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显示,85%的受访中小企业(不含个体工商)在办公中使用了互联网,48.1%的受访中小企业拥有独立网站或网店。从企业互联网的接入方式上看,宽带已经是最主流的接入方式。根据调查,受访中小企业主要通过固定宽带方式接入互联网的,而移动宽带也开始占据一定份额,窄带方式的互联网接入已经接近消亡,在所有上网企业中的渗透率仅为5%左右。
中小企业互联网应用普及情况较好
中小企业电子商务普及情况较好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互联网保险;保险;金融
互联网、移动设备和移动应用的高速发展给金融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创新点,随着2013年9月首家专业互联网保险公司众安保险的开业,互联网保险的商业模式已形成官网、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网络兼业、专业中介以及专业互联网保险公司等五大类鼎立之势。然而互联网保险业同样面临着各种挑战,本文将通过对互联网保险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未来发展趋势和迎接挑战的建议。
一、互联网金融的定义
二、中国保险发展现状
中国保险市场基本上还处于一种寡头垄断,中国人民保险、中国人寿保险、中国平安保险、中国太平洋保险四大保险公司已经占有目前中国保险市场份额的96%。自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从20家增加到50多家的外资保险公司占国内全部保险公司数量的40%,但其占我国保险市场份额只在5%上下。2013年中国全年保费达到1.72万亿元,同比增长11.2%,全球排名第四位。中国保险赔款和给付超过3900亿元,不但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风险保障,而且保险业已成为金融体系的重要支柱。然而我国的保险业还暴露出一些弱点,如中国保险市场结构分布不均;保险业还处在较低水平,居民投保意识薄弱,保费水平较西方发达国家低;保险业的专业经营水平不高;缺乏保险法规与监管等。
三、传统保险与互联网保险的特点与区别
1997年,中国保险业开出首张电子保单,触及互联网的大门。直到2013年,互联网保险的创新发展才真正提速。互联网保险是指保险公司或新型第三方保险网以互联网和电子商务技术为工具来支持保险销售的经营管理活动的经济行为。简单来讲,互联网保险是保险的一种销售方式,在现有的市场上经常能看到的几种模式有保险公司在其网站上并销售其现有产品;保险公司在第三方公司网络平台上销售其现有产品;保险公司为第三方互联网公司的销售活动提供保险服务供投保人选择购买;保险销售人员或者保险中介公司在网络并销售某保险公司现有的保险产品等等,其有别于传统保险的销售方式有以下几点:
1.销售方式的差异
传统保险主要通过销售人员面对面地销售保险服务和产品而互联网保险主要通过互联网作为销售平台,及销售产品。
2.客户定位的差异
传统保险通过保险、人际关系圈和广泛询问寻找保险客户而互联网保险通过大数据技术和互联网营销渠道,尽可能精准定位用户。
3.产品开发速度的变化
传统产品投放更新速度较长,通常先设计产品再投放渠道而互联网保险产品的设计路径是先了解用户的需求,在第一代产品反馈下迅速开发二代产品。
4.合同与购买方式的差异
购买传统保险时需要签订纸质格式化合同,客户可修改空间少。互联网保险下,客户就可以实现产品的定制化和定价的个性化及网上支付了。
5.信息透明化
有别于传统保险,互联网保险能更大的利用互联网信息透明化的特点来弥补人们对保险的神秘感和信心不足缺点。
四、保险互联网化的必要性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2014年《互联网保险行业发展报告》中显示,截至2013年底,互联网保险保费规模达291.15亿元,近三年的总体增幅高达810%;从事互联网保险业务的公司逾60家,年均增长率达46%;投保客户达5436.66万人,三年间增长了5倍多。在互联网的时代,保险业往互联网方向发展有着不可阻挡的趋势,其必要性和优势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金融市场运行完全互联网化,运营及交易成本大大降低
互联网保险不需要庞大的营销人员队伍而只需要维护好互联网客户端就可以通过互联网向全国的潜在客户销售产品及提供保障服务。
2.集中数据信息收集能更好支持风险管理
3.提高公平交易
消费者对互联网金融信心逐渐增加的前提下,互联网保险能使得供求方信息透明化,提高公平交易。赔付过程实现互联网信息透明化,能提高投保人对购买保险的需要和信心。
4.互联网保险的创新符合当代消费者和投保者的生活习惯
产品多样化,及时的更新更能迎合瞬间万变的经济环境和符合客户的保险服务需求。
5.提高保障
互联网保险打破了区域销售局面,保险公司的产品能通过互联网向全国销售,把保障带到全国有需要的地方,从而能进一步强化我国个人及企业的保险意识。
五、保险互联网化的挑战与建议
面对庞大的市场,金融环境多变和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保险业在基于互联网为载体的机制上看到了创新机会也面临着各种挑战,例如必须在保险互联网化的过程中保证互联网安全交易;保证个人企业的信息安全;互联网保险下做到产品设计的合理性与灵活性结合;保险公司在追求销售量与公司利益找到平衡点;传统保险通过何种方式加入到互联网保险下能保障企业的持续经营;互联网保险下的偿付能力控制调整;风险管理体系如何进一步调整以符合互联网保险的特殊性;保险从业人员与保险等传统保险行业参与者如何在互联网保险下找到突破点等等。针对这些挑战,本文有以下几个建议:
1.提高监管水平与力度,防范风险
长期以来,保险公司的风险控制体系和管理一直没有完善起来。2012年保监会正式启动了第二代偿付能力监管体系(“偿二代”)的建设,这比“偿一代”有了不少改进的地方,但相比起已经在进行的巴塞尔III的银行风险监管来讲还是有一段距离。除了保监会的监督外,保险公司内部也需要针对互联网保险的特点,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和提高其对互联网风险因素的考虑。
2.提高保险从业人员的整体业务与管理水平
进入互联网保险后,对通过大量保险销售人员、关系网销售的需求减少,而对优质人才的需求进一步提高。这类优质人才将集中在保险数据分析,多元化产品的设计上以迎合市场上各种需求,这要求保险从业人员有较强的独立数据分析能力。
3.提高保险业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要求
互联网保险的其中一大优点是能从中收集到投保人的需求和特点、风险因子等。这能改进现在很多投保流程“走过场”,大量信息丢失的情况。互联网保险促使保险公司必须调整及优化内部管理系统,否则不利于长期发展。
4.提高反欺诈水平
互联网保险使得投保人能通过互联网直接购买保险,使通过实名认证、与其他金融机构数据交换和购买等手段改进整体流程预防欺诈更为重要。
总的来讲,互联网保险是保险业在当前经济与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创新是企业能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互联网保险是保险公司在互联网金融的大环境下继续发挥着保险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的手段。只要保险公司能充分发挥其所长,并且能最大限度地利用互联网作为其载体,我国的保险业将会进入下一个高速发展期,从生活点滴进一步扩大对广大人民的保障。
参考文献:
[1]2014年中国保险市场现状调查与未来发展前景趋势报告.中国调研报告网,2014年3月25日
[2]刘愈.保险风险管理研究.科学出版社,2005(9)
[3]国内首家互联网保险公司成立.中国特区报,2013年11月7日
[4]颠覆性或远超互联网金融.中证网,2014年3月25日
[5]王爽.互联网保险井喷三年增幅810%.大众日报,2014年5月1日
在12月23日在京举行的2014年家电论坛暨互联网转型报告活动上,奥维咨询和中国电子报联合了《2014年中国家电企业互联网转型报告》,并以案例形式对海尔、美的、长虹、TCL、格力等企业的互联网转型战略和举措进行了详细分析。那么,家电企业的互联网转型究竟该往哪些方向上转呢?
首先,是产品转型。从工程师思维到用户至上,很多的企业提了一个概念是产品经理制度。产品经理全权负责产品的研发、定义、运营,就是从产品刚开始的时候就介入了。雷军提出并实践了这个理念,家电企业的一些老板也在介入到产品的研发中来,从这个角度来讲家电企业已经开始做这方面的转变。在此基础上,智能家电大爆发,个性化定制模式渐起。在产品设计和生产制造方面,消费者越来越从原先的被动接受产品的角色变成了现在产品创新的推动者,企业乃至商家在产品C2B定制化这条道路上进行了更多尝试。尽管目前家电行业的个性化定制服务更多停留在外观定制等初级阶段,真正的个性化定植应该从生产环节做一个彻底的改变,但是定制模式颠覆了传统的商品生成和销售模式,具有无限的想象空间。
中国资本市场的投资者对“互联网+”竞相追捧。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只要是和互联网沾边的上市公司,股价集体上涨,许多传统行业的上市公司更是通过并购或者投资的方式为企业植入互联网基因。
我也在今年顺利收购了一家由上海市政府和微软公司共同投资创立的公司――微创软件,并且第一个重大项目就是打造“互联网+”城市生态圈。
人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互联网,就像离不开电一样。互联网技术进入中国已经超过20年,当下中国已经拥有超过6亿网民,移动互联网用户超过5亿,这是实现“互联网+”的基础。
过去是传统企业创造财富,互联网企业传播财富,像阿里巴巴、京东这些互联网公司都不生产产品,而未来“互联网+”就是让企业创造并传播财富。
“互联网+”要求以用户为核心,设计并生产产品。过去传统的模式是企业设计制造产品,绝大部分内容由企业自己决定,然后给消费者植入使用习惯。在这种模式下生产出的产品将会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定制化、个性化的产品。
小米是个典型案例,它将用户的意见用到了极致。在小米成长的4年里,总共收集用户提交的,超过1.5亿条意见,小米通过这些意见来对手机进行修改完善。小米创造了中国手机制造业的奇迹,在2014年的中国智能手机销售市场份额中打败了苹果与三星,以15%的份额排在中国市场的第一位。
“互联网+”就是把互联网融入到传统企业的每个环节中,从而砍掉低效率、不合理的部分。当下传统企业面临的困境,比如采购成本高、去库存化难、用户黏性不高等,可以通过互联网大数据,清晰地比较成本高低、用户定位与市场需求,从而不断去满足用户。
在国外,像Zara、优衣库这样的品牌早已融入“互联网+”,他们的产品从设计师的想法到实现销售的周期是15天,相比而言,国内同类企业平均需要6个月。从需求出发,分析数据,确定市场容量,弹性生产销售,这是“互联网+”时代的供应链模式。
中国企业的“互联网+”改革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在这股浪潮中需要合理的战略布局,要根据企业自身的状况、市场和定位,寻求与互联网公司的合作。
1、从市场规模和销售额来看
2、从媒体受众来看
■网络病毒28.7%
■网络入侵/攻击(包括木马)16.7%
■垃圾邮件7.8%
■网上虚假信息7.4%
■诱骗/欺诈/网络钓鱼6.9%
■网上收费陷阱6.9%
■网上不良信息5.7%
■隐私泄漏4.9%
■其他0.7%
■主动浏览21.1%
■被动浏览26.3%
■二者都有52.6%
4、互联网普及程度有待提高,潜在的媒体受众有待开发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19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7(1)。
[2]中国互联网协会:《INTERNETGUIDE2007中国互联网调查报告》,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