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公司是如何“坑”你钱的?套路都在这了

同样是买重疾险和意外险,同样的年纪,保障内容也差不多,但是两个保险公司给出的测算价格差距怎么那么大?而且通常都是大公司的产品比那些名不经传的小公司的产品几乎贵了一倍,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而且有些产品的价格真的很便宜,看了让人很心动,但是承保的保险公司没怎么听说过,买它靠谱吗?会不会是骗人的?关于这个问题我采访了一下我身边的几个朋友:

多数人都是选大公司。

大家还都真的看不起小公司。

总而言之,大公司和小公司的产品价格差异就摆在那里,而且大公司也不会因为小公司便宜它也便宜,那为什么大公司的产品总是比小公司的贵呢?

今天我们就来解决上面的所有疑惑,告诉你保险公司究竟是如何坑你的。

保险公司的盈利模式应该是很多保险小白的一大疑惑,保险公司又不卖实物,而且还要赔钱,究竟是怎么赚钱的?

由于不理解,不知道,有人就说“保险公司都是买的时候容易,到了理赔就很难,保险公司就是这样来赚老百姓的血汗钱的”。

这种说法很多,但是实际上都是因为对于保险不够了解,只从表面和道听途说去认识保险,如果保险是这样赚钱的,那么为什么国家有保监会?大学有保险这门学科,法律有《保险法》?可见保险在世界范围内都是被允许和认可的。并且现在已经越来越多的人去购买保险和了解保险了。

那么保险公司到底是如何赚钱的呢?

答案是:三差。

那什么又是三差?

下面我就又来科普一波了。

注意是所有保险公司都这么赚钱的,不管它是大公司还是小公司。

1、死差

死差是指预计风险发生率和实际风险发生率之间产生的差值,它包括了死差损和死差益。

这样说可能有点抽象,例如:保险公司在设计一款产品时,预计10万人中有10人死亡需要赔付,但是实际只有5人死亡需要赔付,比预计的少,那赔付的就少,这就是死差益。相反的如果实际死亡人数比预计的多,那就是死差损。

2、费差

费差和死差逻辑是一样的,是指实际发生的运营成本与预计运营成本的差异,如果运营成本超过预计运营预算是费差损,反之就是费差益。

例如,保险公司运营一个保险产品包括的运营费用有设计、开发、销售、管理、人工等等。假设预计的运营费用是1000万,但是实际只花费了800万,那么省下来的200万就是费差益,反之就是费差损。

3、利差

利差就是保险公司收到保费后,肯定不会把钱存起来,等着赔钱;而是预留一定的准备金后,将剩余的收入用作投资,同样也是当预计的收益与实际的投资收益产生差值时就是所说的利差,如果实际投资收益比预计投资收益高,那保险公司就是赚了,这是利差益,反过来就是利差损。

比如:保险公司给客户保证利率为3.5%,但是实际保险公司进行投资后获得的回报是4.5%,那么4.5%-3.5%=1%就是保司赚取的利益。

说了这么多,那保险公司在哪个方面的钱来的最多?

1、死差波动不大

1)死亡发生率和重大疾病的发生率比较稳定,除非有重大灾难发生,一般情况下,预估的和实际情况都相差不大。

2)健康险、寿险等产品投保时,保险公司会进行核保筛查。

3)有再保险公司兜底,通过再保险公司把自身的风险转移出去。

所以死差是相对稳定的。

2、费差常常亏损

大小保险公司的投资渠道都一样,区别就在于他们的投资团队厉不厉害了,不要低看了小公司,他们为了赚钱肯定也会请很厉害的团队的。

那问题又来了,既然保险公司最赚钱的是利差,也就是去投资赚钱,那他们都投资些什么呢?

保险公司主要有两大类的投资:

一类是以债券为代表的固定收益类,一类是以股票为代表的权益类。

1、固定收益类

固定收益类主要包括了银行存款、国家和企业发行的债券,它的主要特点是,安全性高,收益稳定。

2、权益类

权益类主要包括股票、基金、股权等投资方式,它的主要特点就是高风险,高收益。但是放心,前面说了,保监会对于这种投资项目是有限制的。

保险公司是一家很特殊的公司,她经营的不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而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风险,科学管理风险,它从风险中获得利润,同时也是风险的“承受者”。

既然知道了大小保险公司的赚钱方法都是一样的,那下面就来说说究竟为什么他们的产品价格差异这么大。

保险公司的产品定价通常都是由精算师根据成本和市场指制定的,所以引起保险公司之间的产品价格差异的主要因素就是成本和市场。

而保费成本主要就是由运营成本、风险保费和利润这三个部分组成;市场因素就是受保险公司的市场定位以及未来对市场的预期所影响,这些就是影响保费定价的主要原因。

很多人就懵了,什么是运营成本和风险保费?

别急,且听我娓娓道来。

1、保费成本

为了更好的理解保费成本,我做了一个思维导图:

1)首先说纯保费部分,纯保费部分分为风险保费和储蓄保费。

风险保费部分是保险公司的精算师团队通过计算一系列风险指标得出的数值,精算师在计算这部分保费时要综合考虑保障范围内各类风险发生的概率以及赔付的金额。

他们定价的基础通常是参考我国保监会官网上的《中国人寿保险业经验生命表》和《中国人身保险也重大疾病经验发生率表》统计的数据,但也不是完全参考,他们也会根据保险公司自身的数据积累和经验进行适当的调整。

一般情况下,同样的保障责任,大小公司计算出来的纯保费部分的保费差距都不是很大,大家通常都是在同一起跑线上,所以风险保费不是影响保费价格差异的主要原因。

储蓄保费还比较好理解,这部分保费是保险公司拿去做投资和理财;俗话说“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国家为了我们保费的安全,会限制保险公司的理财渠道。所以这部分的保费差异上也不会很大。

2)其次是附加保费部分,附加保费分为销售渠道的保费,运营成本的保费和预留利润的保费。

销售渠道的保费应该就比较好理解了,保险产品一旦上市,保险公司会设置各个销售渠道,比如我们常见的代理人、银行、网络等等,这些帮着卖的都是有佣金的。

另外运营成本也是影响保费差异的主要原因,通常知名的大公司会花费大量的财力铺设线下的网点,房屋租金水电等等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这样的好处之一是服务很方便,对于习惯于线下面对面交流的消费者来说,他们会觉得可靠且有安全感。

而对于一些小的互联网公司来说,智能核保,小额的理赔服务都是在线上进行的,确实会节省不少运营成本。

为了维持品牌和拓展市场,大公司都会重金宣传品牌和产品,还会扩展代理人、经济公司和电销等。在人力成本方面,保险公司和其他公司一样都要保证各个职能部门正常的运作,有很多分支网点的保险公司自然它的运营成本也就上去了。

所以结合以上保险公司运营花费所需的成本,大公司花费的肯定比小公司大,保费也就在这里拉开了差距。

还有俗话说“羊毛出在羊身上”,这些运营费用,都是要均摊在我们每一个消费者身上的。

3)最后就是预留利润

很多自媒体会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保险公司不是慈善机构,他们是要赚钱的。

这话说的一点毛病也没有。

各家保险公司的销售策略各不一样,有的注重高价高利,有的倾向薄利多销,我们在很多科普文上看到某款地板价产品,其实人家走的就是薄利多销。大公司为了保持公司运营规模,对利润的要求会比小公司更高。小公司则希望用价格的优势来打开市场。

但是我们在选择产品的时候也不能一味只顾产品低价,很多方面也是要考虑的。

2、市场因素

比如平安的保险代理人在全国有500万,这些可不是一日就能促成的。

没有品牌优势,小公司如何与大公司强占市场?

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提高预定利率,也就是降低产品的保费和优化产品的性价比,以此来增强产品的竞争力。

那大公司的经营成本、利润要求如此之高,价格真的就没有下调的空间了吗?

当然是有的,但是为什么不降低保费让利给客户,也是和大公司的品牌有关系,大公司好不容易做起来的品牌,积累了这么多客户,如果看到别的公司价格便宜,它也跟着便宜,这样肯定会给客户代理心理的负面影响,而且还有严重影响公司的口碑。

如果因此产生了大规模的退保和断缴,那肯定会影响公司的正常运营,所以大公司的产品价格是不会那么容易就降低保费的。

对价格差异产生疑问,无非就是看到便宜的心动,但是又不敢下手,担心小公司不靠谱。

小公司的产品是否靠的住,这个问题是很多人都担心的问题,最常收到的疑问就是:

小公司到底靠谱不靠谱?

公司按照规模会分大小,保险公司也不例外,一些规模小的保险公司是总是遭到人们的怀疑:不靠谱。

其实上,在保险行业大小公司都是靠谱的,因为《保险法有规定》:

注册资金至少2亿元,简单来说就是,如果想要开保险公司,必须要有钱,而且要有持续赚钱的能力,除了这些,还要有专业的团队,健全的组织架构,信誉也不能低于标准。

也就是说,不是随随便便大街上一个人就能开保险公司的。

来看看近几年比较活跃的小保险公司的注册资本:

实际操作起来,哪家都不止2个亿的注册资本,背后的股东也都是有钱的主,人民币玩家。

所以无论大小的保险公司都是靠谱的,放心。

唯一的区别可能在服务上,小保险公司线下网点不多,走理赔可能都是在网上,大保险公司网点多,可能家门口不远就有,随便坐个车就可以去面对面沟通理赔的事情,不过只要事故在保险的保障责任的范围内,大公司小公司都一定会赔的。

保险公司也不会赔不起,该赔还得赔,保监会年年都对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进行评估考核。

说到偿付能力,又得简单科普一下了:

偿付能力是指保险公司偿还债务的能力,偿付能力主要看三个指标: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风险综合评级。

保监会要求保险公司:

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50%

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100%

风险综合评级不低于B级

如果不符合这其中的任何一项,就是偿付能力不达标,不达标就要整顿,整顿到达标为止。

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核心资本(可以永久使用和支配的优质资产)监管要求的最低资本

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实际资本(所有资产的总和扣除债务)监管要求的最低资本

大家如果想查看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可以去保险公司的官网里查看或者保监会的官网。

大小公司产品价格差异就介绍到这里了,各位还有关于这方面的其他疑问可以随时问我。

不管是大公司的产品很贵还是小公司的产品便宜,它们都有可能出现产品设计不合理的情况,因为大小公司从设计产品层面上来说都是一样的,他们都会有好产品,也都会有不太好的产品。

更多保险问题,咨询专业老师快速解答

推荐阅读:

0-55岁可投保60岁前保额高可癌症二次赔

多次赔付60岁前重疾额外赔前症保障

0-55岁可投保癌症额外赔付50%最高保额30万

理财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马蜂财经信息咨询平台(www.bzfwy.com)成立于2018年1月,是一个汇集专业财经保险、信用卡知识以及各类保险产品测评的服务平台。网站成立的初衷在于通过为消费者提供专业的保险、信用卡知识,辅助消费者选择最具性价比的保险产品,成为消费者信赖的财经服务平台。

THE END
1.保险公司可以购买生育险吗当今社会,生育险作为一种新型保险产品,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生育险是一种专门为准备怀孕或已经怀孕的女性提供保障的保险,旨在帮助女性应对生育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费用和风险。 保险公司通常会提供生育险作为附加保险,可以单独购买或作为其他保险产品的一部分。购买生育险可以帮助女性在怀孕期间获得更全面的保障,包括产...https://m.xyz.cn/toptag/baoxiangongsigoumaishengyuxian-158769.html
1.中国保险业存在的问题,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基础知识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保险业也在不断壮大。本文将探讨中国保险业存在的问题,以及需要改进的方面。针对这些问题,保险公司需要加强产品创新、加强风险评估和控制、提高客户服务质量等,以提高保险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保险业也在不断壮大。然而,我们也不得不面对一些问题和...https://m.shenlanbao.com/zhishi/5-586444
2.保险公司为何越赔越多?人身险保险金保险产品保险行业“这一数据(赔付比例大幅增加)表明,保险行业在风险保障和理赔服务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全面和及时的保障。(环球网)” “这一增长趋势(赔付比例大幅增加)反映了我国保险市场的活力和潜力。同时,也提醒各保险机构要继续保持风险防控意识,提升服务质量,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保险产品和...https://www.163.com/dy/article/J4KS544T05352LE9.html
3.中国人寿白涛:寿险产品会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再比如,中国人寿的长期护理险业务于2016年开办,目前为止,长期护理险的参保人群已经接近1.7亿,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寿险产品会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因此,坚定相信中国保险业未来的发展,也坚定地相信且看好行业未来的发展。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2308242823273243.html
4.问策银保③:银行眼中的保险,是否堪当大任?保险频道林荟告诉《今日保》,以前银行银保渠道销售的保险产品大多是趸交的理财产品,收益率往往与销售承诺和客户预期差距很大,导致人们对保险的印象不好。随着保险产品更加突出保障功能,再加上保险销售流程越来越规范,监管越来越严格,银行客户购买保险也更加安心了。 https://insurance.hexun.com/2022-06-21/206195835.html
5.多地暴雷!车辆安全统筹≠保险产品车辆安全统筹≠保险产品 【卡车之家 原创】近几年,货车司机买保险费用越来越高,还越来越难买。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少货车司机由于在正规商业保险公司无法投保商业险,或者难以承受高昂的保费,于是在并不清楚“车辆安全统筹和保险”的情况下,购买了车辆统筹。没想到在出了事故之后,却找不到统筹公司赔偿。http://www.360che.com/news/221017/175864.html
6.新华保险百万医疗保费多少?有哪些作用?在医疗费用不断攀升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保险产品。新华保险百万医疗保险作为一款备受关注的保险类型,在市场上广受欢迎。那么,新华保险百万医疗保费多少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新华保险百万医疗保费多少 新华保险百万医疗产品的年交保费因所选版本而异。 https://www.yilucai.cn/baoxian/yiliaobaoxian/11309.html
7.保险为啥越来越不好卖了?界面新闻而这种爆发性增长堪称“野蛮”,把保险当存款、当短期理财来卖的新闻并不少见。 保险姓“保”,给“人海战术”带来了瓶颈:可以卖的理财型保险越来越少,市面上的保障型产品越来越同质化,保险产品的销售也越来越内卷,朋友圈都营销完了,新的获客渠道也越来越难找,在高KPI的压力下,去哪里找到新的增长点呢? 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6837165.html
8.《互联网+商业降险白皮书(2019)》连载之六:互联网+降险供给...与海外发达保险市场相比,我国保险销售仍依赖于线下渠道,保险营销员规模已经达到很高水平,行业中大量的同业竞争者对从业者形成了较大的销售工作压力。《2018年保险营销员调查报告》显示,感觉“压力较大”或“很大”的营销员占到了 62.1%。此外,由于健康险涉及相关医疗健康知识,产品种类越来越丰富,设计越来越复杂,行业的...https://www.iii.tsinghua.edu.cn/info/1059/2318.htm
9.南召法院反映保险产品执行中存在的问题近年来,随着法院查询、冻结被执行人的银行存款越来越便捷、有效,有不少被执行人为了规避执行转而购买保险产品,特别是具有理财性质的人身保险产品,涉及保险产品执行的案件也越来越多,但在执行中存在下列问题: 一是网络执行查控系统可查询的保单信息有限。目前执行系统仅能查询到保单已缴保费的数额,而不能查询保单的预期...https://nzxfy.hncourt.gov.cn/public/detail.php?id=1104
10.为什么中国人,都越来越不相信保险了?最后,是百万医疗保险,这款保险在目前的保险业中,属于主流产品,这款百万医疗保险的保额在100万以上,免赔额是1万。这款百万医疗保险购买的费用只需要300到1000元不等。 二、大部分市民对保险失去信心的原因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开始对保险业失去了信心,今天,我就为大家分析其中的一部分原因。在此之前,我给...https://www.yinhang123.net/baoxian/1538456.html
11.最近去银行,为啥客户经理爱给你推销保险?“资管新规之后,我一般也不会向客户推荐理财产品,怕伤害客户。如果客户特别想买,就会提前告知客户不保本。”在河北省某国有行工作的穆伊晨(化名)告诉中新经纬,“保险起码保本,收益写在合同里,不会伤害客户”。 吴鑫告诉中新经纬,如今客户对银保产品接受程度在提高。一方面,银行销售保险产品的合规压力越来越大,要...https://www.jfdaily.com/news/detail?id=527308
12.破与立,科技助力汽车保险迎接汽车行业大变革固定路线无人驾驶重卡:2020年下半年,针对无人驾驶重卡遇到的保险难题,上汽保险销售将风险按照场景分解,推出组合险种,尽可能排除风险点,设计出集车险、财产险、产品责任险于一体的组合保险产品。无固定路线无人驾驶场景:责任的主体由驾驶员过渡到汽车生产商、系统设计商、零配件供应商、通讯提供商和路政辅助设施提供商等...https://www.dongchedi.com/article/7225059638096495119
13....未来保险产品应围绕专病慢病及肿瘤全病种创新保障朱友刚:围绕病人需求越来越细去设计产品,针对性提供保障和服务 随着我国步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快速增长的带病老年群体如何买到合适的保险产品,成为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保险和风险是相对的,保险是保未来的或然风险。”朱友刚认为,对于老年群体,未来行业有几点值得关注和探索的方向:一是老年长期慢病;二是老年护理保障;三...https://m.cls.cn/detail/163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