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利好因素推动我国口腔医疗服务行业蓬勃发展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成必然趋势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4.09.05湖南

一、行业市场规模

近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口腔健康越来越受到重视,口腔医疗服务市场不断扩大。虽然2019-2022年,由于新冠疫情的反复爆发,我国口腔医疗服务市场出现波动,2022年口腔医疗服务市场规模下降至1234亿元。但随着疫情结束,口腔医疗服务市场将持续增长。预计2024年我国口腔医疗服务市场规模将达1456亿元。

二、行业发展利好因素

根据市场分析,近年来推动我国口腔医疗服务市场不断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口腔疾病患者基数较大,带来庞大潜在需求。据了解,口腔疾病种类繁多,伴随人全生命周期,常见疾病有龋病、牙周疾病、牙髓病、根尖周病、牙齿缺损、错颌畸形等,多数口腔疾病的发病率高,诊疗需求大。根据《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目前我国35-44岁中老年群体牙周健康率均不超过10%,12、15岁儿童青少年牙周健康人群占比也不到50%;12-74岁群体牙龈出血及牙石检出率均超过50%,中老年群体更为严重,均达到80%以上。可见目前我国人群的牙周健康状况令人堪忧,市场有着庞大的潜在需求空间。

从口腔疾病患来看,我国有约50%的中国居民患有各类口腔疾病,需求长期保持在高位。数据显示,2017-2022年我国口腔疾病患者人数由6.94亿人增长至7.1亿人,复合年均增长率为0.5%。预计2024年我国口腔疾病患者人数将增至7.18亿人。2013-2021年,我国口腔医院诊疗人次从2013年的不足2500万人次增至2021年的近4677万人次,整体复合年均增速为7%。

居民收入增长推进口腔医疗服务消费能力。由于口腔医疗兼具“刚需”和“消费升级”双重属性,因此口腔医疗自费比例高,医保占用少,医保覆盖项目大多为拔牙、补牙等基础治疗项目,非疾病治疗类项目如预防性、美容类(包括牙缺失修复、矫正等)高值项目属于医保外范畴,国民收入的增长促使消费升级,增加口腔高值项目的消费,不断提升国民口腔医疗服务消费能力。

近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呈稳定增长的态势,国民收入的稳定增长刺激了口腔医疗领域的消费,口腔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占比随着收入增长有了明显的提升。有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7万元,人均口腔医疗保健消费支出约106元。

(三)口腔健康意识提高,预防性口腔保健需求增加。近年随着国家对口腔健康事业的重视和推动,以及媒体和社会的宣传和教育,国民对口腔健康的认识和重视程度逐渐提高。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达到了60.1%,较2015年提高了16.4%;5岁和12岁儿童每天两次刷牙率分别为24.1%、31.9%,较2015年提高了7.7%和14.6%;各年龄段龋补充填比也有所提升,表明国民对口腔疾病的防治意识增强。预计未来国民对预防性口腔保健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促进口腔医院行业的发展。

(四)颜值经济盛行,消费者对于牙齿美容的需求也日益攀升,也推动口腔医疗服务市场发展。在颜值经济盛行下,人们更愿意消费一些相对昂贵的牙科项日,如牙齿美白、种植牙以及畸齿矫正等,以满足为追求时尚及职业发展而提升个人形象的需求。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正畸市场规模达到140亿元。预计到2025年,中国正畸市场规模将达到660亿元。此外,种植牙、美白牙等项目也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五)口腔医疗服务水平逐步提升,服务供给能力不断提升。一方面近年来,为满足快速增长的口腔医疗服务需求,我国口腔医疗服务机构数量快速增长。数据显示,2015-2022年我国口腔医疗服务机构净增长数量从3641家增长到14511家。

另一方面口腔技术人员队伍也持续扩充。数据显示,2020-2022年我国口腔执业医师(非助理)人数从28.9万增长到30.7万,平均增速为6.2%,高于同期医疗机构执业医师(非助理)的平均增速5.8%。虽然中国与世界各国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口腔医生缺口,但随着国家对口腔专业教育和培训的支持和投入,以及社会对口腔医生职业的认可和尊重,预计未来中国的口腔医生数量将继续增加,服务供给能力将不断提升。

(六)多方政策支持,行业发展环境优化。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口腔医院行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包括《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健康口腔行动方案(2019-2025年)》等。这些政策旨在提高国民口腔健康水平,推动口腔防治体系建设,促进公立和民营口腔机构协同发展,鼓励创新和数字化转型,为口腔医院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指导和保障。

三、行业竞争格局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口腔医疗服务行业发展趋势研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4-2031年)》显示,我国口腔医疗服务机构数量多且分散,行业集中度低。整体来看,目前我国口腔医疗服务市场机构主要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公司有通策医疗、瑞尔集团等,这类企业是行业头部企业,凭借丰富的口腔医疗资源及良好品牌形象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第二梯队公司为牙博士、大众口腔等;第三梯队有一些规模相对较小的中小企业。

目前我国口腔医疗服务市场主要有瑞尔齿科、佳美口腔、美维口腔、通策医疗、美奥口腔、泰康拜博口腔、牙博士口腔、欢乐口腔、马泷齿科、大众口腔等企业。这些企业也是2024我国最具影响力口腔诊所TOP10。

2024我国最具影响力口腔诊所TOP10

四、行业发展趋势

1、居民缺牙数量庞大但治疗渗透率低,未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我国居民缺牙数量庞大,但治疗渗透率低。根据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在35-44岁的中青年人群中,缺牙率为36.4%,平均缺齿量为2.6颗,缺牙已修复比例82.8%;65岁-74岁老人中,存在牙缺失比例为86%,全口无牙的比例为4.5%,平均缺齿量9.5颗,缺牙已修复比例为63.2%。

2、口腔高值耗材集采是大势所趋,未来将有更多耗材被纳入集采范围

口腔高值耗材集采是大势所趋。2022年9月,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开展口腔种植医疗服务收费和耗材价格专项治理的通知》,推进“技耗分离”、完善牙冠价格形成机制等措施,降低口腔种植费用。在国家医保局指导和协调下,四川省医保局牵头形成口腔种植体系统省际采购联盟,集采结果显示,集采拟中选产品平均中选价格降至900余元,与集采前中位采购价相比,平均降幅55%,集采前价格较高的士卓曼、登士柏、诺保科种植体系统从原采购中位价5000元降至1850元,市场需求量最大的奥齿泰、登腾种植体系统从原采购中位价1500元左右降至770元;而服务费用上,国家医保局规定三级公立医疗机构种植医疗服务价格不超过4,500/颗。

综上可见,当前口腔种植牙已被纳入集采,预计未来将有更多的口腔耗材被纳入集采范围,集采将不仅带来降价成效,也会使得口腔医疗服务机构的盈利空间更具确定性。过去因为有利润的支持,部分企业管理更为粗放,集采后在利润空间有限的情况下,企业要提质增效,必须要减少服务不规范的成本,从低端低效,向高效高质量发展转型,预计未来对于注重医疗质量及高效运营管理的口腔医疗服务机构将从中受益。

3、数字化升级已成为业内发展的必然趋势

另外根据一项口腔医疗机构调查,近9成口腔医疗机构认为有必要数字化升级,也有不少企业进行了数字化布局。例如通策医疗的下品牌Ortholink优领,为数字化正畸专业平台,可通过测量软件对数字模型、X光片进行快速精确的测量并可实时观看测量结果,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泰康拜博口腔在2020年成立北京泰康拜博口腔观巢总院数字化中心。3D数字化模型、数字化设计面弓转移咬合关系分析、数字化设计方案验证、计算机虚拟手术、虚拟修复专家远程指导与监控、计算机引导精准微创手术、数字化修复设计与修复等。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全面应用数字化的企业占比只有7.6%,正在试点的有31.4%。

口腔医疗连锁机构数字化布局

4、口腔医疗服务线上化、智能化加速

近年受到技术进步、政府政策、口腔卫生教育等多方因素的支持和驱动,我国口腔医疗服务逐渐向线上化、智能化发展。尤其是2020疫情加速了口腔在线问诊、远程协同办公和互联网营销推广工具的应用,口腔医疗服务线上化加速。与此同时,口腔机器人、CBCT、口扫和CMD/CAD为代表的口腔智能化和数字化浪潮也正在给口腔领域带来一次变革,推动口腔医疗服务向精准化、智能化发展。(WW)

THE END
1.2022宇博智业研究团队着眼于人寿保险(合资)行业整体发展大势,并对人寿保险(合资)行业的资源状况、行业发展特征、市场供需、行业代表性企业等进行重点解读,最终给出人寿保险(合资)行业发展趋势研判及投资策略。 《2022-2027年中国人寿保险(合资)市场专题研究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调取了国家统计局、国家海关总署、国家发改委...https://m.chinabgao.com/report/11516684.html
2.202420242030年中国互联网保险行业发展形势及投资商业创新模式分析报告目录 一 20242030年中国互联网保险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3 1. 行业规模及增长趋势 3 国内互联网保险市场规模预测 3 各细分市场的快速发展 5 用户规模及活跃度变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59748100.html
3.中国旅游保险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docx随后的2021年和2022年,该比例维持在0.2%的水平。尽管医疗保健旅游游客在整个旅游市场中的占比不高,但其变化趋势仍然值得旅游保险行业关注。因为这可能意味着消费者对于旅行中医疗健康保障的需求正在发生变化,这也为旅游保险产品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507/8064102073006065.shtm
4.2023年保险中介行业前景如何?保险中介行业市场分析产业趋势从各类中介渠道来看,营销员渠道仍然是最主要的渠道,但其市场份额有所下降;兼业代理渠道市场份额有所上升,尤其是银行、互联网等新兴渠道发展迅速;专业中介渠道市场份额相对稳定,但在风险管理、产品创新、服务质量等方面具有较强的专业优势。 - 保险中介行业呈现出多元化和差异化的发展趋势,各类中介机构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http://www.chinazjph.com/chanyequshi/7883.html
1.拥抱变革:展望2024中国寿险行业–McKinseyGreaterChina[1]信息不对称情况越来越少,消费者倾向于利用大数据进行自我学习,对于保险信息有个性化的了解 [2]业务之声:险企应全面审视自身业务模式、流程和客户需求,以更好地发现问题并改进。同时,险企还需要关注行业趋势、竞争对手和最佳实践等,以持续改进业务策略;客户之声:险企应主动倾听客户反馈,一线业务人员可通过定期访谈...https://www.mckinsey.com.cn/?p=18310
2.保险业2021年回顾与2022年展望:唯有变革重构方能先见曙光处于关键转型过程中的中国保险业,在2021年的发展并未再现以往数年间的迅猛,行业增速远低于同期GDP增速,处于一个较为尴尬的发展阶段,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呈现下降之势。 2021年前三季度,我国保险公司保费收入3.7万亿元,同比增长3.3%,整体增速放缓趋势明显。虽然新增保单件数345亿件;赔款与给付支出1.2万亿元,同比...https://www.da-quan.net/wa/hhayn33n3td7h3aeyh.html
3.互联网保险发展的四个新趋势保险业将迎来全新的战略发展机遇,下一阶段有4个方面的趋势:数字资产战略意义提升,行业步入转型升级加速期;保险科技成为行业价值创新的主要动能;科技提升保障能力,助力实现普惠金融;新主体推进互联网保险生态圈扩容。 互联网保险和保险科技的发展,是当今时代保险行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动能,也是中国从保险大国向保险强国跨越的...https://www.iyiou.com/p/92191.html
4.新能源汽车行业趋势分析及财险公司车险发展建议2021年12月14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新能源汽车商业保险专属条款(试行)》,中国精算师协会发布新能源汽车商业保险基准纯风险保费表。该条款和基准保费表的发布给予新能源汽车更为独立的、差异化的定价体系,新能源汽车险业务也迎来更为规范化的发展空间。 https://www.dongchedi.com/article/7256584792035050024
5.研究报告2021中国保险科技趋势报告——附下载链接【研究报告】2021中国保险科技趋势报告——附下载链接 对于保险行业而言,保险科技的广泛应用正在全方位地重塑传统保险行业,包括组织架构、业务流程、产品形态等;同时,不断拓宽保险业务的可保边界、风险类型、保障范畴及承保能力,有助于推动保险业的高质量发展。本报告全面评估中国保险科技的发展状况和主要趋势、市场参与...https://blog.csdn.net/m0_58728846/article/details/121176884
6.保险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首页>保险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保险行业现状最专业的需求分析,为您提供多项产品;最丰富的投保优惠,为您节省多种支出!原价:480元会员价:480元保险行业的发展商业保险从诞生到现在,已经成为现代经济社会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成为现代金融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政府提高管理效能的重要市场化机制。新中国...https://www.shenlanbao.com/he/312135
7.专题报告三万字解读保险经纪公司威达信:穿越百年周期,终局写在开...2021年全球保险经纪公司收入排名(单位:十亿美元) 保险经纪行业呈现出以下三大发展趋势: 首先,保险经纪公司在由保险销售渠道向风险管理方、综合服务商转型,所以,经纪公司需要提高自身的咨询能力。投保前的规划工作非常重要,而且随着新风险的出现在变得越来越复杂。经纪公司需要为投保人提供有价值的服务,不仅是产品供应方面的...https://stock.hexun.com/2023-06-28/209092484.html
8.美国网络安全保险市场发展报告解读网络安全保险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 1. 网络安全保险接受率整体提升,行业间存在差异 网络安全保险接受率是指有资格获得网络安全保险的实体选择网络安全保险的百分比。随着网络安全保险的发展,市场接受比率不断提升,从2016年的26%上升到了2020年的47%。 网络安全保险接受率与实体规模密切相关。中小型实体网络安全保险接受率落...https://www.51cto.com/article/693616.html
9.2023年中国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研究报告《2023年中国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研究报告》纵览全球保险机构数字化转型趋势,深挖中国保险业数字化发展脉络及驱动因素,并总结归纳“业技数”融合背景下中国保险机构的数字化转型路径。同时,艾瑞咨询保险数字化研究团队立足行业发展的通盘视角,从战略与组织、业务能力构建、底层技术支撑三大维度,并结合企业调研及专家深访,详细...https://36kr.com/p/2382894555673096
10.2021年保险深度3.9%我国保险保障水平仍待提升整体来看,2021年我国保险业保持低速增长,但从全球市场来说,发展前景较为乐观。瑞再研究院Sigma报告显示,2021年,受益于刺激措施和疫苗接种,全球经济将稳健复苏,中国也将继续领跑全球复苏之路。保险行业发展前景乐观,预计全球保费收入2022年增长3.9%,高于历史趋势水平。其中,预计中国2022年保费将实现9%的增幅。 https://jrj.wuhan.gov.cn/ztzl_57/xyrd/bxy/202202/t20220223_192721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