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巨灾保险工作,对于完善和创新我国多层次国家风险治理和保险保障体系意义重大。那么,当前巨灾风险管理领域有哪些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为推动巨灾保险体系的建设和发展,保险业有哪些待发力点?
前8个月已提供近9万亿保障
台风肆虐、洪水泛滥等自然灾害接踵而至,极端气候现象的频率与猛烈程度正持续加剧。
从《建立城乡居民住宅地震巨灾保险制度实施方案》的发布,到《关于扩大城乡居民住宅巨灾保险保障范围进一步完善巨灾保险制度的通知》,再到近期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对巨灾保险提出新要求,近年来,有关巨灾保险制度建设的政策频出。
"这些试点项目有助于积累宝贵的经验和数据。不同地区在灾害类型、发生频率、损失程度等方面存在差异,通过地方性的巨灾保险试点,可以收集到丰富的数据,为进一步完善巨灾保险制度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试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也为后续的政策制定和制度优化提供了参考。"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巨灾保险的设计、定价、理赔等方面都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地方性的试点项目为保险行业提供了实践平台,推动了保险产品的创新和服务模式的升级,有助于提升整个行业的竞争力和服务水平。
体系构建离不开财政支持、政策保障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当前,由于巨灾保险体系的构建尚不完善,国家层面上仅针对城乡居民住宅设立了巨灾保险制度,这一制度在保险覆盖对象上显得较为单一,且在保险所承担的责任范畴上也相对有限。
值得一提的是,气候在服务保险的高质量发展方面亦有较大空间,加强气候科学与保险行业的深度融合,可以构建更加精细化、智能化的气候风险评估模型,以科学指导保险产品的设计与定价。对于气候服务保险高质量发展重点方向,袁佳双表示,其中包括丰富气象保险应用场景。开展能源、交通、旅游、建筑、危化等不同行业易损性研究,拓展气象保险应用场景。精细化农业保险气象服务构建"格点预报-风险预估-智能预警-效益评估"一体化的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业务体系,强化精确承保、农业气象灾害科学定损气候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