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现状及优化策略医疗保险论文

摘要:作为江苏省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城市,扬州市积极构建符合自身实际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及运行机制。采取市区试点先行、稳步推进扩面、形成全面覆盖的“三步走”策略,从参保覆盖范围、筹资运行机制、失能评估机制、待遇享受标准等方面,规范了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试点运行,可以为其他试点地区完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提供实证参考。

1、扬州市长护险制度试点背景

扬州市人口呈现老年人口规模庞大、老龄化进程加快的特点。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6],扬州市60岁及以上人口为118.62万人,占总人口的26.01%,高于全国及江苏省平均水平;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9.99%,相较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上升了7.56个百分点。按照国际通识,扬州市已处于深度老龄化社会,预计到2025年逼近重度老龄化社会,老年照护问题愈发突出。截至2017年底,扬州市约有2.53万重度失能人员,身体功能的缺损和生活自理能力的丧失催生了很高的照护需求,然而在“家庭空巢化、流动化、小型化”的趋势下,家庭养老能力明显削弱[7]。长期的康复护理费用、高昂的医疗费用以及子女照护耗费的精力,使失能家庭承受了巨大的压力,政府亟需完善长护险制度,保障失能家庭的政策权益。

2、扬州市长护险制度演进

扬州市长护险制度探索分为试点先行、稳步扩面和全面覆盖三个阶段。

2.1阶段一:市区试点先行

2.2阶段二:稳步推进扩面

扬州市政府第53次常务会议研究确定,将宝应县、高邮市、仪征市职工医保参保人员纳入长护险试点范围,2022年10月实现了全市职工医保参保人员长护险全覆盖。截至2022年底,扬州市长护险覆盖全市约169万职工医保参保人员,遴选90家定点照护服务机构,受理失能评估申请1.6万人次,累计服务重度失能人员7316人,其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占95%,基金年度收入约1.04亿元,支出约7500万元,各项工作运行平稳。

2.3阶段三:形成全面覆盖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任务要求,扬州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深化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实施方案》(扬府办发[2022]98号),在巩固完善职工医保参保人员长护险制度全覆盖的基础上,推进城乡一体、覆盖全体基本医保参保人员、更加公平可持续的长护险制度。采用市级统筹,将全市约250万居民医保参保人员纳入长护险参保范围,切实解决失能人员特别是农村失能人员的长期护理保障问题。截至2023年9月,扬州市长护险覆盖全市426万基本医保参保人员,遴选定点照护服务机构128家,受理失能评估申请1.72万人次,其中10109位重度失能人员享受长护险待遇,累计支付基金1.95亿元。

3、扬州市长护险制度试点现状

3.1参保覆盖范围

2019年扬州市将市区95万职工医保参保人员先行纳入长护险试点范围,2022年扩大试点范围至高邮市、宝应县、仪征市,实现全市169万职工医保参保人员全覆盖,2023年7月1日将250万居民医保参保人员纳入长护险试点范围,实现对全市426万基本医保参保人员的全覆盖。

3.2筹资运行机制

扬州市长护险采取定额筹资方式,职工和居民筹资水平均为每人每年80元,学生儿童等特殊人群缴费减半。职工长护险由个人和医保基金承担筹资责任,其中个人筹资部分由医保个人账户划转,缴费比例为25%,医保基金承担75%。居民长护险筹资由个人、医保基金和财政分别承担25%、50%和25%。

3.3失能评估机制

扬州市长护险失能评估经办采取“公立公管”形式,医保局组建失能评估委员会,失能等级评估业务由社保经办机构组织开展、承办机构具体负责。失能评估及待遇申请流程包括申请、初审、受理、现场评估、集中评审、公示、出具评估结论书、享受待遇(见图1)。为避免“寻租”行为,现场评估安排2名及以上评估人员共同完成,现场评估、集中审核评审费用由长护险基金支付。

图1扬州市长护险待遇申请流程

扬州市采用中国社会保障学会《长期护理保险失能等级评估标准(ICF-A-CN)量表》,对失能人员的自理与活动能力、认知与感知功能、情感与精神功能三个维度20个项目进行全面评估(见表1)。失能等级划分采取“初始等级划分+失能等级调整”的方式,初始失能等级依据维度一和维度二判断,再根据维度三得分进行失能等级调整。若维度三4个条目得分均超过7分,则在初始失能等级的基础上增加一个等级;维度二“记忆”和“定向”两个条目分数均超过7分,则界定为重度失智,纳入长护险保障范围。

表1ICF-A-CN量表评估条目

3.4待遇享受标准

扬州市长护险照护服务方式以机构护理和居家护理为主。机构护理采取定额支付方式,医疗机构照护、养老服务机构照护的支付标准分别为90元/天、60元/天。居家护理采取不同的支付方式,上门照护采用限额支付,每月不超过900元;亲情照护采用定额支付,每日30元。2022年起扬州市实施待遇叠加政策,居家照护对象可同时享受亲情照护服务和上门照护服务,每月支付标准均为1800元(见表2)。

表2扬州市长期护理保险照护服务方式

目前,待遇支付内容涵盖基本生活照料、非医疗机构照护服务和医疗机构照护服务三大类共28项。接受居家上门照护的失能人员可根据自身失能情况及照护需求,从安养照护包、康养照护包和医养照护包中任选其一(见表3)。

表3扬州市长期护理保险居家上门照护服务项目与内容

4、完善扬州市长护险制度的思考

4.1逐步拓宽保障范围

相较于其他试点城市,扬州市长护险政策的覆盖范围更广,在筹资端真正实现了“城乡一体、覆盖全民”,体现了制度的互助共济性。然而在基金“紧平衡”状态下,长护险只能以重度失能人员为优先保障对象,中度和轻度失能人员尚未获得相应的待遇给付。以往研究表明,即使是ADL或IADL受损的半失能老人,其家庭灾难性卫生支出的发生率也高达14.48%或21.71%[8],心理异常及照护依赖时有发生[9]。无论是重度、中度还是轻度失能,都会出现“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状况,严重影响家庭生活质量。因此,轻度和中度失能人员的照护问题也需引起足够的重视。

4.2健全筹资机制

扬州市长护险制度采取“先城后乡”渐进式全覆盖,参保人员不受年龄、地域等资格条件的限制,增强了长护险筹资能力。但从筹资渠道来看,职工长护险依赖于个人账户和医保统筹基金的共同划转,用人单位责任缺失,弱化了长护险制度的独立性,增加了医保基金的赤字风险。同时,职工和居民均采用定额筹资,缴费标准相对较低,在“以收定支”原则下待遇水平较低,保障对象仅能覆盖重度失能人员[10]。

稳定有效的筹资机制是长护险可持续运行的基础。一是拓宽筹资渠道,从依附于医保基金的筹资模式逐渐转变为独立于医保基金的多元筹资渠道,并合理划分各方筹资责任。职工长护险筹资以个人和单位为主,居民长护险筹资以个人和财政为主。在当前降费减负背景下,可通过调整社保缴费结构等措施来落实单位缴费责任。二是优化筹资方式,职工长护险采取更加科学的按比例缴费,居民长护险可继续采取定额缴费,适当时候转向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基数的按比例筹资方式。三是建立短期稳定、中长期动态的费率调整机制,根据扬州市工资指数、物价水平、老龄化程度、长期护理服务需求等因素合理设定调整周期和费率调整公式。

4.3优化失能等级评估机制

我国长护险试点城市失能等级评估存在政策推进滞缓、评估工具不够本土化、评估工作缺乏监管等问题[11]。扬州市通过不断探索,建立了科学规范的失能评估标准和完整持续的失能评估流程,率先引入了更加符合我国国情的ICF-A-CN量表,评估流程包括自身初筛、承办机构初审、评估人员评审、评估委员会评估等多个阶段,同时做好纸质和电子记录,确保评估过程客观、公正、可追溯。

4.4完善混合待遇给付模式

当前,扬州市长护险采用“现金+服务”的混合给付方式[12]。现金给付具有较大的灵活性,欧洲国家广泛采用“以现金换服务”计划,支持失能人员根据自身偏好选择补偿家庭照护者或者购买正式护理服务。对政府而言,这一模式更具操作性,管理和运行成本相对较低。但调研发现,扬州市长护险亲情照护补贴的靶向性不强,无法保证资金的合理使用。大多数失能老人未叠加上门服务,仅靠现金补贴无法满足照护需求,而且可能引发“假失能”风险。

为提高长护险基金的使用效率,应将亲情照护人员纳入规范化管理,引入“替代型现金”的灵活混合给付模式:分步推进居家护理服务人员就近纳入定点护理机构管理,签订协议成为“兼职护理员”;定期开展“兼职护理员”技能培训,在考试通过后方可提供居家护理服务;由长护险基金向定点照护机构支付护理费用,再以“发工资”的形式取代亲情照护补贴。同时,提高农村及偏远地区上门照护机构覆盖率,大力培养高素质、高水平护理人员,增强服务给付的不可替代性。

参考文献:

[1]陈伟.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化建设的路径选择———基于失能的“社会模型”[J].江海学刊,2023(03):121-129.

[2]国家医疗保障局.2022年全国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23-07-10)[2023-11-01].

[3]朱铭来,何敏,马智苏.长期护理保险的模式选择与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23(01):3-20.

[4]袁玲,张良文,方亚.典型国家长期护理保险支付方式及启示[J].卫生经济研究,2022,39(08):29-33.

[5]满小欧,马超.长期护理保险对中国城市老人健康水平医疗支出与家庭照护影响[J].中国公共卫生,2023,39(08):971-975.

[6]扬州市人民政府.扬州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EB/OL].(2021-07-19)[2023-11-01].

[7]吴丹贤,高晓路.居家失能老人照护的未满足需求分析———基于空间资源链接的视角[J].国际城市规划,2020,35(01):29-35,46.

[8]李艾春,王静,闫朝阳,等.我国不同失能程度中老年人家庭灾难性卫生支出状况及其影响因素[J].医学与社会,2020,33(03):1-5.

[9]张玉晶,张婷,赵培文,等.半失能老年人心理健康照护依赖情况调查及与主要照顾者健康权利赋能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23,31(10):1484-1488.

[10]尹海燕.可持续的公共长期护理保险筹资机制:国外经验与中国方案[J].宏观经济研究,2020(05):166-175.

[11]吴君槐,马琦峰,李蕾,等.长期护理保险失能—照护等级评估制度区域比较研究———以长三角地区10个试点城市为例[J].科学发展,2021(10):105-113.

[12]张文娟,李念.现金或服务:长期照护保险的给付制度分析[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20,13(02):1-9.

基金资助:江苏省卫生健康发展研究中心开放课题“江苏省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模式效应评估及对策研究”(JSHD2022005);

随着医院便民利民措施的不断提出,医院互联网应用快速发展,信息网络为医疗工作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对医院网络信息安全提出更高的要求。2019年5月13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正式发布《GB_T22239-2018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即“等保2.0”。为保障医院网络信息安全,根据“等保2.0”要求,结合医院实际的网络架构,建立一套安全可靠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然而受经济下滑的影响,过往以中青年群体为主导的消费动力在短期内难以实现较大增长。同时,我国逐步迈入老龄化社会。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的城镇老年人口比重达到15.8%,农村这一比例更是高达23.8%。

2018年,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试点,试点地区范围为4个直辖市和沈阳、大连、厦门、广州、深圳、成都、西安7个城市(以下简称“4+7”试点);随后,国家药品集中采购(以下简称“集采”)在全国范围推开,截至2023年12月,国家层面已开展九批十轮药品集采,涵盖374个品种。

罕见病是一类患病率极低、患者总数较少的疾病统称。临床上,用于治疗、诊断、预防罕见病的药物称为孤儿药。由于罕见病患者人数少、药物研发周期长且成本高,在医保基金承受能力有限的前提下,如何评估孤儿药的经济价值以支撑合理的定价及报销,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2021年8月,国家医疗保障局等部委印发《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试点方案》(医保发[2021]41号),明确提出建立更加可持续的医疗服务价格总量调控机制,持续优化医疗服务价格结构。随着药耗零差率、DRG/DIP支付方式等政策实施,各地医疗服务价格得到一些调整,但定价不合理的格局未得到实质性改变。

在社会保险体系中,长期照护保险与医疗保险虽然属于两类不同的社会保险制度,但是渊源关系密切。因长期照护保险不仅衍生于医疗保险,关键在于老龄化时代,疾病形态慢性化、复杂化,老年失能者的长期照护与医疗需求重叠程度较高,导致长期照护保险与医疗保险待遇竞合,需要长期照护保险与医疗保险衔接和协同,才能更好地维持健康的老年生活。

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是全面推进中国式卫生健康现代化的重大举措,其中,DRG/DIP支付方式改革是重要载体。2019年以来,国家医保局在30个城市实施DRG付费、在71个城市实施DIP付费的试点工作。2021年11月国家医保局印发《DRG/DIP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动计划》(医保发[2021]48号)。

THE END
1.关于财产保险论文范文资料与我国企业财产保险可持续有关论文参考...《我国企业财产保险可持续》:本论文为您写财产保险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 摘要:企业财产保险是现代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保障.但我国现阶段的企业财产保险的发展却是十分缓慢,和我国企业快速发展的水平并不相应.从而导致各保险企业对企业财产保险的重视度下降,保费增幅下降.企业在经营过程...http://abwww.anydaily.com/yanjiushenglunwen/113142.html
2.论文开题:浅析我国商业养老保险的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5、提高个人养老保险金的供给水平6、 加大商业养老保险的宣传力度 六、总结4、本课题的进度安排:2012年11月1日—11月24日 确定选题、收集相关资料2012年11月24日—1月20日 撰写开题报告与开题2012年1月20日—2013年3月15日 深入研究,形成论文初稿2013年3月16日—6月 论文修改、定稿、答辩5、参考文献:[1]...https://www.wm114.cn/wen/156/310790.html
1.医疗保险论文15篇参考文献: [1]吴亚伟.我国工伤保险伤残待遇水平地区差异及成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xx. [2]任智韵.广州市工伤保险先行支付政策实施研究[D].吉林大学,20xx. 医疗保险论文2 一、定点医疗机构应对医疗保险实时结算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在我国医疗机构中,由于结算时需要使用社保卡,因此,就需要保证参保人员信息的准确...https://m.ruiwen.com/lunwen/6741173.html
2.关于农业保险论文范文写作太平洋产险农业保险新技术推广发布会...会议最后,太平洋产险举行了保险扶贫启动暨扶贫捐赠仪式. 结论:适合不知如何写农业保险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农业保险怎么*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农业机械新技术推广存在问题和措施 摘要:在未来的发展中,农业机械新技术将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应用环境。本文主要分析了...https://kr.wqxlw.com/zhuankelunwen/37155.html
3.保险理赔论文保险理赔,是指在保险标的发生保险事故而使被保险人财产受到损失或人身生命受到损害时,或保单约定的其它保险事故出险而需要给付保险金时,保险公司根据合同规定,履行赔偿或给付责任的行为,是直接体现保险职能和履行保险责任的工作。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 https://www.yjbys.com/file/baoxianlipeilunwen.html
4.关于社会保险论文范文写作石油企业社会保险业务管理和实践相关...结论:适合不知如何写社会保险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社会保险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做好企业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工作 摘要:社会保险业务档案是指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在办理社会保险业务过程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和利用价值的专业性文字材料、电子文档、图表、声像等不同...https://www.yonhutiyan.com/benkelunwen/152614.html
5.存款保险论文范文存款保险条例公布等有关论文写作资料存款保险条例公布等是适合不知如何写存款保险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保险存款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日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公布《存款保险条例》,自2015年5月1日起施行,这也意味着利率市场化就差“临门一脚”.对整体股市来说,存款保险制度可能是一个利...https://dxal.org/zhuankelunwen/21102.html
6.案例教学汽车保险论文参考文献(全文)案例教学汽车保险参考文献 [1]穆建宗.案例教学法在汽车保险与理赔课程中的应用[J].现代职业教育,2019,(29):136-137. [2]周盼,辛江慧,文少波,曹远国.《汽车保险与理赔》课程教学方法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36):199-200. [3]黄颖,余晓莹,陈耀君.《汽车保险与理赔》课程创新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https://www.99xueshu.com/w/wx3th208pg44.html
7.本科开题报告文献综述范文(必备17篇)本文将主要介绍目前关于我国农村学前教育问题的相关研究,综述相关的文献。 一、我国农村学前教育面临的问题综述 1.农村学前教育机构的数量少,覆盖面不够; 在我国,学前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的范畴,农村学前教育机构的设立一般缺乏资金、师资等各方面的支持,因此,农村学前教育机构存在数量少、覆盖面窄等问题。根据国家_公布...https://www.77cxw.com/fl/1659780.html
8.环境污染论文常用参考文献环境污染论文常用参考文献 环境污染情况受到世人的关注,不少作者会通过论文与相同领域的人们沟通,交流如何对环境污染做出改善,撰写环境污染论文的时候需要找到相关的参考文献,来为我们的论文增添光彩...https://www.sibikeedu.com/wp/42550/
9.论文开题报告写作提纲(优秀范文六篇)开题报告九、参考文献 第三篇:开题报告提纲怎么写 由于开题报告是用文字体现的论文总构想,因而篇幅不必过大,但要把计划研究的课题、如何研究、理论适用等主要问题说清楚,应包含两个部分:总述、提纲。 1、总述 开题报告的总述部分应首先提出选题,并简明扼要地说明该选题的目的、目前相关课题研究情况、理论适用、研究方法、必...https://m.588k.com/bgzj/ktbg/850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