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业迎来高质量发展机遇期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保险业最新监管指标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末,保险公司总资产32.9万亿元,较年初增加1.4万亿元,较年初增长4.4%。在刚刚落幕的第十五届陆家嘴论坛上,来自监管机构、保险公司和研究机构的业内人士,围绕保险业支持实体经济、养老金融、提高社会抗风险能力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筑牢经济安全网

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我国金融业机构总资产为476.49万亿元,同比增长8.5%。从金融结构看,保险业资产仅占我国金融业总资产的约7%,而国际平均水平在20%左右。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认为,提高经济韧性、增强市场活力、对冲周期影响,离不开强大的现代保险业。加快发展保险业,有利于改善金融市场结构、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增强金融体系稳健性。

近年来,我国农业保险保费规模稳居全球前列。金融监管总局的数据显示,目前,农业保险为1.64亿户次农户提供保险保障。以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保”)为例,2023年农业保险为6490万户次农户提供2.1万亿元风险保障,三大主粮完全成本和种植收入保险覆盖16个省份。与此同时,中国人保建立了“三农”营销服务部6500多个,“三农”保险服务站2.8万余个,“三农”保险服务点13.6万个。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随着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迅速发展,其中核心技术、关键环节保险保障不足的问题日益显现。2021年10月,由中国人保牵头的中国集成电路共保体成立,旨在为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险风险解决方案。针对集成电路领域财产安全等传统风险保障需求,共保体开发出“财产一切险(半导体专用)”“安装工程一切险(半导体专用)”等6款集成电路企业专属保险产品。针对集成电路企业国产材料、芯片研发及应用等新型风险领域,设计了“国产供应材料责任保险”“集成电路流片费用损失保险”等保险产品。2023年,中国集成电路共保体成员单位数量由成立初期的18家增加至21家,共计为24家企业提供风险保障,保险保障金额约1.34万亿元。

保险行业的发展一方面为农业、科技等高风险领域提供了日益丰富的保险保障,另一方面增强了保险资金的实力、拓展了险资的投资渠道。从资金供需看,保险资金久期长,具有跨周期属性。壮大保险资金,有利于培育“耐心资本”、熨平经济周期波动、推动“资金—资本—资产”良性循环。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寿资产”)副总裁于泳表示,国寿资产针对不同科技企业所处阶段、特性和需求,综合运用债权投资计划、股权投资计划、资产支持计划等多种产品积极投资科技自立自强和战略性新兴领域,落地一批精品项目,为科技企业提供金融支持。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国寿资产合并管理资产规模超5.6万亿元,受托系统内账户支持现代产业体系发展规模1.66万亿元,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模2034亿元,支持先进制造业规模879亿元,支持绿色投资规模3948亿元。

从长远来看,保险保障的内涵和外延在不断拓展和丰富,能更好地为经济稳健运行提供有效缓冲和风险屏障。李云泽表示,金融监管总局将推动保险业坚持内涵式发展、特色化经营和精细化管理,加快由追求速度和规模向以价值和效益为中心转变。引导保险机构树立正确的经营观、业绩观、风险观,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加快数字化转型,提升经营管理效率。丰富产品供给,完善保障服务,推动供需更加适配。

织密社会保障网

保险是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补齐民生领域短板,增强社会保障的均衡性、稳定性、可持续性。近年来,在实施健康中国和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过程中,公众对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弱有所扶的要求不断提高,多元化的保险保障需求正在加快释放。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我国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持续扩大、居民储蓄率较高,发展养老健康等保险保障优势明显、前景广阔。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副董事长、总裁蔡希良表示,据专业机构预测,到2035年我国银发经济市场规模达35万亿元,有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不同于储蓄、理财、基金等传统金融产品,养老金融应该具备长期积累、跨期支付、保值增值这些重要特征和功能。发展养老金融应该把握好功能定位,在顶层设计、激励政策以及产品服务的提供等各个方面,切实体现政策的一致性和目标的一致性,引导广大社会民众通过科学规划,为老年生活提供稳定、可期的现金流和健康医疗等必要的风险保障。

随着个人养老金制度试点和推开,已有超过6000万人开立了个人养老金账户。中国银行保险信息技术管理有限公司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已有20多家保险公司推出超过80款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涵盖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两全保险、年金保险等多个品种。

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裁赵永刚表示,保险业已先后开发税延型商业养老保险、专属商业养老保险等政策性产品,并结合传统年金险、增额终身寿险等强养老属性的险种,持续服务居民养老资金积累。相较于银行理财、基金、储蓄等其他金融产品,保险产品在长寿风险管理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利用基于生命表的精算技术,能够为不同群体、不同人生阶段的客户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养老资金规划,可兼具终身领取、保证领取、灵活领取等多种形态设计,还可提供抵御生老病死残等多种人身风险的综合养老保障计划,专业价值不可替代。

金融监管总局的数据显示,保险业积累的养老准备金超过6万亿元、长期健康保险责任准备金超过2万亿元。李云泽表示,金融监管总局将推动加快补齐第三支柱短板,大力发展商业保险年金,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养老保障和财富管理需求。积极发展商业医疗保险,提高商业长期护理保险覆盖面,推动健康保险与健康管理深度融合。

撑起灾害防护网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各类灾害易发多发。从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到建筑施工、交通运输等领域的安全事故,保险业通过分散风险、及时理赔、推动预防,能够有效减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提高全社会整体抗风险能力。

从全球平均水平看,在重大灾害事故的损失补偿中,40%左右由保险业承担,而我国这一比例仅为10%左右。保险业在完善国家应急保障体系方面,有潜力、有能力发挥更大作用。

中国再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裁庄乾志表示,加强国家巨灾保险保障体系设计,强化防灾减灾机制建设。要借鉴国外巨灾风险管理经验,顶层设计风险管理机制,对低频高损特征的巨灾风险和重大风险提供全方位的再保险分散,更好发挥再保险在多层次巨灾风险分散机制中的作用。与此同时,还要发挥巨灾科技功能,提升巨灾保险、应急管理精细化水平。再保险要加快推进巨灾模型开发,要利用科技化手段提升巨灾风险管理的精细化水平,摆脱传统粗放式发展模式,让巨灾风险“看得清、算得明、管得住”,助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人保副董事长、总裁赵鹏表示,中国人保高度重视夯实风险减量服务的数字底座,把用科技降低经济社会的总体风险水平作为数字化转型的重中之重,率先倡导创新并积极践行“保险+服务+科技”新商业模式,以新技术赋能风险减量管理,从传统的“灾后”补偿转向“灾前”预防预警、“灾中”快速响应、“灾后”精准理赔。今年以来,虽然南方部分省份出现了较为极端天气事件,但由于风险减量服务工作的扎实开展,防灾减损效果初步显现。

李云泽表示,金融监管总局将推动健全多方参与的巨灾保险保障体系,指导保险机构发挥风险管理专业优势,做好事前防灾、事中减灾、事后救灾。我国保险业正处于爬坡过坎、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挑战。总体看,我国保险市场潜力巨大、空间广阔,完全有条件、有信心、有能力以改革增活力、以发展解难题,推动保险业开创新局面、迈上新台阶。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保险业最新监管指标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末,保险公司总资产32.9万亿元,较年初增加1.4万亿元,较年初增长4.4%。

THE END
1.2022宇博智业研究团队着眼于人寿保险(合资)行业整体发展大势,并对人寿保险(合资)行业的资源状况、行业发展特征、市场供需、行业代表性企业等进行重点解读,最终给出人寿保险(合资)行业发展趋势研判及投资策略。 《2022-2027年中国人寿保险(合资)市场专题研究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调取了国家统计局、国家海关总署、国家发改委...https://m.chinabgao.com/report/11516684.html
2.202420242030年中国互联网保险行业发展形势及投资商业创新模式分析报告目录 一 20242030年中国互联网保险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3 1. 行业规模及增长趋势 3 国内互联网保险市场规模预测 3 各细分市场的快速发展 5 用户规模及活跃度变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59748100.html
3.中国旅游保险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docx随后的2021年和2022年,该比例维持在0.2%的水平。尽管医疗保健旅游游客在整个旅游市场中的占比不高,但其变化趋势仍然值得旅游保险行业关注。因为这可能意味着消费者对于旅行中医疗健康保障的需求正在发生变化,这也为旅游保险产品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507/8064102073006065.shtm
4.2023年保险中介行业前景如何?保险中介行业市场分析产业趋势从各类中介渠道来看,营销员渠道仍然是最主要的渠道,但其市场份额有所下降;兼业代理渠道市场份额有所上升,尤其是银行、互联网等新兴渠道发展迅速;专业中介渠道市场份额相对稳定,但在风险管理、产品创新、服务质量等方面具有较强的专业优势。 - 保险中介行业呈现出多元化和差异化的发展趋势,各类中介机构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http://www.chinazjph.com/chanyequshi/7883.html
1.拥抱变革:展望2024中国寿险行业–McKinseyGreaterChina[1]信息不对称情况越来越少,消费者倾向于利用大数据进行自我学习,对于保险信息有个性化的了解 [2]业务之声:险企应全面审视自身业务模式、流程和客户需求,以更好地发现问题并改进。同时,险企还需要关注行业趋势、竞争对手和最佳实践等,以持续改进业务策略;客户之声:险企应主动倾听客户反馈,一线业务人员可通过定期访谈...https://www.mckinsey.com.cn/?p=18310
2.保险业2021年回顾与2022年展望:唯有变革重构方能先见曙光处于关键转型过程中的中国保险业,在2021年的发展并未再现以往数年间的迅猛,行业增速远低于同期GDP增速,处于一个较为尴尬的发展阶段,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呈现下降之势。 2021年前三季度,我国保险公司保费收入3.7万亿元,同比增长3.3%,整体增速放缓趋势明显。虽然新增保单件数345亿件;赔款与给付支出1.2万亿元,同比...https://www.da-quan.net/wa/hhayn33n3td7h3aeyh.html
3.互联网保险发展的四个新趋势保险业将迎来全新的战略发展机遇,下一阶段有4个方面的趋势:数字资产战略意义提升,行业步入转型升级加速期;保险科技成为行业价值创新的主要动能;科技提升保障能力,助力实现普惠金融;新主体推进互联网保险生态圈扩容。 互联网保险和保险科技的发展,是当今时代保险行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动能,也是中国从保险大国向保险强国跨越的...https://www.iyiou.com/p/92191.html
4.新能源汽车行业趋势分析及财险公司车险发展建议2021年12月14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新能源汽车商业保险专属条款(试行)》,中国精算师协会发布新能源汽车商业保险基准纯风险保费表。该条款和基准保费表的发布给予新能源汽车更为独立的、差异化的定价体系,新能源汽车险业务也迎来更为规范化的发展空间。 https://www.dongchedi.com/article/7256584792035050024
5.研究报告2021中国保险科技趋势报告——附下载链接【研究报告】2021中国保险科技趋势报告——附下载链接 对于保险行业而言,保险科技的广泛应用正在全方位地重塑传统保险行业,包括组织架构、业务流程、产品形态等;同时,不断拓宽保险业务的可保边界、风险类型、保障范畴及承保能力,有助于推动保险业的高质量发展。本报告全面评估中国保险科技的发展状况和主要趋势、市场参与...https://blog.csdn.net/m0_58728846/article/details/121176884
6.保险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首页>保险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保险行业现状最专业的需求分析,为您提供多项产品;最丰富的投保优惠,为您节省多种支出!原价:480元会员价:480元保险行业的发展商业保险从诞生到现在,已经成为现代经济社会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成为现代金融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政府提高管理效能的重要市场化机制。新中国...https://www.shenlanbao.com/he/312135
7.专题报告三万字解读保险经纪公司威达信:穿越百年周期,终局写在开...2021年全球保险经纪公司收入排名(单位:十亿美元) 保险经纪行业呈现出以下三大发展趋势: 首先,保险经纪公司在由保险销售渠道向风险管理方、综合服务商转型,所以,经纪公司需要提高自身的咨询能力。投保前的规划工作非常重要,而且随着新风险的出现在变得越来越复杂。经纪公司需要为投保人提供有价值的服务,不仅是产品供应方面的...https://stock.hexun.com/2023-06-28/209092484.html
8.美国网络安全保险市场发展报告解读网络安全保险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 1. 网络安全保险接受率整体提升,行业间存在差异 网络安全保险接受率是指有资格获得网络安全保险的实体选择网络安全保险的百分比。随着网络安全保险的发展,市场接受比率不断提升,从2016年的26%上升到了2020年的47%。 网络安全保险接受率与实体规模密切相关。中小型实体网络安全保险接受率落...https://www.51cto.com/article/693616.html
9.2023年中国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研究报告《2023年中国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研究报告》纵览全球保险机构数字化转型趋势,深挖中国保险业数字化发展脉络及驱动因素,并总结归纳“业技数”融合背景下中国保险机构的数字化转型路径。同时,艾瑞咨询保险数字化研究团队立足行业发展的通盘视角,从战略与组织、业务能力构建、底层技术支撑三大维度,并结合企业调研及专家深访,详细...https://36kr.com/p/2382894555673096
10.2021年保险深度3.9%我国保险保障水平仍待提升整体来看,2021年我国保险业保持低速增长,但从全球市场来说,发展前景较为乐观。瑞再研究院Sigma报告显示,2021年,受益于刺激措施和疫苗接种,全球经济将稳健复苏,中国也将继续领跑全球复苏之路。保险行业发展前景乐观,预计全球保费收入2022年增长3.9%,高于历史趋势水平。其中,预计中国2022年保费将实现9%的增幅。 https://jrj.wuhan.gov.cn/ztzl_57/xyrd/bxy/202202/t20220223_192721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