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月,赫山区46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共实现营业收入24.68亿元,同比增长3.87%;营业成本16.39亿元,同比增长8.38%;应付职工薪酬3.89亿元,同比增长5.18%;从事服务业活动的期末用工人数为5540人。
1-8月份规模以上服务业(46家)企业分行业营业收入
行业
单位数
本期营业收入
(亿元)
上年同期营业收入(亿元)
同比
(%)
合计
46
24.68
23.76
3.87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9
2.82
1.63
72.29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4
17.58
17.22
2.11
房地产业
1
0.08
0.09
-11.39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7
0.87
0.88
-0.65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5
1.22
1.36
-10.13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3
1.13
1.69
-32.71
卫生和社会工作
2
0.39
0.36
10.04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15
0.59
0.54
8.02
重点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3.99亿元,同比增长30.59%。
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全区规模以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64亿元,同比增长9.08%;从业人员期末用工人数1566人,同比增长9%。
2、房地产业(房地产开发与经营除外)。全区规模以上房地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0.08亿元,同比下降11.39%。
3、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全区规模以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0.87亿元,同比下降0.65%。
4、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全区规模以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22亿元,同比下降10.13%。
5、卫生和社会工作。全区规模以上卫生和社会工作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0.39亿元,同比增长10.04%。
6、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全区规模以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0.59亿元,同比增长8.02%。
二、规模以上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规模不大。全区46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户均营业收入为5366万元,其中实现营业收入超过亿元的企业只有5家,实现营业收入19.74亿元,从数据反映的情况看,赫山区大部分服务业企业经营规模小,自身实力弱,缺乏发展潜力,企业抵御风险能力和融资能力不足。在土地、税收、人才、贷款、场租等方面享受的政策红利有限。
(二)服务业行业结构有待优化。我区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共46家,涉及到八个行业门类,其中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三个行业共29家,新兴服务业企业较少,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只有4家,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只有5家,创新型行业企业数量少,推动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可持续发展作用有限。
(三)培植企业入库难度大。一是达标企业少。按照入库申报条件标准,达标企业不多;二是企业入库积极性不高。企业认为上规入统后增加工作负担;三是“个转企”难。大个体按定额交税,转企业后按营业额计税,担心增加税负,而且增加财务人员等,增加经营成本。
三、发展规模以上服务业的建议
(二)调结构,促发展。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多样化、个性化,追求品质的消费新理念已逐渐成为主流,互联网、文化娱乐、居民服务、医疗保健等服务业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要通过行业政策激励,丰富企业融资渠道等方式,深入挖掘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居民服务、租赁业、科学技术和推广业等服务业市场潜力,鼓励和帮助企业发展壮大,推动服务业全面发展,使传统服务业、现代服务业、新兴服务业相互支持,相得益彰。
(三)强培育,抓入库。一方面加大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的摸底、上报工作,将质量效益好、符合入库要求的服务业企业纳入统计。二是要鼓励和支持服务业经济的发展。要因地制宜的引进和发展经济,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鼓励人才引进,落地和发展有经济带动、就业带动、产业带动的新经济企业,切实提高服务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切实提高服务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及时发现及早纳入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