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狗被遗弃后,事实上难以找到原主人,由流浪狗的原所有人或管理人承担责任,但流浪狗被遗弃后,事实上难以找到原主人。
由喂食流浪狗的人承担责任。如果长年给流浪动物供食,让流浪动物活动并居留,就已经构成特殊的饲养关系,并转化成事实上的收养。所以对流浪动物的侵害行为,投食者则要承担相应责任。但如果只是偶然、临时的喂养就不需要承担责任。
由第三人承担责任。因第三人的过错致使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向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请求赔偿,也可以向第三人请求赔偿。
无论如何,请像对待自己的狗狗对待它,你付出的善意,在某一天,万一你的狗狗走失的时候,会得到回报。
动物致人损害哪些情形需要承担责任?
1、饲养一般动物致人损害;2、未对动物采取安全措施致人损害;3、禁止饲养的危险动物致人损害;4、动物园的动物致人损害;5、遗弃、逃逸的动物致人损害。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四十九条规定,遗弃、逃逸的动物在遗弃、逃逸期间造成他人损害的,由动物园饲养人或者管理人承担侵权责任。
《侵权责任法》第八十二条
遗弃、逃逸的动物在遗弃、逃逸期间造成他人损害的,由原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承担侵权责任。
《侵权责任法》第八十三条
因第三人的过错致使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向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请求赔偿,也可以向第三人请求赔偿。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赔偿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若干问题的通知第一百二十四条
【逃逸、遗弃动物侵权的追偿与救助基金】对逃逸和遗弃的动物致害,适用无过错责任。逃逸或遗弃的动物被他人重新收养之后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新的饲养人或管理人承担赔偿责任;原动物所有人或管理人有过错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
对于无法找到原所有人或管理人的,可以由动物管理部门设立的动物致害救助基金给予补偿;动物管理部门在补偿后,有权向责任人追偿。
流浪狗一般都是没有人饲养的,但这并不代表一开始就是没有人专门饲养管理的狗,很有可能是之前饲养但之后却丢弃,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够确认流浪狗之前的饲养人,那么在流浪狗咬人之后,需要由原饲养人对受害人承担赔偿责任,若找不到原饲养人的,则可以由喂食流浪狗的人承担责任。
法智小结:
一般来说很多动物都很温顺可爱,但其本身还是具有侵略性,尤其是体型庞大的犬类,作为宠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加强对宠物的管理和约束,外出时最好给它拴上链子,防止伤害到别人。
厌狗人士抵制养狗,爱狗人士则联合反击。然而不管怎样,狗咬人事件确实是发生了而且为数不少,不管两边出于什么目的,但有一点可以明确:养狗一定要在法律允许范围内进行,还要尽到安全管理义务,否则有可能引来牢狱之灾。狗主人也应该要理解他人的“恐狗”心理,毕竟狗不对狗主人发起攻击不代表不对陌生人发起撕咬。