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运行呈现十大亮点

2019年是中国经济发展历程中非常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攻坚克难,开拓进取,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发展质量稳步提升,呈现出十大突出亮点。

一、经济总量接近100万亿元,增速名列世界前茅

加强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统筹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强化区间调控、定向调控、相机调控、精准调控,全面推进减税降费、全面降准和定向降准等政策落实落地,有效对冲了经济下行压力。

经济总量再创新高。初步核算,2019年,国内生产总值990865亿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达到14.4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二位。

经济增速保持在预期目标区间。2019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6.1%,符合6.0%—6.5%的预期目标,明显高于全球经济增速,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达30%左右。

二、人均GDP超1万美元,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3万元

坚持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多措并举促进城乡居民增收,落实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居民收入水平再上新台阶。

人均GDP实现新跃升。2019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70892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达到10276美元,稳居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与高收入国家差距进一步缩小。根据世界银行数据,2018年人均GDP在1万美元以上的国家,人口规模约15亿人。随着2019年拥有14亿人口的中国步入这一行列,全球人均GDP在1万美元以上的国家人口规模接近30亿,翻了一番,为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新贡献。我国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不仅意味着我国居民收入进一步增加、生活更加殷实,也是人类发展史上的重大进步。

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33元,比上年增长8.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8%,与GDP增长基本同步,与人均GDP增长基本持平。全面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促进重点群体增收,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比上年名义增长9.0%,快于平均数增速0.1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为2.64,比上年缩小0.05。

三、就业形势好于预期,城镇新增就业超1300万人

党中央国务院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发挥“双创”带动作用,保障大学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各项稳就业政策持续发力,确保了就业形势总体稳定,民生之本、财富之源更加稳固。

调查失业率低于5.5%左右预期目标。2019年,月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在5.0%—5.3%之间;年末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6%,比上年末下降0.2个百分点,保持在较低水平。

新增就业目标超额完成。2019年,城镇新增就业1352万人,明显高于1100万人以上的预期目标,高出22.9%,连续7年保持在1300万人以上;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546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79万人,超额完成全年130万人的目标任务。全年农民工总量为29077万人,比上年增加241万人,增长0.8%。

四、工业服务业升级发展,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

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发展质量继续提升。

农业基础地位夯实。粮食生产喜获丰收,确保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全年粮食总产量66384万吨,为历史最高水平,也居世界第一;粮食平均亩产381公斤,比上年提高6.6公斤。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油菜籽、花生、蔬菜等经济作物播种面积扩大,大豆面积大幅增加。

工业生产提质升级。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制造业增加值有望连续10年稳居世界首位。2019年,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分别增长6.7%和8.8%,高于规模以上工业1.0和3.1个百分点,占比分别达32.5%和14.4%。

中国市场空间广阔,蕴藏着巨大的消费潜力,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强大支撑。图为2020年1月8日,四川绵阳一家商场里,各种各样的“红色”年货琳琅满目,营造出了浓浓的节日氛围。人民图片陈冬冬/摄

服务业稳定器作用凸显。2019年,第三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9%,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59.4%,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53.9%,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新兴服务业继续发挥引领作用。2019年1—11月份,科技服务业、高技术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均增长12.0%,均快于规模以上服务业2.6个百分点。

五、超大市场规模优势明显,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40万亿元

深入挖掘和激发国内需求潜力,培育拓展新的商品和服务消费增长点,活跃城乡线上线下市场,促进消费提质扩容,增加补短板、增后劲的有效投资,内需潜力持续释放,有力带动了经济增长。

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作用明显。在国际环境复杂、外部需求波动的情况下,内需特别是消费对于稳定经济运行的压舱石作用明显。2019年,内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89.0%,其中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为57.8%,比资本形成总额高26.6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11649亿元,比上年增长8.0%,规模首次突破40万亿元。

消费升级发展态势明显。随着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扩大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发展享受型消费快速增长,旅游、文化、健康、养老等新兴消费方兴未艾。2019年,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8.2%,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医疗保健支出占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比重分别提高0.5和0.3个百分点。全年全国电影总票房643亿元,比上年增长5.4%。旅游市场持续升温,自驾游、乡村游、民俗游等特色旅游备受青睐。2019年,预计国内旅游人次将达到60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6.6万亿元。

投资结构继续优化。高技术产业和社会领域投资保持两位数增长。2019年,高技术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17.3%,快于全部投资11.9个百分点;社会领域投资增长13.2%,快于全部投资7.8个百分点,其中教育投资增长17.7%。

六、外贸外资逆势增长,外汇储备保持3万亿美元以上

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推动出口市场多元化,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进一步缩减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营造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我国对外贸易稳中提质,全方位开放水平不断提高。

进出口规模再创新高。2019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31.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3.4%,连续2年超过30万亿元,蝉联世界第一。其中,出口增长5.0%,进口增长1.6%。2019年1—11月份,服务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1%,逆差收窄10.5%。

贸易结构继续优化。2019年,一般贸易进出口占货物进出口总额比重为59.0%,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民营企业首次超过外商投资企业,成为我国第一大外贸主体。2019年,民营企业进出口13.48万亿元,占货物进出口总额比重为42.7%,比上年提高3.1个百分点。

利用外资稳中有升。世界银行《2020年全球营商环境报告》显示,我国营商环境排名跃升至第31位,比上年上升15位。广阔的市场空间和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使我国继续成为外商投资的热土。在全球跨境投资大幅下降的情况下,2019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9415亿元,比上年增长5.8%;其中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增长25.6%。

外汇储备稳居首位。2019年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31079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352亿美元。

七、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城镇化率突破60%

新型城镇化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有力实施,城乡融合发展机制不断完善,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区域协同发展格局进一步优化。

城镇化稳步推进。2019年末,我国城镇常住人口8484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706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60.60%,比上年末提高1.02个百分点。城镇化水平大幅提升不仅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增进民生福祉,还将带动住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等投资和消费需求。

八、创新驱动作用增强,新动能新产业快速成长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更加突出,一大批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带动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快速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结构调整的新动力。

重大科技成果层出不穷。嫦娥四号首次成功登陆月球背面,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雪龙2号首航南极,北斗导航全球组网进入冲刺期,首艘国产航母正式列装,5G商用加速推出,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日益增强。2019年,我国位列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第14位,比上年上升3位。

我国经济的“后发优势”仍处于集中爆发期,在改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等方面仍蕴藏着巨大的潜力。图为2019年12月11日,国家电网博尔塔拉供电公司220千伏皇宫变电站里,一台智能巡检机器人在巡检变电站设备。人民图片于苏甫·艾尼/摄

新产业新产品新业态较快发展。2019年,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4%,快于规模以上工业2.7个百分点;城市轨道车辆、太阳能电池产量分别增长32.6%和26.8%。2019年1—11月份,战略性新兴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2.4%,快于规模以上服务业3.0个百分点。2019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9.5%,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达20.7%;完成快递业务量630亿件,比上年增长24%。

九、三大攻坚战成效突出,农村减贫超1100万人

聚焦精准脱贫难点重点,强化产业、就业、消费等扶贫政策,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大污染防治力度,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三大攻坚战取得关键进展。

脱贫攻坚年度目标全面完成。2019年,340个左右贫困县摘帽,1109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连续7年减贫1000万人以上,年末农村贫困人口降至551万人;贫困人口相对较多的云南、贵州、四川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义增速分别快于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0.9、1.1和0.4个百分点。

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初步核算,2019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2.6%;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2%,细颗粒物(PM2.5)未达标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浓度比上年下降2.4%。全国地表水优良(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比上年上升3.9个百分点。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和碳排放强度继续下降。

财政金融风险总体可控。2019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较低,资本充足率较高,银行资产质量稳健。截至2019年12月末,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213072亿元,控制在全国人大批准的限额内。

十、社会民生进一步改善,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持续增加民生投入,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保障水平持续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

居民消费水平继续提高。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保障继续完善,让人民群众有钱花、敢花钱、花好钱。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559元,首次突破2万元,比上年实际增长5.5%。服务消费较为活跃。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9886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2.6%,占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比重为45.9%。

民生保障网进一步织密织牢。2019年,城乡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新增30元,提高大病保险保障功能,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提高,一大批慢性病常用药进入集中采购名单。截至2019年10月底,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加基本养老保险5977万人,基本做到应保尽保。2019年,全国新改建农村公路29万公里,提前实现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通硬化路。

总的看,2019年我国经济迎难而上,稳健前行,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较好实现。从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到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明显增强,从结构调整扎实推进到发展质量稳步提升,从三大攻坚战取得关键进展到改革开放迈出重要步伐,一个个坚实成就交相辉映,勾勒出总量更强、结构更优、基础更牢、人民生活更富足的发展新图景,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千百年来困扰中华民族的绝对贫困问题即将终结,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就要实现。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伟大传奇。同时要看到,当前世界经贸增长放缓,外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国内产业升级面临掣肘,增长动力显得不足,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全力做好“六稳”工作,确保经济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奋力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胜利,在新时代征程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作者: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兼国家统计局局长、党组书记

THE END
1.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是隶属于教育部的以考研为主题的官方网站,是教育部指定的研究生入学考试网上报名及调剂网站,主要提供研究生网上报名及调剂、专业目录查询、在线咨询、院校信息、报考指南和考试辅导等多方面的服务和信息指导。https://yz.chsi.com.cn/wsqr/
2.中国未来十大新兴产业理想股票技术论坛从发明蒸汽机、发电机、计算机,再到因特网的广泛应用,新的科技浪潮一直主导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大调整,并不断涌现出新的产业,促进社会进步。   如今,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将逐渐往深度精度发展,比如从满足。。。股东代表 2018-3-20 相关标签:中国未来十大新兴产业中国未来十大新兴行业 阅读 343回复 2赞 0...https://www.55188.com/tag-1904341.html
3.中国2016年民营企业500强投资战略新兴产业的前十大行业统计...【行业分类】宏观综合类 【地区分类】中国 【数据采集日期】2016-12-31 【数据采集出处】精讯数据 【数据采编自】《中国经济贸易年鉴2017》 【统计项目】中国2016年民营企业500强投资战略新兴产业的前十大行业统计 【数据包含量】60 【点击次数】1排序 行业 投资企业数(家) 该行业入围企业总数(家) 占比(%) 1 ...http://www.bjinfobank.com/DataList.do?method=DataView&id=558562&db=TJ&view=view&str=FFF4eba
1.国家重视新兴产业发展十大重点行业引领未来经济增长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全球化的深入推进,传统产业正在逐渐被新兴产业所取代。2023年,国家政府针对这一趋势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明确了“2023国家重点扶持的十大行业”,旨在通过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加快这些行业的发展步伐,为经济转型升级注入新的动力。 首先是信息技术领域,这个行业不仅为当下社会提供了便利,也为未来的科技创...https://www.jb9ykztqn.cn/jun-lei-cai-pu/188059.html
2.安徽举行十大新兴产业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场)10月19日上午,安徽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十大新兴产业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场):加快打造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高地。邀请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吴劲松,省数据资源局副局长钱海,宿州市副市长杨泽胜,省发展改革委二级巡视员耿晓原,省财政厅二级巡视员焦玲仪,合肥市政府副秘书长汪华余,芜湖市政府副秘书长...http://www.scio.gov.cn/xwfb/dfxwfb/gssfbh/ah_13837/202310/t20231023_775575.html
3.中国十大排行榜研究剖析国家发展的关键指标与动态变化简介中国十大排行榜研究:剖析国家发展的关键指标与动态变化 一、引言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政府和政策制定者都需要一个全面而精准的工具来评估国家发展状况。中国十大排行榜正是这样的工具,它通过综合考虑多个领域中的表现,提供了一个宏观视角下的国家发展评价体系。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分析中国十大排行榜及其背后的意...https://www.gqqcjam.cn/xuan-gou-ji-qiao/311975.html
4.2023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企业100强(附完整名单)→十大品牌网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依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业务归口统计的营业收入,发布了2023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企业100强,中国移动、华为控股、中海油分别位列前三,战略性新兴产业业务收入分别为81560955万元、64233800万元、62090239万元。以下是名单详情,一起来看。 https://www.cnpp.cn/focus/33243.html
5.宏观视角两会观察:2023年中国经济十大看点与机遇看点7: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面对全球政治、经济、科技和气候环境的深刻变化,中国企业家积极应对,高瞻远瞩的企业正纷纷提前布局,通过投资未来产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具体包括: 未来通信:前瞻布局拥有超大带宽和超高空间分辩能力,兼容匹配多种形态的新型移动终端和连接空、天、地、海乃至外太空和星际的全空间应用场景的通讯...http://www.moomgroup.com/new_deom.html?id=307
6.中国中部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2011年,在国内物价压力增大、总需求回落,欧、美债危机影响出口低迷的背景下,江西工业依靠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实施新跨越战略和“六个一”工程,抵御不利因素影响,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在逆境中崛起,全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达8538.20亿元,首次突破8000亿,占全省工业收入的46.2%,同比增长41.1%,对全省工...https://ccced.ncu.edu.cn/zbxx/jxp/b41739596f84437ca6a19c22bde9b548.htm
7.中国十大富省中国最富有的城市中国最富有的省是哪个省 5、成都,四川省的省会,以其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以及新兴的科技产业而闻名。成都的发展还得益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不断优化的投资环境。6、在中国最富有的十大城市中,还包括了深圳、杭州、天津、苏州、无锡和舟山。这些城市各有特色,既有现代化的工业基础,也有丰富的文化遗产...https://cai.verywind.com/xx/evmdicvrnendicwymw.htm
8.中国十大魅力城市[教育].doc文档介绍:中国十大魅力城市[教育]中国十大魅力城市---长治60年前,曾经演绎过许多神话的上党古城历史性地拉开了国大地迎接光明的一幕,成为走向“新中国”的第一座城市。60年后的2004年9月14日,长治再次以其集北方城市粗犷豪迈和南国城市的阴柔秀美于一体的山水园林特色,以及日益增强的综合实力,在全国660个中小城市中...https://m.taodocs.com/p-347290566.html
9.中国未来最有前景的10大专业2012权威预测权威预测权威预测权威预测未来中国十大最有就业前景的专业第一名:物业管理:报名冷报名冷报名冷报名冷。物业公司对物业理念认识的升级以及居住社区化的快速发展,给这个行业的就业带来不少新契机。物业管理的职责已不仅仅是过去管理煤气水电、打扫卫生了,而是帮助业主提升物业价值,并追求其中的附加价值。点评:近...https://m.renrendoc.com/paper/217363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