业银行战略转型的不同阶段都有与之相对应的战略规划内容和实施方式,银行对不同战略路径的选择必须符合银行不同转型期的特定要求,但是商业银行“大数据”战略实施的全过程必定是一个不断学习、创新与发展的过程。

四、商业银行“大数据”战略目标与路径选择

在未来的银行业竞争中,对于数据的分析和挖掘将成为决定银行经营成败的关键。随着互联网金融理念的不断深入,实施“大数据”战略对推动银行业的转型升级意义重大。商业银行“大数据”战略目标的设定是其转型升级的具象化表现,而战略路径的选择则是商业银行在既定战略目标指导下实施转型升级的具体方案。

(一)“大数据”战略目标

“大数据”战略是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运用大数据思维实现转型升级的进一步探索。基于商业银行转型的定位,“大数据”战略目标具体包括客户中心目标、经济发展目标和风险管理目标。

客户中心目标。实现商业银行的战略转型必须以满足客户的真实金融需求为前提。及时、准确地把握客户需求是实现新时代开放式普惠金融的基本要求,离开了“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银行的转型将会迷失方向。商业银行引入大数据思维服务于银行经营管理的创新,关键在于深入客户群体,全方位评估客户需求,准确把握市场动向,为消费者提供更具针对性、合理性的产品和服务,确切落实商业银行的战略转型目标。因此,银行“大数据”客户中心目标可以概括为基于客户信息分析,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构建银行客户管理大数据分析和应用平台。

风险管理目标。风险管理是决定商业银行转型成败的关键。商业银行作为经营风险的特殊行业,完备的风险管理体系是其生存与发展的基本保障。风险的产生是由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商业银行传统的信用风险决策主要依据客户的基本经济情况、信用记录、抵押担保以及客户经理的现场调查等结构化数据进行经验判断,缺乏量化数据的支持,准确度难以得到保障。而大数据在商业银行中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银行与客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以大数据思维进行银行风险管理的变革,通过大量数据信息法人深度挖掘来进行风险识别,提升银行整体的风险防控能力。

(二)“大数据”战略路径

1.树立大数据理念,持续提升商业银行大数据核心竞争力。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目标,信息化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高度。在互联网金融的时代背景下,以大数据思维推动银行的转型升级不仅有利于加快我国信息化、智能型银行建设的步伐,而且对于促进我国信息经济发展、服务“新四化”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商业银行管理层应通过顶层设计提高大数据理念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大数据资源在商业银行战略转型中的重要地位,以大数据作为推动银行改革创新的内在引擎。

第三,完善银行大数据工作管理体系。在银行内部建立“总—分”式大数据工作机制,制定全行大数据工作规划,实行逐层推进。建立大数据主管部门负责统筹工作规划,集中管理银行数据,设立大数据业务部门负责数据整合与分析,成立大数据工作小组,全面收集商业银行内外部各类数据信息,形成一个统一的大数据管理体系,打造银行业在大数据时代的核心竞争力。

2.全面整合银行内外部数据,搭建商业银行大数据平台。

传统的数据处理只要致力于对结构化数据的分析与整合,然而在大数据背景下,传统的数据库已无法满足大量半结构化,甚至非结构化数据的处理要求。因此,必须加快建立商业银行大数据分析平台,整合银行内部自然数据,协同外部社会化数据,完善大数据环境下的银行数据分析,提高银行决策效率。

同时加强与电信、电商等互联网企业合作,加强数据信息共享互利,促进金融服务与电子商务、移动网络的融合。在统一的大数据平台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客户信息,形成统一的数据化客户管理,实现客户分类的精细化,并针对不同客户群体的独特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

3.基于大数据洞悉客户需求,提高银行经营决策效率。

数据分析咨询请扫描二维码

在当今以数据为导向的商业环境中,数据分析师的角色变得越来越重要。无论是揭示消费者行为的趋势,还是优化企业运营的效率,数据...

金融数学是一门充满挑战和机遇的专业,它将数学、统计学和金融学的知识有机结合,旨在培养能够运用数学和统计方法解决复杂金融市...

在信息时代的浪潮中,大数据已成为推动创新的重要力量。无论是在商业、医疗、金融,还是在日常生活中,大数据扮演的角色都愈发举...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迅猛发展,数据已经成为现代商业、科技乃至生活各个方面的重要资产。大数据专业的毕业生在这一变革背景下,拥有...

在快速演变的数字时代,数据分析已成为多个行业的核心驱动力。无论你是刚刚踏入数据分析领域,还是寻求进一步发展的专业人士,理...

Python作为一种通用编程语言,以其简单易学、功能强大等特点,成为众多领域的核心技术驱动者。无论是初学者还是有经验的编程人员...

在当今数据驱动的世界中,数据分析已成为许多行业的基础。无论是商业决策,产品开发,还是市场策略优化,数据分析都扮演着至关重...

数据分析作为现代商业和研究领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初学者。然而,自学数据分析的过程中,初学者常常会遇到许多...

在当今的数据驱动世界中,机器学习方法在数据挖掘与分析中扮演着核心角色。这些方法通过从数据中学习模式和规律来构建模型,实现...

随着数据在各个行业的重要性日益增加,数据分析师在商业和技术领域的角色变得至关重要。其核心职责之一便是通过数据可视化,将复...

数据分析师的职责不仅仅局限于解析数据和得出结论,更在于将这些复杂的信息转换为清晰、易懂且具有影响力的沟通。良好的沟通能力...

数字化转型是企业提升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面对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以及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

CDA数据分析师认证:CDA认证分为三个等级:LevelⅠ、LevelⅡ和LevelⅢ,每个等级的报考条件如下:Le...

自学数据分析可能是一条充满挑战却又令人兴奋的道路。随着数据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日益增长,掌握数据分析技能不仅能提升你的就...

数据挖掘与分析在金融行业的使用在当今快速发展的金融行业中,数据挖掘与分析的应用愈发重要,成为驱动行业变革和提升竞争力的...

学习数据挖掘需要掌握哪些技能数据挖掘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它结合了统计学、计算机科学和领域专业知识,旨在从数据中提取有...

统计学作为一门基于数据的学科,其广泛的应用领域和多样的职业选择,使得毕业生拥有丰厚的就业前景。无论是在政府还是企业,统计...

THE END
1.刘强东的第四张牌“金融”有戏吗?目前的互联网金融主流战场已清晰:支付、理财和小贷。在主流战场上,百度、阿里和京东均布局完毕,腾讯缺的则是小贷业务。 京东金融胜算几何?看看其优势和劣势 布局全面并不能说明什么,关键还是要看落地情况。一个事实是,从支付开始,京东都慢人一步。尽管在上市之后在足够的资源支持下它的步伐会加快,但目前它依然处...https://wap.eastmoney.com/a/20140612392381596.html
2.20162020年中国互联网+智慧农业市场现状调查及投资前...(6)企业农业互联网金融业务分析 (7)企业竞争优劣势分析 5.2.2 广东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智慧农业投资分析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企业主营业务分析 (3)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4)企业智慧农业解决方案分析 (5)企业智慧农业工程案例分析 (6)企业竞争优劣势分析 (7)企业最新发展动态 5.2.3 首能资本集团智慧农业...https://www.bosidata.com/report/G81651JEDA.html
1.互联网金融的特点1、风险高:包括信用风险大和网络安全风险大;2、发展快:依托大数据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互联网金融得到了快速增长;3、管理弱:分别是风险控制弱和监管弱;4、成本低:无传统中介、无交易成本、无垄断利润。一方面,金融机构可以防止设立营业网点的投入和运营成本。另一方面https://cadforex.com/lic/103930.html
2.互联网金融的优势互联网金融的劣势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精神相结合的新兴领域。互联网有着"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精神,这些精神往传统金融业态渗透,对人类金融模式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互联网金融是具备互联网精神的金融业态的统称。今天,乔布简历的小编就带大家具体了解一下什么是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的优势和互联网金融的劣势。 https://cv.qiaobutang.com/knowledge/articles/565e86df0cf296689bd887d3
3.浅析互联网金融P2P的优势与劣势7篇(全文)近几年来,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大有赶超传统行业的趋势,很多人也因为互联网金融特别是P2P的收益利息比传统银行高出很多而接触到甚至融入到这个行业中来。不过,任何事情包括人和事在内都是有两面性的,有优势也有劣势。 接下来,来简单看下互联网金融P2P的优势和劣势。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a4msat0i.html
4.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建行电子银行的发展与挑战在此机制下,第三方支付的发展对于提高商业银行的创新能力将起到积极的作用。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在互联网金融的大背景下,建行电子银行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挑战。 1、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建行电子银行的发展优势 虽然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建行电子银行诸多方面产生了很大冲击,但不可否认的是,建行作为银行业的中坚力量,仍然保...http://www.bjhwtx.com/h-nd-146286.html
5.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模式创新及业务方案设计研究报告第一章 及互联网金融模式定位及特征分析 第一节 的界定及主要模式 一、互联网金融的界定及主体类型分析 二、互联网金融的典型模式分析 (一)宜信模式分析 1、宜信特殊操作模式分析 2、宜信常规操作模式分析 3、宜信模式风险控制做法 (二)融360模式分析 https://www.bjzjqx.com/IndustryInner/410888.html
6.互联网金融给传统银行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主要为转载)与银行相比互联网金融的优势 主要采取线上操作,交易成本低。尽管目前还没有互联网金融公司与商业银行管理费用的比较数据,但根据普华永道的调查,美国银行业一笔交易通过网点完成的平均成本为4美元,通过手机银行的平均成本为0.19美元,通过网银的成本为0.09美元,即网点的交易成本是网银的40倍。由于互联网金融公司的主要交易...https://blog.csdn.net/dengweidan3299/article/details/102230251
7.互联网金融下商业银行的现状与措施论文(精选8篇)3.3及时解决金融运行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 面对激烈的现代化金融市场竞争,国有商业银行要想在互联网的形势下稳住阵脚获得长久的发展,首先要对自身具备的优势与劣势给予充分掌握,及时做好持续发展与目标定位。众所周知,国有商业银在社会中具有很高的认可度,且资金实力也比较雄厚,特别是对于国家政策方面的资源十分丰富,加之...https://www.yjbys.com/bylw/jinrongbaoxian/87647.html
8.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优劣势分析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优劣势分析银行业有着数百年的发展历史,在金融领域有着深厚的经营积淀。商业银 行的金融服务种类齐全,产品线广泛,风险控制能力也经历了历史的检验。在 发展互联网金融方面,商业银行具有如下优势。客户基础和服务体系。商业银行同样拥有规模不小的客户资源,多年来积 累了一定量的客户数据,并建...https://m.renrendoc.com/paper/184528602.html
9.电子商务的论文(必备)总之,传统银行业进入互联网的步伐正在逐渐加大,很多商业银行都在其理财项目中推出了跟余额宝类似的互联网金融产品,余额宝在各种“宝”的猛烈吸金下,逐渐失去优势。但是各种“宝”都有普遍的特点:以货币基金为投资对下,收益波动不大。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差异化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弱,这对于阿里巴巴电子商务金融来说并不...https://www.fwsir.com/shangwu/html/shangwu_20240725135045_3927493.html
10.光荣与梦想:探析民营银行的前世今生银行频道3.依托互联网优势,在产品及业务方面创新频出 民营银行结合自身特质,在存贷款方面做了大量创新。如多家民营银行近期推出的智能存款产品,就是通过将客户提前支取时的定期存款收益权转让给信托等合作金融机构,使得存款端利率显著高于传统银行且兼具高流动性,进而有效扩大负债来源[3]。在贷款端,民营银行通常借助股东资源积极...https://bank.hexun.com/2019-02-26/196318355.html
11.全面了解风控策略体系消费金融风控联盟优势:互联网金融产品,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国金融市场信贷产品的缺陷。它可以及时有效交换信息,减少信息不对称对借贷双方带来的损失。借助大数据进行群体和个体分析和预测,基于客户信用评级,相应降低逆向选择的道德风险。 原则:互联网贷款应遵循小额、短期、高效和风险可控原则。单户用于消费的个人信用贷款授信额度应当不超过人...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6849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