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寿险,是在约定的保险期间内(例如20年、30年等)为被保险人提供身故保障的保险产品。其核心特征是,在合同规定的保险期内,若被保险人不幸身故,保险公司将按照合同约定支付保险金;反之,如果被保险人在保险期内生存,则不发生赔付,且已交纳的保费不会退还。因为定期寿险属于消费型保险。
因为保费便宜。大概多便宜呢?几乎是全球最便宜,举个例子,
30岁女性,每年交447新币(人民币约2376元),保30年,缴费30年,保额为100万新币(人民币约531万)
33岁男性,不吸烟,200万新币保额,30年,年缴952新币
跟国内定寿比,比如华贵人寿的大麦旗舰版A款,目前算是高性价比的定期寿了。
30岁买100万保额(人民币),保30年分30年交,男生每年是1121元,女性每年607元。
新加坡定寿,相当于男性打了个45折。
女性差别小一些,也大约打了75折。
所以,新加坡定寿确实比咱们的更便宜。
特别是对男性,很有优势。
在新加坡买定寿,比国内能便宜个50%左右。
(1)新加坡人均寿命长
(2)其次的原因是政府强制要求
新加坡政府认识到国民人寿保障的重要性,并采取措施确保家庭在经济支柱身故后不会陷入经济困境。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自2016年起强制要求每家保险公司提供简单、便宜的定期寿险产品,同时推出了官方的保险比价网站(CompareFirst),让保司同业卷价格卷服务,还利于民。这一政策不仅有利于消费者,还促进了保险行业的竞争,从而降低了价格。
(3)最后从保险产品开发的角度来看
保险产品的定价基于风险的预测和分散。一个产品的参保者越多,覆盖面越广,意味着风险被更多的参与者共同承担,从而降低了单个参保者的风险。这使得保险公司能够更准确地预测整体的赔付率,进而制定更精确的保费价格。
在保险行业,逆选择(AdverseSelection)是指高风险个体更有可能购买保险,而低风险个体可能不太倾向于购买,或选择较低保额的保险产品。当保险产品的参保者数量较少时,可能出现高风险个体占比较高的情况,导致整体风险评估上升,保险公司为了规避亏损风险,会提高保费。
具体来说,如果某个地方的人口有1万人,但只有100人购买了人寿保险,保险公司可能会担心这些参保者存在某种共同的高风险因素,这会导致他们更倾向于购买保险以求得保障。这种情况下,由于风险预测困难且可能存在偏差,保险公司会在计算保费时增加一定的安全边际,以应对潜在的高赔付风险。
然而,如果参保人数增加到1000人,即参保率达到10%,这个比例更接近于总体人口的风险构成,因此保险公司可以更准确地反映整个投保人群的平均风险水平。随着参保人数的增加,风险预测的准确性提高,逆选择的影响降低,从而使得保险公司能将保费设定得更接近真实风险水平,通常这意味着更低的保费。
新加坡政府通过政策推广定期寿险,提高了全民的参保率,这样不仅有助于减少逆选择的可能性,还因为风险分散得更广泛而使得保险公司能够进一步降低保费。这种由政府推动的参保行为,最终有利于形成更为健康和稳定的保险市场。
新加坡的定期寿险除了直观上的便宜,还有很多超人性化的设计,例如:除外责任少,可转换(Convertible),保额升级保证,全残(TotalandPermanentDisability,俗称TPD)提前给付等等。
目前新加坡的SINGLIFE定寿性价比最高,而且可以远程见证投保,无需飞去新加坡,有需要的小伙伴可以抓紧上车!
1.免体检保额高:200万新币(人民币约1063万),150万美金保额以内,均免身体检查
2.免财务证明保额高:350万新币(约250万美金),大概1700万人民币
4.可投保的倍数高:年收入的30倍
5.可附加多种附加险:可附加重疾及重疾保费豁免、附加全残保障等
6.投保期灵活宽泛,恒定保费:5年,10年,30年,甚至可以买到9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