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惠安获省级双拥模范县“七连冠”

央广网泉州8月1日消息日前,在福建省双拥模范城(县)命名暨双拥模范单位和个人表彰大会上,惠安县再次被授予福建省“双拥模范县”荣誉称号,获得省级双拥模范县“七连冠”。

一直以来,惠安军地军民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在惠安这片底色红、军味足、工作实的双拥沃土上,绽放双拥之花。

“底色”红

惠安县有厚重的崇尚武备历史底蕴和优良的革命历史传统,红色传承造就了惠安鲜明的双拥底色。

革命精神薪火相传。惠安是福建最早建立党组织的地区,留下丰富的红色资源,载入惠安烈士英名录的烈士有142名,烈士纪念设施有45处。惠安县烈士纪念设施保护中心有效提升了烈士纪念设施教育纪念功能,仅惠安革命历史纪念馆每年就有3万多人参观。

惠安革命烈士纪念碑(央广网发邓文祥摄)

崇军尚武血脉永续。明朝时期为抗击倭寇,海门雄关崇武古城拔地而起,历经600多年血与火的洗礼,崇尚武备的血脉和精神从此代代相传。惠安县崇武镇至今仍保留着献金锣的民俗活动,那曾是击退入侵者而奏响的凯歌。

群众基础深根固柢。崇武解放军烈士庙、大岞海防女子民兵哨所、聚龙小镇老兵服务中队,以及双拥主题歌曲《军民同心》等,惠安的这些双拥品牌、亮点与成绩,都离不开群众的参与。

“军味”足

兵源强劲。惠安是兵源大县,每年入伍200多人,在籍大学生、大学毕业生占比逐年提高,征兵“五率”始终排在泉州市前列。

军民情深。惠安驻军数量多,驻惠部队每年为3万余名中小学生提供国防教育,更有举办“军事夏令营”、教授军体拳、举办国旗班培训等国防特色教育。驻军首长亲自带队走访慰问军烈属、革命伤残军人等重点优抚对象和部分困难群众;驻惠部队在驻地村(社区)、养老院开展“学雷锋”“义务献血”等活动,共派出官兵800多人次。近五年,驻惠部队投入4500多人次加入抢险救灾、疫情防控,支持惠安建设。

驻惠部队官兵慰问群众(央广网发黄国明摄)

“工作”实

惠安持续以高要求、高标准、高质量办好拥军实事,当好新时代拥军强军的“服务队”。

2017年以来,惠安县投入3300万元办好125个拥军办实事项目。惠安县发放1.28亿元重点优抚对象抚恤金、5000多万元义务兵家属优待金和奖励金、4000多万元一次性地方经济补助金;实现军转干部100%行政岗安置、随军家属100%同向岗位安置;为全县退役军人购买意外伤害救助保险……一项项举措、一串串数字,将子弟兵们心头那份牵挂轻轻卸下,让“双拥之花”结出累累硕果。

惠安是兵源大县,每年入伍200多人,在籍大学生、大学毕业生占比逐年提高,征兵“五率”始终排在泉州市前列。

THE END
1.国庆黄金周到风情惠安一站玩遍山海城崇武古城风景区 地址:惠安县崇武镇 活动内容: 1.10月1日—8日 惠女民俗风情表演 表演时间:上午10:30—11:00,下午3:00—3:30 2.10月1日-5日 献金锣 3.参加鱼龙窟寻宝活动,根据寻宝数量获得丰厚奖励。 咨询热线:0595—87683297 政策活动融合三措并举,后疫情时代 ...https://www.qzwb.com/gb/content/2020-09/30/content_7059113.htm
2.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精选十篇)对研究当地历史、民俗、社会有着重要意义。 为了保护和传承好?玲珑山传说?这一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地做了大量工作,认真搜集和整理有关传说故事,保护与培养传承人。但随着现代传媒的冲击,口头文学逐渐式微,玲珑山传说面临着后继乏人的困境,急需抢救和保护。 6.【上林湖传说】 慈溪市 上林湖传说是以秀美的...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324n1yc.html
3.瑶族金锣舞非物质文化遗产瑶族金锣舞非物质文化遗产→MAIGOO...金锣舞流行于田东县作登瑶族乡梅林、平略等村,是田东境内布努瑶民族民间舞蹈的一个代表性作品。源于当地瑶族群众为纪念他们的祖先和拜谢山神爷的恩赐。旧时只限于酬神、祭祀、驱邪等活动,随着岁月的流逝和时代的变迁,金锣舞逐渐演变为瑶山庆丰年贺新春的主要祭祀舞蹈。每https://m.maigoo.com/citiao/1558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