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4.09.05湖南
一、行业市场规模
近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口腔健康越来越受到重视,口腔医疗服务市场不断扩大。虽然2019-2022年,由于新冠疫情的反复爆发,我国口腔医疗服务市场出现波动,2022年口腔医疗服务市场规模下降至1234亿元。但随着疫情结束,口腔医疗服务市场将持续增长。预计2024年我国口腔医疗服务市场规模将达1456亿元。
二、行业发展利好因素
根据市场分析,近年来推动我国口腔医疗服务市场不断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口腔疾病患者基数较大,带来庞大潜在需求。据了解,口腔疾病种类繁多,伴随人全生命周期,常见疾病有龋病、牙周疾病、牙髓病、根尖周病、牙齿缺损、错颌畸形等,多数口腔疾病的发病率高,诊疗需求大。根据《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目前我国35-44岁中老年群体牙周健康率均不超过10%,12、15岁儿童青少年牙周健康人群占比也不到50%;12-74岁群体牙龈出血及牙石检出率均超过50%,中老年群体更为严重,均达到80%以上。可见目前我国人群的牙周健康状况令人堪忧,市场有着庞大的潜在需求空间。
从口腔疾病患来看,我国有约50%的中国居民患有各类口腔疾病,需求长期保持在高位。数据显示,2017-2022年我国口腔疾病患者人数由6.94亿人增长至7.1亿人,复合年均增长率为0.5%。预计2024年我国口腔疾病患者人数将增至7.18亿人。2013-2021年,我国口腔医院诊疗人次从2013年的不足2500万人次增至2021年的近4677万人次,整体复合年均增速为7%。
居民收入增长推进口腔医疗服务消费能力。由于口腔医疗兼具“刚需”和“消费升级”双重属性,因此口腔医疗自费比例高,医保占用少,医保覆盖项目大多为拔牙、补牙等基础治疗项目,非疾病治疗类项目如预防性、美容类(包括牙缺失修复、矫正等)高值项目属于医保外范畴,国民收入的增长促使消费升级,增加口腔高值项目的消费,不断提升国民口腔医疗服务消费能力。
近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呈稳定增长的态势,国民收入的稳定增长刺激了口腔医疗领域的消费,口腔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占比随着收入增长有了明显的提升。有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7万元,人均口腔医疗保健消费支出约106元。
(三)口腔健康意识提高,预防性口腔保健需求增加。近年随着国家对口腔健康事业的重视和推动,以及媒体和社会的宣传和教育,国民对口腔健康的认识和重视程度逐渐提高。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达到了60.1%,较2015年提高了16.4%;5岁和12岁儿童每天两次刷牙率分别为24.1%、31.9%,较2015年提高了7.7%和14.6%;各年龄段龋补充填比也有所提升,表明国民对口腔疾病的防治意识增强。预计未来国民对预防性口腔保健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促进口腔医院行业的发展。
(四)颜值经济盛行,消费者对于牙齿美容的需求也日益攀升,也推动口腔医疗服务市场发展。在颜值经济盛行下,人们更愿意消费一些相对昂贵的牙科项日,如牙齿美白、种植牙以及畸齿矫正等,以满足为追求时尚及职业发展而提升个人形象的需求。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正畸市场规模达到140亿元。预计到2025年,中国正畸市场规模将达到660亿元。此外,种植牙、美白牙等项目也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五)口腔医疗服务水平逐步提升,服务供给能力不断提升。一方面近年来,为满足快速增长的口腔医疗服务需求,我国口腔医疗服务机构数量快速增长。数据显示,2015-2022年我国口腔医疗服务机构净增长数量从3641家增长到14511家。
另一方面口腔技术人员队伍也持续扩充。数据显示,2020-2022年我国口腔执业医师(非助理)人数从28.9万增长到30.7万,平均增速为6.2%,高于同期医疗机构执业医师(非助理)的平均增速5.8%。虽然中国与世界各国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口腔医生缺口,但随着国家对口腔专业教育和培训的支持和投入,以及社会对口腔医生职业的认可和尊重,预计未来中国的口腔医生数量将继续增加,服务供给能力将不断提升。
(六)多方政策支持,行业发展环境优化。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口腔医院行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包括《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健康口腔行动方案(2019-2025年)》等。这些政策旨在提高国民口腔健康水平,推动口腔防治体系建设,促进公立和民营口腔机构协同发展,鼓励创新和数字化转型,为口腔医院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指导和保障。
三、行业竞争格局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口腔医疗服务行业发展趋势研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4-2031年)》显示,我国口腔医疗服务机构数量多且分散,行业集中度低。整体来看,目前我国口腔医疗服务市场机构主要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公司有通策医疗、瑞尔集团等,这类企业是行业头部企业,凭借丰富的口腔医疗资源及良好品牌形象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第二梯队公司为牙博士、大众口腔等;第三梯队有一些规模相对较小的中小企业。
目前我国口腔医疗服务市场主要有瑞尔齿科、佳美口腔、美维口腔、通策医疗、美奥口腔、泰康拜博口腔、牙博士口腔、欢乐口腔、马泷齿科、大众口腔等企业。这些企业也是2024我国最具影响力口腔诊所TOP10。
2024我国最具影响力口腔诊所TOP10
四、行业发展趋势
1、居民缺牙数量庞大但治疗渗透率低,未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我国居民缺牙数量庞大,但治疗渗透率低。根据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在35-44岁的中青年人群中,缺牙率为36.4%,平均缺齿量为2.6颗,缺牙已修复比例82.8%;65岁-74岁老人中,存在牙缺失比例为86%,全口无牙的比例为4.5%,平均缺齿量9.5颗,缺牙已修复比例为63.2%。
2、口腔高值耗材集采是大势所趋,未来将有更多耗材被纳入集采范围
口腔高值耗材集采是大势所趋。2022年9月,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开展口腔种植医疗服务收费和耗材价格专项治理的通知》,推进“技耗分离”、完善牙冠价格形成机制等措施,降低口腔种植费用。在国家医保局指导和协调下,四川省医保局牵头形成口腔种植体系统省际采购联盟,集采结果显示,集采拟中选产品平均中选价格降至900余元,与集采前中位采购价相比,平均降幅55%,集采前价格较高的士卓曼、登士柏、诺保科种植体系统从原采购中位价5000元降至1850元,市场需求量最大的奥齿泰、登腾种植体系统从原采购中位价1500元左右降至770元;而服务费用上,国家医保局规定三级公立医疗机构种植医疗服务价格不超过4,500/颗。
综上可见,当前口腔种植牙已被纳入集采,预计未来将有更多的口腔耗材被纳入集采范围,集采将不仅带来降价成效,也会使得口腔医疗服务机构的盈利空间更具确定性。过去因为有利润的支持,部分企业管理更为粗放,集采后在利润空间有限的情况下,企业要提质增效,必须要减少服务不规范的成本,从低端低效,向高效高质量发展转型,预计未来对于注重医疗质量及高效运营管理的口腔医疗服务机构将从中受益。
3、数字化升级已成为业内发展的必然趋势
另外根据一项口腔医疗机构调查,近9成口腔医疗机构认为有必要数字化升级,也有不少企业进行了数字化布局。例如通策医疗的下品牌Ortholink优领,为数字化正畸专业平台,可通过测量软件对数字模型、X光片进行快速精确的测量并可实时观看测量结果,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泰康拜博口腔在2020年成立北京泰康拜博口腔观巢总院数字化中心。3D数字化模型、数字化设计面弓转移咬合关系分析、数字化设计方案验证、计算机虚拟手术、虚拟修复专家远程指导与监控、计算机引导精准微创手术、数字化修复设计与修复等。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全面应用数字化的企业占比只有7.6%,正在试点的有31.4%。
口腔医疗连锁机构数字化布局
4、口腔医疗服务线上化、智能化加速
近年受到技术进步、政府政策、口腔卫生教育等多方因素的支持和驱动,我国口腔医疗服务逐渐向线上化、智能化发展。尤其是2020疫情加速了口腔在线问诊、远程协同办公和互联网营销推广工具的应用,口腔医疗服务线上化加速。与此同时,口腔机器人、CBCT、口扫和CMD/CAD为代表的口腔智能化和数字化浪潮也正在给口腔领域带来一次变革,推动口腔医疗服务向精准化、智能化发展。(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