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新年的第一缕阳光洒向你我,2023年正式开启。时光翻开崭新一页,我们在回望中走向未来。
过去的一年对于保险业而言,是历经寒冬与回暖的一年。
这一年里,个人养老金业务落地,代理人渠道改革,保险中介市场大整顿,保险行业扩容,新冠类保险产品下架,增额终身寿险短暂高光,外资持续加码,新能源车企正加速入局……在这个特殊时代下,保险业有阵痛彷徨,亦有开拓进取。
回顾2022,展望2023,《险企高参》特此盘点保险行业10大事件,纪念这跌宕起伏的一年,站在新的起点上奔赴未来。
01个险渠道改革深化
寿险转型已入深水区,行业为探索破局之道上下求索。2022年9月19日,中国银行保险监督委员会发布《关于2022年上半年保险公司销售从业人员执业登记情况的通报》。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全国保险公司在保险中介监管信息系统进行执业登记的销售人员为570.7万人。这一数据与2019年巅峰时期973万人相比,减少402.3万人。
随着个险渠道改革深化,“削塔尖、去层级”日渐成为个险渠道革新基调。传统个险代理人营销机制呈现金字塔形,代理人被划分为四到五个级别,层级越高能分配到的利益越多,层层抽佣之下,处于塔基的大部分代理人能获取的利益相对有限。
2022年11月3日,银保监向业内下发《关于进一步推动完善人身保险行业个人营销体制的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
《征求意见稿》提出,要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推动销售利益向直接销售人员倾斜,鼓励佣金发放长期化;鼓励公司创新销售人员管理体制,探索内勤转岗代理人;鼓励探索独立个人代理人模式等。
02四家险企结束监管
2020年,有四家保险机构因触发《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接管条件,于2020年7月17日被银保监会实施接管,接管期限为一年。到期后,由于接管工作未达到预期效果,该四家机构的监管期再被延期一年。
2022年,两年接管期已满,四家险企终于迎来命运的“归宿”。
易安财险进入破产重整。银保监会原则同意易安财险进入破产重整程序。易安财险于其官网连续发布多则公告,宣告破产重整的同时,易安财险表示,重整期间存量保险合同继续履行,并将依法保障保单债权人权益。
天安财险保险业务挂牌转让。6月上海联交所发布项目信息,天安财险保险业务资产包以21.14亿元的底价公开挂牌转让。首次挂牌无人摘牌后,一月后天安财险二度挂牌,其转让底价较此前的价格打了9折,降至19.024亿元。
华夏人寿和天安人寿开启新棋局。7月银保监会官网同时发布了天安人寿和华夏人寿最新人事任命公告。天安人寿方面,银保监会核准了李源天安人寿总经理的任职资格。华夏人寿方面,除了总经理赵松来以外,董事赵立军、总精算师田今朝、监事李路以及副总经理李英建的任职资格也都一一获得了银保监会的核准。
03个人养老金业务落地
2022年12月1日,银保监会官网发布的《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开展养老保险公司商业养老金业务试点的通知》。
参与试点的养老保险公司为:中国人民养老保险有限责任公司、中国人寿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太平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国民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如今个人养老业务已经正式实施一个月,个人养老金市场前景广阔,资金量大且长期稳定。目前不少保险公司的第二款产品也已经提上了日程,以提前布局、抢占市场。并表示对未来的市场前景充满信心,将坚定不移推动落实国家政策,立足自身特色,进一步丰富产品供给。
04保险中介市场大整顿
保险中介市场又有新动向。各地监管部门对保险中介市场的清理整顿也有所加强。重要方面是清退“三无”保险中介机构和“休眠”机构。
2022年6月银保监会中介部下发《关于印发保险中介机构“多散乱”问题整理工作方案的通知》(简称《通知》),要求有序出清无法正常经营的一些保险中介机构。据统计,2022年上半年有1307家保险中介机构被注销保险中介许可证。随着行业清虚提质深入,不良中介机构退出淘汰,将是行业一大趋势。
05增额终身寿险短暂高光
2022年以来权益市场大幅波动、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破净等导致金融竞品收益率明显下降,居民风险偏好因而下降,居民财富保值需求大幅提升。在此背景下,增额终身寿险脱颖而出。
但在备受热捧的增额终身寿险在“开门红”之际迎来落幕时刻。
银保监方面针对增额终身寿险的监管不断加码。2022年11月18日,中国银保监会人身险部发布关于近期人身保险产品问题的通报,通报针对增额终身寿险产品核查发现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披露。
自《通报》发布后,已有多家险企下架近20款增额终身寿险产品。
在2022年9月,中国精算师协会罕见发声,喊话消费者增额终身寿险并非“稳赚不赔”,需警惕误导宣传。此外,增额终身寿险会让保险公司面临较大的利差损风险和退保风险。保险公司能否盈利取决于死差、利差和费差,当中利差即实际利率与预定利率的差异。对于这些长期类的风险,利差损风险是最为突出的因素之一。
06中小险企股权遇冷
2022年多家险企股权发生变动,特别是多家中小险企股权遭受了冷落。
重庆三峡果业集团所持亚太财险1.68%股权,自2022年11月26日开始由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进行公开变卖,股权评估价8391.9万元,起拍价则定为5370.8万元。而此笔股权在10月已经历一次流拍。
长城人寿多家中小股东,在2022年9月、10月、11月分别以挂牌、拍卖方式拟出清手中所持股权,且与中水渔业两度挂牌华农保险股权情况相似,其中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所持0.54%股权就早在2020年进行过一次挂牌,但也未有下文。
此外还有,北京产权交易所披露了永诚财险7.6%股份的挂牌公告,该笔股权转让底价为2.56亿元,由华电资本持股。中水渔业、大洋商贸有限责任公司和北京海丰船务运输公司拟通过公开挂牌方式转让所持有的华农保险11%股权,共计1.1亿股,三方分别对华农保险持股4.2%、4.16%、2.64%。
07新冠产品“两起两落”
12月7日,美团保险平台的“新冠抗疫保”下架;12月8日,华泰新冠疫情保障险和华泰抗疫保同时下架;12月9日,水滴保平台的“水滴新冠防疫险”下架。此外,支付宝平台上的“众安爱无忧”“众安疫情隔离津贴险(升级版)”“太平洋新冠肺炎隔离津贴版”等产品皆已无法搜到。美团保险的“新冠抗疫保”、京东健康上的“新冠防疫健康保”也都显示下架。
截至目前,蚂蚁保上还有一款人保健康的“疫安心·防疫保(含新冠)”仍在销售,但其承保条件相对苛刻,产品投保年龄仅为出生满28天至50周岁,老年人无法购买,并明确表明,不保障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
08保险行业持续扩容
2022年12月9日,阳光保险正式在港挂牌上市,成为第十家上市险企。阳光保险最终发售价为5.83港元/股,此次IPO募资净额约64.195亿港元,另可超额配售最多1.73亿股。假设行使全部超额配售权,阳光保险集团预计融资金额在74亿港元。
目前,国内险企共有10家上市保险公司法人主体,中国人保、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新华保险为A+H上市公司。中国太平、中国财险(即中国人保旗下的人保财险)、中国再保险、众安在线、阳光保险集团5家为H股上市公司。
此外,2022年还有两家险企新成立,分别为中国融通财产保险有限公司和国民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2月,银保监会发布行政许可信息称,同意中国融通财产保险有限公司开业。根据批复显示,注册资本为30亿元,法定代表人为正是李耀。中国融通财产保险有限公司实控人是中国融通资产管理集团,该集团成立于2020年,是一家颇具神秘色彩的央企。
09外资加码中国
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业高质量对外开放,不少外资纷纷加码保险业。据数据显示,2012年到2021年,外资保险公司市场份额从3.5%增长到7.8%。在北京、上海等地区,外资保险公司市场份额已达到20%。
自2022年10月以来,外资保险更是动作频繁。
11月18日,中国银保监会下发关于华泰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泰保险)变更股东的批复。转让完成后,安达北美洲保险控股公司持有华泰保险13.44亿股股份,持股比例为33.4203%;安达美国保险公司持有华泰保险5.19亿股股份,持股比例为12.9110%;内蒙古君正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持有华泰保险1.18亿股股份,持股比例为2.9250%。其中,“安达系”持有华泰保险股权比例为83.2199%,控制权进一步加强。
10新能源车企加速入局
2022年12月,新能源汽车专属保险迎来上线一周年。这一年,新能源车险市场快速壮大,不少新能源车企纷纷选择入局保险市场
紧随其后加入市场的是新能源汽车企业。
车企入局保险市场最为主要的原因是收益和广阔的市场。业内观点认为,对于大型车企来说,汽车的售后服务市场的利润率要远高于汽车的生产和制造,入局保险市场可以有效降低保险成本,加强汽车售后服务,并进一步拓展业务、完善产业链,从而增加利润增长点。
起底四大中管险企2022高层变动:国寿集团财寿资管新老交棒,正式迎“白蔡配”;人保寿高管变阵,推进湘江突围;盛和泰履新信保总裁…
严禁“驻点销售”、强制搭售等!银保监发布消费者权益保护管理办法:划定行为红线,明确7大惩罚措施;董事会承担最终责任;3月1日施行
中融人寿“准85”后副总经理陈堃被爆失联!曾任恒大人寿投资管理中心总经理,去年“老领导”朱加麟被调查…
注册资本增至73.6亿,2600亿中信保诚人寿“再出发”:增资25亿元,单季度扭亏为盈;农行系总经理常戈发声…
85家财险江湖三季度业绩风云榜:众安在线保费超太平、净利逆袭榜七;永诚财险受台风重创、亏2.4亿黯然登榜
重磅!这家险企总精算师任上被带走,与“落马”恒大人寿原董事长“颇有交集”;亏损4亿,三季度投资收益率降至1%,中英人寿怎么了?
“老七家”高调入局,百万级代理人队伍再造谁是“卷王”?!寿险转型下半场哨声吹响…
前九月归母净利1045亿元,同比增盈174%;6.5万亿国寿“秀肌肉”,副总裁白凯:“报行合一”已在个险渠道推进
众多险企主要负责人“走马换将”背后的三大诱因?
这家“中字头”保险集团高层人事新动向:两80后出任寿险、资管子公司总经理,准75后田美攀晋升寿险董事长;高管年轻化或为关键…
解密富豪榜上大佬们的保险版图:张峻夫妇、资本大鳄刘益谦均在列;另有这些“狠角色”亦有涉足
保费增速创五年新低,3000亿信泰人寿身陷多重困境能否触底反弹?!万能险现金流-79亿,已连续五个季度未披露净利润指标…
华泰人寿高管变阵!友邦三员大将转会郑少玮拟任总经理即将赴任业内预计华泰个险开启“友邦化”
金融监管总局开年八大任务:报行合一、新能源车险、利差损一个都不能少
53岁杨明刚已任中国太平党委委员,有望出任副总经理
非上市险企去年业绩盘点:保险业务收入现正增长产寿险业绩分化
春节前夕保险高管频繁变阵
金融监管总局印发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灾保险赔付及预赔工作
31人死亡!银川烧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况,预估保险赔付超1400万元
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开展人寿保险与长期护理保险责任转换业务试点的通知》
国内首家批发保险经纪公司来了,保险中介未来将走向何方?
比亚迪后又一科技巨头拿下财险牌照:车险市场群狼已至,真正的颠覆要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