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查阅征求意见稿,新能源车专属车险条款的主险与传统车险一样,有机动车损失保险、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机动车车上人员责任保险3个主险,另外还配置了外部电网故障损失险、自用充电桩损失保险、自用充电桩责任保险、智能辅助驾驶软件损失补偿险、火灾事故限额翻倍险、新能源汽车增值服务特约条款6个附加险。也就是说,新能源车的专属车险条款,附加险方面在原来9个传统条款上增加6个,相比传统条款明显扩容。
记者留意到,征求意见稿中,删掉了明显不适合新能源车的发动机涉水险,新增了电网故障、充电桩损失等专属附加险。另外,虽然主险都是车损、三者险和车上人员险,但是具体的保险责任则有调整,包含电池和其他出厂设备等的损失。
众多周知,电子产品的电池寿命或出现逐渐衰退,那么新能源车的电池若出现“自然磨损、电池衰减、朽蚀、腐蚀、故障、本身质量缺陷”等问题赔还是不赔呢?征求意见稿提出,保险人不负责赔偿。
尽管如此,不少网友面对专属条款征求意见表示,能保“起火燃烧”,已经让人安心多了。
费率是否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征求意见稿中的9座以下客车家庭自用和非营业纯电动新能源汽车折旧表有调整,不同车价的参考折旧系数均较现行条款0.6%的月折旧率有所提高,30万元以上的车辆,折旧系数为0.68%/月,10万元以下的车辆,折旧系数为0.82%/月。
实际上,新车购置价和折旧额都是确定实际价值进而确定保险金额的重要参考。倘若以10万-20万元的纯电动车来计算,5年车龄的新能源车新条款折旧率下,计算的净值仅为现行条款的84%;使用专属条款的话,新能源车的保额将下降16%。也就是说,折旧系数越高,折旧金额越大,保额越小。
实际上,由中国银保信于2018年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保险市场分析报告》的数据显示,2013年至2017年保险业承保的新能源汽车数量年均增长78.6%。通过对过去这些保单的承保、理赔数据进行分析,从整体来看,新能源汽车的单均保费比非新能源汽车高21%。
也就是说,叠加目前新能源车的出险率、维修费用等较高的原因,部分用途的新能源车险价格或将整体较燃油车提升,而征求意见后是否按此执行仍有待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