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住户消费市场调查分析报告

20*年*区农村居民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情况一览表

耿集103215620225151138

汴东8111311648231168

泉东10521282545718104101

大路96215625391724135131

湖里109410195677105422

姚庄117244302211715156

合计483192223351351628135104703813933

百户拥有率80511533385822527471581731176316555

(二)不同时期购买耐用品品种和档次不断提高。

(三)时尚耐用品不断出现。

随着生活水平的进步和我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居民的消费观念也“与时俱进”,农村住户耐用品购置的变化也证明了我区农村居民生活消费不断提高这一特征。

二、农村市场购买力需求分析

初步核算:20*年全国和江苏省GDP分别突破30万亿元和3万亿元大关,按可比价分别比上年增长9.0%和12.5%。按当年汇率(12月31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为6.8346)折算江苏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5700美元,*区为3106美元,占全省比重为54.5%。

20*年,全国和江苏省三次产业结构比例分别为11.3:48.6:40.1和6.9∶55.0∶38.1,*区为8.6:55.9:35.5。区域工业化进程高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而服务业增加值所占比重分别低4.6个百分点和2.6个百分点。第三阶段现代经济发展理论指出,人类社会发展可以划分为低收入阶段(以农业为主导产业)、温饱阶段(以轻纺工业为主导阶段)、小康阶段(以公共交通和廉价住房等为主导产业)、中等富裕阶段(以小汽车及较高级住房等为主导产业)和高富裕阶段(以第三产业为主导产业)等五个阶段。初步判断,目前我区处在小康阶段向中等富裕阶段过渡,人类社会发展趋势决定未来农村市场购买力长效增长机制,我区未来农村市场购买力存在很大的发展潜力与空间。

(一)从支出角度看:

20*年,全区涉农行政村122个,总户数10.16万户,总人口36.24万人,占全区户籍总人口比重74.6%。据全区60户农村住户调查资料推算,全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过5000元的户占农村总户比重为75%,其中超过8000元的所占比重为17%,这部分户提高生活水平的愿望强烈,随着收入的增加,已经具备了很大的现实购买力。20*年,全区农村居民家庭设备生活消费人均支出181元,比上年增长33.9%;总购买力达6560万元,占城乡居民新增储蓄余额比重仅为8.3%。今年,受居民预期收入心理压力和物价回落双重因素影响,预计今年全区农村居民家庭设备生活消费人均支出增幅在15%左右,人均支出2*元,总购买7538万元,按国家家电等耐用品13%补贴标准计算全年财政专项补贴将达980万元。

(二)从耐用品拥有角度看:

1、黑白电视机百户拥有1台,全区农村总户数10.16万户,如完全更换需彩电1016台,总价值约203.2万元;电冰箱百户拥有51台,缺口49台,达到饱和全区仍需49784台,总价值约9956.8万元;洗衣机缺口20台,全区仍需20320台,总价值约2032万元。如此推算我区农村居民家庭主要耐用品消费潜力仍有很大空间。

2、1897年,意大利经济学家帕列托在对19世纪英国社会各阶层的财富和收益统计分析时发现:80%的社会财富集中在20%的人手里,而80%的人只拥有社会财富的20%。*年末,全区农村居民生活用汽车百户拥有1辆,初步测算全区农村居民生活用汽车数量约在千辆左右,经济学理论的“二八法则”推算,年内新购、更换车辆约为200辆,总价值约2000万元。据住户调查资料,至*年底我区已有约17%的农户达到小康社会收入标准,享受型高档耐用品将率先走进这部分先富起来的农村居民家庭。

3、*年百户电磁炉拥有量38台,同比增加16台,增长72.7%,照此发展速度以一台300元左右计算,近两年仅此一项我区就新增购买力1889.76万元。如此看来,物美价廉的时新耐用品在我区农村有着看得见摸的着的实际消费市场。

(三)从储蓄资产规模看:

年末,全区城乡居民储蓄余额42.37亿元,比年初增加7.88亿元,增长22.9%。人均储蓄余额8741元,比年初增加1629元,增长22.9%,增幅高于农民人均纯收入10个百分点,购买力总量达到31.68亿元。今年初国家金融储蓄利率继续调低,一年期存款利率2.25%,达到近年最低水平,储蓄利率的降低一定伴随着消费利率的增加和居民平均消费倾向的增长,储蓄的增加和金融利率的降低,一增一降共同的拉动,必将进一步激发人们的购买欲望,对我区农村消费市场,尤其是耐用品消费市场趋热升温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若从增加储蓄中拿出10%作为即期消费,人均增加消费162.9元,全区农村将新增购买能力5903.5万元。

(四)从消费心理上看:

由此可见,尽管近年来我区农民收入有了较大提高,并且国家逐年加大支农扶农政策力度,但就总体而言,相对于城市大多数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还处在一个较低的层次上。受收入水平和传统消费习惯心理的影响,借贷消费在农村仍没有出现,农民在购买耐用品时普遍注重廉价和实用。往往要求价格低廉、耐用性强,而对商品的品牌、包装、式样等外观因素相对不十分看重。很多在城市里已经滞销的耐用品,因为其经济实惠,仍受农民欢迎,在农村大有市场。

影响农村居民购买耐用品的因素不仅有家庭收入水平,而且其生活习惯和邻里之间的带动作用也不容忽视。从农村住户调查资料可以看出,我区湖里调查点电冰箱和太阳能热水器10户拥有率分别达到90%和100%,而同样耐用品在汴东调查点10户拥有率分别为10%和10%,即使考虑经济收入的差距和部分抽样误差的原因,但是存在集中消费的倾向却是相当明显,这与邻里相互之间的带动是分不开的。

三、影响耐用品走进农家的因素

农村市场潜力巨大,农村消费市场是扩大内需的关键着力点。在国家实施“家电下乡”,扩大内需振兴经济的政策下,开拓农村耐用品市场、改善农村耐用品消费环境、发掘农村耐用品消费潜力正当其时。无论从部分耐用品占有比例还是从使用的升级换代上看,目前我区农村居民耐用品购置的潜力和空间依然很大,但是,制约农村耐用品消费市场发展的诸多因素仍不容忽视。

(一)购买力不足。

购买力不足是制约农村居民耐用品消费的关键性因素,受整个宏观经济形势影响,企业经济效益下降,生产规模缩小,减薪裁员,影响收入的因素增多,农民对未来一段时期的收入增加的压力增大,增收信心受挫,现期消费勇气减少。受城乡之间经济和收入水平差距的限制,农村的消费仍以传统节俭型为主,价格往往成为购买耐用品时的首要考虑因素,物美价更要廉。据全区六十户住户调查资料可以看出,我区农村居民部分耐用品虽然拥有率不断上升,但是从商品价值和功能上来看低档型居多。虽然都叫洗衣机和电冰箱,农村居民购买的价格,洗衣机大多在600元/台,电冰箱多处于1700元/台,同样名称耐用品城市家庭与农村家庭购买价格相差甚大,功能大大不同,并且买来后为了省电和受日常肉食消费,“伙食标准”的限制,洗衣机、电冰箱等闲置较多,很多成了摆设,没有发挥其实际效用。

(二)生活习惯和生活环境制约。

(三)综合消费环境差。

一是耐用品的售后服务差。农村商业网点配套服务相对于城市仍有很大距离,在我区乡镇市场,耐用品售后服务不及时,很多甚至处于空白,部分较高档的耐用品虽然买得起,但是坏了维修起来却十分不便,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农村居民不断提高的生活消费需求,成为制约高档耐用品进入农家的很大障碍,售后服务渠道和质量有待进一步改善。二是电网不稳,电价相对偏高。从实地调查发现,我区部分农村地区农电线路还不够安全,电网不稳,停电次数较多,有线电视信号接收较差,限制了农村居民对耐用消费品的消费。

根据国务院统一部署,中国从2009年2月1日起,将家电下乡政策从12个省(区、市)全面推广到全国。据有关部门统计,在许多大中城市近乎饱和的家电消费,在农村则是严重消费不足,农村家电消费水平整体落后城市10年以上。随着今后我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必将不断增长,耐用品在农村市场还有很大的消费空间,在消费上适当的引导和鼓励,其必将成为拉动我区消费市场活跃的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

(一)有效增加农村居民收入。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量入为出是农村居民消费的基本特征。收入虽然不是限制农村消费家电产品的唯一原因,但却是根本原因。因此,根据各地实际,因地制宜的加快我区现代农业发展步伐,保证农业持续增收,利用近年国家支农、扶农政策,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既有利于农业丰产丰收,又有利于农村居民从农村基建项目中增收,进一步推进我区农村经济大发展。

增加工资性收入主渠道。根据住户调查资料*年我区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为3759元,同比增长15.3%,占纯收入比例为56.5%,工资性收入成为我区农村居民增收的主渠道,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贡献比重逐年提高。据实际调查显示,有工资性收入半工半农的家庭,其生活大多处在较好的水平,购买力强。因此增加农村居民就近就业机会,多辟工资性收入主渠道,稳定居民收入预期,培育未来增收信心,对增强农村居民耐用品购买潜力致关重要。

在提高未来增收信心的基础上,规范和建立农村信贷体系,给农村居民提供增加信贷条件的政策支持,帮助和鼓励信贷消费的发展,使有能力接受信贷消费的部分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快速升级,形成当期购买力。尽快建立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增强农民生活消费安全感,使农村居民从不断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中鼓起消费信心。

(二)大力改善综合消费环境。

一是健全农村商业销售网点,把超市、连锁专卖等现代零售商业经营网络继续向乡村延伸,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售后服务,方便维修,消除农村居民购买耐用品的后顾之忧。二是加强对农村家电等耐用品市场监管力度,净化农村商品销售市场,严防向农村销售低劣、处理产品,让农民足不出镇也能买到高质量商品。三是进一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农村电网的供电质量,适当降低农村电费价格,稳定有线电视接收信号,目前农村平均生活电价与城市相比仍有下调空间,如果把电价的下调和提高家电销售的贡献作比较的话,短期内下调电价必将极大地刺激农民购买家用电器的积极性,促进农村家电市场销售的旺盛。

THE END
1.居民收入调查报告在现实生活中,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避免篇幅过长。那么大家知道标准正式的报告格式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居民收入调查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居民收入调查报告1 农业稳,农村稳。”可见“三农”问题是当前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一个重大的紧迫而繁重的政治问题经济问题。对于这样一个...https://www.unjs.com/fanwenwang/dcbg/20230108151724_6232518.html
2.农村生活调查报告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报告的使用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其在写作上有一定的技巧。一听到写报告就拖延症懒癌齐复发?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农村生活调查报告,欢迎大家分享。 农村生活调查报告1 一、调查目标: 1、通过对生活垃圾的来源、分类、数量等方面的调查,明确其危害及解决办法。使同学们都来关心、保护家乡环境。 https://www.jy135.com/diaochabaogao/1052104.html
3.农村消费水平报告(精选10篇)农村消费水平报告 2 据全市农村居民抽样调查推算:xx年上半年我市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7429.03元,同比增长27.59%;人均现金支出6556.27元,同比增长17.85%。现就农村消费水平调研情况如下: 一、农村住户现金收入情况 (一)工资性收入持续稳步增长。工资性收入在一季度人均增长8.2%的基础上继续稳步增长,上半年增速达到16.07%...http://fanwen.yjbys.com/baogao/2909705.html
4.城乡居民消费与收入对比有什么研究意义?我国的城乡经济是典型的二元经济,这也导致了在分析我国居民的消费时必须划分城镇居民消费和农村居民消费农民收入调查报告。我国的农村人口比重较大,但是消费程度却不能与人口比重呈正城乡居民消费与收入比照有什么研究意义?:农民收入调查报告我国的城乡经济是典型的二元经济,这也导致了在分析我国居民的消费时必须划分城镇...https://m.taodocs.com/p-674492997.html
5.社会经济发展及基层组织建设情况报告十二篇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城镇人均可支配收11647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329万元,人均储蓄存款2.4万元。参照联合国粮农组织标准,无锡市民的生活水平总体已由小康向富裕迈进。当前,全市人民正在实施富民强市战略,规划到2024年,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24年,gdp在2000的基础上翻两翻,城镇人均...https://www.1566.cn/baogao/qingkuang/17034926652363.html
6.乡村振兴发展现状调查报告(精选9篇)乡村振兴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篇2 最近,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相继召开,会议提出的把“城市放在大自然中,把绿水青山保留给城市居民。要传承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的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https://www.ruiwen.com/gongwen/baogao/962707.html
7.当前农民家庭经济收入来源调查(精选10篇)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国家对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极大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居民的收入整体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虽然我们对于农村家庭经济来源这个领域的调查比较陌生,但是我们从小生活在农村,熟悉农村的情况,加之我们通过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和理论性文章,逐渐的了解到农村家庭经济来源问题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在中国农村...https://www.360wenmi.com/f/file44uzlvz2.html
8.调查水平范文12篇(全文)二、农村消费市场平稳增长的因素 (一)稳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促进市场增长。 收入是影响居民消费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只有切实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扩大消费才有扎实的根基。特别是在当前住房、教育、医疗费用支出快速增长的情况下,要稳定居民消费预期,促进消费需求较快增长,必须多渠道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要进一步调整收...https://www.99xueshu.com/w/ikeyy555m3p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